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165613
Current Downloads: 113269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 & Governance

ISSN Print:2708-700X
ISSN Online:2708-7018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全链式治理研究 ——基于SWOT的分析

Research on the Whole Chain Governance of the Black and Gray Industry of Drug Crimes on the Darknet —SWOT-based Analysis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 & Governance / 2024,5(1): 40-48 / 2024-06-05 look1752 look436
  • Authors: 陈淑娴
  • Information: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武汉
  • Keywords:
    Darknet; Drug crimes; Whole chain governance; SWOT analysis
    暗网; 毒品犯罪; 全链式治理; SWOT分析法
  •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rug situation in the world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drug crime is full of tricks. Withthe pace of digitization, the drug trade is moving towards the darknet space, which also continuously extends thedrug crime industry chain, making illegal acts wander in the black and gray areas. The black and gray industry ofdrug crimes on the darknet is a three-dimensional interweaving of legal and illegal, and constantly “pushes” forthe crime, which urgently needs to be combated and governed.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research objective is placed at the level of strategic research for dynamic analysis andexploration, and SWOT analysis is innovatively applied to asses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threats of the whole-chain governance, and multi-dimensionally put forward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governanceof the black and gray industry of dark-network drug crimes through organic combinations with a view torealizing the principle of “exerting and utilizing the strengths, overcoming the weaknesses and vulnerabilities,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trengths, and overcoming the weaknesses and vulnerabilities”. Utilizing strengths,overcoming weaknesses and vulnerabilities, exploring and capturing opportunities, and resolving and avoidingthreats", further curbing the growth of the dark-network drug crime black and gray industry, and strengtheningthe scientific governance of the dark-network drug crime black and gray industry. 当前,世界毒情不断演变,毒品犯罪花样百出。毒品交易随着数字化步伐走向暗网空间,并不断延伸了毒品犯罪产业链条,使得违法行为游走在黑灰色地带。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是合法与非法的立体交织,并不断地为犯罪“推波助澜”,亟需打击与治理。因此,在现实背景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此研究目标置于战略研究的层面进行动态分析与探讨,创新地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全链式治理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并通过有机组合的方式多维提出对于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的策略选择,以期实现“发挥和利用优势,克服劣势与弱点,挖掘和捕捉机会,化解和回避威胁”,进一步遏制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滋蔓,加强对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科学治理。
  • DOI: https://doi.org/10.35534/cjsg.0501006
  • Cite: 陈淑娴.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全链式治理研究——基于SWOT的分析[J].刑事司法科学与治理,2024,5(1):40-48.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中,数字化轨迹的异化使得暗网(Dark Web 或 Dark Net)“应运而生”。暗网有着有别于传统表层网络的独特属性,其手段的隐蔽性使毒品犯罪分子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互联网涉毒犯罪。在“互联网+”时代,毒品贸易已从传统买卖方式的“线下交易,人钱货出现在同一地点”转变为现代化的“互联网+在线支付+物流寄递”。黑灰产业是暗网毒品犯罪滋生的土壤,助推了暗网毒品犯罪的异化。目前正处在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治理研究有助于法治化建设提质增效。

“协同”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典型特征,也是全球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可以理解为专门机关为了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进行的专门工作。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在该理念的倡导下,通过构建国际合作新样态、多产业协同发力全链式整治、多维度肃清犯罪路径,在宏观层面上更具有先进性意义。

目前,我国对于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研究较少,大多是对暗网毒品犯罪刑事司法方面的困境和对策研究(如图1)。我国学者从暗网毒品犯罪特征与兴起原因、治理困境以及治理对策展开,指出我国现今暗网毒品犯罪治理中存在监管、法律、技术、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监管、探究法律适用、提供前沿技术等建议,取得了大量成果。国外学者对暗网犯罪的研究趋于成熟,从毒品犯罪本身出发,研究其运输、困境、治理对策等方面问题,并提出“预防、伙伴关系、保护和调查”,在层级方面更为细致和紧密。总之,在暗网毒品犯罪治理对策研究上,国内、国外学者均提及加大监管力度,强调辩证看待暗网的积极影响,勿以偏概全。

