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政治文献的对外翻译有助于让世界观察和感知中国,了解中国的发展,也是当今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窗口。而《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是政治文献对外翻译的典型代表,不仅全面体现了中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的文本特征,也能够准确地向国外受众传递中国国情政策等信息[1]。很多学者将不同的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生态翻译学等应用到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中探讨其翻译策略,如李红霞[2]探讨了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策略;也有学者采用语料库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如田绪军[3]运用语料库的方法探析了近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情态词英译;从英汉对比角度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有待完善。因此本文选取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文版和英译版为研究对象,以功能语法为对比框架,通过对英汉两种版本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句法特征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和对比,旨在揭示英汉政治文献句法的特点,能够对相关政治类文献的英译提供参考。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思想为理论框架。元功能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核心思想之一,也可以称之为纯理功能。韩礼德[4]将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归纳成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更具概括性的功能,称之为“元功能”或“纯理功能”。韩礼德的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1)概念功能: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由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构成。经验功能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逻辑功能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循环结构。(2)人际功能: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或是对话轮的选择做出规定,或是对事物的可能性和出现的频率表示判断和推测。(3)语篇功能:语篇功能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相称的语篇。
韩健[5]认为,要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首先必须采用同一语法模式来分别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在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够具有可比性。在以功能语法为描述框架的句法结构对比中,单位、类别和结构可以作为对比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功能和系统作为对比的共同基础。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功能主要通过语言的及物性系统、语态和词汇系统中的词汇体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言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体现;语篇功能通过语言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得以体现。因此,本文可以选取以上系统作为本研究对比的共同基础,比较英汉语言在这些系统中句法特征有什么异同,从而使本研究的对比具有可比性。本文将在小句这一语言单位层次上,从概念功能的语态、人际功能的情态系统以及语篇功能的主位系统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文版和英译版进行句法特征的对比。
语态是概念功能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过程与参与者之间的联系。韩礼德主张将语态分为中动语态和非中动语态,而非中动语态又进而分成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由于从句子语义区分语态,英语和汉语极为相似而从形式来看,英语依靠的是动词形态本身的变化来实现被动语态,汉语则主要通过“被”字结构等[4]126。所以下文的研究将根据上述特点对英汉两种文本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进行区分。通过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和英译版文本的统计,得出的语态分析结果如下:
表1 《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小句语态分析结果
Table 1 Results of the clause voice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语态 |
数量 |
百分比 |
主动 |
1072 |
98% |
被动 |
26 |
2% |
表2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版小句语态分析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the clause voice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语态 |
数量 |
百分比 |
主动 |
1623 |
93% |
被动 |
129 |
7% |
通过表1我们发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文本共有1098个小句,其中主动语态有1072句,占总数的98%,被动语态26句,占总数的2%。而表2的数据显示,英译版的文本中共有1752个小句,其中主动语态有1623句,占总数的93%,被动语态129句,占总数的7%。整体来看,中文版和英译版中主动语态的占比较大,但是相对而言英译版的主动语态使用较少,而被动语态使用较多。
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文文本语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如下特征:该文本通常用省略主语主动语态来替代被动语态;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即使使用了被动语态,在此文本中也并没有出现带有“被”的句子结构,而是通常由“得到”等字样表示。
例(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re deepened. In key fields and sectors, a full range of major reforms were rolled out,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was deepened.
例(2):脱贫攻坚成功得到巩固和拓展。
Achievemen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ere consolidated and further expanded.
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态进行以及中英文对比发现:在译文中,该文本并没有以是否出现被动语态的标志词“被”为依据,从而进行被动语态的翻译,因为通过上文可知该文本的中文版本并没出现“被”字样的明显被动语态标志词,而是当出现“得到”等字样时,该文本的译文采用被动语态。除此之外,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汉语文本的语义来确定是否使用被动语态;对于无主语的汉语句子来说,通常情况下,当句子的动词出现在句末时,该句的译文使用被动语态;而当句子的动词出现在句首时,译文通常采用补足主语的方式。
例(3):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was enhanced. The first group of national parks were officially establish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ere made in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例(4):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We kept macro policy consistent and targeted and kept the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within the appropriate range.
