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10474
Current Downloads: 237516

Linguistics

ISSN Print:2707-2622
ISSN Online:2707-2630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经济类主题漫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Economic-Themed Comic

Linguistics / 2024,6(3): 188-204 / 2024-08-21 look208 look211
  • Authors: 孙馨宇
  • Information: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 Keywords:
    Economic cartoons; Multi-modal metaphors; Meaning construction
    经济漫画; 多模态隐喻; 意义构建
  •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multi-modal metaphors, selects 50 economicthemed cartoons as the corpus for studying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these cartoons.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types of metaphors constructed in such cartoons, the main representa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and the approaches to constructing multi-modal discourse meaning.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metaphors of “entity and substance” “mechanical transportation” and “organic organism” respectively account for 30.2%, 23.49%, and 23.49% of the concept metaphors used in economic cartoons, ranking as the top three. In terms of the target domain of “economy”, the source domain is often represented using transportation-related imagery, with the frequent use of mechanical transportation metaphors. The source domain of “economic recession/crisis/issues” is often represented using natural disasters, obstacles, and directional indicators as imagery. The source domai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prosperity” is often represented using entity-based spatial orientation, portray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 本文以多模态隐喻为基础,选取50篇经济主题的漫画作为语料,对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研究。重点探讨该类漫画构建的隐喻种类、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表征方式和特点以及多模态语篇意义构建的途径。研究发现,“实体与物质”隐喻、“机械交通隐喻”和“有机体隐喻”分别以30.2%、23.49%和23.49%的比例占据了经济漫画中概念隐喻使用的前三名。“经济”的源域多以交通工具表征,常用机械交通隐喻;“经济衰退/危机/问题”源域多以自然灾害、障碍物阻力、方位指示作为意象表征;“经济发展/繁荣”源域则多是以表方位的实体表征,通过方位隐喻表征经济发展趋势。
  • DOI: https://doi.org/10.35534/lin.0603015
  • Cite: 孙馨宇.经济类主题漫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J].语言学,2024,6(3):188-204.


1 引言

隐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思维行动和构建意义的重要机制。随着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多模态交际手段和符号交织使用的普及,隐喻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认知语言学只关注纯语言表征所存在的不足,提出隐喻的表达形式可以是非语言符号或多模态话语[1]。由此,多模态隐喻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隐喻研究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学界开始涌现大量多模态隐喻相关研究,涉及各种语类,其中,新闻漫画因涉及各类国家与民生话题,反映和评议各类社会现象,表述的具体内容往往比较复杂、抽象,蕴含丰富的隐喻而最受研究者的关注。但其中经济类主题的漫画研究相对较少,而经济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社会中影响国家形象的首要因素。因此,经济类主题的漫画中相关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建构和表征值得进一步探究,以期帮助受众更好地感知新闻漫画中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为经济类漫画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2 文献综述

Forceville & Urios-Aparisi[2]提出多模态隐喻并将其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模态方式表征的隐喻。然而,有学者指出此为狭义界定,限制了多模态隐喻的研究[3]。赵秀凤[4]指出,广义上多模态隐喻指由两种以上模态符号协同、作用和构建的隐喻。目前多数多模态隐喻研究采用的广义界定,本文也将采用广义的多模态隐喻定义,即多模态隐喻是“由两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构建的隐喻”,展开研究。

Forceville等人著写的《多模态隐喻》论文集推动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重要进展[3,5],其中收录了不同语类中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包含广告、漫画、连环画、手势语、音乐和电影等,标志着多模态隐喻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发展的新方向[6]。随着这一成果的产出,学界开始涌现大量多模态隐喻相关的研究,如广告[7]、漫画[8,1,9,10]、电影[11]、绘本[12]、手势语[13,14]等。