图1 知网相关文献数量统计

二、暗网毒品犯罪及相关黑灰产业现状

(一)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样态分析

1.暗网概念界定

暗网是一个相对隐秘的平台,网络安全不再局限于信息安全,而是涵盖军事、公共、经济、民事等各个方面。在一个或多个国家,利用更隐蔽的秘密网络进行跨境犯罪活动已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犯罪现象。以搜索引擎的轻易搜索性作为划分标准,可将互联网分为“明网”(Surface Web)和“深网”(Deep Web)两个部分。“明网”,即表层网络,指普通网民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能够访问的普通互联网络。“深网”是不能使用标准搜索引擎索引的非表层网络。深网分为动态生成的网页、特定情景可浏览的网页、非HTML/脚本化内容等六类。暗网属于深网的一部分,是其子类“被限制访问的站点”中的一种。本文认为,“暗网”作为“深网”的辅助工具,是一种需要通过特殊技术访问的匿名性网络,其特征是通过特殊加密技术隐藏使用者实时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各项活动。本文以数据收集和文献分析为基础,对我国网民暗网访问情况(如图2)和暗网数据交易类型分布(如图3)进行了统计汇总。

图2 网民访问情况

图3 暗网数据交易类型分布统计

2.暗网对于毒品犯罪的影响

暗网对毒品犯罪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第一,毒品犯罪难以在互联网中监管。匿名IP地址和匿名账单支付使得信息流和资金来源更为隐匿。第二,暗网正在逐渐改变毒品犯罪形式。由于行为人和具有犯罪意图的行为人的行为相互分离,犯罪和未遂犯罪可能同时发生。第三,秘密网络产生了关联行为,如软件开发、金融结算、快递等,不当行为将促进毒品犯罪,并对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第四,犯罪现象空间转移。犯罪分子在表网中实施的网络犯罪现都可能与暗网环境相匹配。未参与毒品贩运的第三方往往无法了解其交易的具体内容,更不用说监测和报告互联网上的毒品犯罪。

3.暗网毒品犯罪的构成要素

首先,毒品犯罪发生的地点在暗网空间,这是暗网毒品犯罪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暗网毒品犯罪本质上与线下毒品犯罪具有相同的构成要件。最后,具有实施与非法网络相关犯罪的产业,如软件开发、金融监管和快递服务等,也是构成要素之一。空间要素、行为要素和行为支持要素构成了暗网犯罪的三个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10条规定,“通过网络建立、运营或提供服务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当然,本条适用的“行政法规”包括禁止组织和个人根据临时程序非法使用国际网络的规定。第50条规定国家互联网通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如果网络运营商违反信息传输规则,必须终止违规行为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源自境外的信息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从而阻断传播。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已规范了通过特殊加密渠道非法传输信息的行为,规范暗网相关行为有较为明确的法律基础。

(二)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检视

1.软件开发

暗网接入软件是秘密网络犯罪的技术保障。只有获得并使用注册和准入程序,才能与“暗网”连接,这些软件的非法开发、非法交易的犯罪性可以归类为“黑色产品”。例如,Tor软件用于加密用户的IP地址以避免流量分析、支付系统加密和打击非法交易的技术;Pgp加密软件则是隐藏暗网犯罪活动并确保用户匿名的主要技术工具。上述技术主要通过定义买方和卖方之间的配置模式、浏览器访问模式、数据传输规则和商业模式的内容和程序来实现。

2.加密货币

暗网拥有自己的独立货币支付系统,所有交易都以加密货币进行。以比特币为例,它是一种在线虚拟货币,由存储账户余额的钱包组成。与传统货币相比,比特币有四个特点:第一,它的发行、管理和需求是独立的,没有不受第三方银行和机构控制的政府实体或金融实体,成本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第二,它具有货币使用和兑换的功能,尽管一些国家尚未通过立法将其合法化,但承认其为“货币形式”;第三,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转账,区块链节点共享不受中心节点控制和协调,并具有良好的防篡改性和安全性;第四,比特交易不要求买方和卖方披露其真实身份,但所有客户之间的比特交易数据都存储在区块链中。在交易结束时,其他人并未知付款人和收款人的身份,确保了暗网上私人交易的高度匿名性。

