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
近年来,外国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内观众接触外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案件,个性鲜明的人物让《神探夏洛克》自开播以来就备受欢迎。故事发生在21世纪的英国伦敦,讲述的是神探夏洛克和他的退役军医助手华生遭遇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案件,作为成功的侦探推理主题系列故事,剧中的人物对话虽言简意赅,但含义深刻,鲜活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很适于从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在该系列中的某些对话违反合作原则,不仅使塑造角色更加真实、生动,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戏剧性的情节。对影视剧的解读是近年来的热潮,大都从翻译策略、幽默效果等不同角度分析[1],但从语用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的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合作原则的理论解构夏洛克的多维形象,帮助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夏洛克人物形象。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即会话双方在交际活动中通常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便有效地相互合作,使言语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阐明合作原则,格莱斯将这一般原则区分为四个类别:第一个是数量准则;第二是质量准则:讲真话,提供充足的证据支撑;第三是相关性准则:说话内容与话题相关;第四是行为准则:避免歧义,保持简洁明了。前三条准则侧重于话语内容,后一条准则侧重于说话方式。合作原则的准则可以用来描述对话中的参与者如何推导言语含义。遵循这四条准则可使谈话顺利有效。[2]
格莱斯在合作原则四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含义的概念。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说话人会故意违反这四条准则,迫使听话人推断出话语含义。会话含义是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会话含义通常是交际意图的核心,解释了听者如何通过话语的表面意义来理解隐含的意义。理解会话含义不是单纯地从语法系统,比如句法、语调、语音、词语的位置去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和衔接,才能洞悉言说者真正要表达的含义。[3]
《神探夏洛克》中的台词精彩有趣,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违反合作原则四大准则的人物对话,以加深读者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数量准则要求:(1)说话内容尽可能具有所需的信息量(就目前的交流目的而言);(2)不要超出所需信息量[4]。
在第一集,初次见面的华生和夏洛克两人,恰巧一同前往犯罪现场。但华生被夏洛克落在半路上。当华生在路边寻找夏洛克时,他被不明身份的人强迫拉上车,前往一个秘密基地。在秘密基地,他看到了绑架他的迈克罗夫特。迈克罗夫特一直询问华生有关夏洛克的状况,并威胁、贿赂华生做他的卧底。出于退役军人的直觉,华生感到困惑和警惕,并拒绝了迈克罗夫特的要求。当华生质疑迈克罗夫特和夏洛克之间的关系时,迈克罗夫特故意违反了数量规则。他们进行了以下对话:
华生:你是谁?
迈克罗夫特:感兴趣的人。
华生:对夏洛克感兴趣?为什么?
华生:我猜你们不是朋友。
迈克罗夫特:我是福尔摩斯·夏洛克能够拥有的最亲密的朋友。我们有一段你可能会称之为……难相处的关系。
在上面的对话中,华生询问迈克罗夫特和夏洛克之间的关系。迈克罗夫特没有具体回答华生的问题,而是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提供的信息少于交流所需的信息。这意味着他不想直接回答问题。这让观众感到困惑且充满悬念,同时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埋下了伏笔。其实,绑架华生的人迈克罗夫特是夏洛克的哥哥。他们智力相当,既是亲密的家人,同时也是竞争对手,所以都不愿意先向对方示弱。作为哥哥,迈克罗夫特非常关心弟弟夏洛克的现状,但又碍于面子,拒绝当面关心。所以只能通过“绑架”弟弟新室友华生获得弟弟的消息。
同样,在第三季第二集《三个迹象》中,华生准备结婚。他邀请夏洛克做他的伴郎。由于所给的信息不充分,夏洛克错误地将伴郎(best man)理解为最善良的男人,而不是伴郎。
华生: 呃,目前最大的大问题是——the best man。
夏洛克:the best man?
华生:你觉得怎么样?
夏洛克:比利·金凯。
华生:对不起,什么意思?
夏洛克:比利·金凯德,卡姆登·加洛特,我所知道的最好的男人。在慈善事业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设法挽救了三家医院免于倒闭,却没有大肆宣传。
华生:我是说我的婚礼!我需要一个the best man,一个伴郎!
