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585904
Current Downloads: 273434

Linguistics

ISSN Print:2707-2622
ISSN Online:2707-2630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初中英语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的综合比较研究——以剑桥版EIM和牛津意林版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riginal English Textbook and Local English Textbook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aking Oxford Yilin and Cambridge EIM as Example

Linguistics / 2020,2(4): 348-358 / 2021-01-05 look3112 look903
  • Authors: 张婷钰
  • Information:
    苏州科技大学,苏州
  • Keywords:
    Textbook; Comparative analysis; Oxford Edition; Cambridge Edition; Original edition; Local edition
    教材; 对比分析; 牛津版; 剑桥版; 原版; 本土
  •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the quality of textbooks will directly affect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herefor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textbooks, teachers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extbooks. In China,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ocal textbooks has been sufficient, bu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ocal textbooks and the original textbooks is not sufficien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local textbooks and original textbooks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xtbook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eachers to deeply understand textbooks, constantly innovate and change teaching design and id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ve Oxford Textbook and the original Cambridge textbook in three aspects: design concept,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topic selection. The two version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adapting to students’ level, meeting students’ needs and providingreal context. This suggests that teachers should rely on the local teaching materials, take the original teaching materials as the materials, focus on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in the real context 摘要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科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能够使教师对教材有更好的理解。在国内,对本土教材的对比分析已经较为充足,但本土教材与原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却并不充分。本土与原版教材的对比能够弥补教材对比分析领域的不足,对教师深刻理解教材,不断创新改变教学设计和思路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本土牛津版教材和原版剑桥版教材在设计理念、结构编排、话题选择三个方面的异同。两个版本在适应学生水平、满足学生需求,提供真实语境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启示教师应以本土教材为依托,以原版教材为素材,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在真实的语境下寻找新的视角设计教学活动。
  • DOI: https://doi.org/10.35534/lin.0204030
  • Cite: 张婷钰.初中英语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的综合比较研究——以剑桥版 EIM 和牛津意林版为例[J]. 语言学,2020,2(4):348-358. https://doi.org/10.35534/lin.0204030


1 引言

教材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Tomlinson和Masuhara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已出版教材来提高有效使用材料的能力[13]。因此,教材比较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理解不同教材的特色和有效地利用相关教学素材,拓宽教学视野,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牛津意林版教材很好的诠释了新课程标准,但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译林版教材与学生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原版英语教材作为学习素材被引进了。本土教材和原版教材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优点,可以在实践教学和教材设计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2 国内外文献回顾

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笔者遵循了Cuningsworth的评价原则以及内部评价的评价标准为理论基础。Cuningsworth在1995年著述的有关英语教材评价的著作被认为是英语教材评价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了一般教科书的评价标准,其中包括:目标和方法、设计和组织、语言内容、主题、方法等。[5]Cunningsworth还阐述了教材评价的重要原则——教材应该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教师应该清楚地理解学习语言的目的[6]。除此之外,Grant表示完美的教材并不存在,教材评价的目的是找出最适合某个特定学习群体的教材[7]。Tomlinson提出教科书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13]。教材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环境紧密结合,这可以使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的共同发展。因此,教材与教学理念,学生认知需求、兴趣,语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一同形成最有效的课堂。

程晓堂指出内部评价分为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教材设计等[1]。文秋芳提出英语材料的改编应遵循以下原则:人的发展原则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2]。庄智象指出了教材编写中涉及的几个方面,并提出了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它包括研究和分析英语材料编写的基本需要[4]。由此可见,将英语教材的分析与评价与人的发展原则相结合而非单独研究教材本身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教师深刻把握教材的核心。

教材分析与评价的评价标准如,是否有恰当的编写理念,是否有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否满足学生兴趣等方面已被列出。笔者也将着重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材对比分析。

3 关于原版英语教材和本土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3.1 教材设计理念

3.1.1 牛津译林版

教材倡导基于主题的英语教材设计理念,总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连续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国内中学生的普遍水平,教材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多种语言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基于课程标准,将主题和任务结合在一起,准备教材和教学活动。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适应学生的语言使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意识。它选择的主题大多是与学校生活、体育运动和节日有关的简单话题,如“校园日常”或“购物”。

3.1.1 剑桥青少版

剑桥版采用任务导向的设计理念,以交流法为基础选择教学素材。系统地说,EIM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讨论式学习。它们在文本的选择、图片设计以及促进和扩展学生学习技能的方法上有显著的特点。另外,其设计理念满足学生心理安全,努力适应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关键期,如选取“英雄”“友谊”“奥林匹克精神”等有深度的话题。

