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21466
Current Downloads: 130918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ISSN Print:2710-0154
ISSN Online:2710-016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慕课中武术课程的发展现状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ushu Curriculum in MOOCs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 2021,1(3): 52-56 / 2021-09-29 look700 look572
  • Authors: 张新亚
  • Information:
    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 Keywords:
    MOOCs; Wushu Course; Present situation
    慕课; 武术课程; 现状
  • Abstract: Nowadays, Wushu course has becom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and Wushu is more in-depth to the public. At this time, Mu class also gradually deepens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Wushu Course in Mu clas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wisdom tree”, “Chinese University MOOC”, “school online” and “good university onlin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ainstream Mu class platforms. by comparing Wushu courses with basketball, football, volleyball and other cours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learners and us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Wushu course teaching is more suitable for mu class teaching, and has the most course categories with rich content, but it is found that the actual influence of Wushu courses is not high,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如今武术课程已成为中小学生体育课程的必修课程,武术更加深入大众,此时慕课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也逐渐深入,为了探究当今武术课程在慕课中的发展现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主要对“智慧树”“中国大学 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主流慕课平台的武术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研究。并将武术课程与学习和使用人数较多的篮球、足球、排球等课程进行对比,得出武术课程教学更适用于慕课教学,并拥有最多的课程门类,内容丰富,但发现武术课程的实际影响力不高,因此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 DOI: http://doi.org/10.35534/lsh.0103011
  • Cite: 张新亚.慕课中武术课程的发展现状研究[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1,1(3):52-56.

1 前言

当今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互联网和人们的知识学习相结合,使人们的学习途径变得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其中慕课成为学生们进行网络学习主要形式。自2012年以来,我国将慕课学习形式从国外引进,慕课的设计和相关内容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当前,慕课建设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慕课建设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高。[1]在慕课教学中,高校体育类课程较晚的融入慕课教学,虽然体育与其它类课程学习方式不同,但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为了发展武术课程在慕课中的教学,本文研究了武术在慕课中的发展情况,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上的慕课平台进行学习。

2 慕课的建设

2.1 慕课的发展现状

在2020年,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举行,世界慕课联盟正式成立,我国的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慕课在我国快速的发展。目前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2017年,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平台,开设高水平大学建设慕课超过1400门,根据高校个性化需求定制课程5600多门次。[2]另外,2020年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优质课程建设中,在本科教育方面,“智慧树”平台也是主要的线上参与组织平台。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动以“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各地不断深化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以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为代表的中国慕课平台快速发展,2020年春季学期(截至7月17日),进行在线教学的教师人数108.45万人,开出在线教学课程110.13万门,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共计2259.09万人。[3]从数量上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对慕课的应用越加普遍,慕课越来越成为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

通过以上的了解,本次对国内慕课中武术课程的研究选择“爱课程”网、“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华文慕课”等慕课课程平台。(其中相关平台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学期末的6月30日。)

2.2 主要慕课平台简介

“爱课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承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公益性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服务。[4]“智慧树”是全球大型的学分课程运营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跨校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完成跨校选课修读,帮助会员学校完成校内校外联合教学,促进培养质量。另外“智慧树”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建设也较为全面。“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创办,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慕课课程,提供免费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在体育中武术课程方面除了一部视频公开课外,共通全部课程,而“中国大学MOOC”的体育武术课程门类更加丰富,因此本次调查选择以“中国大学MOOC”为对象。“学堂在线”是由清华大学发起建立的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从名校课程、学历学位到实战技能的在线教育服务。目前,学堂在线运营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超过3000门优质课程。“学堂在线”平台分为在线学习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学生通过注册登录可自由选课、听课和社区讨论,系统会根据听课进度给出练习题目及评分;教师则可通过系统上传上课视频、添加教学资料及练习题,并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时查看教学反馈情况。“好大学在线”(CNMOOC)是上海交通大学创办的国内一流慕课平台,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协商与协作等活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向成员单位内部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慕课课程。“华文慕课”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以中文为主的慕课(MOOCs)服务平台,为全球华人服务,秉承公益、开放的原则。目标服务对象包括在校生、社会生、大学教师、大专院校。而“华文慕课”的武术课程较少,只有太极拳的相关两门课程,且使用人数较少,因此“华文慕课”不作为主要调查。

3 武术课程在慕课中的开设现状

3.1 武术与篮球、足球、排球在慕课平台开设情况分析

表1是武术课程四个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经过平台搜索,发现其中在学堂在线11门武术课程中,有9门武术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武术课程相重复,但学习或使用人数情况不同。在四个慕课平台中,从表1中可以知道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武术课程开设的总量最多,“好大学在线”的武术课程数量和参与学习人数非常少,从总体上看,慕课的武术课程开设和学习是以“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平台为主。(由于“学堂在线”平台所显示的学习人数是所有学期的人数累加式计算的,而其他平台的学习人数是以学期计算的,因此对“学堂在线”研究中所涉及的每个课程的学习人数进行了学期平均计算。)