华生来到夏洛克的家,没有提到自己要举办婚礼,而是说了一句省略句。由于没有语境,提供的信息不足,引起夏洛克误解。所以,夏洛克将best man理解成了最善良的人,并推荐比利为best man,仿佛他在婉言拒绝做伴郎的邀请。
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说真话,不说他知道是假的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4]但在实际的人际交流中,说话者可能故意撒谎,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在第一季第二集《盲眼银行家》中,夏洛克想潜入受害者的家。在与邻居的对话中,夏洛克故意违反了质量原则。
夏洛克:嗨,嗯,我住在你正下方的公寓里。我们之前见过吗?
邻居:不,呃。我刚搬进来。
夏洛克:事实上,我刚把钥匙锁在我的公寓里。我们能用一下你的阳台吗?
在上面的对话中,夏洛克注意到受害者楼上的门牌号,确定邻居是公寓的新租户。因此,夏洛克谎称他是楼上的住户,忘记带钥匙,希望借阳台回家。他的目标是能够进入受害者的公寓,并找到破案线索。
违反质量准则的第二个例子:
医生:约翰,你是一名军人,你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普通人生活,写一篇关于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的博客会对你有帮助。
华生:我什么也没发生。
在第一集中,主角华生寻求心理医生的咨询。从战场上退役后,华生很难适应正常生活。他经常遭受战争带来的创伤的折磨。但当咨询师询问他的内心想法时,他拒绝回答问题,并谎称没有什么困扰他。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华生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他人。这与他对夏洛克的信任形成对比,突出后续人物性格的转变,表明华生和夏洛克两个人物一起成长。
相关准则要求言说者说话得体,内容应与对话相关。如果说话人在交流过程中说了不相关的内容,他们可能隐藏真正的含义,或者转移话题。[4]
在第一季第二集《盲人银行家》中,夏洛克希望法医莫莉再次检查尸体,寻找丢失的线索。但莫莉说尸体已经存档,无法再次检验,因此进行了以下对话:
夏洛克:我需要检查一些尸体。
莫莉:尸体已经存档了。
夏洛克:你能帮我把它们再推出来吗?
莫莉:额……他们的文书工作已经完成了。
夏洛克:你换了头发。
莫莉:什么?
夏洛克:风格,通常是中分的。
莫莉:嗯。你……觉得好看吗?
夏洛克:很好。这样更适合你。
在上述谈话中,在他要求重新检查尸体的请求被拒绝后,夏洛克改变了话题,提到了一些与谈话无关的事情,称赞莫莉的发型,因为他知道莫莉迷恋他。夸赞莫莉的新发型,她会不好意思拒绝他的要求。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尽管夏洛克通常缺乏情商,但他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运用观察到的细节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表达清楚,避免语意不清的言语和含糊不清的态度,力求简洁和有条理。[4]
在第三季第一集《致命游戏》中,夏洛克在巴斯医院的太平间里检查尸体,结识了那里的工作人员莫莉。莫莉喜欢夏洛克,并希望与他进一步接触。对话如下:
莫莉:我在想你要不要喝咖啡呢?
夏洛克:黑咖啡,两颗糖,送到楼上给我。
莫莉:好吧!
莫莉问夏洛克是否想喝杯咖啡。言下之意是她想和夏洛克约会。但夏洛克不理解莫莉的真正意图,错误地认为她想给自己买杯咖啡。这段对话成功地显示了夏洛克天才光环背后缺乏社会成熟。
在第三季第一集《伟大的游戏》中,喜欢夏洛克的莫莉意识到夏洛克心情不好,所以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双方对话如下:
莫莉:我想说,如果有什么我能做的,能为你做的任何事情。你有我在。
夏洛克:没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你能帮我什么呢?
在这段对话中,莫莉告诉夏洛克“无论何时你需要我,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这相当于莫莉的直接表白,但一直痴迷于破案的夏洛克不明白莫莉为什么突然说出这些话,也不明白其中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对话非常突然和模糊,也无法达到良好人际沟通的目的。
人们在交谈中通常有一定的目的。为了使交流成功,人们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合作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原则是描述性的,不是规定性的。[5]事实上,说话人经常违反合作原则,以获得更丰富的会话含义。从合作原则的角度,本文分析了《神探夏洛克》中人物的对话,并且发现精彩的台词往往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通过巧妙地设计对话,作者不仅使人物更具特色,而且为故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案件的侦破意外而合理。
[1] 吴楠,李华东.语用学视角下的神探夏洛克形象探析[J].戏剧之家,2019(34):78-79.
[2] 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李壮.合作原则在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教学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2):113+120.
[4] 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M]//Speech acts.Brill,1975:41-58;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J].Syntax and Semantics,1975,3.
[5]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