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127838
Current Downloads: 110597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 & Governance

ISSN Print:2708-700X
ISSN Online:2708-7018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Engineering in Investigative Forensics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 & Governance / 2023,4(1): 40-46 / 2023-06-16 look796 look433
  • Authors: 刘欣泽
  • Information: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武汉
  • Keywords:
    Soci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ve forensics; 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
    社会工程学; 侦查取证; 心理操控
  • Abstract: Social engineering is a tool that can manipulate psychology to make the opponent behave in a desired way, and it is widely used not only in the ἀeld of network security,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ensics.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art the discussion in the following order: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ocial engineering and it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nd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 list the scenarios of using socia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 and explore how to apply this technique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by means of case studies; summarize the above analysis, and conclud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ocial engineering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 and how to better apply it in the future. Ḁe above analysis is summariz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ocial engineering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 and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social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especially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 to use this tool to ἀght and play with criminals. 社会工程学是一种能够通过操纵心理进而使对方做出期望行为的手段。它不仅在网络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侦查取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论述:介绍社会工程学的概念及其技术和方法,并探究其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价值;列举在侦查取证中运用社会工程学技巧的场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实践角度出发探究如何在侦查取证中应用这一手段;对上述分析加以总结,得出运用社会工程学进行侦查取证的优势,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工程学对于侦查工作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它同犯罪分子斗争和博弈。
  • DOI: https://doi.org/10.35534/cjsg.0401006
  • Cite: 刘欣泽.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研究[J].刑事司法科学与治理,2023,4(1):40-46.

一、引言

社会工程学是指在信息安全方面操纵人的心理,使其采取行动或泄露机密信息。与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工程不同,社会工程学是一种以收集信息、欺诈或入侵系统为目的的信任骗局。它已发展出各种技术手段,并可能用于犯罪。社会工程学在网络安全、商业营销、欺诈检测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社会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在探寻罪犯真相、获取证据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侦查取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工程学的攻击与防御技巧,侦查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犯罪分子的行为动机、行为轨迹、社交网络等信息,从而有效地获取案件线索和证据,提高案件侦破率,最终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全。与传统的侦查手段相比,结合社会工程学的侦查手段具有隐蔽性、可操作性强、信息获取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法律、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社会工程学方法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掘其优势,更有利于规范其使用并确保取证过程的合法性。

二、社会工程学概述

(一)社会工程学的概念

社会工程学起源于冷战时期的间谍活动,是情报机构和间谍组织在获取敌方机密信息时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然而,当时尚未对这一手段赋予专有名词。美国前头号黑客凯文·米特尼克在2002年出版的《欺骗的艺术》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工程学”这一概念。他将心理学与现代社会工程学融合,通过收集受害者社会行为来分析其心理弱点,并利用其心理弱点,以网络攻击为主要攻击方式,最后达到攻击者的目的。例如获取受害者的账户密码、身份信息等。由此可见,社会工程学即通过“欺骗”的手段以获取受害者信任,从而对受害者造成经济或生活上的损失

在过去,社会工程学属社会学的范畴。然而,其影响他人心理的效果引起计算机安全专家注意。因此,它也被定义为“影响某人采取可能或可能不符合其最佳利益的行动之任何行为”。与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工程不同,后者不涉及泄露机密信息的问题。社会工程学是一种以信息收集、欺诈或系统访问为目的的信任骗局。与传统“骗局”不同,它通常是更复杂的欺诈计划中的许多步骤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工程学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根据以上分析对其概念进行总结,社会工程学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情报学、信息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它通过非技术层面的行为、信念、价值观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达到影响人类决策、获取信息等目的的手段。社会工程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军事领域,社会工程学被广泛应用于间谍活动、情报搜集等方面;在商业领域,社会工程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需求、提高销售额;在信息安全领域,社会工程学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并防范社交工程攻击、提高信息安全等级。

(二)社会工程学的技术与方法

1.社会工程学技术与方法概述

社会工程学技巧通过利用人类行为心理、语言交流、信任等特点,达到获取信息、获得权限、操纵决策等目的。其主要手段包括社交工程、欺骗、威胁、恐吓等多种手段。其中,社交工程是社会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制造紧急情况等手段,获取目标人员的信息或让其执行某种行为。社会工程学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工程攻击技术、心理操控技巧和社交工程技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程攻击包括钓鱼、嗅探、假冒、伪造、欺诈等多种方式。钓鱼攻击是通过伪装成合法的实体或组织,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短信等方式引导目标个体点击恶意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嗅探,顾名思义就是对目标个体的信息进行窃听、监控、监听等方式,获取目标个体的敏感信息;假冒是通过伪造身份、文件、证件等方式获取目标个体的信任并获取信息;伪造是通过虚构、捏造、篡改信息等方式引导目标个体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欺诈是通过虚假承诺、托辞、欺骗等方式引导目标个体主动泄露信息。

