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安证计算机司法鉴定所,深圳; 2.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贵阳; 3.福建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福州
魏智煌,赵青,龚昌杰,等.以区块链创新构建司法鉴定监管蓝图[J].刑事司法科学与治理,2022,3(1):84-88.
司法鉴定既不是司法行为,也不是行政行为,而是基于诉讼活动的一项科学实证。这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准确和可追溯性。依据CNAS-CL08:2018认可准则,对司法鉴定的“过程要求”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关系图来源于CL08认可准则 附录B
司法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通则的框架下建立作业系统,对鉴定人员的能力、鉴定方法、鉴定程序、鉴定环境和鉴定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对影响鉴定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个主要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对司法鉴定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通过对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报告形成全过程进行管理,并对司法鉴定工作进行动态监视、验证和控制,实现动态控制,确保司法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为了便于读者对司法鉴定作业系统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较为清晰的认识,现对广东安证计算机司法鉴定所自主研发的作业系统(CNAS视窗平台)进行展示,业务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广东安证计算机司法鉴定所作业系统
司法鉴定流程化、系统化作业不仅为鉴定过程的有效性、鉴定结论的可追溯性提供数据支撑,而且保证了司法鉴定数据入链前的可靠性。同时,将传统的司法鉴定纸质作业信息化,为司法鉴定机构与各单位系统的对接提供了可能。
全国各地司法行政单位的信息化发展不一,一些地方司法行政单位仍采用较为滞后的管理/监管模式。业务相关单位、地方办事窗口等都受到影响。办公平台的效率低下、数据难溯源、相关单位人员管理混乱、数据统计分析无法自动化等问题愈发彰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业务数据不断地迁移到网络环境中,众多司法鉴定监管单位日益依赖于信息技术来支撑业务的运行。在此背景下,建立司法鉴定监管系统势在必行。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司法鉴定监管部门与相关行业互通共享的区块链联盟,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块链司法领域应用标准体系,在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和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有效促进司法公信,提升司法效率。
通过电子卷宗、数据证据化和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对所有司法鉴定文书、证据材料等电子证据进行第三方电子数据保全,存证信息实时入链、建立索引,实现在线实时审查、随时索引证据文书、溯源记录、数据分析和监督检查等管理监督职能;实现证据防篡改、防作假能力:通过对司法鉴定文书、证据材料以及操作记录,使用数字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隐形标记、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行固证、存证、入链,确保证据具备防篡改和鉴定行为防作假。
通过对司法鉴定作业系统、管理后台、用户方前置机等操作记录进行保全,确保从证据来源、制作、存储、使用等全过程可审计。与跨部门平台标准接轨,实现跨部门数据的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
搭建司法鉴定区块链监管平台,通过对委托人、案件信息、鉴定事项、鉴定人、鉴定机构等数据的收集,实现数据实时管控、风险防控、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协同共享等监督管理,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落实司法鉴定管理监督职能,提升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水平。
通过对电子证据的监管实现对现实鉴定职能的监管和快速应用,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司法鉴定质量及服务水平,体现司法创新和证据服务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期,司法部印发《“区块链+法治”试点示范指导意见》。2018年,司法部办公厅印发《”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方案》(〔2018〕135号)明确了数字法治建设方案。同年,司法部印发《“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2018〕100号)对建设方案进行有效补充。随着国家层面政策、标准的发布,各省份、地市、相关行业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监管要求,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文件、行业标准。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十六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入选名单的公示》,8个司法行政机关入选“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试点单位。要求各试点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中央网信办、国家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省级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将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试点的规划建设、培训交流和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给予指导。在各项政策推动下,全国各地司法行政单位陆续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监管平台,用于行业管理。
2021年,深圳市司法局以流程优化、数据分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着力点建立深圳司法鉴定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平台使用电子卷宗、数据证据化和安证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对深圳市所有司法鉴定文书、证据材料等电子数据进行第三方电子数据保全。
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对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事务或状态的验证、记录、修改等行为达成一致确认的方法。在区块链系统中,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区块链网络选择不同的共识算法来实现其功能。
区块链司法鉴定监管系统通过对业务数据、标准规范、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存储、检索、计算、应用,实现司法鉴定数据、行政数据资源的汇聚管理和有效利用,深化管理监督职能的智慧应用,开展智能管理、预警预测、科学决策,加强公、检、法、司四方互信与合作,推动信息资源共享。
图3 区块链司法鉴定监管系统
通过区块链的“账本记录”“时序服务”,结合用户方的哈希存证,区块链司法鉴定监管系统最终实现在线实时审查、实时索引电子证据、溯源记录、数据分析和监督检查等管理监督职能,相关方可申请对鉴定报告进行真伪核验、调证取证,形成完整的司法鉴定证据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司法鉴定案件类型不断变化,参与鉴定的鉴定人员、案件检材、司法鉴定意见书,以及与之相关的案件资料数据与日俱增。一方面,传统人工管理,纸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鉴定机构和监管单位的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作业很难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不利于各方数据的互通、共享,存在存证难、出证难、调证难的行业痛点。
通过建立区块链司法鉴定监管平台,构建司法鉴定监管蓝图,实现鉴定、存证、出证、调证一站式服务,保证数据可靠、鉴定可信、过程监管、数据治理,最终助力行政机关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溯源的立体式行政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