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2.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62
回顾历史,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审视当下,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存在严重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我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展望未来,面对新时代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及体育消费与参与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为确保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对“供给侧改革”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主动求新求变和满足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发展实践来看,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提出时间并不长,体育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针对该改革进行的研究就更少,因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为体育协会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路,既有利于丰富和充实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成果,促进该研究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为其贯彻落实和发展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笔者将从改革的理论基础、现实需要、概念界定、本质内涵、价值取向及改革目标等方面对新时代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体系进行构建。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上中国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关键,也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和引领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望在未来20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发展前景、发展目标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而这所有的变化都意味着“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之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些根本的差异,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结合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具有如下核心内涵:①新目标。即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建设目标出现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2]。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而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目标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②新思想。即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3],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4],从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实践。③新矛盾。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5]。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十九大前后却是两个不同的“初级阶段”,其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后者的主要矛盾则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7]。④新地位。从国家性质上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当前的“新时代”,虽然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的历史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中国经济落后、军事羸弱、国际上没有话语权和处处受排挤,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核心力量[8]。除此之外,在国防、外交、党建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思想和阐述。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及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社会总体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出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9],意味着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10],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制度、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优越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1],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2]。
从世界范围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遭遇高通胀和高失业率的双重压力,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受到挑战和质疑,因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既不能解释造成通胀的原因,也不能帮助解决高失业和高通胀问题[13]。在这种条件下,以“供给学派经济学”(Supply-side-Economics)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14]。就我国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青睐,其时间并不长,具体可追溯到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无论是国际层面,还是国内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只是改革诉求的差异,带来改革侧重点及内涵的不同。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发展矛盾提出的,因此这里主要从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结构性问题出发来梳理其内涵。具体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备如下内涵: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核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15]。其中,经济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技术及服务配套等相关的供给侧要素,与我国前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到的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等要素有着根本的差异。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16],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7];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18];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19]。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就是基于供给侧要素,推动结构性改革的贯彻落实。具体来说,通过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20];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21]。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解决和缓减前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需求侧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后遗症”及结构性问题,由重点依赖“需求侧”转向重点依靠“供给侧”,解决当前供求不平衡和不充分及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现实逻辑即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通过梳理可知,这些需要回答的问题都主要集中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当前乃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瓶颈问题,当然也构成了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要出发点。①立足“需求侧”推动单项体育协会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立足“需求侧”就是立足投资、消费、出口这“三架马车”来推动产业发展,这是我国多年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手段。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作为我国体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依赖“需求侧”来推动。通过“需求侧”来推动单项体育协会的发展,其效果显而易见,当然,高额债务、资源配置扭曲、供求结构失衡、供给质量不优、供给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后遗症”给现在以及未来单项体育协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正视“需求侧”的问题,立足“供给侧”要素,全力推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决当前发展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方向。②供求失衡是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就当前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发展来看,协会的供给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协会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也是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具体来说,协会的供求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体育消费与参与的热情不断加大,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需求的不满足既体现在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也体现在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二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有限,难以满足日益蓬勃发展的体育消费市场的需要。一方面,高端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数量和质量有限,另一方面低端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市场主导或政府主导都具有局限性。一方面是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它的功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政府过度的干预又不能激发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出来。回顾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单项体育协会以一种“官方”或“半官方”的方式来推进协会的各项工作,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等方面都对市场有着较严重的干预,社会体育企业和体育组织参与的机会和空间较小,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单项体育协会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和政府的局限性,通过机制创新,确保市场能够充分参与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④国家战略推动是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要驱动力。