3.物流运输

随着快递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大量物流和快递企业的发展壮大,快递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效率和增加交易量,一些物流和快递公司忽视按照实名制登记客户,也未安装专门的商品检查机器,这些不规范做法导致走私者贩毒的案例增加。为了盈利,尽管快递员明知送货中隐藏着“违禁品”,但依然帮其运输,因而通过物流和快递运输毒品成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贩毒渠道。在实践中,一旦犯罪分子通过暗网获取毒品并成功,就会多次通过邮寄走私毒品。随着打击暗网贩毒的斗争的持续开展,海关在毒品管制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三、全链式治理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SWOT要素分析

毒品犯罪一直是我国严打严惩工作的重心。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毒品犯罪也顺应时代发展迅速“转型”,犯罪从现实走向虚拟、从线下走向线上,部分毒品犯罪依托暗网空间逃避刑事司法的打击,这无疑使打击、防控毒品犯罪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进行预防是全国乃至全球执法部门都面临的难题

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对于衍生“暗网”的黑灰产业治理较少涉足。若对于暗网毒品犯罪产业治理的研究仅局限于线性思维模式,提出一个问题并只解决这个问题,便无法及时应对暗网毒品犯罪的复杂多变性。因此,本文将借鉴SWOT分析法(如表1),将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治理对策置于动态调整中,对当前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开展全链式的系统研究,加强对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科学治理。

表1 SWOT分析法

内部 外部 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
机会Opportunities SO战略 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WO战略 克服劣势,利用机会
威胁Threats ST战略 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WT战略 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一)优势分析

1.中国化协同治理理念的先进性

协同治理理念指的是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共同的社会治理目标而集中并结合为共同体,从而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共享、责任义务共同履行的一种治理理念。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共同作用于协同治理的触发,通过协同行为产生协同结果,再由协同结果反作用于协同引擎,据此优化模式、调整目标、共建信任。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影响目标实现的或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会受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暗网毒品犯罪治理与暗网毒品犯罪活动间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通过子系统的协同共作实现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的最终目标。在新兴的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中,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公众等子系统均为利益相关者。因此,强调多元的治理主体、联动的各子系统、动态的系统治理、稳定的社会秩序,对于打击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全链式治理打击的创造性

在从严打击暗网毒品犯罪的同时,对整个犯罪链条及关联环节全面施策,可以有效对暗网毒品犯罪进行间接治理。强调全链式治理,是因为“暗网”交易与信息传送、资金交易、运输寄递等服务密不可分。软件开发行业为实施暗网毒品犯罪的行为打开“第一扇门”,实现无障碍的匿名信息交流;加密货币行业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的加密货币并不需要国家信誉担保,只要有国家承认或不否认加密货币的价值,即可在暗网使用流通。我国虽未明确承认其社会地位,但也并未认定加密货币相关持有或交易行为违法;物流行业能够转移毒品,在毒品交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暗网毒品犯罪的黑灰产业并非孑然一身,而是多维多面、行业交织的立体产业。同时,暗网毒品犯罪的黑灰产业链也在不断延长,行业内部也在不断细化。

总结公安禁毒实战经验,全链式打击毒品犯罪是可行的缉毒工作模式。“全链式”中的“全”不仅仅是范围上的全面,更是打击的精准化与系统化;“全链式”中的“链”指的是“犯罪链”,把握暗网毒品犯罪各个环节、找准各黑灰产业的市场核心,有助于实现对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区分化和体系化治理。

