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21029
Current Downloads: 130910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ISSN Print:2710-0154
ISSN Online:2710-016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公共体育服务视角下武汉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uhan Square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 2021,1(1): 123-128 / 2021-03-29 look1172 look683
  • Authors: 李晶
  • Information:
    武汉工商学院公共课部,湖北武汉 430065
  • Keywords:
    City dweller; Leisure sports; Community square dance; Present situation
    城区居民; 休闲体育; 社区广场舞; 现状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ime, aim, method, frequency and place of square dance participation of Wuhan City residents are investigated. The purpose of city residents leisure sports is to prevent diseases, cultivate the body, and enjoy leisure entertainment, but the sports population is small, the sports expense ability is weak; explores the Wuhan Square Dance Public Service Training the effective supply way; fully,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University art talented person resources; under the Public Service,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iversity of training methods in Wuhan Square da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healthy China 2030"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for urban residents, the development of fitness for all, improve th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s for sports and arts in Wuhan, improve the way of life of citize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rtistic talents, to improve the orient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in-depth research value. 本文对武汉市城市居民参与广场舞的时间、目的、方式、次数、场所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城市居民进行休闲体育的目的以预防疾病、修身塑体、休闲娱乐为主,但体育人口较少,体育消费能力较弱;探索武汉市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的有效供给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高校艺术人才资源;在公共服务下,为武汉市广场舞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提供理论参考。这对于在“健康中国 2030”战略背景下,推动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完善武汉市体艺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市民生活方式、发挥艺术人才优势,改进高校人才培养导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和深入的研究价值。
  • DOI: http://doi.org/10.35534/lsh.0101017
  • Cite: 李晶.公共体育服务视角下武汉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1,1(1):123-128.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向好的发展,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体育领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指出:加快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基本服务体育标准体系;加快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的配套体系。从全民健身组织方式、活动开展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加以创新,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满意度调查,是《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文件提出的重要指示。

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正处于加速追赶一线城市的状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在加快落实,在体育领域尤为突出。随着武汉城市“健身圈”的逐步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健身场所,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从而鼓励了一大批参与体育健身的人们,其中从事广场舞健身的人群更是不在少数,每年武汉市各区都要举办规模不等的广场舞比赛,广场舞已成为武汉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一项特色运动项目,深受公众喜爱。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将武汉市高校艺术人才资源服务于社区广场舞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期刊、Google学术等,共搜索公共服务类相关论文126篇,查阅国内体育科学、体育学刊等学术期刊。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和同类研究问卷的设计结构为大致框架,并请教专家和老师,最后形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大致结构。此次采用的是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共有1176人填写了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145份,无效问卷31份,问卷有效率97.4 %。

3) 访谈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在2019-2020年期间对调查范围内的调查地点,一般在6:30-8:30和17:30-21:00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公园广场内广场舞锻炼人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研究掌握客观的第一手资料。另在2019年走访了武汉市体育局、各个广场舞团体的组织和负责人,对他们进行了访谈,并对武汉市高校中艺术团体中的学生进行了走访和交流。对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参与舞蹈培训的单位和人员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做好相关记录。

4) 数理统计法

本文研究数据采用Excel软件来完成。处理内容为武汉市广场舞锻炼者和艺术团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内容的数据处理,是通过频数分析的方法,生成各种问题选择人数总和及百分比,来分析和推测各种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市广场舞练习者的基本情况

1)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由表1可以看多,武汉市广场舞锻炼者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从表2可以看出,在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中中老年人(79.5%)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主要的锻炼人群,而青少年(21.5%)明显较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场舞属是舞蹈类,更适合于女性练习。第二,广场舞需要长期的练习才会有进步,短期的锻炼效果是不明显的,男性更喜欢节奏感强、有对抗和团队合作类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等。第三,男性的退休年龄略晚于女性,女性时间较多,而男性相对的工作时间较多,工作压力较大,锻炼自然要少于女性。在18岁以下的广场舞锻炼人群中,多集中于学校和舞馆,较少的存在于公园、社会之中。在调查中发现,年龄在75岁以上的尽管较少。但还有每天在坚持锻炼的,并且身心都很健康。

表 1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性别分布

Table 1 Gender Distribution of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population in Wuhan