因为汉语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方式以意合为主,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所以汉语句子可以采用无主句或者省略主语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而英语注重句子的完整性,当主语难以言明或不言自明时,可以采用被动式把施事者省略或隐藏起来[6]。因此,该文本的英译本相对于中文文本使用的被动语态较多。
情态是人际功能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讲话者对自己所讲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或者是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者是要表达的个人意愿。韩礼德将情态词分为高、中、低不同的量值。其中,高值情态动词包括must,ought to,need等;中值情态动词包括will,would,shall,should等;低值情态动词包括may,might,can,could等[4]177。同样,蒋婷、杨炳钧[7]也按照韩礼德的方式将汉语的情态动词分为高、中、低三个量值。通过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文本和英译文本的分析,得出的情态动词分析结果如下:
表3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版情态分析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the modality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情态值 |
数量 |
百分比 |
高值情态词 |
39 |
9% |
中值情态词 |
408 |
90% |
低值情态词 |
6 |
1% |
表4 《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情态分析结果
Table 4 Results of the modality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情态值 |
数量 |
百分比 |
高值情态词 |
81 |
100% |
中值情态词 |
0 |
0% |
低值情态词 |
0 |
0% |
在中文文本中,通过对使用的情态动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文版使用的情态动词全部为高值情态动词,包括“要”“必须”“一定”。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版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值情态动词共有408个,占比90%,使用的中值情态动词有will和should;其次是高值情态动词共有39个,占比9%,文本中使用的高值情态动词包括must,need,require;最后是低值情态动词,只有6个,仅占比1%。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中文文本中倾向于使用高情态动词,而在英译的过程中,这些高值情态动词被译为中、低值情态动词,其中中值情态动词使用的最多。
韩礼德认为情态的高、中、低值体现说话者的语气的强弱,高值情态动词表达肯定和坚决的态度,反之则使用低值情态动词,中值情态动词介于两者之间[4]。《政府工作报告》的性质决定了其原文要大量使用高值情态动词。《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官方发布的重要政治性文件,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对未来一年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该文件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是民众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8]。而这些表达坚定态度和强烈愿望的高值情态动词的使用恰恰体现了实施和执行未来工作计划的决心,体现了政府对工作部署的坚定态度。
例(5):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决不负人民期待。
We must be more mindful of potential difficulties, fac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quarely, make every effort to deliver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and do our effort to live up to people’s expectations.
例(6):各级政府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Governments at every level need to operate within their means and economize where possible.
而在英译文本中原本的高值情态动词被忠实地译为高值情态动词,同时又译为中、低值情态动词,既体现了忠实原文的原则也体现了贴近译入语的原则。田绪军[3]认为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政治类文献的翻译要融通中外。也就是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贴近国外观众的思维习惯,缩短与读者或听众的距离。此外,汉语更加重视主体意识而英语更加重视客体思维。因此,该英译文本将原文中的大量高值情态动词译为中、低值情态动词使得英译版本更加亲切,这样一来使得国外受众更易接受。而与此同时,将一部分高值情态动词忠实地译出来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凸显了中国特色。该英译文本在保留中国特色维护其权威性的同时,又以更加亲民的姿态向国外受众传递中国声音,做到了融通中外。
例(7):经济困难地区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Regions experiencing economic difficulty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state support policies to tap their potential and stimulate economic recovery.
例(8):完成今年发展目标,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To fulfill 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sks for the year, we should pursue prudent and effective macro policies and micro policies that can continuously energize market entities.
主位结构是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4]188认为,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从句子开始到第一个具有经验功能的成分,可以是参与者、情景或者过程。从主位的标记上来区分,主位可以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当充当小句主位的成分同时也是小句的主语时,主位是无标记主位,而当话语发出者为了强调某个成分,将宾语、补语、状语等成分作为主位放在句首则构成了有标记主位。同样地,在表达语篇功能时,汉语也具有与英语相似的主位结构。与英语一样,汉语也用小句中的主语表示无标记主位。朱永生[9]指出,在汉语的一些句型中,动词作为句子的起点,构成有标记主位。本文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和英译版的小句的主位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主位类型分析结果
Table 5 Results of the theme types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主位类型 |
数量 |
百分比 |
无标记主位 |
327 |
30% |
有标记主位 |
771 |
70% |
表6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版主位类型分析结果
Table 6 Results of the theme type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主位类型 |
数量 |
百分比 |
无标记主位 |
863 |
51.6% |
有标记主位 |
811 |
48.4% |
如上表所示,在中文文本中,共有1098个主位结构,其中有327个无标记主位结构,占总数的30%;有标记主位771个,占总数的70%;对这些有标记主位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在有标记主位结构中的小句里,句子的起点大多数为动词,并未直接表明主语。这些以动词为句子起点的有标记主位结构的使用鲜明突出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工作进展和成绩,同时以动词为开头也极大地突显了对于未来一年政府所要完成的目标的期许和决心。
例(9):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We continued major projects to protect and restore ecosystems, and fully enforced the ten-year fishing ban on the Yangtze River.
