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21632
Current Downloads: 130921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ISSN Print:2710-0154
ISSN Online:2710-016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建设崇礼冰雪小镇的价值、问题与发展路径

The Valu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Building Chongli Ice and Snow Town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 2021,1(1): 117-122 / 2021-03-29 look925 look965
  • Authors: 王立¹ 冯蕴中² 雷少青³
  • Information:
    1.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2.河北师范大学公体部,河北石家庄 050000;
    3.秦皇岛市第七中学,河北秦皇岛 066000
  • Keywords:
    Sports and Leisure Town; Ice and snow town; Chongli; Construction
    运动休闲小镇; 冰雪小镇; 崇礼; 构建
  • Abstract: The holding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th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between Beijing and Hebei, speeds up the integration of Olympic related industries, and create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rapidly improving the image and status of Zhangjiakou City, and has promoting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Zhangjiakou City to fully integrate into the capital economic circl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ongli ice and snow town, and points out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ongli ice and snow tow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struction of Chongli ice and snow town should highlight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reate a “ice and snow + culture” town; 2. Actively cultivate ice and snow professionals; 3. Strengthen brand promotion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brand characteristics; 4. Sports leading, event promotion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促进了京冀深度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了奥运相关产业的融合,打造了京津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迅速提升张家口市城市形象和地位,对于推动张家口市完全融入首都经济圈具有促进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运动小镇的分析和冰雪特色小镇的内涵解读以及对国外冰雪小镇的特点凝练,分析了崇礼冰雪小镇建设中的问题,指明了构建崇礼冰雪小镇的路径及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崇礼冰雪小镇构建要彰显文化底蕴,打造“冰雪 + 文化”小镇;(2)积极培养冰雪专业人才;(3)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促进品牌特色形成;(4)运动主导、赛事促进、产业聚集。
  • DOI: http://doi.org/10.35534/lsh.0101016
  • Cite: 王立,冯蕴中,雷少青.建设崇礼冰雪小镇的价值、问题与发展路径[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1,1(1):117-122.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是当今社会城市发展国际化的热点话题,体现了以城市发展逐渐转为以体育服务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形式。现代奥运会已经成为促进举办地及周边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同样对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1]。其中除了拥有体育文化氛围、健全的基础设施、赛事品牌、知名体育组织等常规因素之外,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尤其是特色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是举办现代奥运会的一个鲜明特点。通过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奥运会比赛场馆价值,创造更大社会财富,服务大众,而且可以促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有效改善体育产业供给,完善体育服务业产业链的建构,有效改善供给链各要素间的融合发展。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意味着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将作为服务于中心城市运动休闲的场所,而且在北京智慧城市体育云平台建设过程中,特色休闲小镇的建设将成为一段时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的实施路径也成为设计者需要科学设计的重点问题。

1 运动休闲小镇的分析

1.1 运动休闲小镇的定义

特色小镇是目前各界学者所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学术界并没有对特色小镇的内涵进行统一界定。国家体育总局在《对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运动休闲小镇定义为以运动休闲为主题,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2];沈克印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体育产业定位,融合文化、健康、生态、科技、旅游等多种元素并具有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性空间;张雷老师在他的研究中也将运动休闲小镇定义为运动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与健康、旅游、文化、养老、教育培训、大数据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3]。本研究赞同上述研究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准进行继续研究。

1.2 冰雪特色小镇的内涵

根据前面定义,冰雪特色小镇可以理解为是以冰雪产业为特色,依托观光旅游、户外运动、冰雪文化为基础,以举办高水平赛事和大众参与冰雪运动体验为目的,是产业集群、功能齐全、融合多种元素的综合发展平台,是环境优雅、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冰雪特色小镇的建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普及冰雪传统文化、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4]。

在我国新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冰雪特色小镇的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国家对冰雪运动项目、冰雪产业开始高度重视,冰雪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冰雪运动的广泛普及,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同时,能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发生转型,促进旅游及冰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新经济的又一增长点。其次,冰雪特色小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冰雪运动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度假需求,推动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夯实冰雪运动文化。再次,冰雪特色小镇由于项目特点和地质要求,一般布局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山区城镇,为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形成品牌效应,当地政府必须加强交通、餐饮、购物、住宿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城镇转型,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最后,成熟的冰雪特色小镇是一个产业集聚的综合发展平台,并且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涉及众多的相关产业,为当地提供了数量大、种类多的就业岗位[5]。因此,冰雪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能有效提高当地就业率,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1.3 欧美特色冰雪小镇的建设特点