性别
百分比 2% 98%
人数 23 1122

表 2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年龄分布

Table 2 Age Distribution of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population in Wuhan

年龄 18岁以下 18-44岁 45-59岁 60岁以上
百分比 6.9% 13.6% 43.1% 36.4%
人数 79 156 493 417

2)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学历特征

根据表3,从学历程度上分析,小学及以下学历占17.8%,高中和初中所占比例最大,为70.3%,大中专以上学历占总比例的12.7%。根据数据分析显示,锻炼人群的学历呈现中间多,两段少的趋势,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公园广场舞锻炼人群多为离退休人员,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这类人群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当时的教育普及程度低,初中高中已算是高学历。

表 3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学历调查表

Table 3 Questionnaire on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of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crowd in Wuhan

学历 研究生 大中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小学以下
百分比 3% 9.7% 23.6% 46.7% 10.4% 7.4%
人数 34 111 270 535 119 84

3)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职业分布

根据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职业分布情况分析,呈现这样的分布原因在于职业的特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行政单位的负责人员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锻炼时间,有持续性。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是规定好的,所以能固定下来。 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创造中去,空余时间不多。而对于服务人员、军人和其他职业人群来说,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且时间并不固定,没有合理是的时间和精力再过多的进行广场舞锻炼,能坚持下来的是那些长期保持良好锻炼习惯的人。

表 4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职业调查表

Table 4 Career Questionnaire for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population in Wuhan

职业国家机关行政人员 厂矿技术人员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商业服务人员 农林牧副渔生产人员 军人 学生 其他
百分比 20.3% 10.4% 42.1% 4.7% 10.5% 2% 5% 5%
人数 232 119 482 54 120 23 57 57

4)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的场所和周次数特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见表5),锻炼场所越大,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就相对较多,访谈中了解到人们普遍是就近选择参与锻炼的场所,在公园和学校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群虽然相对固定的。调查还发现在每一地点都有一位“教练”带领大家进行学习或锻炼,也就是说有自发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在舞馆或培训中心的参与武术锻炼的人群集中在18岁以下,并且通过了解他们的参与是周期性、有偿的、有专业人员指导的。

表 5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锻炼场所调查表

Table 5 Questionnaire on exercise places of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crowd in Wuhan

地点 学校 公园 舞馆或培训中心 不固定
百分比 25.1% 35.3% 18.7% 20.9%
人数 287 404 214 239

根据表6中调查数据显示,一周能够坚持4次以上的锻炼者达到了62.1%,有相当一部分人养成了良好的广场舞锻炼的习惯。在走访中发现,很多人是有组织的,是有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有相互学习、互相督促的氛围。另一个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超过7成的人选择了在晚上进行锻炼,接近4成的人也会选择在早上。分析其中原因,早上和晚上时间相对宽裕,是人们观念中合理的锻炼的最佳时间。

表 6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锻炼周次调查表

Table 6 Questionnaire on exercise frequency of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group in Wuhan

练习次数(每周) 1次 2-3次 4-5次 5次以上 不固定
百分比 7.3% 21.5% 18.2% 43.9% 9.1%

表 7 武汉市广场舞锻炼人群锻炼时间段调查表

Table 7 Survey on exercise time of square dancing exercise crowd in Wuhan

时间段 早上 中午 晚上
百分比 39.3% 7.6% 73.1%
人数 450 87 837

5) 锻炼者对武汉市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产品供给的满意度

广场舞锻炼者对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供给满意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对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

表 8 锻炼人群对武汉市广场舞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满意程度调查表

Table 8 Questionnaire o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xercise crowd to public service product supply of Wuhan Square dancing

满意程度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百分比 3.3% 30.2% 55.9% 10.6%

根据调查结果,很满意和很不满所占比例都比较少,占全部百分比的13.9%,满意的所占比例略低于不满意所占的比例,相差了25.7%。通过访谈再进一步的分析,表示满意的锻炼者认为,得到了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基本的场地也能满足自身的锻炼需要,这是他们满意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不满足的锻炼者的调查结果,见表9。

表 9 锻炼者对武汉市广场舞公共服务供给不满意的原因调查表

Table 9 Questionnaire on the reasons why exercisers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public service supply of Wuhan Square dancing

