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80549
Current Downloads: 153453

Advance in Law

ISSN Print:2707-1499
ISSN Online:2707-150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数字化背景下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治研究

Legal Research on Onl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rket under Digital Background

Advance in Law / 2024,6(3): 214-223 / 2024-08-09 look390 look198
  • Authors: 沈伟豪 徐康
  • Information: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 Keywords:
    Online education; Online training market; Online education; Digitization
    在线教育; 在线培训市场; 网络教育; 数字化
  • Abstract: By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the regulatory changes of the govern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and regulatory history of online education training, which is a part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isorderly development in the embryonic period, the urgent regulation in the peak period, and finally the decline and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suppression and strict reg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online education training,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o a certain extent. 本论文通过对在线教育的发展历史与政府对其的规制变化进行梳理,研究其中属于在线教育组成部分的在线教育培训的发展与规制历史,得出从萌芽时期的无序发展再到鼎盛时期的亟需规制,最后到政府进行打压与严格规范的衰败与转型。同时本论文还对在线教育与在线教育培训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对两者的特点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与归纳。
  • DOI: https://doi.org/10.35534/al.0603017
  • Cite: 沈伟豪.徐康.数字化背景下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治研究[J].法学进展,2024,6(3):214-223.


一、背景

自2012年以来,哈佛、斯坦福等全球顶尖院校纷纷开设慕课,2013年更是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高校、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相关行业均已开设慕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的缺陷逐渐浮出水面:辍学率极其惊人,学位未获授予、学位证书未实施,以及学位与工作证书之间的不对称性,这些问题导致慕课的影响力一直受阻,仅在国内部署。但是2013年可被称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a)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放宽了对通过网络开展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的监管,以促进资本的投向,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支持民办机构开展在线教学,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覆盖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等基本全部行业。据估算,一般每周增加的互联网教育企业数量超过2.6家。在这个阶段在线教育的形式大部分还是录课等互动性、实时性较弱的模式。

2016年,随着直播元年的到来,在线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以直播的形式传播知识,搭建起一个教育直播平台,让讲师和学员之间可以实现互动,比如讲师可以在线回答学生的疑惑,学生也可以通过连麦的方式与讲师交流,这无疑是在线教育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使得在线教育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2020年新冠疫情对线下各行各业都进行了致命打击,随之催化了线上经济的剧烈扩增,也推动了教育行业的线上化。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使线下教育几乎停滞,在线教育成为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最佳途径,校外培训机构顺应将线下培训转移到线上培训,线上教育由此成为校外培训教育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几乎所有教育机构在这场疫情中都主动或被迫拥抱线上教育,在线教育的规模达到空前规模受新冠病毒的冲击,中国的网络教育市场从2020年开始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波动。尽管网络教育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3.42亿人,但其增长率却一直保持着较慢的趋势,2020年的网络教育用户数量仅有27.13%,创造了自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的减慢,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

资本和创业者之间的矛盾使得“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从而导致教育市场的混乱状况日益严重。2020年新冠疫情检验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我国既完成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也提升了全体老师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完成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两者进一步融合,此时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为带来了学校教育新生态。这种新生态不仅让教育主体在网络空间获得更多优质教育服务,而且使受教育者学习空间不再固化狭隘。未来的学校形态也可能会发生改变,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连接学校与社会、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b)