从宏观层面来看,近几年国家先后就社会经济改革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改革战略,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就体育领域而言,面对体育事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及国务院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2]、《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4]、《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5]、《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6]等一系列重要的体育政策文件,对单项体育协会深入改革推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全面推进体育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⑤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是推动协会改革的现实需要。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更多提到的是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体育产业一直未受到重视。随着世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任务和目标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1%,中期目标是2025年实现总规模5万亿,中长期目标是2035年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作为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推动者,在体育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推动协会自身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体育产业发展蓝图的实现及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新时代”的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阶段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需要辩证地来看。如果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点,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可以理解为“旧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后可理解为“新时代”;如果把1978年改革开放作为时间点,那么1978年以前可理解为“旧时代”,而1978年以后则可理解为“新时代”。那么什么是“新时代”呢?《汉词大词典》中对其进行了解释,“新时代”是指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时期。该简述虽比较简单,但较好地阐述了新时代的概念和内涵。首先,新时代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次新时代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生的重大变化;再者,新时代所呈现出的变化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就本文而言,这里的“新时代”就是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中提到的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文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时间点来界定“新时代”[27]。这个新时代主要有如下体现:①经济层面。就国内而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一三期叠加的发展时期[28];就国际而言,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受到美国为首的国家的限制和制裁,经济发展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②政治层面。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话语前空前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造福世界和全人类的倡议的提出[29],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赞赏和欢迎,当前已经和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又刺痛了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国家体制和意识形态受到新一轮的围追堵截。③文化层面。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文化一直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已经深深地侵入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当中,而东方文化则一直被排挤,处于世界文化的边缘,中国也不例外。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应进一步影响和改变这种文化格局,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力量。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30];以崭新的气象岿然屹立于东方,充分展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民族文化精神。新时代除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现出的新的重大进步意义,在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和进步,社会矛盾、发展目标、社会地位、国际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也都呈现新的迹象。总之,中国的新时代,就是要区别之前的“旧时代”,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进步性。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作为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推动竞技体育提高的群众性社团,既属于体育社会组织中的体育社团,又属于行业协会商会。虽然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字眼经常出现在各类政府体育文件和发展报告当中,但专门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进行定义并得到权威认可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对“协会”“社会团体”“体育社团”“体育协会”等概念所进行的界定。其中,《现代汉词大词典》将协会定义为“为促进某种共同事业发展而组成的群众团体”,协会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维护其会员的整体利益。《汉语大辞典》中对协会所作的定义与《现代汉语大词典》所下的定义类似,认为“协会是指具有相同利益的人形成的组织”,他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目标,而且是为加速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以上两个概念较好地阐述了协会发展的目的,但对于协会的其他内涵和特征未作详细论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31]首次以法律条例的形式定义了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指“由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形成,按照本团体的章程来举行活动,进而实现团体会员的一致目标的一种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该概念将社会团体的参与主体、参与要求、发展目标、组织属性进行了较好地阐述,为体育协会或体育社团概念的界定奠定了良好基础。卢元镇认为“体育社团是把体育运动作为目的或是把体育运动作为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32]。黄亚玲将体育社团定义为“是由公民自愿参与并且由公民自主按照其章程进行管理,成立的初衷是为实现会员共同的意愿,其性质则界定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33]。以上两个概念在协会和社团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对体育社团进行了界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社体的核心内涵。经分析,以上的各个概念界定中,无论哪种概念界定,其内涵和特征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内涵和特征是基本一致的。①该协会是具有相同利益的人形成的社会组织或群众团体。②该协会必须要维护其会员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愿景。③该协会必须按照组织或团体的章程来举行活动。④该协会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⑤协会把体育运动作为目的或活动内容。⑥该协会是公民自愿参与的,而非强迫参与。基于以上概念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作如下界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是指由会员自愿参与的,以某一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或管理内容,以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或竞技体育运动为目的,遵守共同的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的非营利性体育社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说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4]。即从结构性的矛盾出发,立足“供给侧”来推动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概念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以下内涵:①结构性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求关系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失衡、业态结构失衡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未来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需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②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和发展瓶颈,立足人力、资本、技术、制度、土地等供给侧要素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选择。③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的关键。④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的目标和追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基于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问题提出,其改革的目标和追求就是要解决和缓减经济领域出现的结构性问题,所以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及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核心。总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区别于中国前期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需求侧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诉求出发,将经济发展从重“需求侧”向重“供给侧”进行转移,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立足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供给侧为突破口来推动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进而实现单项体育协会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提升、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及有效供给扩大,逐步提高供给结构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就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至少有如下内涵。