原因 场地设施不足 服务质量差 收费太高 培训服务的内容单一 各种制度不健全 供非所需 其他
百分比 66.5% 24.7% 7.7% 58.2% 30.9% 20% 8.8%

根据表9,场地设施不足是指场地设施各区域分布不均衡、场地设施总量不能满足民众需求及其场地设施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服务质量差是指广场舞指导员和相关广场舞传授者的服务质量差,主要由于指导员和传授者没有进行专业培训,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收费太高是指具有俱乐部性质的广场舞培训机构收费太高,未能体现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培训服务的内容单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训主体供给的内容单一,对于广场舞来说,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仅仅是一个舞种,一个门类所能代表的;另一方面是培训的结构单一,广场舞培训供给中技能类产品供给相对较多,但就理论、文化和跨领域内容等产品相较之下供给不足,培训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各种制度不健全是指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供给制度的不完善,如指导员的选拔与培养制度、场地设施规划与管理制度等。根据对不满意的种种因素分析中发现,不同区域,不同公园和同一区域不同的社区,对于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供给不满意原因都略有不同,这是因为每个区域在场地建设与规划等公共服务供给内容不尽相同,广场舞锻炼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显现的结果。

2.2 武汉市高校艺术团体资源的基本情况

1) 艺术团舞蹈类学生的学历情况

从艺术团学生的学历水平能够反映出武汉市体艺人才储备情况,反映能否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体艺人才的要求,对于参与、完成社会指导有着重要的基础的意义。

表10 艺术团学生学历调查表

Table 10 Questionnaire on the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of art troupe students

学历 专 科 本 科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百分比 15% 48.9% 32.5% 4.6%

从数据中显示来看,艺术团学生的学历多集中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水平,占据了总人数的81.4%的比例。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能够参与广场舞指导的主力军集中在此学历阶段。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也是参与社会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也是面临就业和深造双重选择的时期,广泛的社会活动有助于为今后做出合理选择而开阔视野。

2) 艺术团舞蹈类学生参与社会指导

表 11 武汉市高校艺术团舞蹈类学生参与社会指导情况调查表

Table 11 Survey on danc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uidance in university art troupes in Wuhan

频率 每周一次以上 每月一次以上 每季度一次以上 每学期一次以上 从不
百分比 5% 9.7% 32% 29% 24.3%

从调查中显示,参与到社区指导之中的学生为数不多,按每月一次以上的标准只占到了14.7%,而从不参与的占到了24.3%,从数据反映出舞蹈类的大学生并没有切实的参与到社会的培训指导之中,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参与其中也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坚持不断。学生所学的舞蹈技能并未发挥到社会健身之中,对于学生来说也错失了一项参与社会锻炼的机会。

2.3 武汉市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1) 武汉市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主体不明

武汉市虽然在舞蹈培训的内容上涵盖很广,但就供给主体来讲并不明确。由于舞蹈所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过多样,单个的供给主体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场舞锻炼人群的需要。就目前情况来看并不清晰,其供给形势和内容太过混乱。不能确定是该由政府、舞蹈协会、市场还是公益组织或个人谁来供给,但又都有所联系,有所涉及,实在是模糊不清。

2) 培训内容结构单一、广场舞规定套路未得到充分利用

从实地走访中了解到武汉市广场舞的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以健身舞、简单器械的套路形式,兼顾民族舞蹈套路形式为主,学习、锻炼的内容形式不够丰富,选择性不多。并没有依靠广场舞规定套路的巨大优势,广场舞规定套路包含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内容,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难度的培训内容,并都以得到国家标准化的认可,具有广泛的推广的意义,同时对于培养和考评指导员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武汉市广场舞培训的供—需关系不对称、结构不均衡

武术公共服务培训供给过程中存在着的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公共服务供给内容结构不均衡、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针对不同年龄层级人群供给的不均衡,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和谐的发展。其内容结构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比较侧重于基础设施供给、舞蹈团体的建立、舞蹈活动的开展及体质监测等基础方面的供给,而对舞蹈信息服务、舞蹈内容的丰富性、专业人员指导性服务与培训手段的多样性服务等方面的较为忽视;区域性不均衡集中表现在:比较注重对城区舞蹈公共服务培训的供给,对远城区的培训供给则明显不足等;对不同年龄层级人群供给的不均衡表现:供给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分布,年龄在12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公共服务培训供给较多,并出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对于处于中间年龄段的人群,舞蹈公共服务培训供给的力度相对较弱,培训供给的项目、内容和手段也相对较少,是公共服务培训供给的薄弱环节。