自2021年起,国家高层开始重点关注和管控校园内的培训活动。3月6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全国政协的一些代表,他指出:“这种培训乱象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很难根除。”3月中下旬,《人民日报》发表“四问校外培训乱象”系列文章,以此来强调影响儿童成长发展的重大性,让父母不仅期待他们能够拥有快乐、充实、健康的童年,更加重视他们能够获得良好成绩,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5月21日,国家中央全面深化改造会议正式批准《“双减”若干意见》,以此来贯彻“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的要求,并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也强化了针对少年儿童的保障能力,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且有效地利用自身的优势,以期达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的目的(c)。为了强化对在线和离开家门的培训机构的监管,6月15日,教育部设立了一个监管司,负责监督和管控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儿童)的培训活动。7月24日,《“双减”若干意见》的实施标志着中央办公厅与国家国务院办公室厅联合推行的《有关继续降低义务教育时期学生作业负荷与学校培训工作压力的若干意见》的来临,2021年8月,“三限”“三严”“三限”更是明确规定,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控制学校机构的数量、训练时长,以及收取的服务费用。“三严”旨在加强内部监督,禁止任何形式的财物投入,并且加强对非法广告的监督。“三管”,“三提”“三管”则着重于维护和改善校园的教学环境,加强考核和奖惩制度,并且加强对教师的监督。“三提”则致力于改善教学质量,加强作业管理,并且加强课后辅导。“双减”的出台极大地缓解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荷,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当前的社会现状,“双减”的出台更是给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社会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双减”的出台有望改变当前的教育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令人震惊的是,在短短的一夜之间,许多传统的教培机构都遭遇了关闭和停摆的命运,这给一个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撞击。特别是在2021年7月底,中国香港的在线教育概念股出现了一片惨烈的下滑,美国的中概股也一片惨淡,目前,包括好未来、高途、新东方在内的股票都处于低迷状态,其中的市值也暴减了数千亿,一个曾经辉煌的万亿级行业也因此陨落。头部教育机构有较强的实力,尚有短暂的应变和转型能力,但线下小规模培训机构遭受打击更严重,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倒闭的培训机构和失业人员。2018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次修订,使得中国的教培行业从原先的热捧转变为资本的青睐,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巨量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和不断增长的高考竞争。为了更有效地推动这个新兴的经济增长,有必要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监管。当时,政府在宏观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普惠幼儿园、公立教育的改革得到推进,中国的公共教育系统得以快速建设。通过这次教育变革,我们希望能够促进教育的平等,消除资本主义的影响,从而达成“搭桥铺路”的目标(d)

二、基本概念与特征

(一)在线教育

E-learning的概念最初来自西方,它旨在借助现代科技,大大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实现远程的、高质量的教育。其中,一些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即时对话等多种网络服务,实现远程的、实时的、可视化的学习体验。皮斯库里齐认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或WWW作为媒介(e),可以有效地实施和传播信息,从而实现网上学习(f)。而阿利则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习者更为便捷地与课程、老师,以及同伴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网络文化教育,学生可以更多地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它还包括开发线上教育资源,收集和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评估和认证,以及对质量的监控和保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在线教学更为全面和综合,它并非单一的工具或方法。

在我国,在线教育初期被认定是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最初的远程教育采取教育形式是通过邮件进行函授学习,然后通过电子通信、广播和电视进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远程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普遍的在线教育,远程教育这个词语也慢慢淡化2019年9月,由国家教育部牵头制订的《有关推进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引导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现代IT的应用,以及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型技术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线教育行业的核心是“教育”,它旨在通过虚拟和开放的互联网空间来培养和塑造人们的能力。它是一种新兴的业态,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二)在线教育培训

一般来说,中国的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按照三个方面来划分。首先,它们可能会涵盖不同的市场领域,如K12教育、大专院校、职业培训、英语培训、考试辅导和兴趣培养(g);其次,它们可能会按照所提供的服务类别划分,如内容、工具、平台和综合性(h);最后,它们可能会按照商业模式划分,如B2B模式、B2C模式、C2C模式、C2B模式、B2B2C模式或者更多模式(i)

(三)在线教育特点

1.资源优化共享

随着互联网和其他现代IT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的焦虑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它的影响力超越了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人们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实现个人价值,这一切都变得越来越迫切。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跨越时空的新型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够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而且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从诞生至今,它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线教育行业应运而生,它既符合当下的实际需求,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知识技能。无论何时何地,学习者都能够轻松获取所需的知识, 这种灵活而便捷的学习方式深刻地体现出学习的重要性,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理想。采取多样化措施,包括引入先进技术、建立互联网平台、拓展远程视野等,让优秀的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及其理念能够从本土发挥作用,并且能够跨越时空界限,将其推广至世界其他角落,从而实现一场跨文化、跨领土、多元化、多层次、多边界、多元化的教育。通过开设全面的课程,我们希望能够让落后的地方的孩子们也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这将有助于缩小贫困人口之间的经济差异,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传统的语言课程、在线课件、在线培训课程、社交游戏、社会实践活动、在线考试、在线测试等。

2.公益性与私益性并存

网络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表现为它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料、提高人们的素养和提升个人的技术水平。它为传统的高中和大专院校提供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换信息和分享经验的平台,并且可以帮助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网络教育也为政府和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提高政治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平台,为政府和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福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快节奏发展,全球范围内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实际实力的关键因素便是人才。因此,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平、公开、可持续、可信赖的优秀教育资源显得尤其迫切和必须。然而,当前网络教育领域中,许多培训机构仍然只关注盈利,追求短暂的收益。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有些培训机构的老板只顾获得更高的收益,不顾及道德和责任,滥竽充数地参加市场活动,从而给整个市场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想让网络教育行业长期稳定地运转,必须正确地把握社会的公众需求和商家的盈利目的,同时兼顾效率和公正,以实现有序的资源分配。

