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21089
Current Downloads: 130911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ISSN Print:2710-0154
ISSN Online:2710-016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新时代休闲体育中民族龙舟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motion Path of Ethnic Dragon Boat in Leisure Sports in the New Era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 2022,2(3): 72-76 / 2023-01-30 look1161 look572
  • Authors: 陈强¹² 杨惠芬²
  • Information:
    1. 江西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南昌;
    2. 南昌工学院体育学院,南昌
  • Keywords:
    Leisure sports; Ethnic dragon boat;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scension path
    休闲体育; 民族龙舟; 发展现状; 提升路径
  • Abstract: As a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sport, dragon boat is also a national sport and mass sport.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China, and is a representative sport in the new era of leisure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in the current new era,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ragon boa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heriting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rts power. However, through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scholars’ academic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national dragon boa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leisure sports and national dragon boats in the new era. For this reason, this research ponder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motion path of national dragon boat in the new era leisure sports, and proposes the path of national dragon boat development from four aspects: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ports event promotion, leisur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spirit inheritance, in order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dragon boat culture, and broaden the path for its spiritu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leisure sports, Realize the innovation and return of dragon boat culture. 龙舟作为一项传统竞技运动同时也是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群众体育项目,在我国拥有久远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新时代休闲体育中一项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在当前新时代休闲体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民族龙舟弘扬发展对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对以往学者民族龙舟有关学术成果的汇总发现,目前缺乏新时代休闲体育与民族龙舟的融合研究。为此,本研究对民族龙舟在新时代休闲体育中的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从专业人才培养、运动赛事推广、休闲项目开发与文化精神传承四个方面提出民族龙舟发展的路径,以期扩大民族龙舟文化的影响力,为其精神传承与在新时代休闲体育中的发展拓宽道路, 实现龙舟文化的创新回归。
  • DOI: https://doi.org/10.35534/lsh.0203013
  • Cite:

    陈强,杨惠芬.新时代休闲体育中民族龙舟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2,2(3):72-76.

民族龙舟这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因其独特的民族色彩与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得到了延续。自古以来,百姓通过赛龙舟这一竞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生活安康,在这背后除了展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同时也蕴含了同舟共济的和合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休闲体育发展以来,体育体系逐渐向科学化、完善化发展,民族龙舟开始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众多休闲体育研究者的新对象,民族龙舟的研究天地逐渐宽广。

1 民族龙舟——从两千年前乘风破浪而来

1.1 民族龙舟的历史诞生

据记载,龙舟这项活动流行于我国各个地区,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早在战国时期便有记载,人们将独木舟刻画为龙形,在急鼓声中竞渡,已达娱神游又乐人的目的。关于龙舟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民间最多的是关于祭屈原的言论,南朝《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1]民族龙舟以龙为图腾,在年复一年的民族竞渡活动中形成,在我国传统运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意义与作用。

1.2 龙舟运动的演变与传承

龙舟最早是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使用,方便人们的出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后来,在古代民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一体的特色竞技活动,即龙舟竞渡。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龙舟也不断演变,龙舟中“龙”的“神性”逐渐消退,而逐渐演变成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精神的传承。鼓声响起的时候,凝结的是中华儿女集体协作的爱国精神;龙舟划水而起的时候,寄托的是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1.3 现代龙舟运动的主体形式与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龙舟如今已演变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并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开展。我国许多城市均能满足龙舟活动开展条件,在一场场龙舟活动的开展中,“团结拼搏、奋楫者先”的龙舟运动精神逐渐形成。同时,龙舟也正在“划出亚洲,走向世界”,国际龙舟赛不断举行。2021年龙舟首次以表演项目出现在东京奥运会上,引来了无数国际友人的赞叹。龙舟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助力增色,展示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

1.4 龙舟运动的当代发展境况

千百年来,龙舟已不再局限于体育运动形式,在龙舟活动中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坚毅果敢、乘风破浪,更彰显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民族龙舟在历代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随着国家“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号召,龙舟这项古老的运动变得愈发年轻、时尚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在众多休闲体育项目冉冉升起的年代,龙舟这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在获得发展机遇、经历发展高峰之后,其发展空间被现代休闲体育项目所挤占,其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2]。民族龙舟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激流勇进”,从而乘风破浪,千帆竞发。