国际知名滑雪小镇大多分布于北纬43°附近,包括“滑雪天堂”阿尔卑斯、加拿大惠斯勒、美国范尔等知名雪场,新西兰皇后镇是南半球知名度最高的滑雪小镇。国外滑雪场,以法国VALMOREL小镇为例,其小镇占地面积有8.3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27,000平方米,床位12500个,中心小镇服务整个片区;北美的威尔度假区,整个威尔的床位数是5.5万个,雪道的数量是193条,缆车数量33条,人造雪面积达58.52%。威尔拥有一主一副两个商业中心,服务整个片区,其中,水疗和温泉中心超过12个。在欧美,成功的雪场普遍是全季运营。例如,春季以会展、团建为主;夏季主打家庭避暑;秋季观景、摄影;冬季除了滑雪,还要有冰雪音乐节等[7]。

由此可见,在基础建设规划方面,冰雪小镇要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多维度的体验,在保证雪道质量基础上,应该建设一定规格的附属设施,并且结合当地旅游特色,开发多种类、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冰雪运动是真正的产业驱动,将为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转型发挥巨大作用,国家对于冰雪产业发展应该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帮助资源落地。

1.4 我国目前冰雪小镇发展现状

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后我国冰雪小镇发展迅速,大多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而且已经成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15年建成了5个,到2020年已经发展成40个(图1)。根据《2018年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冰雪小镇的经济规模达到220亿元,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6000亿元,占总的冰雪市场比重已经超过了50%。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建设的冰雪小镇基本定位于休闲度假型,服务对象主要是滑雪爱好者度假休闲运动。

图 1 冰雪小镇数据图

Figure 1 Data map of ice and snow town

2 崇礼冰雪小镇的定位

2.1 崇礼冰雪运动的特点

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崇礼地处高纬度地区,降雪丰厚且雪季较长,滑雪期长达150多天,冬季平均气温为-12℃,地区平均风速仅为二级,滑雪山地坡度多在5°~35°之间,滑雪场的坡度,具备建设“皇冠级”高山滑雪场的天然条件,且适合开展国际高端竞技滑雪运动。张家口市作为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连接京津、晋蒙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张高铁完工后,北京至张家口的交通时间仅有短短的50分钟左右,交通十分便捷。崇礼是北京冬奥会的奥运村所在地,除高山滑雪和雪橇雪车外的滑雪项目比赛都在崇礼举行,冬奥会98块金牌中有50块要在这里产生。根据规划,冬奥会结束后这里还将建设一处奥林匹克公园。据统计申冬奥成功后第一个雪季,崇礼接待国外滑雪游客十万人次左右,2015年崇礼接待游客2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和39%。至2017年入境游客已经突破16万人次。目前已建成万龙、长城岭、云顶、多乐美地、太舞四季五大雪场,且各大雪场接待能力很强,雪场集聚度较高,一系列与冰雪产业相关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建设。根据计划还将推进万龙、云顶、太舞等赛事核心区滑雪场扩模升级,计划新增雪道67条、47.6公里,索道9条、9.7公里,总量分别达到169条、160.2公里,索道魔毯47条、35.6公里,将全面提升承办国际滑雪赛事的能力和水平,也为冰雪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场地设施建设保障。

2) 借冬奥东风,促全民健身

尽管冬奥会无论从规模还是盈利都远不及夏奥会,但毕竟也是冰雪运动最顶级盛会,都灵冬奥会赞助收入达12亿美元,转播收入4.06亿美元。同时冬奥会的申办,将会带动大批国内外旅游者亲临赛事举办地,这也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收益。其实相对于冬奥会的显性经济价值,我国领导人更为关注冬奥会举办的内涵,冬奥会的举办能极大促进全民健身冰雪项目的开展,能够提高国民冰雪项目体育兴趣,冰雪人口也会迅速增加,这些都为冰雪体育产业的长久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张家口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投资环境的改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都会对张家口消费市场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2016年,张家口发布《加快冰雪运动振兴发展的意见》,预计2022年,张家口市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冰雪产业向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城市建设向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和奥运名城打造。从“全民健身”角度来看,冰雪运动的推行,将带动冬季运动参与人数;“三亿人上冰雪”政策的落实,也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了解冰雪运动,从而促进全民健身政策的落实;由国务院颁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校园冰雪计划,2020年冰雪特色学校已经达到2000所(图2),涉及家庭超过100万户;崇礼冰雪小镇的建设有利于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有效改善体育产业供给,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全民健身及健身消费的需求,同时全民健身政策又为冰雪小镇建设提供可能。