(2)心理操控技巧包括情绪操控、权威操控、社交操控等。情绪操控是通过引导目标个体产生情绪波动,从而影响其决策和行为;权威操控是通过模仿权威人士、组织或机构的形象和行为,进而获取目标个体的信任和配合;社交操控是通过与对方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利用社交规范和习惯,引导目标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和反应

(3)社交工程技能包括交流技能、观察技能、伪装技能等。交流技能是通过有效的语言表达、沟通技巧和人际互动,与目标个体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观察技能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获取目标个体的行为特点、情绪状态等信息;伪装技能是通过伪造身份、化身不同角色、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特点,从而达到混淆视听和隐藏真实身份的目的。

2.社会工程学技术的具体类

(1)钓鱼邮件:钓鱼邮件是指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获取敏感信息或诱使人们点击恶意链接的一种社会工程学技术。攻击者通常会伪装成信任的机构或公司,让接收者误以为邮件来自于正规渠道,从而掉入陷阱

(2)电话诈骗:电话诈骗是指攻击者通过电话欺骗受害者,骗取其个人信息、财务信息等的一种社会工程学技术。攻击者通常会伪装成银行、快递公司等机构,利用欺骗手段获取受害者信任,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3)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指攻击者通过与目标人员建立信任关系,利用对方的善良、好奇心、恐惧心理等弱点,从而获取个人信息或实施攻击的一种社会工程学技术。攻击者通常会通过社交网络、聊天应用等方式与目标人员建立联系,并采用各种手段获取目标人员的敏感信息。

(4)垃圾邮件:垃圾邮件是指发送大量无用电子邮件的一种社会工程学技术。攻击者通过发送垃圾邮件,可以获取目标人员的邮箱信息、诱使其点击恶意链接、下载恶意附件等,从而实施攻击。

(5)身份欺骗:身份欺骗是指攻击者通过伪造身份证件等手段,冒充他人身份获取敏感信息的一种社会工程学技术。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身份证、驾照等身份证件获取目标人员的个人信息,甚至可以冒充他人身份进行各种非法活动。

(6)社交工程概念的应用:社交工程的概念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信息安全、人际关系等。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社交工程可以用来识别和防止攻击,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在人际关系领域中,社交工程可以用来建立信任、提升人际沟通技能等

(三)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重要性与价值

社会工程学技巧在侦查取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侦查取证的整体过程一般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渠道收集信息,而社会工程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手段,可以通过操纵人的心理和社交行为,获取那些不容易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信息。此外,社会工程学可以帮助侦查人员了解目标个体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目标个体的背景和行为动态,为侦查取证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社会工程学还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判断目标个体是否具有潜在的威胁,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护信息安全。

然而,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的日益呈现多样性和高技术性的趋势,需要侦查人员及时跟进学习,并合理运用。利用社会工程学技巧,侦查人员可以甚至还原整个违法犯罪过程,对犯罪行为过程的每个关键细节数据进行充分的搜集、分析、确认、保护、提取和归档,能够快速将各个独立的电子证据形成闭合链条,对已经形成闭环证据链条的犯罪者绳之以法,从而有效地打击各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

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情报:社会工程学技巧可以通过各种攻击手段获取目标的个人信息、社会背景、行为特征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案件的侦查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应用社会工程学技巧可以通过搜集目标的社交网络信息、个人履历等,为侦查人员提供关键线索,帮助他们抓获罪犯。

(2)破解密码:利用社会工程学技巧,可以让侦查对象给出个人信息或密码,从而破解与案件有关的加密文件和仪器设备,这对于侦查人员的取证工作来说非常精准且高效,而且能弥补因无法获取关键密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破解的弊端,为推进案件的侦查提供了捷径。

(3)操纵目标:通过运用社会工程学技巧来操纵目标,使其做出某些暴露犯罪行迹的举动,从而为案件侦查提供有力证据。比如利用欺骗、威胁、利诱等手段来迫使目标泄露关键信息或做出可疑行为,这可以为侦查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线索证据,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4)人员调查:利用社会工程学可以为侦查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立体的人员调查方案,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目标的个人和社会背景,为侦破案件提供有力证据。运用社会工程学技巧可以对目标的个人关系、社交网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为侦查人员提供更多侦查线索,推动案件的侦查进度。

三、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

(一)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场景

1.社会工程学在网络侦查取证中的应用

在网络侦查中,社会工程学技术可以帮助侦查人员通过操控目标个体的社交行为和心理特点,获取目标个体在社交媒体、在线社区、论坛等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例如,侦查人员可以通过伪装身份、制造虚假信息、诱导目标个体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等手段,获取目标个体的个人信息、社交关系、活动轨迹等敏感信息,从而为后续的侦查和取证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

