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170039
Current Downloads: 126236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ISSN Print:2710-0154
ISSN Online:2710-016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及启示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 2021,1(3): 64-67 / 2021-09-30 look472 look626
  • Authors: 李大青
  • Information:
    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characteristics
    体育教师; 教学特点; 训练特点; 评价特点
  •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qualification standards of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training mod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legal guarantee and evalua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teacher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structure distribution. It aim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China.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对美国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继续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特点、专业化程度、训练特点、法律保障、评价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揭示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培养、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旨在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 DOI: http://doi.org/10.35534/lsh.0103013
  • Cite: 李大青.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及启示[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1,1(3):64-67.

1 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引起了美国学术界对改变青少年的体质、增进身体素质等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从而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本文将从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特点出发,分析其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辨清优劣,从而推动我国体育教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以“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与启示”为研究内容,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阅资料,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合理筹划。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获取此研究问题的相关资料以及具体的数据,而且也为论文的研究做了充足的准备。

2.2 对比分析法

本文将从美国与中国体育教师的教学特点、训练特点、评价特点等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各自发展的优劣。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背景

1)教师教育标准

美国体育教师教育标准是美国为了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的体育教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出台的政策[1]。此标准在1995年初步制定了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宏观框架,2001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修订,并由此划分为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 Initi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tandards)和高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 Standards for Advanced Progra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且在此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更是在2008年时做出了巨大的变动[2]。标准还是由初级标准与高级标准两部分构成,只是在内容框架上更为准确精化。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由3部分构成,它在2001年初级标准的基础上将一级指标简化为6个,二级指标简化为28个以及每个三级指标下的不合格、合格、目标等3个等级水平。初级标准主要是对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在读本科生在进行体育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时所规定的达标要求,而高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是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进行体育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时所规定的达标要求,高级标准也是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为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以及每个二级指标下的3个等级水平。标准对体育教师在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从科学理论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质、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过程与管理、学生在此课程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教师的职业素养等6个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了全方位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3]。以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为中心,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教师为目标[4]。用全面、规范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改善学生身体素质。

2)继续教育

美国的体育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而美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科研人员,尤其在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上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和应对之策。主要表现在美国体育教师在校就读期间不但要接受专业化、全面化的训练,并且在入职后还要进行更为严苛的进修培训。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加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旨在能够从容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美国为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继续教育系统,它具有明显的美国式教育特色,课程结构支持长期与中短期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训方式灵活多变,提供多元化的主体进修[6]。教师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培训,查漏补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可选择性,而且还提高了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效率和水平。此外,它还设置了规范的教师职后培训进修奖惩模式,对自觉进行更高水平的学习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7]。激励教师自给自足,操作性强,可发挥空间大,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系统。

3.2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

1)教学特点

(1)教学指导思想。美国“新体育运动”理论的诞生,掀起了一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体育界早期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培养,尤其在竞技方面更为显著[8]。而“新体育运动”则是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是在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即发展较为全面的人。杜绝单一、乏味的教学,倡导中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各种体育兴趣和爱好,教师在教学课程上更是要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9]。

(2)教学内容。由于体育教学大纲会根据各州具体教学情况来制定,所以教学内容也会相应地做出略微的调整。这表明美国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多的选择性,教学内容弹性较大,也可灵活多变。且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选编、分类和排列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斟酌选用,流动性大,针对性强,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10]。

(3)教学指导方式。美国现在多以水平式教学模式为指导方式,即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共同决定体育教学内容。但是在美国早期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也曾出现过垂直式教学模式与放任式教学模式相互交映的情况,最终因为新思潮的产生以及美国国情的变化导致水平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今的主流[11]。这种水平式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教学内容与方式,好处就是在原有的固定单一的模式下教师能够清楚准备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和自身情况从而更加高效率地进行授课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加强与提高。

2)培训制度特点

美国非常重视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在体育教师的培养制度上,从教师的入学教育、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都采用了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培养。美国体育教师培养机构没有设置专业的体育院校,而是由各个综合性大学、普通高校以及美国教育大学共同为国家输送优质体育教师团队。各高校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的教学制度,要求必须修满124-130学分且学分绩点不得低于2.50方能准许毕业,一般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个别学校可能会延长一至两年的教学时间。虽然美国各州之间的教学大纲各有其差异,但是在体育教师学科课程的安排上变化不大。将美国体育教师学科从宏观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与技术课以及选修与教育实习课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学分要求各有差异[12]。学校在对专业理论与技术类学科的学习上强制性要求不多,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专业学习方向。这种学习模式只需修满足够的学分即可,给予了学习者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好处就是可以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有效解决个别热门体育专业师资力量过剩情况。公共基础类课程是美国较为重视的一部分,且部分高校的学分要求高达47.5分。旨在为了通过各类公共课来打破体育教师学习的局限性,进行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培养,致力打造出一个德、智、体、美、劳样样优质的体育教师团队。