表 1 武术课程在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

慕课平台 武术课程数量 学习总人数
智慧树 7 1.8586万
中国大学MOOC 19 3.2398万
学堂在线 11 1.9785万
好大学在线 3 513
共计 37 12.6847万

表2是篮球相关课程在四个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其中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篮球课程开设门类最多,其次是智慧树平台,在篮球课程学习总人数方面,智慧树平台的人数最多。表2篮球和表1武术相比,武术的课程开设数量高于篮球的课程数量,并达到17门,但是在学习的总人数方面,篮球课程在四个平台的学习总人数达到13.5133万人,和武术慕课学习的总人数12.6847万人相比,篮球的学习人数居多。

表 2 篮球在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

慕课平台 篮球课程数量 学习总人数
智慧树 7 5.2733万
中国大学MOOC 9 4.6985万
学堂在线 3 3.4448万
好大学在线 1 967人
共计 20 13.5133万

表3是足球相关的课程在四个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从足球课程开设的数量上可以看出足球课程相对于武术课程和篮球课程,足球课程较少,相关的足球课程主要是大学足球,足球裁判,大学足球教程等。(由于“学堂在线”中足球课程的学习人数为四个学期累加计算的,共有19.4424万人,因此平均每学期学习人数为4.8606万人。)从平台的学习人数来看,“好大学在线”平台未开设足球的相关课程,而“学堂在线”的学习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平台,可以看出足球慕课的学习和使用是以学堂在线为主。

表 3 足球在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

慕课平台 足球课程数量 学习总人数
智慧树 4 1.4809万
中国大学MOOC 4 1.1641万
学堂在线 3 4.8606万
好大学在线 0 0
共计 11 7.5056万

从表4中可以了解到排球的学习人数以“智慧树”平台为主,以排球的学习总人数和其他项目相比,排球的学习人数最少,并且有很大差距。排球课程与武术课程相比,武术课程要多出26门课程,因此排球在慕课课程中发展并不理想,从而也反映出武术课程在慕课的课程门类发展中比较突出。

表 4 排球在慕课平台上的开设情况

慕课平台 排球课程数量 学习总人数
智慧树 3 2.5167万
中国大学MOOC 7 0.5934万
学堂在线 1 0.6047万
好大学在线 1 43人
共计 11 3.7148万

3.2 武术在慕课中开设的相关课程分析

在主要的三个平台中,由于“学堂在线”平台的人数统计方法的特殊性,所以本次研究以“学堂在线”平台的体育课程为例,(“好大学在线”仅一门武术课程,且人数较少,因此不参与计算),并对 “学堂在线”平台的武术课程进行分析。首先“学堂在线”开设的武术课程有:《武术》《中华武术》《武术与强身避险》《中原文化(武术篇)》《太极推手》《缠丝健身功》《缠丝健身功(英文版)》《二十四式太极拳》《传统运动养生学》《太极拳文化》《传统杨氏太极拳教学》等11门课程。

从课程种类上看,武术课程设置了初级武术套路、健身、防身、养生、太极、武术文化等,而足球和篮球课程设置包括基本技术,运动的科学文化,裁判等,两者相互比较后,可以看出武术课程是一个大类,涵盖的内容更丰富,课程设置相对齐全。

从课程内容上看,以《武术》为例,包括武术介绍部分,有武术起源、发展、属性、特征、作用功能等。另外有基本功部分、武术套路教学部分、武术套路赏析部分等。而篮球课程以《大学篮球》为例,其中篮球技术教学几乎占了全部内容,没有篮球文化及篮球赏析的对应内容,足球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足球技术和足球裁判为主,其中相应的足球文化知识内容较少。

在11门武术相关课程中,学习人数相对较多的有《武术》《武术与强身避险》《太极拳推手》等,其中以《武术与强身避险》课程学习人数最多。《武术》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比较齐全,涵盖了武术相关文化,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教学。《武术与强身避险》主旨是提高学生群体对武术拳种的实用动作和武术散打格斗实战的了解掌握,拓展对于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伤害与风险的防范意识与识别能力。《太极拳推手》的特点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长期坚持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还能技击防身,易学易练。因此可以判断出学生学习武术课程集中于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简便易学的课程。

3.3 武术课程开设门类较多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进行比较,对“学堂在线”平台体育课程中的武术、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课程门类、学习人数进行统计。如表5。

表 5 “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上四类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

课程分类 课程数量(门) 学习人数(人)
武术 11 7.0614万
足球 3 19.4424万
篮球 5 4.1875万
排球 1 3.0231万
共计 20 34.2740万