(二)劣势分析

1.国际化联动打击治理机制相对粗疏

依托网络的便利性,暗网毒品犯罪凸显出其跨境性和无国界性,我国无法置身事外。虽然各国陆续各自制定了相关治理措施,但仍缺乏合作对接和联动布局。从合作对接上来说,协助侦查、情资交换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各国缺乏共识性实施细则,致使在合作侦办时,各方对控制下交付的理解和实务各不相同,配合受阻。虽有采取控制下交付侦破跨国毒品犯罪的必要,但各国至今并未建立起系统化的联合开展控制下交付的持续合作机制,影响情报交换效率及黑灰产业治理成效。从联动布局上来说,各国在共同打击暗网毒品犯罪方面仍停留在“碎片化”的合作,使得治理合作进程缓慢。遏制犯罪整体布局的缺失令不法分子在暗网中的毒品犯罪有了可乘之机,黑灰产业治理也无从下手。

2.办案人员对相关制度了解不深

暗网毒品犯罪的新特点对办案人员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本国的司法制度和相关法律,更要了解其他相关国家的判例和治理原则。各国不同的司法程序、证据审查要求、毒品管制制度、定罪量刑标准等差异都需要在实务中协调谅解,或是预先开展相应的沟通与安排,创新合作机制。因此,办案人员在当今新型的打击毒品犯罪合作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理解他国侦查程序、审查标准等制度并达成共识,但这会直接与打击毒品犯罪的时效性形成冲突,极可能造成调查取证的延误,对黑灰产业治理的分析也憾止于现实证据归纳方面。

3.应对黑灰产业刑法规制的不足与滞后

暗网毒品犯罪涉及多个行业,其往往是由多层级人员配合实施犯罪行为。软件开发、保障支付、运输寄递等辅助行业在暗网毒品犯罪中牟取经济利益,毒品犯罪也在它们的庇护下不断异化。我国传统刑法中定义的“毒品犯罪行为”与当下暗网毒品犯罪“异构体”有一定的区别,越发复杂的毒品犯罪无法运用传统的行为方式认定标准加以描述。在涉加密货币的规制中,目前我国尚未明确承认加密货币的实用地位,那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毒品买卖构成何罪?在物流寄递相关行为的规制中,快递业明知他人犯罪行为而不报告继续寄递、快递业未履行应有职责义务使物件夹带毒品流通如何规制?在网络监管等行为的规制中,运营商应监测却放任其行、不履行报告义务并未采取相关措施如何督促?对于以上问题暂未明确。

(三)机会分析

1.打击犯罪、治理黑灰产业的民意支持度高

非传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非法的数据交易、毒品交易日趋活跃,暗网中针对我国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更加复杂,稍有不慎,其可能会渗透社会生活、危及人民福祉。所以,安全观念是从思想上解决重应用、轻安全的问题,能够有效防治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民众越发重视个人隐私保护、交易安全保障,等等。所以,打击暗网毒品犯罪并治理相关黑灰产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收获高度的民意支持可能性极大,有机会利用群体的力量优化社会治理。

2.“全球治理”毒品犯罪已为国际趋势

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新概念。“全球治理”的内涵是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国际规制解决逐渐异化的全球性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移民、毒品等问题),以期提高治理效率、实现治理成效的最优化。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尝试创新毒品犯罪治理新途径,多次与东盟各国和中亚各国开展区域性合作。在打击毒品犯罪的新纪元,建构全球共同打击毒品犯罪、协助治理相关黑灰产业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方向。

(四)威胁分析

1.匿名通信技术被滥用

以Tor匿名通信系统为例,其在设计之初,目的是完全隐藏通信主体的IP地址、通信内容,实现主体的匿名化,规避任何软件和系统的侦测。因而通信机制通过多层加密、多次转发的建构方法,使得无法定位追踪通信主体的IP地址,也无法破解通信内容,Tor会运用特殊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很难在节点服务器内泄露。但当匿名通信技术被不法分子“青睐”,滥用暗网引发的毒品犯罪等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是一枚“定时炸弹”。将其运用到犯罪上有违隐私保护和便民利民的初衷,但Tor系统破解却难如登天。同时,暗网犯罪具有再生性,只要匿名通信技术犹存,虽毁掉了一个暗网违法平台,但立刻会有新生平台替补,侦办难度越来越大,高科技特点使得黑灰产业有了更高阶的技术支持。