从当前我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协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项体育协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社会需求匹配性不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升级”成为当前市场消费的主要趋势,体育消费也不例外,呈现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层次化的特征,而社会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层次又无法满足需求,造成了整体体育消费市场的供求失衡。二是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和资源配置扭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进者,单项体育协会在政策、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供给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东部与西部、城镇与农村、核心区域与边缘地区在要素资源的供给上存在巨大差距。以体育赛事为例,在单项体育协会的推进下,大中小城市开展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而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人们很少能享受到类似产品和服务。除了赛事之外,体育场馆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经费、体育政策支持等的供给上也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三是协会供给结构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高。虽然政府已经明确了市场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中的决定性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举国体制”一直在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只“看得见的手”还在发挥主要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加上体育市场的基础性统计和系统性统计还未形成,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还不够充分和精准,因此供给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不够。
之所以说“供给侧”是进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推进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这是因为长期依然“需求侧”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当然这是由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及前期发展政策决定的。一是依赖“需求侧”推进发展与改革的局限性。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拉到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这也是国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就体育领域而言,由于长期的“举国体制”,所以市场在体育协会发展和体育消费促进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这也就是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及出口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体育领域发展的短板,而主要是依赖投资驱动。发展至今,投资驱动的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及体育协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资源配置扭曲、供求结构失衡、运营效率不高、运营资金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体育协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供给侧改革”既是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的“求新求变”,也是被迫选择。由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依赖需求侧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因此,立足供给侧,从政策、设施、人力、资本、技术及相关配套要素为着力点推动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与发展成为最佳选择。当然,各单项体育协会之所以要在实践层面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在清楚自身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和求新求变,进而实现协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完善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既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追求,也是改革效果的重要体现。为什么要在单项体育协会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发展战略,也不仅仅是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而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一是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性、灵活性、适应性、生产率等是评价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评估标准,也是改革产生成效的重要体现,改革过程中从立足供给侧要素,以提供要素的高质量供给来提升单项体育协会治理及协会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二是“三去一降一补”(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作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法和关键手段,在缓减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时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价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社会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的满足及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及核心追求。
“人本导向”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言的,强调改革与发展要服务于“人”,而绝不 仅仅只是“物”。例如,过去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35],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其本质就是“物本导向”。发展与改革要依靠“人”,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要服务于“人”,而绝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本导向”。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人本导向”是指在推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大众在改革过程中的基本权利,改革的出发点要服务于人的需要和诉求,而绝不能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根本利益,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体育发展和改革的“红利”。
所谓的“价值导向”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某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36]。正确的价值导向往往能够引导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纵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40 年,绝大多数鲜亮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数据都源于前一个阶段的锐意进取和大胆改革。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味追求 GDP 的高速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致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受到较严重污染。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作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推进项目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是关键,因此,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数字上,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和人的发展诉求、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完善,要以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等的全面实现和提升为导向。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导向就是指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创新的思想和理念,不断尝试新体制、新方法、新举措、新模式,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创新理念得以贯彻和落实。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把制度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构建开放、包容的协会发展与改革体制;引领科技创新,培养协会发展新动能;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协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协会的转型升级,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充分实现协会实体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聚焦城乡发展一体化及东西部发展一体化,实现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供给侧要素,用科学有效的“新举措”来推进协会的新发展,满足社会大众的新需要。
结合前文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内涵的阐述,不难发展,供给质量提升、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及有效供给扩大,逐步提高供给结构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追求。其中,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及促进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协会改革的核心目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有效供给扩大等是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具体体现。
由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公共属性,虽然不像体育企业一样提升体育商品,但其向社会及民众提供的依然是产品或服务。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及专家访谈的情况来看,当前绝大部分单项体育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不能较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消费及体育参与的诉求,亟需通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来达成。要实现协会供给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具体指标和方向。一是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层次化。虽然全国不少省市(如湖北、浙江等)在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建设,但这只是各地的最基本的供给标准,并不适合同一省份的不同县市及地区,也不适用于不同的体育受众,因此单项体育协会在推进产品和服务供给时,既要有最低的“标准”,也要根本不同地区及不同的体育受众提供多层次的供给选择,更好满足社会体育消费和体育参与的需求。二是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个性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本单项体育协会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要区别了其他单项体育协会,不能同质化和千篇一律,要体现出差异和特色,有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单项体育协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基于前期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科技进展,通过创新和优化,为社会受众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更好满足其个性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三是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人性化。“人性化”和“个性化”一样,都是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异,但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人性化着重强单项体育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到达率及社会受众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敏捷性,这就要求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全盘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体育消费和体育参与的需求,推动协会的赛事活动、基础协会组织、项目文化等走向社会受众的“身边”。四是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高端化。协会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高端化主要基于我国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社会经济大背景提出。从我国整体的消费市场环境来看,当前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主要是中低端市场,且以低端市场为主。单项体育协会提供的赛事产品及相关服务与国外单项体育协会提供的赛事产品和服务相关差异悬殊,没有竞争力。以足球赛事为例,我国中超联赛上座率较低,就算是北京国安、上海上港等一线城市的赛场上座率也就70%左右,而西甲、英超、德甲等国外优秀联赛经常是一票难求,经常有大量中国球迷去外国赛场观看赛事,因此,中国足协及其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如何提高赛事的规格及档次,实现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高端化,既是国际赛事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中国赛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现实需求。
