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是我国多所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而增设一门的新专业。多数院校开设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都包含体育舞蹈和健美操两个方向,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体育表演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专业表演团体、学校、健身俱乐部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体育表演、教学、组织与训练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的日渐饱和,市场能够提供给健美操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量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健美操方向学生“毕业就失业”现象的诞生。如何解决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专业人才的就业难这一时代问题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点。
选取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7—2020级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健美操方向的学生80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59人)作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的数据库,以“体育艺术表演”“毕业生”“就业现状”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查阅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认真研读并进行整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笔者自行研究设计了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健美操方向)就业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了8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 80份,有效率为100% 。
3)数理统计法
调查表回收后,采用 Excel 2016 软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取向
通过表1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取向分布来看,健美操方向学生有5%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经过访谈得知这部分学生在读期间经常参加健美操培训班工作、自己从事网络或者线下的经商活动;有37.5%的健美操方向的学生选择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有7.5%的健美操方向学生选择到健美操培训结构工作;也有51.25%的健美操方向学生选择考取教师编制,这充分表明教师编制对很多健美操方向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稳定的工作;还有22.5%的学生选择其他工作,经过了解这部分学生有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寻工作,也有的等待家庭的协调等。
表 1 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一览表
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 外出创业或自主创业 | 参加健美操培训行业 | 考取教师编制 | 其他 | |
人数 | 30 | 4 | 6 | 41 | 18 |
百分比 | 37.5% | 5% | 7.5% | 51.25% | 22.5% |
2)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薪酬
“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水平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较高的薪酬水平反映了学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1]就业薪酬的期待值反映出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最大期望。通过调查表2发现,健美操方向毕业生大部分都希望自己的月收入在5001—7000元之间(31人)以及7001元以上(32人),占比分别为38.75%、40%;希望自己的就业薪酬在3001—5000元之间的学生比例为18.75%;3000元及以下的人数非常之少,仅有2人,占比2.5%。
表 2 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薪酬调查一览表
3000元及以下 | 3001—5000元 | 5001—7000元 | 7001元以上 | |
人数 | 2 | 15 | 31 | 32 |
百分比 | 2.5% | 18.75% | 38.75% | 40% |
3)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城市
从调查可知(见表3),学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非常之多,选择一线城市的学生有17人,占比21.25%。根据部分学生访谈得知,学生认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薪酬待遇好,能够在一线城市快速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其发展前景广阔。选择自己家乡城市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48.75%,通过交谈得知,这部分同学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工作选择家乡城市便于照顾年迈的父母。选择工作城市得有16人,占比20%,这部分同学认为要以工作为重;选择其他的有8人,占比10%。
表 3 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城市调查一览表
一线城市 | 家乡城市 | 工作城市 | 其他 | |
人数 | 17 | 39 | 16 | 8 |
百分比 | 21.25% | 48.75% | 20% | 10% |
4)健美操方向学生考取证书
从调查表4来看,在四年本科读书期间,66.25% 的健美操方向的学生考取的计算机证书,经过交流得知,计算机证书为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考取的证书,否则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选择将健美操老师作为未来的职业而去考取教师资格证,占比为32.5% 。35% 的学生选择考取健美操教练证,经访谈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健美操培训中心担任过教练员,希望毕业后先从事健美操教练工作,然后等待时机成熟可以独立经营一家健美操培训机构。由于高中学习因素的缘故,导致仅有12.5%的健美操方向的学生考取了英语四六级证书,这表明健美操方向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68.75%的健美操方向的学生考取其他证书,例如健身教练证、瑜伽导师证、游泳教练证等,与之交谈得知,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准备从事相关的行业。
表 4 健美操方向学生考取的证书统计一览表
英语四级 | 英语六级 | 计算机 | 教师资格 | 健美操教练 | 其他 | |
人数 | 9 | 1 | 53 | 26 | 28 | 55 |
百分比 | 11.25% | 1.25% | 66.25% | 32.5% | 35% | 68.75% |
1)对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专业就业形势有清晰地认知
从调查表5可以看出,健美操方向的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非常清晰地认知。50%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工作,这跟体育艺术表演专业限制以及体育学(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业开设健美操课程有着紧密的关系,体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技术技能较多,而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专业对其他技能几乎一无所知,是导致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32.5%学生认为有点严峻,但比其他低学历人群要容易;13.75%的学生则认为虽然有点严峻,与其他低学历人群差不多,由此可见,健美操方向学生对其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知,仅有3.75%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
表 5 健美操方向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调查一览表
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工作 | 有点严峻,但比其他学历低人群要容易 | 有点严峻,与其他低学历人群差不多 | 不了解 | |
人数 | 40 | 26 | 11 | 3 |
百分比 | 50% | 32.5% | 13.75% | 3.75% |
2)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意识增强,就业自信心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2]从调查来看,尽管学生认为健美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仍有71.25%健美操方向学生认为社会对健美操的需求度很多,该专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23.75%健美操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学校及其社会辅导机构的需求。5%的健美操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优势不够。由此可见,当前健美操方向的学生就业意识逐渐增强。实际工作中,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如,特别是健美操运动技能,在工作中,学生可以在公司年会、庆祝会等场合之中,组织同事进行编排演练,为公司的各种晚会增光添彩,从而备受公司领导、同事的信任。