2.暗网毒品犯罪监管受阻

对于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治理需要制度和技术的“双管齐下”,全方位打击预防更有利于产业治理。相较于传统犯罪,暗网毒品犯罪异化趋势明显,表现出犯罪主体年轻化、犯罪行为隐蔽化和连续化、犯罪手段智能化和便利化的特点。当前国内根据这些犯罪特点不断地修订、调整刑事法律,例如在《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第286条之一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但暗网毒品犯罪“因时而变”,如何进行黑灰产业规制亟待探讨。同时,我国对于暗网犯罪的侦查技术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暂未摸索出匿名通信技术的突破口,各环节监管缺乏技术支撑。

四、基于SWOT的全链式治理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策略

(一)WT策略

弱点—威胁(WT)策略的核心要义为削弱内部劣势并规避外部环境威胁,是一种在内外部状态均不利时可行的保守的防御型作为。即克服自身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可控范围内打击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滋蔓。

1.完善暗网毒品犯罪的情报建设

精准禁毒,情报当先。建议国内相关执法部门提高对暗网毒品犯罪情报的重视程度,统筹规划后打造专项的针对暗网毒品犯罪的基础情报收集与分析制度,建立高质量的连接性系统性数据库。从诉讼程序上来看,还需要建立与检察院、法院之间的情报信息共享机制,便于刑事司法活动的推进和对暗网毒品犯罪的精准打击。充分利用并发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实现对暗网毒品犯罪的动态跟踪、犯罪预警和趋势预测。同时还要关注暗网毒品犯罪现状及发展态势的研究情况,不断完善并优化当前的黑灰产业治理措施,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此项措施在于提高自身打击暗网毒品犯罪的专业水平,尽量弥补内部缺失,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以期在外部环境向好时开展对外合作、共享资源。

2.科学实施司法解释和司法适用

若要精准打击暗网毒品犯罪行为、科学治理衍生黑灰产业,就要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作用,不仅要合理运用《刑法》现有罪名对犯罪行为进行规制,还要将司法解释的功能最大化,把黑灰产业中由暗网毒品犯罪异化而来的违法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我国刑法相对稳定,并在不断探索立法规制暗网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司法解释蓬勃发展,能使刑法具体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只有将打击的黑灰产业置于整个犯罪链条中进行分析与研究,多维评估其社会危害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行为定性和司法适用。

(二)WO策略

弱点—机会(WO)策略的核心要义为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弱点,是一种转劣为优的扭转型战略。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的外部机会来源于国际合作的需求和已取得的成效,即利用好全球治理机会,打通治理渠道,并完善安全体制建设。

1.加强协同治理与合作

暗网毒品犯罪逐渐遍布全球,对黑灰产业体系的监管与治理无法仅凭一国之力完成。近年来国际合作在查封的“阿尔法湾”“汉萨”等暗网交易平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构国际化治理暗网毒品犯罪体系,有利于强化打击犯罪、执法合作的国际化合作机制。中国正在致力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应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推进建立全球范围内应对暗网毒品犯罪的国际性规制,为国际网络清朗和黑灰产业治理献中国之力。

2.完善网络层级间的信息安全机制

使用匿名通信技术的正当目的多为维护个人隐私和秘密机密等。暗网确实能够合法地实现有效保护个人或群体信息的目标,但有人以此为由替暗网辩护。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网络层级间的安全保障尚不健全,缺乏表层与深层网络间的信息安全机制,也缺乏对暗网访问与隐私保护的明确界定,使得暗网的存在拥有十足的底气。因此,不断改进网络技术并保障表层网络与深层网络之间的信息安全,有利于网民合法用网,从而采取严格的法律规制治理暗网毒品犯罪,控制黑灰产业链的滋蔓。当然,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技人才潜心钻研后创新技术与制度,紧抓“科技革命”的机会转型升级。虽道阻且长,但值得尝试。

(三)ST策略

优势—威胁(ST)策略的核心要义为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是一种自主型治理方法。即通过技术性治理打击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滋生的根源。