2 民族龙舟——体育活动发展现状窥探

2.1 龙舟队伍的后备人才不足

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民族龙舟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传承弘扬。然而,通过众多龙舟赛事的人员参与构成可以发现,由于没有受到太多年轻人的关注,龙舟竞渡的参与人员年龄普遍较高,年龄整体的结构出现老龄化倾向,缺乏青年及少年群体的参与,龙舟运动的继承与文化的弘扬缺少后备人才。龙舟属于竞技体育项目,拥有专业化的成员储备对于龙舟赛事来说至关重要[3]。可是,通过了解发现,目前龙舟队伍中竞赛人员多为固定成员,缺少后备人员。而且,目前参与龙舟竞渡的队伍普遍属于业余队伍,缺乏专业化的训练,这与龙舟运动目前并不属于奥运体育项目有一定关系,龙舟队伍人才以及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需要尽快完善。

2.2 龙舟赛事缺乏市场化开发

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体育赛事与商业有机结合,鼓励民间资本融入体育赛事获得共赢,龙舟赛事在这一发展机遇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虽然民族龙舟起源较早,但其体育赛事发展较晚,龙舟赛事的市场化开发面临巨大的前行阻力。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平衡,这也导致了我国各地的龙舟赛事市场发展不平衡,南方拥有天生的水域优势,龙舟赛事市场较好,北方的市场仍需进一步开发。而且,龙舟赛事市场缺乏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影响了市场化的开发,赛事市场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由于缺少大众媒体的有效宣传,龙舟赛事还缺乏赞助商的支持与帮助,加之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众多龙舟比赛无法如期举办,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舟赛事的开展。

2.3 自然环境变化使场地萎缩

龙舟文化是一种以水为载体、以水为寄托而形成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水域承载了龙舟文化的代代文明,龙舟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水。无论是龙舟训练活动还是龙舟赛事的开展,都需要依托平静开阔的水面进行,水深也要达到一定要求才能满足龙舟的前行,水域条件达不到龙舟活动均无法进行。近些年,经济与科技并速发展,水域环境也免逃来自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污染。工业发展产生的垃圾废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未经处理被排进自然水域之中,大量的细菌在水中繁殖生长,使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导致了龙舟活动的水域场地面临威胁,能进行龙舟训练与赛事活动的场地越来越少,龙舟活动的生存空间被迫缩减。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还有众多河道出现了淤塞,龙舟赖以生存的环境在逐渐萎缩。

2.4 对龙舟文化保护传承不够

民族龙舟传承了古代原始的宗教信仰,体现了人民质朴的愿望,祈福降临,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随着时代大步伐的迈进、快节奏的发展,传统龙舟文化受现代多元文化的侵袭,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逐渐模糊、黯然褪色,年轻人的审美观、价值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时代发展,在商业利益、价值多元化的作用下,许许多多传统习俗与文化淡出了普通民众视野,众多传统仪式也在被逐渐简化。传统龙舟因其民族特色与民俗文化吸引民众参与,在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龙舟充满悬念的竞赛、肃穆的竞赛氛围、精彩的民俗表演已经被大众忽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更由于缺乏保护与传承而逐渐丢失。由于过于注重形式化而忽略了民族龙舟丰富的内容,传统韵味荡然无存。龙舟文化的保护工作做不好,其传承更得不到有效延伸,民族龙舟身上古老而神秘的光环将逐渐褪去。

3 新时代休闲体育中民族龙舟提升路径

3.1 “天生我材必有用”——专业人才培养

1)高校开设龙舟课程,培养龙舟人才

高校在休闲体育发展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职能,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集中的人才优势,积极开设龙舟选修课程并普及相关民俗知识,吸引学生主动学习龙舟文化、感受龙舟文化的魅力、体会龙舟精神的内涵、传承龙舟运动的精神、培养龙舟人才[4]。可以在校园内选拔热爱传统龙舟并符合培养条件的优秀青年组建成高校龙舟运动队,加强学生们龙舟文化普及与日常龙舟技能训练,参与龙舟赛事活动,通过亲身实践体验龙舟文化与精神的时代内涵,促进龙舟文化现代化继承发展。高校之间还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成立龙舟协会,共同开展龙舟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此来传承弘扬龙舟文化,促进更多青年才俊参与到龙舟的文化传承活动之中,打通青少年与传统民族龙舟间的时代隔阂,让师生成为龙舟文化的新一代推广者,助推龙舟文化多元发展。