从表5中可以看出武术开设的课程最多,从单个课程学习人数上看足球课程学习人数最多,排球课程学习人数较少,表明足球课程的开设具有较高的使用率。武术课程开设的课程数量最多,这给了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有学者指出体育类课程中的武术类项目,其在慕课体育中的便于开发的优势更为明显,因为武术与篮球、排球技术的团队作战,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技术等的对抗竞赛不同,高校武术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武术套路,对相关武术动作能够完整及规范的演练单人就可完成武术课程要求。[5]武术技术主要包括身法、腿法、手法等组合。各项技术,都可以进行拆分,而武术套路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武术动作组合,单一的武术动作构成武术小组合,也就是说武术的每一段都可以进行拆分。[6]武术技术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武术进行互联网教学,而慕课视频可重复学习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进行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要求。传统武术教学包括理论和技术两大体系。其中武术理论与其他的一般文化课程一样可以制作成视频用口头讲述或文字表达进行教学,这相对于技术教学更容易制作成慕课课程。

武术的内容相对丰富,武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明磊、王岗讲道:“中国武术作为一种身体机能存在的文化精神价值,应该说不是西方体育项目所能够替代的和覆盖的。”[7]武术区别于西方的体育项目,首先武术的来源不是竞技,而是一种源于战争、御敌的方法,在武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我国悠久的历史又赋予了武术思想文化的价值,武术成为我国思想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这是西方体育项目所不能比较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慕课的体育教学以“智慧树”“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主,其中武术的慕课教学课程相对丰富,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并且开放性很高,学生可以自主免费学习等。经过研究发现武术慕课还有许多发展空间,如武术课程的门类虽然很多,实际参与度却不高;在实际使用中,如搜索“武术”出现的课程非常驳杂,不能准确的定位武术,出现非武术课程,给人一种误导的感觉,在课程介绍方面,也没有对武术进行性质上的分类,如养生、套路、竞技、格斗技击等等。

4.2 对慕课中武术课程建设的建议

1)提高武术文化影响力

在2019年,武术逐渐被列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必修课,人们对武术的认知将会更加普及。武术作为一个大类,武术不仅有竞技、健身,还涵盖中国文化,古代的思想等众多内容,其在慕课模式教学上也逐渐被大力发掘,开设了较多的课程门类,但是总体使用人数却不如足球,这其中一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课程是否符合大众需求,课程内容的设计,武术本身的影响力等等。而提高武术文化影响力需要有思想支撑,讲好武术本身的文化,从发扬武术精神入手,如:尚武爱国精神、自强不息、尊师重道等,使武术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2)开发武术竞技模式

慕课太极拳课程有学者认为:高校太极拳教学应建立以传统教学课程为主,以慕课教学课程为辅的教学模式。慕课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秉承一致性。传统教学与慕课应有机结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完善的资源保障。[7]另有学者指出:武术文化内容难以在慕课形式中展现出来,当进行武术动作演示时有些动作的文化内涵很难以慕课的形式表现出来,慕课在投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重心是放在技术的本身而不是透过技术看到了精神文化。[9]可以看出慕课本身有一定局限性,体育运动本身才是主体。体育需要常练常赛,慕课课程只是辅助教学工具,提高大众学习武术的热情需要更多的武术练习模式或者竞技模式。结合足球和篮球相互对比,足球、篮球在竞技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随时都可以组织一场比赛,而武术缺乏必要的竞技模式,缺少竞技环境,而且武术竞赛局限于个人,缺乏团队力量支持。因此开发多种不同的武术练习模式、竞技模式或者是休闲武术,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武术练习常态化的大众环境。

3)慕课武术课程建制

在慕课中,经过不断搜索发现,慕课中体育类课程总体的开设课程时间大多在2019年,虽然开设的时间不长,但从总体上看,其许多课程不断推出,体育课程发展迅速。而笔者以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许多平台的课程分类并不清晰;已有的课程难以搜索到,课程搜索不全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发现慕课的一些建制形式比较薄弱,因此需要经行相应的改进。以武术课程为例,因为武术本身涵盖比较广泛,包括多种器械、拳术、太极等等,此时可以对武术的慕课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搜索关键词可以精确查找到相应的课程或者视频资源。慕课课程也可以整合互联网资源,搜集优秀视频或者片段,进行分类整合,以达到扩充慕课内容便于学生查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推首批四百九十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EB/OL].[2018-01-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801/t20180116_324675.html.

[2] 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368号[EB/OL].[2018-03-06].http://www.moe.gov.cn/2018-03-06.

[3] 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201号[EB/OL].[2017-9-15].http://www.moe.gov.cn/2017-9-15.

[4] 互联网.爱课程网慕课平台[DB/OL].https://www.icourses.cn/.

[5] 陈至立.高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与慕课相结合的可行性探讨[D].湖北大学,2016.

[6] 杨青,黄凯凤.武术微课教学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9):68.

[7] 明磊,王岗.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9(40):123-129.

[8] 冯凯杰.“慕课 MOOC”在高校太极拳课程教学中的探究[J].体育世界,2019,11(11):65-67.

[9] 许贵泉.慕课时代下高校武术教学的突破路径[J].学校体育学,2019,9(34):175-177.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