1.加强暗网结构测绘

在暗网中的毒品犯罪隐蔽性极高、智能性极强,因此对其的侦查取证、监管控制具有极大的难度。暗网犯罪相较于表网犯罪来说,不论是信息流通还是加密交易都藏在黑暗的角落,拦截信息、破译加密颇都受到阻碍,服务器、IP地址、通信线路的不断更换也使得电子取证计无所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完全任其逍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还是可以掌握暗网中的基本情况。检测采集暗网入口、入网链接等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暗网的使用规模、数据结构和交易体量。例如,“暗网雷达”通过节点监控、弱点探测、分布检测等技术手段持续对暗网进行测绘研判,成功识别采集、挖掘情报,从而开展监控与分析。未来还可以对通过技术手段布控相关黑灰产业,在暗网中实现“关键字监测”,采集数据并进行关联性分析,捕捉黑灰产业蔓延的蛛丝马迹。

2.加快研究去匿名化

测绘出于打击监管角度,而去匿名化则是从源头上遏制暗网毒品犯罪行为和相关黑灰产业的发展。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两种:一是抓漏洞,利用匿名通信技术的操作漏洞实现去匿名化。例如,通过瞄准转发协议时未完全清除标识的漏洞追踪通信主体;二是布节点,将监管者部署的路由节点混入暗网中。暗网的使用建立在大量的路由节点基础上,监测者部署留有后门的路由节点,在节点被选中时即可对暗网犯罪行为布控,截获信息、追踪流量、发现节点、斩断交易链条。要充分利用我国在网络技术的人才优势、创新优势组织各网络公司及专业高校组建专门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拓宽去匿名化技术的边界,并构建出契合我国网络安全应用与需求的技术体系。建议设立关于暗网攻关技术课题研究,以政策和资金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

(四)SO策略

优势—机会(SO)策略的核心要义为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并举,是一种增长型的理想战略模式。即发挥新媒体优势,并在激励企业合规建设过程中大有作为。

1.大力开展网络安全和法治建设宣传教育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是把双刃剑,既使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元便捷,又给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风险。网络信息庞杂,一不留神极易使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误入歧途。而且,当前国内对于暗网犯罪的报道多限于案件内容,公众对暗网媒介、牵涉产业的认知仍停留在表层。因此,建议高校、安全部门等主体做好相关网络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利用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做好宣传工作,让大众科学认知、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推进网络安全与法治现代化建设。

2.激励企业合规计划的现实性意义

对相关黑灰产业的打击与对暗网毒品犯罪行为的打击有一定的异同。异在暗网毒品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而相关黑灰产业则是合法与非法的交织。如果为了达到严惩的目的从重打击,瓦解黑灰产业的同时也可能重创企业、行业。但惩治犯罪仅为一种事后行为,未必能对打击犯罪与黑灰产业治理起到良好效果。若能进行事前预防,激励相关企业进行合规建设,自我管理、自我规制,弥补国家治理能力的不足,或许更有利于产业治理由单向转化为双向、由外部推动转化为内外结合。

暗网毒品犯罪的黑灰产业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行业、金融交易行业和物流寄递行业。软件开发企业的合规建设,一是守住创新底线,不得开发并售卖专用于犯罪行为的实施或具有显著犯罪倾向的软件;二是要在企业创新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保护数据与技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三是在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及时报告。金融交易企业的合规建设,一是不得开发或提供有助于暗网毒品犯罪的金融交易业务;二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合法经营、诚实守信,防范金融违法犯罪;三是要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稳住经济大盘;四是要在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及时报告。物流寄递企业的合规建设,一是要尽快全面实施物流实名制,加快政策落实与监督;二是优化安检基础设施、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有效进行收寄验视,及时拦截犯罪行为;三是在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及时报告。

五、结语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借助暗网隐蔽性的新型毒品犯罪不断蔓生异化,衍生了合法与非法相交织的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和不确定性。以全链式治理视角开展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的SWOT要素分析,总结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并通过两两组合优化选择,提出对暗网毒品犯罪黑灰产业治理的策略建议,更好地克服自身资源不足、紧抓机会、将犯罪遏制在根源、发挥新媒体优势、激励企业合规。暗网毒品犯罪治理虽任重道远,但我国必将大有作为。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