图 2 中国特色冰雪学校数据图

Figure 2 Data map of ice snow schoo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2 崇礼冰雪小镇建设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北京冬奥会未来规划和发展定位中,崇礼作为冬奥核心区、国际冰雪赛事和国家冰雪运动推广基地,将被打造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冬奥运动休闲小镇,不仅服务于冬奥会需要,还将在未来几十年满足热爱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的城市居民的需求,提供度假休闲胜地。作为河北省重点合作项目,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在2018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这标志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项目——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正式进入建设期。该项目涵盖高铁交通配套设施、休闲广场、星际接待酒店、会展中心以及运动康复医院等多类冬奥会服务设施,由此可知,崇礼冰雪小镇是名副其实的“冬奥小镇”。规划建设的崇礼冰雪旅游小镇位于主城区中部,规划为“两轴一带四片区”的建筑格局,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是集会议、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目前已建成18个项目,提供就业岗位近4000个,其中2500人通过在该区域从事旅游服务相关工作实现脱贫,推动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

3 崇礼冰雪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文化支撑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关键点是形成自己的小镇特色,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要突出“特色小镇”特殊韵味,避免“千镇一面”的局面。可以说没有文化融合的特色小镇,就像没有“灵魂”一样[8]。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社会媒体对冰雪运动的宣传逐渐加强,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为崇礼打造冰雪特色小镇,提供了充足的消费人群。目前张家口崇礼地区的“冰雪文化”虽然有消费人群和场地的支持,但并没有融合特色鲜明的燕赵文化,形成了一种有产业没有文化特色的尴尬场面。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如果单纯依靠某一项体育运动目,很容易失去旅游价值。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促进产业融合,促进体育特色小镇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张家口冰雪小镇的建设,应坚持“冰雪+”的发展模式,针对张家口地区冰雪小镇建设地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充分挖掘张家口地区民风民俗及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冰雪+文化”的发展模式。特色小镇的开发要尊重当地的历史。

3.2 缺乏冰雪旅游产业品牌

北京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冰雪旅游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冰雪旅游产业生态环境逐渐优化,张家口冰雪旅游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将大幅度提升。但崇礼冰雪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加强品牌推广,突出小镇的品牌特色,才能将张家口冰雪特色小镇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众所周知,欧美地区冰雪产业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例如加拿大渥太华冬令节、魁北克冬季狂欢节被誉为全球最佳的滑雪乐园;瑞士阿尔卑斯山山地旅游节、格林德尔瓦尔德国际冰雪节在全球其有极强的影响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效仿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前,澳大利亚政府专门拨款对悉尼进行宣传,最大限度的扩大悉尼的知名度,从而充分的带动了澳大利亚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张家口崇礼国际滑雪节作为张家口市一张响亮的名片,以国际化的视野打造“中国雪都”和“东方达沃斯”的发展目标,逐步走出国内与国际接轨。目前大部分滑雪场和度假村仅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国际知名冰雪旅游品牌存在较大差距。

3.3 冰雪专业人才资源缺乏

2022年冬奥会“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确立,让更广阔的人群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可能。随着崇礼场地设施日趋完善,与冰雪运动相关的产业链日益融合,崇礼冰雪旅游人数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状态,从而形成庞大的冰雪旅游消费市场。同时冬奥会将为张家口地区提供数万有关冰雪运动的岗位,从而吸引大批专业冰雪人才流入张家口地区。但目前张家口冰雪产业遇到人才危机,滑雪场专业教练员、冰雪机械操作、景区管理等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借鉴索契冬奥会经验,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约需要冰雪专业人才6万人左右,冰雪机械操作、冰雪场馆运营、冰雪器其维护维修、雪上救护等冰雪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目前张家口地区冰雪专业人才主要依靠从东北引进,本地专业人才奇缺。专业人才的引入不足,导致张家口目前冰雪专业人才尴尬的局面。据调查,全国专业队运动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工作的大概有200多人,而全国滑冰场却不止200个。不仅仅是张家口地区,全国“冰雪小镇”均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