漫画中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建构、解读及特定话题中常见隐喻的探究,颇受学界的关注,研究主题包括政治[15,9,10,16]、抗疫[17-19]、环保[20,21,11]等。但针对经济主题的漫画研究相对不足,且以往“经济”主题类漫画的研究多侧重考察其中多模态概念隐喻的类型[22,1],不仅语料来源单一,均选自国内新闻网,而且研究内容单一,仅对经济类漫画的隐喻类型进行分类讨论,多侧重于考察基于概念隐喻的分类框架下经济主题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类型[22,1],未能深入探讨漫画中多模态意义的构建途径,总结归纳多模态隐喻表征模式。故本文将以经济主题漫画为语料,探究其中多模态隐喻的具体类型、意义的表征构建与模式。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语料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中国新闻漫画网(www.newscartoon.com.cn)和Calge漫画官方网站(www.Cagle.com)。中国新闻漫画网由中国国家级新闻媒体《中国日报》网站主办,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漫画网站,汇集了我国高水平新闻漫画作品的漫画库,从中选取的漫画较具权威性和代表性[1]。Calge漫画官方网站由Daryl Cagle于1966年创办,收集了世界各地排名前60的高水平漫画家的作品,平台内含有广泛的优秀社论、政治漫画。该网站漫画刊登在美国超过一半的每日付费发行的报纸和各大杂志、网站以及各种国际出版物上[2],作品多元化,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在两个漫画官方网站以“经济”“economy”为主题进行搜索,各网站随机选择近五年(时间跨度为2019年8月15日至2023年8月15日)的漫画作品45幅,剔除其中隐喻难以识别,不符合经济主题和重复出现的漫画后,两个网站保留各25幅符合多模态隐喻的漫画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3.2 研究问题

本文依据多模态隐喻对经济主题类漫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其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进而总结出经济主题漫画中相关目标域的表征意象的模式,主要探讨以下研究问题:

(1)经济主题漫画中都使用了哪些概念隐喻?具体类型有哪些?

(2)经济主题漫画中的多模态意义表征有怎样的特点?意义是如何构建的?

3.3 研究框架和方法

Lakoff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其实质是借助一个概念域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概念域(Lakoff et al.,1980)。如在“ARGUMENT IS WAR”中,人们是通过源域“WAR”的结构系统来认知和概念化目标域 “ARGUMENT”,这种理解的方式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意义之间的相似性关系而建立的(Panther,2006)。与观照语言层面概念隐喻不同之处在于,多模态隐喻的源域和靶域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模态进行意义映射(Forceville,2009)[4]。在多模态语篇中,两域之间的相似性是客观存在的,也可能是设计者故意违背常规主观地创造出来的。本文参照Forceville(2008,2009)提出的标准,采用上文提到的对多模态隐喻的广义定义,并结合漫画作者对每一幅漫画的创作说明对语料进行多模态隐喻的识别和筛选:第一,给出两个现象出现的语境,这两个现象属于不同的范畴;第二,这两个现象可以分别被识别为目标域和源域,并且构成“Aing IS Bing”隐喻格式,帮助读者将B的某些特征、内涵、功能映射到A上;第三,A和B的呈现方式采用一种以上的符号系统或(和)感官模态来实现。隐喻识别后,基于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的三大种类: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进行初步的分类统计。结构隐喻是指以一个概念隐喻建构另一个概念;方位隐喻是组织一个互相关联的概念的完整系统,大多与空间方位相关;本体隐喻则是将抽象概念映射到与我们本身经验有关的实体和物质上。接着深入探讨具体的多模态隐喻类型及分布,最后对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表征方式和特点以及多模态语篇意义构建的途径进行分析和讨论。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4.1 经济主题漫画中的多模态概念隐喻类型

由于漫画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部分漫画包含多个隐喻。因此,漫画中隐喻的数量超过了漫画的数量。对所选经济漫画进行隐喻识别分析,发现多模态隐喻对应概念隐喻根据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1980)书中提到的分类归为3大类: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其中结构隐喻主要包括“机械隐喻”“旅程隐喻”“天气/自然灾害隐喻”,本体隐喻主要包括“有机体隐喻”“实体隐喻”,方位隐喻主要表现为“上下方位隐喻”(如表1所示)。由图1可知,三类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占据最多,占比超过一半,有54.36%,结构隐喻紧随其后,占比36.91%,方位隐喻居末位,占比8.73%。其中“实体与物质隐喻”“机械交通隐喻”和“有机体隐喻”分别以30.2%、23.49%和23.49%的比例占据了经济漫画中概念隐喻使用的前三名(如图2所示)。

表 1 多模态隐喻类型及表征

Table 1 Types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of multimodal metaphor

隐喻类型

备注

频次/数量

总数

结构隐喻

机械交通隐喻

汽车、飞机、坦克、高铁、船只、购物车、火车、摩托、方向盘失灵、齿轮、机械车、龙舟

35

55

旅程隐喻

滑雪、路标、撞击、斜坡、悬崖、吊桥、轨道、迷宫

10

自然灾害隐喻

雪崩、海浪、碎石、冷天气、闪电、暴风雨、海浪、火

10

本体隐喻

有机体隐喻(人、动物、植物)