2)加强对专业龙舟运动人员的培养

龙舟赛事在我国起步较晚是龙舟运动专业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对此,政府层面需要加大考察,通过考察制定相应的龙舟人才培养政策,同时加大对龙舟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提倡各地区有志之士积极投入龙舟专业人员培养之中[5]。各地区需与政府做好龙舟运动员的培养制度,在年轻运动员中广泛开展选拔活动,并做好龙舟运动员的培养,为我国专业龙舟人才做好人员储备。在适合龙舟活动练习与开展的地方,选择建立相关龙舟活动俱乐部以及龙舟体育项目培训部,成立爱好龙舟的业余团体组织。组织有经验的龙舟教练员与专业运动员协同对龙舟活动业余爱好者开展培训,传授赛龙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从中选拔具有天赋的优秀龙舟人才进行专业组队,参加龙舟赛事。

3)增加龙舟运动场地,扩大参与者

龙舟运动以水为依托开展,要想扩大龙舟运动的参与者,促进这一活动在当代休闲体育中的发展,必须从龙舟活动开展的场地入手,增加龙舟运动场地。水资源丰富且水面开阔是龙舟运动开展的前提,政府需要考察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龙舟运动场地的建设。而且,也要做好场地的维护工作,在龙舟水域周围地区进行广泛的群众宣传,提高民众对龙舟场地的保护与对龙舟运动的了解度,提升民众对民族龙舟运动的热爱与参与度。同时,利用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利用与社区开展龙舟联谊赛的方式,加强社区单位、群众参加龙舟训练活动,形成全民皆可赛龙舟的活动氛围。依托政府的鼓励,吸引民众纷纷参与到龙舟运动与龙舟文化建设中来,有效扩大龙舟运动的参与者,促进龙舟的广泛传播。

3.2 “共骇群龙水上游”——运动赛事推广

1)文化内涵融入龙舟赛事

如果将龙舟赛事作为船桨的话,那龙舟文化则是船只,二者相辅相成,桨动而舟行,稳步驶向远方。龙舟运动赛事的推广离不开龙舟文化内涵的融入,厚重的文化内涵为龙舟赛事的开展增添魅力[6]。在对龙舟赛事的整体管理方面,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龙舟文化培养,对龙舟赛事市场中的文化底蕴全面地掌握,以提升龙舟运动参赛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更积极地投入比赛。其次,对教练和全体参赛人员的整体技能与道德水平进行全方面地提升,做到比赛的同时,传播龙舟运动文化,扩大龙舟这项赛事的影响力。积极推动龙舟活动“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赛龙舟的同时加入经典诵读、舞龙舞狮、龙首点睛等文艺节目,使民众面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

2)组织多样化的龙舟赛事

以比赛为平台,组织休闲体育龙舟赛,组织各区龙舟队进行同台较量,交流切磋龙舟竞技水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潮流,积极组织龙舟国际化赛事,通过国际交流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深入挖掘龙舟运动的文化内涵注入丰富多彩的龙舟赛事活动之中,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既宣传龙舟赛事,又推广展示龙舟文化,促进各地区龙舟文化交流。在举办龙舟赛事过程中,一同举办龙舟主题文艺演出,开展龙舟赛民俗仪式文化巡演、龙舟非遗传承人表演等活动,充分结合多样化龙舟赛事打造独具特色的龙舟文化品牌。

3)多媒体助推赛事发展

多媒体在现代文化宣传与推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龙舟赛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比如新闻报道、电视直播、抖音直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互动等,从视觉与听觉的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播龙舟赛事与龙舟文化活动信息,使民众自觉地参与到民族龙舟文化的传承之中。由于龙舟活动文化底蕴浓厚、魅力独特,利用多媒体进行宣传展示与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民众对龙舟活动与内涵的深入了解,让民族龙舟这一休闲体育在民众间广泛存在。