3.4 缺乏赛事宣传

冰雪赛事在欧美冰雪强国历来都是冰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冰雪特色小镇升级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商业冰雪赛事几乎为空白,所有赛事收入都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赛事经费,滑雪场地承办、赛事版权费、商业赞助、门票收入、报名费等体育产业收入来源都有待开发。需要说明冰雪体育赛事既包括职业、专业赛事,也应该包括民间业余赛事,如果组织得当,赛事版权和商业赞助将会极大提高冰雪小镇的经济收益,更会提高小镇的知名度。相信随着冰雪赛事的影响力不断放大(见图3),赛事版权和商业赞助将会成为提升冰雪赛事商业价值的重要突破口。

图 3 中国冰雪赛事规模及预测图

Figure 3 Scale and forecast of China’s ice and snow events

4 崇礼冰雪小镇建设路径及方向

4.1 彰显文化底蕴,打造“冰雪+文化”小镇

历史是是一面明镜,有了这面镜子,我们就会看清自己的模样。我国的冰雪小镇建设应该关注自己的历史,避免全盘模仿。国外游客要看的是中国的文化特色,而不是把其他国家的东西拿过来看。所以要尊重历史,挖掘本地文化。张家口作为北方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民俗文化众多:阳河岸的“软秧歌”“蔚县剪纸”、暖泉镇古老节日社火之一的“打树花”、琢鹿三祖文化等均是张家口地区特色传统文化。在崇礼打造以冰雪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时,积极挖掘、融合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冰雪运动中,既能让游客体验冰雪带来的快乐,更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北方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目前河北省领导层加大了冰雪运动项目的开发和研发工作力度,委托河北师范大学与国家滑冰协会联手打造“体教融合”发展项目,开发民间传统冰雪游戏,广泛流行于白洋淀地区的“冰雪球”“冰车”以及皇宫“冰嬉”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游戏应该进入“冰雪小镇”规划,成为吸睛亮点。如何紧扣冬奥会,打造“文化+冰雪旅游”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成为关键。总之,特色小镇的建设无疑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4.2 积极培养冰雪专业人才

针对我国冰雪事业在体育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近年来张家口不断加强冰雪运动学校建设,推进张家口学院筹建冰雪学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北京体育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等国内外冰雪运动院校积极合作交流,组织推进“百千万冰雪工程”实施计划,积极培养服务冬奥会的医学、护理、翻译等各类人才。面对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和服务技术专业岗位空乏,除了人才培养还要注意人才引进,要关注人口流动,资源更新,人口和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4.3 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促进品牌特色形成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冬奥引领、旅游立县、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充分抓住冬奥会这一有利契机,倾力打造世界知名冰雪旅游胜地,同时积极带动张家口周边各类滑雪节、冰展节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新型经济形态影响下,不断创新、改革、发展更为广阔的网络平台,完善崇礼冰雪旅游网,积极更新发布旅游信息,形成强大的网络宣传攻势,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利用新闻报道、专题片等形式,在提高崇礼冰雪小镇关注度的同时,打造国际性冰雪旅游知名品牌。另外,要运用多元的营销宣传手段,打造情感牌。从冬奥盛事后这里再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冰雪小镇,它是一个承载冬奥会历史的小镇,要将冬奥余辉发扬。让来自个世界各地的人都深深体验到中国版冬奥的文化特色。让这一届冬奥会有中国元素,中国情怀,让游客无法忘怀。

4.4 运动主导、赛事促进、产业聚集

当前各城市马拉松比赛风起云涌,参与者众多。而冰雪群众性比赛几乎没有,应该大力打造民间赛事,与高水平赛事相辅相成,以赛促学,重在体验,成为冬季崇礼的另一张名片,形成固定化赛事,以赛事带动参与者与观光者。面对家庭游客核心客户群,可以推出“家庭认证”,面对不同年龄段家庭推出不同运动强度的冰雪挑战性赛事,增加家庭参与积极性,同时可以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打造冰雪文化主题的特色小镇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构建覆盖全面的商业带,带动地区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高度融合的产业链,以满足游客对体育运动、古迹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建臣.冬奥会推动北京建设世界体育城市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7-05-11.

[3] 张雷.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概念、类型与发展路径[J].体育科学,2018,38(1):18-26.

[4] 王志文,沈克印.产业融合视角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77-81.

[5] 张旭东.北京2022冬奥会雪上场馆赛后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6] 张永韬.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区域)的影响研究评述[J].体育与科学,2013(3):18-23.

[7] 邹硕.温哥华冬奥会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8]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