人、动物、植物、器官(哭脸、手臂)

35

81

实体与物质隐喻

建筑物、氢气球、国旗、补丁、锁链枷锁、墓碑、冰块、墓碑、手持X-ray枪、人民币、货品、地球、龙舟、人民币、美元、救火器、锚、墙壁

45

容器隐喻

坟墓

1

方位隐喻

上方位隐喻

斜坡、箭头、风筝、剪刀手

6

13

下方位隐喻

箭头、斜坡

7

图 1 多模态概念隐喻饼状图

Figure 1 Pie chart of multimodal conceptual metaphor

图 2 多模态各类型隐喻饼图

Figure 2 Pie chart of specific multimodal metaphor

4.2 经济主题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

在整理识别各经济主题漫画隐喻时发现其中丰富的多模态隐喻表征意象(如表2所示),总结后不难看出漫画多模态隐喻主要围绕“经济”“相关群体”“经济发展/繁荣”“经济衰退/危机/问题”四大目标域展开。隐喻表征意象研究发现,在漫画中涉及表征“经济制裁/压制/迫害”主要使用人造物品如“手持X-ray”“铲子”“手枪”“狼牙手套”等来表征,因出现次数较少,在这里不做深入探讨。

统计发现(如表3所示),经济类漫画中运用隐喻映射目标域的数量有明显差异。映射“相关群体”和映射“经济衰退/危机/问题”的隐喻分别高达54次、44次,映射“经济”30次,映射“经济发展/繁荣”共13次。

表 2 目标域及表征意象

Table 2 Target domain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目标域

源域表征意象

数量

总数

经济

人造物

交通工具类:飞机、汽车、钻孔车、高铁、船只、购物车、氢气球

20

30

其他类:建筑、人民币、货品

6

动植物

兔、花草

4

相关群体

人及器官

领导人、人、手臂

13

54

自然物

地球

6

动植物

驴、大象、熊猫、鹰

11

人造物

龙舟、人民币、美元、国旗、交通工具(火车、汽车、摩托)