例(10):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We should promote both an efficient market and a well-functioning government, and we should be adept at us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boost market dynamism and social creativity.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共有1674个主位结构,其中无标记主位结构有863个,占总数的51.6%;有标记主位有811个,占总数的48.4%。对英汉主位结构的对比可以发现,英译文本中无标记主位使用得相对较多,而有标记主位使用得相对较少。通过对无标记主位结构中句子起点的检索,本文发现人称代词“we”出现的频次最高,共出现了379次。尽管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来叙述,即不用人称主要来叙述,而汉语则常用人称表达法,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10]。但是在该类文本的英译过程中,该英译文本确实注重人称代词的使用,尤其强调人称代词“we”的使用。
与之对比,在中文文本中与“we”相对应的人称代词“我们”的使用频次较少,仅出现了13次。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如上文所说,将大量动词放在句子的起点突出了工作进展与期许,同时这种以动词为起点的有标记主位结构的使用使得该报告文本在形式上更加简洁,也更具有权威性;二是为了搭建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桥梁。在英译过程中,人称代词“we”的使用不仅拉近了该报告与读者或听众的距离,也符合该类文本的性质。《政府工作报告》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的不是个人的主张。同时在翻译中增加“we”也彰显了中国注重集体的观念,与西方强调的个人主义有所不同。因此,第一人称“I”出现的频率十分低。文本中出现的共13次“I”都是李克强总理在该报告开始和结束时代表国务院汇报工作的致辞以及对全国人民、同胞以及其他国家政府的感谢。这也充分体现了该文本在英译过程中的严谨性。
例(11):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While recognizing our achievements, we are also very clear about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before us.
例(12):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台湾同胞、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 wish to express sincere gratitude to all our people, and to all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people’s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figures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治类文献的典型代表,其英译对于我国对外传播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元功能的角度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汉的句法特征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比概念功能下的语态,本文发现尽管该《报告》的中英文都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但英文文本使用被动语态的比重大于中文文本。中文文本倾向于使用无主语的主动语态来替代被动语态,对于鲜少出现的被动语态,中文文本更倾向于使用“得到”等字样来代替被动语态标志词“被”;而在该《报告》的英译过程中,英译文本采用补足主语等策略来处理汉语中的无主句,通过对汉语语义的判断来选择语态。而受英汉语言差异的影响,英译文本更多选择被动语态来实现句子的完整度。
通过对比人际功能下的情态,本文发现该《报告》的中文文本全部采用高值情态动词来表达对所部署的工作的决心和强烈愿望;而在英译文本中,高值情态动词所占比例很小,而是更多使用中值情态动词,其次是高值情态动词,最后是低值情态动词。在英译过程中,将一部分高值情态动词保留,而将大部分高值情态动词译为中值情态动词体现了在忠实原文,保留中国特色的同时又向译入语靠近的原则,使国外受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比语篇功能下的主位结构,本文发现该《报告》的中文文本更倾向于使用有标记主位。通过以动词作为句子的起点,客观地展示了所取得成绩,同时也突显了未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心;而英译文本中,无标记主位使用的比重稍大于有标记主位。无标记主位中,出现频次最高是人称代词“we”,不仅拉近与读者或听众的距离,也体现了该《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结晶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的集体观念。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元功能的视角下,分析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汉句法方面的特征。通过其英汉句法方面的对比,本文展示出该《报告》英译过程中在句法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既兼顾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有所突破更加注重中国特色的展示,做到了政治文献的有效对外传播。本文也期望能够从英汉句法对比的角度对日后政治文献的英译有所贡献。
[1]司炳月,李一同,吴美萱.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政治文献英译词汇特征研究——以2018—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情咨文》为例[J].语言教育,2021,9(3):60-65.
[2]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国语文,2010,26(5):85-88.
[3]田绪军.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动词英译操作规范研究[J].上海翻译,2022(5):20-25.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碌,等.系统功能语言概论[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韩健.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汉法律文本句法特征对比[J].外国语文,2014,30(2):90-94.
[6]骆萍.英汉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以句法层面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9):74-77.
[7]蒋婷,杨炳钧.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国立法语篇情态操作语的英译探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0(3):86-93.
[8]武光军.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迁移性冗余:分析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0,31(6):64-68.
[9]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2,80.
[10]马绪光.“形合”“意合”与英汉翻译的句法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1):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