4) 武汉市舞蹈公共服务培训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服务的供给最终都是需要人员去参与落实的,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有相当一部分环节是需要专业化培训的社会指导员来完成。在笔者对公园、社区、舞蹈房实地走访中发现,在提供广场舞技能培训服务的人群中,不乏有水平突出的民间高手,这些民间高手虽然有很高的热情,但是缺乏组织,缺乏专业的培训,仅仅是凭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兴趣爱好进行着个体化、非系统的舞蹈培训。

从武汉市提供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人员的整体来看,专业的舞蹈社会指导员很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是一些业余广场舞爱好者、体育相关政府部门退休人员、社区干部等参与提供,社会成分比较复杂,也没有标准的服务定位。再者,培训机构等盈利部门的出现,即使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政府提供培训产品力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培训的方式,但由于专业性参差不齐、收费过高、培训手段局限并未广泛推广开来。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场舞公共服务培训的发展。

3 建议

3.1 明确广场舞培训主体和受众

明确培训主体是进行广场舞培训的首要条件,只有确定主体才能明确主体责任,使主体在广场舞培训中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武汉具有众多高校人才优势,在舞蹈方面有大量的人才资源,而这些人才资源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参与到社会的广场舞培训之中。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发挥高校舞蹈人才的优势,确立舞蹈专业学生为广场舞培训的主体,充分利用舞蹈人才资源,为社会广场舞的培训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明确受众,了解受众,对于进行广场舞培训更有针对性,更能有的放矢,了解广场舞锻炼人群的年龄层次、学历水平、锻炼习惯、场所选择等基本情况,能够在内容选择、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过程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是培训过程更加合理和科学。

3.2 充分发挥广场舞规定套路在培训中的作用

面对广场舞培训内容单一的现象,需充分发挥广场舞规定套路的作用,广场舞规定套路中包含在丰富的舞蹈锻炼形式与内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大都参加过专业性的比赛,基本上都已掌握了舞蹈训练的相关内容。高校舞蹈社团学生应依托于广场舞规定套路的丰富内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完成对武汉市民众的广场舞培训,满足其对广场舞锻炼的需要。

3.3 借助广场舞培训完成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都需进行专业实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应充分借助这一制度的要求,根据武汉市广场舞培训的供—需关系不对称、结构不均衡的这一现象,合理分配舞蹈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着力解决内容结构不均衡、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针对不同年龄层级人群供给的不均衡的三个主要问题,这样完成了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也为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方案。

3.4 利用舞蹈专业化人才解决人才资源短缺问题

在武汉市参与广场舞培训的人员之中缺乏专业人员是影响舞蹈发展的主要矛盾。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有深厚的理论资源优势,从舞蹈专业来看,专业学生自然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技能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到社区广场舞培训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弥补社会舞蹈培训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缺陷,同时对于调动舞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J].体育科学,2019,39(9):3-13,23.

[2] 马晓卫,任波,黄海燕.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体育消费发展的特征、趋势、问题与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0,3(2):65-72.

[3] 王睿,杨越.家庭视域下扩大我国体育消费的政策研究[J].体育科学,2020,40(1):42-50.

[4] 任波,黄海燕.从短期非均衡到长期均衡: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计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6):64-70.

[5] 薛文忠.新时代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J].体育学刊,2019,5.

[6] 姜美玲.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发展进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15-17.

[7] 李刚,张林.体育产业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作用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4):67-72.

[8] 韩勤英,刘献国,钟涛.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休闲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6.

[9] 郝大伟,崔建军,刘春华,等.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体育产业政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9):55-60.

[10] 陈世香,谢秋山.居民个体生活水平变化与地方公共服务满意度[J].中国人口科学,2014(1):76-84.

[11] 陈世香,谢秋山.先驱者利润与地方公共服务创新逻辑——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构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9.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