24

经济发展/繁荣/和谐

人造物

交通工具;龙舟、高铁、机械车

4

13

方位:斜坡、箭头手、箭头、风筝

6

动植物

熊猫、鸟、花草、鹰

3

经济衰退/危机/问题

自然物

天气类:雪崩、海浪、滑雪、冷天气、冰块、雷雨天气闪电、暴风雨、火

自然障碍:悬崖、吊桥、碎石、枯木

18

44

人造物

阻力类:锚、墙壁堵塞、镣铐枷锁、 被阻碍的救火器、重物、齿轮、导弹、车停滞不前、方向盘

12

旅程类(错误的道路):路标、错误的轨道、迷宫、撞车

4

方位类:斜坡、下箭头

7

其他类:着火的建筑、补丁、哭脸

3

表 3 目标域、源域表征意象及隐喻类型

Table 3 Target domain, source domain and types of metaphors

目标域

隐喻类型

源域表征意象

数量

总数

经济

机械交通隐喻

飞机、汽车、钻孔车、高铁、船只、购物车、氢气球

20

30

实体隐喻

建筑、人民币、货品

6

有机体隐喻

动植物:兔、花草

4

相关群体

有机体隐喻

人及器官隐转喻:领导人、人、手臂

13

54

动植物:驴、大象、熊猫、鹰

11

自然物隐喻

地球

6

实体隐喻

龙舟、人民币、美元、国旗

19

机械交通隐喻

交通工具:火车、汽车、摩托

5

经济发展、繁荣、和谐

机械交通隐喻

交通工具:龙舟、高铁、机械车

4

13

方位隐喻

斜坡、箭头手、箭头、风筝

6

有机体隐喻

动植物:熊猫、鸟、花草、鹰

3

经济衰退/危机/问题

天气隐喻

天气类:雪崩、海浪、冷天气、冰块、雷雨天气闪电、暴风雨、火

10

44

旅程隐喻

路标、错误的轨道、迷宫、撞车、滑雪、悬崖

8

实体隐喻

墙壁、 被阻碍的救火器、重物、碎石、着火的建筑、补丁

8

机械交通隐喻

车停滞不前、方向盘、镣铐枷锁、锚、齿轮、导弹、吊桥

9

方位隐喻

方位类:斜坡、下箭头

7

有机体隐喻

枯木、哭脸

2

4.2.1 “经济”多模态隐喻表征

漫画中针对目标域“经济”的隐喻表征共计30次,它们并非单独出现,常与“相关群体”紧密联系,构成某国或全球经济,以整体共同出现。统计发现映射“经济”目标域的源域为两大类:人造物与有机物,这符合人类借助熟悉具体的事物来认识、体验和描述世界其他陌生抽象的事物的认知规律(Lakoff et al.,1980)。人造物表征意象的运用更为广泛,有“飞机”“汽车”(12次)“钻孔车”“高铁”(2次)“船只”(3次)“人民币”“货品”“氢气球”(3次)“建筑”(2次)。有机物表征意象相对较少,包括“动物(兔飞)风筝”“植物”(2次)。其中用人造物交通工具的使用高达20次,由此可见经济类隐喻常用交通工具表征“经济”这一含义意象。隐喻类型多为机械交通隐喻,因为机器和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机器有时会崩溃,经济也会时不时地陷入困境。具体的相关分析后文还会提到。

图3所示漫画,图像主体是两种交通工具,飞机上标有“world economy”和“世界经济”,通过文字的协同作用,我们知道飞机隐喻世界经济,卡车上贴有的五星红旗表征的相关群体是中国,与卡车作为经济体的隐喻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的隐喻象征。图中卡车通过一条管道在给飞机供能,位置安排上卡车在前,飞机在后,两者均做了拟人化处理,正在相互对视微笑,通过卡车为飞机供能,两者对视微笑的过程来隐喻抽象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所做出的友好贡献与付出。同时,仔细观察能发现卡车车体五星红旗附近点缀有闪光点,暗示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发展向好,与文字模态的标题相呼应,表现出中国为全球所做的经济贡献不容忽视,值得称赞。

(图片来源:http://cartoon.chinadaily.com.cn/cartoonview.shtml?id=265955&cid=&myty=&page=)

图 3 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全球增长所做的贡献不应被低估

Figure 3 Since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China’s transition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growth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he face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global economic growth

4.2.2 “相关群体”多模态隐喻表征

在整理漫画时,漫画中涉及的行为主体多为国家、全球、企业相关部门等,将其统一归类为“相关群体”。漫画中对“相关群体”的隐喻高达54次,源域的表征意象广泛,涉及人造物、自然物、动植物、人及器官。人造物表征的意象运用最多,包括“龙舟”“人民币”“美元”“国旗”(16次),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3次)“摩托”;自然物有“地球”(6次)动植物包含“动物”(10次)“植物”。人及器官中包含“领导人”(11次)“人”“手臂”。从隐喻类型来看,有机体隐喻占据首位,究其原因在于相关群体在本研究中多指某国,因而漫画常常选择该国领导人和该国家或群体的代表性动物作为隐喻。其次是实体隐喻,以具备该群体特征的实体作为源域表征意象,其中国旗使用频率最高。同样地,上述源域通常不会单独出现,常和“经济”对应的源域同时出现,如交通工具和国旗等意象作为源域共同构建目标域“某国经济”(如图3)。

图4所示漫画由一个举着枪的人和地球构成。漫画中的人身穿带有美国国旗的衣帽,凶神恶煞,举着手枪对着地球,手枪旁标有“economic coercion”(经济胁迫),地球受到胁迫,担惊受怕地交出一沓美元。身穿带有美国国旗衣帽的人表征着美国,地球表征全球,以枪击威胁要钱这一行动过程隐喻美国对世界各国实施经济胁迫。在图像表征物大小的选择上,特意将美国经济的源域表征——举着枪要钱的美国人刻画得比地球还大,近乎占据3/4的漫画,且放置于漫画上方,从认知隐喻角度看“POWER IS BIG”(Lakoff & Johnson,1980),符合认知规律。物质空间的排列和布局映射社会权势和距离,漫画运用“上下方位”隐喻,通过空间中“CONTROL IS UP(控制者为上)”“LACK OF CONTROL IS DOWN(缺乏控制为下)”(Lakoff & Johnson,1980),体现出美国在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交往中不对等的权势关系,美国作为霸凌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图片来源:http://cartoon.chinadaily.com.cn/cartoonview.shtml?id=283882&cid=&myty=&page=)

图 4 美国才是实施“经济胁迫”的国家

Figure 4 The U.S. is the one practicing “economic coercion”