3.3 “湖光山色两相宜”——休闲项目开发

1)将龙舟作为旅游休闲体育项目

现代休闲体育旅游业融合了休闲体育与旅游行业,是以自然风光和体育运动为资源基础,观看、欣赏和参与体育活动与大自然融合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大推动体育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的力度,鼓励各地依托可利用的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特色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户外运动。”[7]可以拍摄地区龙舟主题文化旅游宣传片,整合龙舟竞渡背景深厚地区休闲旅游资源,推出以龙舟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全力推动龙舟运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响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同时,可以通过打造龙舟文化主题电影,进行龙舟文化主题的宣传,形成独特的龙舟文化品牌,带动龙舟旅游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

2)将龙舟作为水上娱乐项目开发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还在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人们更渴望通过休闲体育释放压力,减少烦恼、锻炼身体。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后,我国有越来越多的民众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8]。龙舟运动以水为依托,属于户外水上集体运动项目,可以将其作为水上娱乐项目进行开发,以龙舟水上拔河活动等形式积极投入到水上乐园娱乐项目开发之中。同时开展水上运动嘉年华活动,开发游泳、垂钓、环湖自行车、摩托赛艇等系列亲水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打造特色休闲体育产业,扩大龙舟文化的影响力。

3.4 “江山代有才人出”——文化精神传承

1)建立龙舟文化展示与宣传平台

龙舟体育运动的背后蕴含的是深刻的龙舟文化与龙舟精神内涵,在场场比赛中,文化与赛事交织上演。推动龙舟运动休闲体育化,传承其文化精神需要建立龙舟文化展示与宣传平台,汇聚各地丰富的龙舟文化,促进群众全方位了解龙舟文化的深刻内涵。比如,可以建立龙舟文化博物馆、龙舟文化专题展览馆加强龙舟文化的展示宣传;开展龙舟工艺人传承、龙舟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加强龙舟文化浸润;通过现代多媒体科普宣传龙舟文化知识、开展龙舟主题在线教育、龙舟文化交流群等,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开发龙舟主题体验软件、龙舟主题互动游戏,开辟文化宣传新方式,实现龙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展。

2)开拓传承路径,实现龙舟文化创新回归

仅通过龙舟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龙舟活动及文化的传承是比较狭窄的,要想实现龙舟文化的创新回归、大力宣扬传承龙舟文化,需要拓宽龙舟文化的传承路径。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成立龙舟文化研究会,为龙舟文化传承提供基础条件与资金的支持;建立龙舟文化主题公园,展示民族龙舟文化发展历程;给龙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与“全面健身”“健康中国”等理念进行融合,与时俱进;[9]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制作龙舟文化的相关视频在大众广泛使用的抖音、微信小视频中发布,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便能通过视频感受到龙舟精神的鼓舞;还可以通过龙舟文化入校园、龙舟工艺拜师、龙舟民俗活动开展、龙舟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拓宽民族龙舟的传承路径,使民族龙舟在新时代作为休闲体育活动创新回归。

4 结语

龙舟运动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竞技性,承载了同舟共济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休闲体育运动氛围,推进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新时代,政府要作为“舵手”指明方向,人民作为“划手”齐心协力,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意发展龙舟文化,共同推动民族龙舟在新时代休闲体育中乘风破浪、风雨无阻,在千帆竞发的时代浪潮中越划越快、越划越远。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张甜甜.从《荆楚岁时记》看南朝荆楚地区的节日饮食习俗[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2):40-44.

[2] 隋文杰,王永顺.论竞技龙舟运动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J].体育文化导刊,2018(7):67-71.

[3] 涂传飞.对一项村际传统龙舟赛国家化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体育科学,2021,41(6):29-41.

[4] 郑锋,尹碧昌,胡雅静.新时代休闲体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3):322-326.

[5] 周晗琼,阳艺武,黄彩虹.中华龙舟运动发展特征、面临困境与优化路径[J].湖北体育科技,2021,40(5):409-413.

[6] 郑志刚.敦煌歌辞《泛龙舟》与龙舟的源流[J].敦煌学辑刊,2022(1):191-197.

[7] 李艳茹,周小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背景下青少年学校体育发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7):74-76.

[8] 罗铮子,梁希.休闲体育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影响和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233-234.

[9] 李启成,覃文进.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197-199.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