3)教育评价特点

随着美国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颁布与推行,体育教师的入门门槛要求与专业程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育教师不再是随意的、可替代的存在,显而易见的是对体育教师专业性程度评价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美国于1954年成立了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为各校的教师教育机构提供了专业认证,具有一定的公众性和权威性[14]。美国体育教师的教育评价是从自我评价和实地考察两个方面来进行的。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要着重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体育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价,且教师教育机构评价认证委员会和美国体育教育协会要严格按照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要求来对体育教师自我评价报告书进行鉴定,要充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全面性。而在进行教师实地考察评价时,则会邀请各州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管理层的公职人员以及国家教育协会成员和各地方高级教师组成各个考察小组来共同参与体育教师的实地考察评价工作。考察内容则是由不同的考察小组对体育教师、学生、毕业生以及与教师所接触的工作人员进行对话、访问观察。考察的形式较多且内容不重复,安排合理严谨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4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的不良现状

体育教师职业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师专业水平还较为低下,能力普遍不高,中小学体育课程上还会经常性地出现抢课占课的情况,以及其他科任老师“暂时替代”体育教师进行授课,这与我国体育教师的教育体制政策息息相关。二是我国各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无明显差异,教学内容老套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科学性。导致所培养的体育教师都避免不了“同质化”现象,无特色,无差异。三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执行力度不高,绝大多数教师在进入学校任职后工作上安于现状,对于专业进修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工作不到位,教师专业性不高,入职门槛低下等等都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现状。

5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1 完善教师资格认证管理体制

首先,必须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管理与实施。首当其要的就是完善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标准制度,通过教育标准来严格把控体育教师资格认证的准入门槛,抬高体育教师的入职要求,逐步加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起点与社会地位。其次,将《教师资格证书》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测试密切结合,且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进行调整,尽量避免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出现较大的波动起伏,保证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最后,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认证管理体制,坚决打破体育教师可被任意“替代”壁垒,为教师提供一个干净的竞争环境,给予教师与学生双重保障。

5.2 优化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我国应保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体的稳定不变。一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二是要建立起相应的继续教育的考核制度,加大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奖惩力度,促进教师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进行教育转变。三是对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上要进行合理化的安排,须保证内容的实用性与全面性,强调继续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不断推动体育教师将进行继续教育的目标由提高自身学历层次向提升自己教学质量上转变。最后还要改变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培养重心,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元化的培养形式转变。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引入信息化的浪潮中,培养出综合性强的体育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打造一支富有国际水平的高科技体育教师团队。

5.3 建立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

想要我国学校体育更好的发展,必须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明确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政策。首先,要打破陈旧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体育教师教育培训的新格局,旨在为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各中小学教师要求的全方位的体育教师人才。其次,把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起来,构造教育教学进修一体化的链接模式,给予体育教师“一条龙”的学习环境,让体育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思想品德素养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最后,必须明确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培养侧重点,合理安排课程比重,优化课程结构。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模式创新和协同创新,积极迎接各种挑战,拓展思路,以全新、开放的理念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禹旭才.美国教师资格标准与职前培养的新进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8(1):81-82.

[2] 刘坚,杜国海,刘华.21世纪初美国基础体育教育师资培训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4):79-82.

[3] 刘坚,杜国海,刘华.21世纪初美国基础体育教育师资培训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4):84-87.

[4] 顾民.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师培训现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101-103.

[5] 张妙玲.美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及其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3):56-58.

[6] 徐金尧.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9(2):57-59.

[7] 刘传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13-15.

[8] 王健,董国永,王涛,等.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93-98.

[9] 尹志华.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J].体育学刊,2010(6):68-72.

[10] 胡小清,唐炎,陈昂.美国“SPEM”课程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7,24(4):78-83.

[11] 单荣琳.中美基础教育管理比较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8):101-102.

[12] 张建华,高嵘,毛振明.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24(1):50-52.

[13] 张玉秀.《美国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解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4):60-63.

[14] 周纯阳.美国体育教师评价工具分析研究及对我国评价工具开发的启示[J].体育教学,2015,35(7):39-40.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