4.2.3 “经济发展”多模态隐喻表征

漫画中针对目标域“经济发展”的隐喻共计13次,统计发现映射“经济”目标域的源域为两大类,人造物与有机物(动植物)。源域表征意象中人造物多以表示方位指示的物品表征,如“斜坡”“斜向上的半只剪刀手”“向上的箭头”“向上的风筝”等,均通过方位隐喻映射“经济发展”,高达6次,超过一半。其次是以交通工具作为源域表征,即通过机械交通隐喻,如以“机械车”钻孔前进、“龙舟”稳中求进、“高铁”平稳前进等映射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还有一部分是有机体隐喻,通过动物间和谐相处、植物欣欣向荣作为隐喻彰显经济形势向好。

图5所示漫画,漫画主体是一个剪刀,刀口夹着细胞,细胞头上的汗珠被甩出。夹在剪刀口的细胞是新冠病毒的隐喻。红色的剪刀刀刃上标着经济恢复率及其英文,朝上,带有箭头标识,隐喻经济的回稳趋势,暗示经济的复苏;而绿色的剪刀刀刃上标着感染率及其英文,朝下,带有箭头标识,隐喻病毒感染率在下降。剪刀剪细胞的动作过程,隐喻病毒正在被杀死清除,呼应下降的感染率。其中经济恢复率箭头底色为红色,更为显著,使读者一眼就能关注到。红与绿、上与下形成对比,照应了文字标题疫情终将走向胜利,抗疫情势良好。在此类经济主题漫画中我们常能看到方位隐喻的使用,这是由于大部分的方位隐喻与空间方位相关,这些空间方位来源于我们既有的身体形态,其在物理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以我们自然文化经验为基础的(Lakoff & Johnson,1980)。如主要运用空间中“GOOD IS UP(好为上)”“BAD IS DOWN(坏为下)”的方位隐喻,展现经济走向复苏,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http://cartoon.chinadaily.com.cn/cartoonview.shtml?id=270770&cid=&myty=&page=)

图 5 剪刀差

Figure 5 Scissor difference

4.2.4 “经济衰退/危机/问题”多模态隐喻表征

漫画中针对目标域“经济衰退/危机/问题”的隐喻高达54次,统计发现映射“经济衰退/危机/问题”目标域的源域主要为两大类,涉及自然物和人造物。自然物中多以恶劣自然天气、自然灾害和自然障碍物隐喻“经济危机”,如雪崩、海浪、滑雪、冷天气、冰块、电闪雷鸣、暴风雨、火、悬崖、吊桥、碎石,高达17次;人造物中用来隐喻经济危机的多为表示阻力的意象,高达12次,具体有巨锚、墙壁堵塞、镣铐枷锁、重物、停滞不前的车辆、机器失灵等,与经济体目标域表征物紧密联系,一般呈现出经济体表征物受到限制束缚的状态从而隐喻经济问题,以及通过向下的斜坡、箭头等方位的表征,隐喻经济处于衰退的趋势。在“经济衰退/危机/问题”的多模态隐喻表征中,天气隐喻、机械交通隐喻、实体隐喻、旅程隐喻和方位隐喻均为主要表征,其中天气隐喻居首位。

这里我们也可以解释上文提到的为什么经济的隐喻很多会选用交通工具,这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运动状态可以很好地表示经济的发展状况。如果平稳前进,则表示经济趋势向好;如若运动状态受到外界影响,诸如遭遇恶劣天气环境(通过天气隐喻)、外界阻力(通过机械交通隐喻)或是行驶进入错误的轨道、行程时(通过旅程隐喻),则表示经济衰退与危机。

图6所示漫画由一个巨大的锚、地球、汽车构成。锚上的链条拴住了开着车的地球,地球面露愁容,寸步难行。锚与文字模态“PROTECTIONISM”共同构成贸易保护主义的隐喻,开车的地球则隐喻全球经济。以锁链拴住汽车,阻碍汽车前进隐喻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束缚与限制。漫画将锚的尺寸刻画得巨大,使读者一眼就能注意到,结合文字标题“WRONG WAY”,标签和时间2022年12月2日,批判讽刺了贸易保护主义是条错误的道路,暗示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图片来源:https://caglecartoons.com/cartoon/269502)