3.2 教材编排结构

3.2.1 教材中的语篇结构

(1)牛津译林版

教材遵循模块构建系统,分为两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四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可以细分为语言准备环节和语言任务环节,并分为七个板块,具体见表1。教材将教学活动与培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有机结合,重点语言点贯穿于各个板块。整本教材中的语篇约有60篇,分别以电子邮件、对话、叙述和日记的形式呈现。每篇文章的词汇量在70-150左右。

牛津版教材基于学习和学习能力可以发展的事实,基于学生已知的语言、概念和活动的基础上按模块构成体系。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技能将循序渐进的获得。

表1 牛津意林版模块介绍

Table 1 Module introduction of Oxford Yilin Edition

单元

板块

内容要求

每个单元分为七个板块

Welcome to the unit

通过一组基于对话的图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Reading

通过对话或语篇形式的文章训练学生的略读,细读等能力

Grammar

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语法要点及单词发音

Integrated skills

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

Learning strategies

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

Task

根据话题进行写作的输出练习

Self-assessment

以问卷形式培养学生个人检测的习惯

(2)剑桥版

教材采用板式设计模式,如语篇、语法、词汇、语言技能等板块按区域划分,为师生提供了一种逻辑的、系统的语言习得工具。每个单元分为八个板块,以语篇,语法,单词,发音为抓手,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见表2。教材共设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语篇设置为四篇,共计32个语篇。教材中的篇章形式包括报告、电子邮件、信件、对话、叙述和日记。每篇文章的词汇量在150-300左右。虽然EIM的文章数量比译林版教材的少,但剑桥版的篇幅内容比前者长,使得阅读难度有所增加。牛津译林版教材的内容编排上更加适应国内学生的真实水平,而EIM更适合作为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补充材料。

表2 剑桥版EIM模块介绍

Table 2 Introduction of EIM module of Cambridge Edition

单元

板块

内容要求

每个单元分为八个板块

Read and listen

任务型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Grammar&Practice

引导学生梳理单元语法点

Vocabulary

帮助学生梳理单元重点单词

Pronunciation

强调单词发音和语音语调练习

Speaking&Function

提供任务型对话练习

Listen

基于主题的听力训练

Write

基于任务型的写作训练

Culture in mind

在主题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跨文化或与生活相关的主题作为扩展阅读。

Check your process

结合问卷与语言点练习题帮助学生养成单元个人检测的习惯

就语篇结构内容而言,牛津版教材使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学习要素相互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便于教师根据自身需要,自动操作,灵活组合内容。剑桥版教材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分别展开训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Culture in mind”板块为学生提高文化意识打下基础,学生个人检测部分能够将学生主观填写问卷与客观习题练习相结合也值得学习。

3.2.2 教材中的图片

在结构安排上,图片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EIM和译林版教材上的图片特色,作用,优势是笔者要研究的重点。这对英语教师选取合适的图片素材,创造真实语境有重要启示。Samuels(1970)研究了图片对阅读、理解和态度学习的影响[12]。Levie&Lentz发现,教科书中的插画可以有多种效果,如:增加读者的兴趣,影响读者学习态度并引起情绪反应。图片在提供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空间信息方面十分有效[6]。另一方面,其消极作用体现在分散儿童注意力上。Tomlinson制作了一个视觉列表,如照片、图画、卡通、图表等都被列入[14]。下面的分析是基于Tomlinson的列表。

(1)定量分析

牛津版教材的封面生动活泼,色彩斑斓,以橙色作为主要颜色。橙色代表活跃和温暖,对学生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利于使学生接受教材乃至这门课程。牛津意林版教材的图片类型是漫画,其中包括装饰性图片、模拟文件和功能插图。每个单元大约有12幅卡通漫画,总计约100幅卡图片。

EIM教材的封面同样鲜艳生动,以红色为主调,配上西方学生愉快的讨论的图片,暗示学生交流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剑桥版中的图片充满了不同类型与功能的图像,如卡通、照片、绘画、模拟文件、功能说明等。每个单元大约有20幅图像。总共有大约160到200张卡通图片。详细的说,剑桥版中有近60张照片,20份模拟性文档,30张功能性插图。其余的图片是卡通。从图片的数量和功能上看,剑桥版教材有更多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因为图片数量大,种类多,可以为学生理解和学习话语提供一个生动且真实的氛围。