2.社会工程学在实地调查取证中的应用

在实地调查中,社会工程学技巧的使用可以帮助侦查人员通过与目标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获取目标个体的信息和态度。例如,侦查人员可以通过伪装身份、进行询问、引导对话、观察目标个体的言行举止等方式,了解目标个体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信息,从而为后续的侦查和取证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

3.社会工程学在情报搜集中的应用

在情报搜集中,社会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侦查人员通过操控目标个体的心理和社交行为,获取目标个体的情报信息。例如,侦查人员可以通过渗透测试、情报交流、利益诱导等方式,与目标个体建立信任关系,获取目标个体在组织内部的地位、权限、活动计划等敏感信息,从而为情报搜集和侦查取证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实例

1.钓鱼攻击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

在一起网络犯罪案件中,钓鱼者利用社会工程学技巧,根据人性的贪婪和容易取信的心理进行网络钓鱼,诱使人们在其网站上输入个人的相关资料和账号等信息。再利用人们所泄漏的账号及身份证号码,借助简单的密码生成工具,进行密码的猜测。以多次密码碰撞的方式,获取受害者的银行账号和密码,从而盗取银行账户中的现金。反之,侦查人员通过社会工程学技巧中的钓鱼攻击成功获取了嫌疑人的账号和密码信息。通过分析嫌疑人的邮件和社交媒体交流、资金流动状况,侦查人员获得了嫌疑人与其他涉案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情况,也得到了资金的转移脉络、时间地点等线索,为案件的侦查取证提供了重要信息。

2.心理操控技巧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

在一起诈骗案件中,侦查人员运用心理操控技巧与嫌疑人建立了一种亲近的关系,通过友善的交流来表达共鸣,使嫌疑人感受到一种理解和支持的氛围。这种亲近关系能够打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使其更加愿意与侦查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合作。侦查人员可以运用情绪操控的技巧,如激发嫌疑人的愤怒、恐惧或悲伤等情绪,从而引导嫌疑人的言行举止朝着于案件侦查有利的方向进行。在案件侦查取证过程中,侦查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嫌疑人的情绪反应,获取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动机,并通过适时的引导和反馈,让嫌疑人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从而促使其对案件进行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供述。这种情绪波动的引导和控制,使得侦查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重要的证据和信息,为案件的侦查取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3.社交工程技能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

在一起涉及企业内部人员泄露商业机密的案件中,侦查人员通过社交工程技能中的伪装和交流技巧,伪装成为对方企业的联络人,并通过巧妙的语言交流博得嫌疑人的信任,让其相信侦查人员就是敌对竞争企业的对接人,从而获取了关键的泄露秘密的细节证据。在这一案例中,侦查人员根据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信息的搜集,通过混淆视听、隐藏身份接近嫌疑人并套取情报。即侦查人员除了善用身边信息之外,还需要做身份和言语的伪装。这些身份伪装包括心理、语气的模仿,也包括行为的融入。通过适当的心理操控技巧,对嫌疑人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先给被攻击对象制造看似偶然的事件,从而与被攻击对象发生牵连,以便找对机会对嫌疑人实施社会工程攻击。

四、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和未来展望

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和法律、道德上的瓶颈。因此,对应用社会工程学获取证据的优缺点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阻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机遇

(1)获取目标个体的敏感信息和行为动态,为后续的侦查取证工作提供线索。社会工程学可以帮助侦查人员了解目标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侦查取证过程中,了解目标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能够完整地把握侦查对象整体情况时,案件的侦破也能获得更快的进展。另外,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侦查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目标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侦查方案和策略。

(2)帮助侦查人员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护信息安全。对社会工程学概念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侦查人员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工程学的知识和技术,侦查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泄露的危害及防范措施,进而有效地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侦查取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于证据的时效、保存。

(3)帮助侦查人员判断目标个体是否有不良意图。通过分析目标个体的社交关系、言谈举止和非语言表达等,侦查人员能够辨别出是否存在不寻常或可疑的行为模式。同时,社会工程学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操控技巧,侦查人员可以通过引导和观察目标个体的情绪反应来揭示其隐藏的意图。这种判断目标个体是否有不良意图的能力,有助于侦查人员准确识别潜在的嫌疑人,提前预防和阻止潜在的犯罪行为。

(4)提高侦查取证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社会工程学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侦查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收集目标个体的信息和证据,深入了解目标个体的行为模式、心理特点和社交关系,帮助侦查人员确定信息收集的重点和策略。社会工程学各类技巧的应用,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引导目标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促使其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供述,以便侦查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目标,获取关键信息,加快案件侦破的进程,最终提高侦查效率和成功率。