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37]。从要素的角度来看,供给结构可以理解为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相关要素的供给等供应的比例及状况;从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角度来看,供给结构可以理解为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状况,即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到底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来进行判断。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结构,本文主要从要素供给和产品与服务供给两个主要方面对其供给结构优化进行评价。一是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均衡。整体来看,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向社会提供的主要为服务性产品(即服务),但并不意识着实物性产品(即产品)就不需要提供,或是完全由市场中的体育企业来提供,单项体育协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优势,推动协会中体育组织管理业务的开展,并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供应专业化、个性化、高端化、人性化的体育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运动项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协会供给产品和服务的比重应当作为协会供给结构优化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二是要素供给的均衡。从产品和服务生产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力、资本、土地、技术等供给侧要素的生产率都提高的情况下,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才会上升,产业升级才有了基础。因此,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统筹全国范围内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合理推进人力、资本、土地、技术及相关配套要素的均衡供给,避免各类要素供给的扭曲及重复配置。三是专业体育服务与大众体育服务的供给均衡。总体而言,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社会消费升级的不断发展,社会体育消费呈现专业化、高端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及社会收入的不均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基础性的大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巨大需求,所以单项体育协会在统筹和推进社会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专业体育服务与大众体育服务的均衡,协调好高端体育服务和中低端体育服务的均衡,降低和缓减市场体育产品和服务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例如,城镇和农村对体育赛事活动的需要和诉求差异巨大,这就需要单项体育协会协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城镇及农村的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差异化供给,确保百姓都能享受到符合自身需要和诉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四是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当前我国当前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来,整个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即整个市场上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但从细分市场来看,又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例如,在特定市场上,低端体育产品和服务供过于求,出现产品和服务积压和供给过剩的问题;在高端市场上,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这也正是我国体育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所在,因此,单项体育协会在推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时,需充分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社会最真实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差异化对待,推动整个运动项目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均衡。
人力、资金、设施、土地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确保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应当将资源配置的完善作为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这里的资源配置主要指针对不同地区及不同组织所进行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资源配置优化。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城镇与农村、东部与西部、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等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长期以来就受到诸多诟病,单项体育协会的资源配置也不例外。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有必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资源配置不完善的现实,全面考虑农村、西部、边远地区体育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加大对这些地区的体育资源投入,确定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总体来看,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避免资源配置扭曲和重复性配置。就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来看,重复性资源配置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体育社会现象,对于不急需的体育设施一直建设和修缮,对于急需修缮的体育场地设施,又无法获取资金支持,这就导致本来还可以使用的场地设施不停地翻修,而已经严重影响使用的设施越来越破。另一方面,要杜绝低水平配置。杜绝低水平配置就是指资源配置的质量要优。例如,单项体育协会向社会提供体育赛事服务时,不能仅仅是组织了一场赛事,而应当是高质量的,能够区别于其他单项体育协会的赛事,应该把体育消费者的良好体验和感受放到重要位置。再如,在统筹农村、西部、边远地区体育资源配置时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将劣质的产品和服务向这些地区进行配置,要保证各地区都能享受到单项协会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三是资源配置公平。资源配置的完善还体现在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上,即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配置主体(单项体育协会)能够公平地将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公平地分配给各类单位和机构,资源配置受体(接受资源方)能够公平享受到协会资源。简而言之,就是要避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行租、欺诈、腐败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好整个社会良好的资源配置氛围。当前正值我国推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需要充分发挥好“自治”及“法治”治理模式的优势,在确保治理灵活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有效推进资源配置的公平。四是资源配置结构性优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资源配置结构性优化主要是要解决当前我国单项体育协会中存在的较严重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协会体育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即单项体育协会资源配置供不应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是协会体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性问题,即有些资源配置过多,而有些资源配置不足。例如,单项体育协会在赛事资源供给方面比较充足,但在赛事所需要的高水平的教练、裁判及运动员等人力资源的供应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改革目标是有效供给扩大,简言之就是要解决协会供给过程中的“无效供给”,使协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大人的消费和参与需求。具体来说,单项体育协会的有效供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符合市场和社会大众消费诉求的供给。也就是说,单项体育协会在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通过充分的论证,将社会大众切身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他们,而不是仅仅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当然,单项体育协会在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社会体育企业和组织,尤其是社会体育企业应该是“有利可图”,如此方能充分发展市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协同单项体育协会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推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供给。二是人们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和服务。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向社会不仅仅是供给产品和服务这么简单,只有当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让社会大众能够消费得起才是有效的供给。所以,在实际供给过程中,协会对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要进行合理的定价,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在确保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协会起到积极有效的监督作用。当然,由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具有公益属性,因此,协会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过程中,要最大程度推动免费和低价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供给。三是市场能够消化的供给。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之所以是市场能够消化的供给是因为当前协会提供的相当一部分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不能够消化的。