(2)定性分析

作者将把EIM和牛津意林版教材在同一主题“食物”上的图片进行比较。插画的表征元功能体现在被表征对象身上,即被描绘的人、物、景。两幅图分别取自牛津意林版7年级上学生用书第六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 part B,剑桥版第六单元文章A long and healthy life插图。牛津版插图只起到装饰性功能,因为学生只能看到两个正在吃东西的人,并不能引导他们进入食物与健康关系的情境。剑桥版插图生动地展示了健康的人的样貌,暗示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表3中是两本教材中装饰性图片和有影响力的图片的数量。可以得出,使用合适的非装饰性的插图可以增强真实性,使学生积极的接受情景,刺激学习者和书本的互动。

表3 教材中图片数量对比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pictures in textbooks

版本

图片数量总量

装饰性图片

有影响力的图片

译林版

128

42

86

EIM

195

20

175

3.3 教材话题选择

程晓堂认为教材的内部评价包括评价教材中素材的真实性,笔者将在话题选择方面着重分析其真实性。

3.3.1 牛津意林版

牛津意林版教材的选题标准更加注重国内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话题选择多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便于学生进行讨论的简单的话题,如学校生活、节假日、健康生活方式、购物消费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观察生活的意识。此外,学生还将接触到教材中所呈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通过扩大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接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对于初中生来说,它强调了习俗、礼仪和交流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3.3.2 剑桥版

在EIM中,大量有趣的文本类型被用来呈现语言的真实使用,包括杂志、剪报、采访、叙事、歌曲和引人入胜的照片故事。EIM中除了选择的真实话题外,它还着重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如:选择青春期的学生喜欢认同英雄人物,通过讲述这类英雄故事,使教师最终能够将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联系起来。另外,教材为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选择了相对于牛津意林版而言更加有内涵的话题,如交友原则、奥林匹克精神、未来生活、永不放弃等能引起学生思考的话题。

4 结论与启示

4.1 调整教学理念

在教材的整体设计中,两套教材都采用了多元大纲的设计思想。多元教学大纲的核心是:“在课程设计和备课过程中,对语法、词汇、功能、思想、主题、情境、任务等的综合考虑并相互联系。”教材以“功能、结构、主题、任务”为设计思路。值得注意的是,编辑们并没有简单地把各种轮廓加起来,而是选择了一两个元素作为线索,并同时考虑了其他元素。两套教材均以主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虽然两套教材都是为相同年龄的学生设计的,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愿望。牛津意林版教材把学生作为年轻的学习者,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而EIM将学生视为年轻人,并提供基于尊重原则和丰富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显然,牛津意林版教材更适合中国学生,但EIM教材更加成熟。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能很好的促进教师的胜任力的培养。

4.2 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接触,提高英语学习的频率。笔者发现,牛津意林版教材语篇篇幅短但数量多,学习牛津版教材的学生接触新语篇的频率更高,而使用剑桥版的学生在阅读较长的文章时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接触新文章的机会较少。虽然难度的增加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以本土教材为基础材料,挖掘内容的重难点,从真实的原版教材中选择材料作为外部阅读材料。其次,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情感意象有助于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因此,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适用性图片作为情感意象,确保图片的适切性和真实性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下中学习语言。

4.3 深挖话题内涵

在选择教材的文本内容时,我们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学习各种知识。教师还应在保证一定的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合理控制主题内容的难度,深挖话题中具有关联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的内涵。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层次的理解教材内涵,更能满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求。在理解在阅读这些选材时,教师应提供全面的基本话题词汇,使学生能够使用和话题密切相关的抑郁进行顺利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孙慧.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文秋芳.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的重要原则[J].外语界,2002(1):17-21.

[3] 王守仁,何峰.初中英语课本初一上册[M].苏州:译林出版社,2012.

[4] 庄智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外语界,2006(6):49-56.

[5] 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Textbook[M].London:Macmillan:Heinemann,1995.

[6] Cunningsworth,A.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M].London:Heinemann,1987.

[7] Grant 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London:Longman,1987.

[8] Herbert Puchta,Jeff Stranks.English in Min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9] Levie,Lentz.Effects of Text Illustrations:A review of Research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J],1982(30),195-232.

[10] Richards J C.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1] Sheldon L E.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J].ELT Journal,1988,42(4):237-246.

[12] Samuels.Effects of Pictures on Learning to Read,Comprehension and Attitud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0(2):397-407.

[13] Tomlinson B.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14] Tomlinson B.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terials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8.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