(二)存在的挑战及其对策

(1)侦查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问题: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需要侦查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交流学和人际关系等。侦查人员需要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影响和控制目标对象。他们还需要掌握各种人际交往技巧和策略,以便在进行讯问、走访调查和搜查时获取信息和证据。此外,侦查人员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应对不同案件侦查场景中的各种挑战和难题。

利用社会工程学技巧取证还需要相关技术设备和工具的支撑,如社交网络分析设备、情报收集和分析工具等。这对于侦查取证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侦查对象提供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也可能会存在误导性的信息。对此,侦查人员需要具备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判断哪些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哪些是虚假的,以及哪些是误导性的。这对于侦查取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效果不仅受到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限制,更受到目标个体的复杂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影响。因此,侦查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知识,能够分析和理解不同人群的行为和反应。同时,侦查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避免因目标个体的误判而导致侦查取证工作的失败。在实际应用中,侦查人员应该加强对目标个体的研究,了解其社会背景、生活环境、行为特点等,以更加精准地制定侦查策略和方案。此外,在侦查取证过程中,侦查人员还应该遵循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3)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法律问题:侦查人员在某些案件取证过程中,可能需要运用到一些走在法律边缘的手段,例如伪造身份、窃听、监控等,以获取证据。然而,这些手段的使用必须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获取的证据会因取证行为不合法而被认定为无效。对此,侦查人员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操作行为,并对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充分评估。只有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才能保障侦查取证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处理获取到的证据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此,也会引申出对取证当时应该如何在保护侦查对象合法权益和侦查取证之间权衡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保护权益的工作放在“处理获取证据”这一步骤中。即在取证时应当尽可能地获取完整的证据链。在后续的取舍和决定是否使用过程中,再对获取的证据进行保密处理,但是必须保证整个取证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是合法的。因为一旦存在非法的取证操作,这些证据就将被作为非法证据排除,使得取证工作功亏一篑。

(4)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道德问题:在侦查取证过程中,侦查人员需要与侦查对象建立一定的互动关系,甚至有时需要欺骗对方以获取信息。这种行为可能会引发一些道德问题。特别是当侦查对象不知情或没有明确表示同意的情况下,侦查人员的取证行为可能会越过道德底线。根据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决之策:一是针对案情简单、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案件,在利用社会工程学技术向侦查对象取证时,要注意把握使用社会工程学手段的程度;二是针对案情复杂、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案件。由于此类案件中获取证据和线索的重要性更大,因此应该以取证工作为首要任务。对于侦查对象的个人隐私保护,可以在取证工作结束后,对获取的证据进行保密处理。

在此引申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同于上述分析的法律问题,道德问题的考虑要比法律问题的考虑严肃程度低,因为在取证进行过程中,法律的规定是绝对不可违反的。这直接涉及到证据是否有效。而道德问题则有后续的补救措施。

(三)发展前景与展望

1.社会工程学将在侦查取证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工程学作为一种通过操纵他人心理来获取关键信息的行为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商业营销、网络安全等领域,社会工程学均被广泛应用。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的普及,社会工程学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物衍生出更加复杂的攻击手段。由于社会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提升人际交往的成功率进而获取关键线索和信息,因此在侦查取证领域,社会工程学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工程学具有跨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能够与侦查行为进行有机结合,为侦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际交往手段。即给侦查人员提供社交工程技巧,更高效地与犯罪嫌疑人、证人建立社交关系,获取案件线索和证据。

2.社会工程学的发展革新将提高取证的效率准确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革新。传统的社会工程学方法主要包括身份欺骗、信息收集等。而现代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方法已经从单一的手段扩展到更为具有高技术性的复合手段,如社交媒体分析、人工智能分析等。这些新技术和方法不仅提高了社会工程学应用的效率,而且使得社会工程学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侦查取证工作。未来,科技的进步会带动技术设备的革新,这将推动社会工程学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进化,为侦查取证工作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3.社会工程学网络信息时代取证中的应用

在网络信息时代,社会工程学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随着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越来越高,网络信息和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社会工程学能够帮助侦查人员有效地获取作案目标个体的网络使用信息,追踪其在网行迹,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以便能够及时对侵犯个人隐私和重要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另外,充分运用社会工程学还能够对网络欺诈、网络钓鱼等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精准的打击。在获取电子证据的同时,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工程学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取得各类电子证据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五、结语

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在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运用社会工程学技能,侦查人员可以在侦查取证中获取关键线索和证据,加强对目标个体或组织集团的了解,为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但同时,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的应用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侦查人员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心理学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及应对目标个体复杂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困难。因此,在应用社会工程学技巧时,侦查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取证操的整个流程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此外,侦查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避免出现错误判断影响侦查工作的进行。不断提升侦查人员的心理学、交流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侦查取证的效率和准确性。总之,社会工程学在侦查取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论是应对传统犯罪案件,抑或是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案件,都可以为侦查取证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这也需要侦查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道德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