图 6 错误的方式

Figure 6 Wrong way

5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经济主题漫画的多模态隐喻,发现多模态隐喻反映人类的认知共性——借助周围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新事物,通过具体的实物认识抽象的概念。研究发现经济主题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有以下类型:“机械交通隐喻”“旅程隐喻”“天气/自然灾害隐喻”“有机体隐喻”“实体隐喻”“上下方位隐喻”。其中,“实体与物质隐喻”“机械交通隐喻”和“有机体隐喻”分别以30.2%、23.49%和23.49%的比例占据了经济漫画中概念隐喻使用的前三名。此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主要围绕四大目标域“经济”“相关群体”“经济发展/繁荣”“经济衰退/危机/问题”进行表征。“经济”的源域多以交通工具表征,常用机械交通隐喻,因为交通工具等机器和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机器有时会崩溃,受到阻碍,经济也会时不时地陷入困境,停滞不前。漫画中对于“相关群体”“经济衰退/危机/问题”现象进行隐喻的次数最多。“相关群体”源域表征意象广泛,涉及人造物、自然物、动植物、人及器官。其中国家领导人、代表性动物和国旗因具备该群体的显著特征,作为表征意象隐喻“相关群体”的次数最多,因而有机体隐喻和实物隐喻居多。“经济衰退/危机/问题”源域主要分为自然物和人造物两大类,自然物中常以自然灾害与自然障碍物作为隐喻,映射经济危机;人造物则是借由表示阻力或方位的意象表征,映射经济危机与衰退。“经济发展/繁荣”的源域则多是表方位的实体,如箭头、风筝等,通过方位隐喻表征经济发展趋势。本文探究了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表征方式及其特点,并通过具体案例解读了漫画意义构建的途径,验证了多模态隐喻理论对漫画类作品的解释力。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读者增强对经济类漫画作品的理解与解读,使读者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经济漫画的隐喻表征和意义构建,同时也为经济主题类漫画的创作提供可参考的意象表征、视觉呈现途径,为漫画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刘熠,张文烨.《北京周报》经济主题封面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分析[J].外语研究,2020,37(6):30-35,112.

[2]Forceville C,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9.

[3]Gibbons A.Book Review:Multimodal Metaphor by Charles J.Forceville and Eduardo Urios-Aparisi (eds),2009.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pp.470.ISBN978-3-11-020515-2(hbk)[J].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11(20):78-81.

[4]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J].外语研究,2011(1):1-10,112.

[5]Stöecklh.Book review:Charles J.Forceville and Eduardo Urios-Aparisi(eds),Multimodal Metaphor(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11).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9.470.pp.98illus.ISBN978-3-11-020515-2(hbk)[J].Visual Communication,2012,11(3):383-388.

[6]张辉,展伟伟.广告语篇中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动态构建[J].外语研究,2011(1):16-23.

[7]蓝纯,蔡颖.电视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海飞丝广告为例[J].外语研究,2013(5):17-23.

[8]刘熠,刘平.新闻漫画中“贫困”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419-427.

[9]潘艳艳.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外语研究,2011(1):11-15.

[10]赵秀凤.多模态隐喻构建的整合模型——以政治漫画为例[J].外语研究,2013(5):1-8,112.

[11]王林海,刘秀云.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3(6):28-33.

[12]赵秀凤,李晓巍.叙事绘本中“愤怒”情绪的多模态转—隐喻表征——认知诗学视角[J].外语教学,2016,37(1):10-14.

[13]江桂英,王容花.英语演讲中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的融合研究[J].外语研究,2013(5):9-16.

[14]任秀芝.基于多模态的手势隐喻分析[J].今传媒,2023,31(3):133-135.

[15]马廷辉,高原.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J].外语研究,2020,37(1):25-32.

[16]赵秀凤,冯德正.多模态隐转喻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经济学人》涉华政治漫画语篇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5(2):31-36.

[17]刘曼.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海报为例[J].外语研究,2022,39(4):23-28.

[18]谢琴,匡芳涛.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新冠病毒”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J].外国语文,2021,37(3):86-96.

[19]张乔童.公共危机漫画的多模态隐喻及文化内涵构成——以武汉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漫画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2):40-47.

[20]郭文驹,王培松.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9):123-125.

[21]韩莉莉,张鸣瑾.“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3):21-23,59.

[22]刘芬.经济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主体形象建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9):55-59.


[1] 中国新闻漫画网,关于我们:http://cartoon.chinadaily.com.cn/aboutus.shtml。

[2] Cagle Cartoons, About Us:https://caglecartoons.com/compan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