例如,某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多年来积极推进协会超级联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高水平”的赛事服务,但从社会需求来看,并没有这么大的市场,观众上座率很低,招不到赞助商,愿意进行直播的媒体也不多,另外,赛事举办过程中的场馆设备绝大部分都是大场馆,赛事运营方的成本也比较高,这就是明显市场不能够消化的表现。当然,赛事服务的供给只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众多产品和服务供给中的一部分,在技术供给、人力供给、政策供给、土地供给等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市场的消化能力。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除了供给质量提升、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和有效供给扩大外,“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也应当作为其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方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简言之就是要使供给侧要素供给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要高,即“小投入创造大产出”或“大投入创造更大产出”(V=F\C)。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供给规模拓展及行业竞争力及竞争优势的提升。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加主要指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或向社会提供人、资金、技术、政策等各类生产要素时,其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仅要体现“小且灵活”,而且要向着“大而灵活”的角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当然,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还体现在社会大众体育消费和参与的敏捷性。具体来说协会供给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加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一是协会监管反馈调节机制要灵活,要能够随时掌握供给过程中的变化,并有充分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控制和调节;二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协会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供给过程中要发挥决定性作用,不断弥补政府和协会单方面供给的不足和不充分;三是体育消费者消费和参与要灵活便捷,在享受和参与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参与的多渠道化及服务品类的多元化。总而言之,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是供求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突破点是供给侧,立足点是供给侧要素,而改革过程中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有效供给扩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等具体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协会供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化、高端化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
纵观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在特定历史时期,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各运动项目的普及、发展及提高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引领我国体育事业向着大众化、国际化及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任务和改革目标的逐步调整、国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严峻、以及人们体育消费与参与诉求的不断提升,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协会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研究表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新时代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新目标、新思想、新矛盾及新地位等方面,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主要阐述当前发展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基础途径、内在本质、主要内容等方面;立足“需求侧”推动单项体育协会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供求失衡是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充分发挥、国家战略推动是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要驱动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是推动协会改革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逻辑;新时代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涵:结构性矛盾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前提;“供给侧”是进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完善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既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追求,也是改革效果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立足我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供给侧为突破口来推动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进而实现单项体育协会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提升、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及有效供给扩大,逐步提高供给结构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供给质量提升、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有效供给扩大等是新时代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供给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层次化、个性化、人性化及高端化;供给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均衡、要素供给均衡、专业体育服务与大众体育服务供给均衡、产品与服务的供求均衡;资源配置完善主要体现在地区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资源配置公平、资源配置结构性优化;有效供给扩大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符合市场和社会大众消费诉求、人们能够消费得起、市场能够消化。
[1] 韩振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几个重大问题初探[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21-27.
[2] 王存福.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观察与思考,2018(9):88-95.
[3] 辛向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19(1):1-6.
[4] 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论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4):3-9.
[5] 冼吉昌,潘苏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6] 赵科天.新世纪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41-48+59+85.
[7] 孙馨月.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几个维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3):21-23.
[8] 汪荣有,胡伯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9] 韩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10(6):34-43.
[10] 温海霞,燕连福.试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向度[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3):96-103.
[11] 周虎.深入理解和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意味着”的重要论述[J].兵团党校学报,2018(4):11-15.
[12] 廖生智,解斌.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9,21(1):12-16.
[13] 付群,王雪莉,郑成雯.全面深化改革:我国体育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0):8-15.
[14] 付群,王萍萍,陈文成.挑战、机会、出路: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1):44-51.
[15] 赵振超.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研究[J].学理论,2017(6):24-25.
[16] 张先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女性就业问题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7(30):240-241.
[17] 闫坤,刘陈杰.2016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全球化受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J].经济研究参考,2016(38):3-30.
[18] 汤永胜.以人民为中心[J].交通财会,2017(3):1.
[19] 洪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石化销售公司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34):111-112.
[20] 刘丽.从金融工程的视角看我国的金融深化[J].商业究,2005(15):177-179.
[21] 华博.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3):1.
[2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23] 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2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5]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2019-09-0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
[26]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19-09-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17/content_5430555.htm.
[27] 孙宗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J].办公室业务,2019(2):185.
[28] 董文杰.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9] 唐青叶,申奥.“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1):12-17.
[30] 潘思柳.新时代如何提升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8(11):132-133.
[31] 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EB/OL].(2016-02-0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39379.htm.
[32] 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1-7.
[33] 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历史进程、使命与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155-157.
[34] 陈燕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6(1):16-22.
[35] 中国人学学会.人学论丛2005—2006[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36] 包心鉴.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23-36.
[37] 陈志平,刘松萍,余国扬.会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