3.受众广泛性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网络使用者数量已经从2022年的12月上升到1109万,并且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也提高了76.4%。此外,中国的在线教育用户数量也已经超过5.2亿,相对于2022年的12月份有所上升,上涨幅度为12.6%。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的平台分别是好未来、新东方和网易有道,合计占市场份额的68.4%(j)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行业已经拥有了非常大的使用群体。此外,这一行业也被细分为许多不同的垂直领域,比如针对中小学生的课程、职业培训和外语教育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教育行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群体,其庞大的用户数量使得它具有更加广泛的受众范围,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其中。

(四)在线教育培训市场特征

1.规范化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支持,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从20世纪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规范化管理,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虽然部分小的培训机构已经倒闭,但大型培训机构仍然能够在不同地区间有效地扩张,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加稳定。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教学质量,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2.竞争性

市场竞争激烈。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受多方面影响,首先是行业自身原因,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一间教室,一位教师就可以把培训机构开起来。因此大量的新进入者进入校外教育培训这一市场。其次从外部来说,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使得家长和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对校外教育培训的追捧热度不减。最后是随着国际化进行的加快,催生了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培训市场。在网络课堂上,竞争激烈,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上。老师会提供专业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需知识,并与他人一起分享。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促使他们更好地实现目标。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正被新兴的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包括教学设备、网络资源、远程视频、实时互动、电子白板、网络游戏、社区论坛、社群讨论、社交媒体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还增强了它们的影响力。相比而言,质量较低的老师,其影响力也较小,伴随年限的增加,他们很可能会退出(k)

3.市场空间巨大

校外教育培训的需求是随着人口的出生开始的,因此,只要有新的适龄学生,就会有需求。这也是国内外风头机构、国际资本行业发展特点瞄准这一领域的要原因。新东方、学大教育等机构相继上市,且股价表现良好,也充分说明了投资者对这一领域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

4.高新技术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催生了“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式——在线教育平台,越来越多的校外教育培训市场都认识到了这一领域的上级,除了网校之外,还有大量的移动客户端App(如猿题库)、直播平台、微信课堂等新的培训模式出现。

三、法治问题

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服务开始转移到线上平台。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法律治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线教育培训市场需要明确其法律地位和监管框架。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监管上的挑战。例如,在线教育平台的资质认证、课程内容的审核、教师资格的认证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的重要方面。消费者在选择在线教育服务时,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以全面了解课程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要求在线教育平台提供透明的课程信息、明确的服务承诺等。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线教育平台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个人信息、学习行为等。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需要得到妥善保护,避免数据泄露或被滥用。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的关键。在线教育平台在提供课程内容时,需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等。同时,也需要鼓励创新和合理使用知识产权,促进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促进公平竞争也是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治理的重要目标。在线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也需要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价格战等。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在线教育培训市场的法律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我们可以推动在线教育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在线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在线教育培训市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四、结论

经研究可知在线教育培训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经过了萌芽、上升、衰败转型的曲折发展历史。而通过对概念的研究也能对本研究的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界定与明确。虽本文仍有进步与完善的空间但以目前研究已经能为在线教育与在线教育培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性参考价值。


(a) 徐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在线教育法律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b) 黄立夏.在线教育行业法治化路径探究[J].法制与经济,2020(9):87-90.

(c) 刘艳.双减政策下的教培行业转型趋势与新风口[J].中国商界,2021(9):32-33.

(d) 陈园园,李会春.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演变、困境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5):5-12.

(e) Piskurich G M.The AMA Handbook of E—learning:Effective design,implementation,andtechnology solution[M].New York:2003.

(f) Ally M.Toward A theory of online learning[D].Cananda: Ahabasca University,2004.

(g) 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h) 海天电商金融研究中心.一本书读懂在线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i) 杨晓宏,周效章.我国在线教育现状考察与发展趋向研究——基于网易公开课等16个在线教育平台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8):63-69,77.

(j) 汪晓斌.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k) 刘盈.“互联网+”背景下H教育培训机构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7.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