3)健美操方向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等,是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成败的重要教育教学课程。”[3]尽管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健美操方向的学生都未能为自己制定一份职业规划。经过调查和访谈得知,80%健美操方向学生对职业规范几乎一无所知,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
1)第一因素——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4]从调查表6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是影响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第一因素,占比86.25%。健美操方向学生本科四年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由于长年在校园进行封闭式学习,社会实践经历较少,走向社会后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遭受不公平待遇等等。这些将会对健美操方向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交流沟通等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对学生的就业取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 6 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一览表
社会环境 | 自我价值实现 | 家庭因素 | 外来文化因素 | 其他 | |
人数 | 69 | 38 | 27 | 25 | 24 |
百分比 | 86.25% | 47.5% | 33.75% | 31.25% | 30% |
2)第二因素——自我价值实现
从调查表7可以看出,健美操方向有47.5%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33.75%的学生选择先择业再就业,10%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还有8.75%的学生选择待业。“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体育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社会体育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建设高素质的社会体育工作人才队伍,不仅是体育行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培训行业日益成熟,健美操培训行业逐渐火爆,众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纷纷将孩子送去健美操培训中心进行学习(例如啦操、亲子操等),众多的家长为长远考虑让孩子从事健美操运动,高中三年期间从事健美操训练,便于参加体育艺术考试。基于此,很多健美操方向学生选择先就业,从事健美操培训行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见表6,占比47.5%)。
表 7 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方式调查一览表
先就业再择业 | 先择业再就业 | 直接就业 | 待业 | |
人数 | 38 | 27 | 8 | 7 |
百分比 | 47.5% | 33.75% | 10% | 8.75% |
3)第三因素——家庭因素
从调查表6中可以看出,家庭因素是影响健美操学生就业取向的第三因素,共有27人,占比33.75%,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就业取向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来自告知家庭的健美操方向的孩子,父母在职业选择上能够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让自家的孩子合理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将经济利益放在找工作的首位,最终就业工作选择的不合理,造成严重的就业后果。因此,在健美操方向学生的就业取向上应该认真考虑家庭因素,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职业。
4)第四因素——外来文化因素
从调查表6中可以看出,31.25%的健美操学生职业取向受到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一比例值得认真思考。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教育资源进行流动分享,彼此之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但仍有少数大学生盲目崇洋媚外。”[6]
外来思想涌入中国教育行业固然好处之多,对中国学生的思想认知提高了,但是一些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西方的拜金主义、人人为己、过于开放和自由以及贪图享乐主义等。
5)第五因素——其他
从调查表6中可以看出,30%的其他因素也是影响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之一,仅次于外来文化因素。经过与同学们交谈得知,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综合素质与就业观念之间的差别,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思想观念不成熟,导致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院重视学生表演技术的培养,体育技能较差,缩小健美操方向学生的就业渠道;还有学生考虑男女朋友工作城市之间的关系等。
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日渐成熟,对当前健美操的就业趋势认知深刻,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考取各种证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旨在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取向受到社会环境、自我价值、家庭因素、外来文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很多健美操方向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从而影响其就业选择。
针对高校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以及学校培养改革方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健美操方向学生的就业。
1)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增加健美操专业就业岗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不断提高,这为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学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和机会。
体育艺术表演(健美操方向)中分为:大众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啦啦操等,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际需要,结合健美操方向学生所学内容,针对这些市场进行深层次挖掘,把健身性、参与性强的操类项目放入健身俱乐部和全民健身运动中,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健身,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发展。
2)积极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健美操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弱决定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决定了他们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工作,决定就业率高低的关键因素。”[7]在四年本科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健美操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等,这些能力培养可以通过课程教学以及实践课程进行培养。在实践课程中,可以选派健美操学生到相关的教学和社区进行健美操以及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这为广大的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
不同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学生入学后可以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了解健美操方向学生的就业意向,从而开展针对性课程的设置与学习,提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学院以及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积极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就业取向课程
“能力是练出来的,学校应该安排一定的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训练和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职业。”[8]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着不同之处,本专业主要学习相关专业方向的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表演艺术方面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和具备独立完成表演、教学与训练、组织编导等方面的基本技巧与基本能力。其课程设置也有非常大的区别,为了增加健美操方向学生就业,应该增设与市场发展相关的科目以及就业取向课程,让学生积极了解市场需求,发展个性,发挥所长。学校和学院积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学生的就业良好的理论基础。
[1] 张颜江,彭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影响因素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2020,19(4):38-41+51.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2).
[3] 王海峰.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发展研究[J].智库时代,2018(40):176-177.
[4] 王珠凡,李茂华.就业价值取向变迁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7(2):57-61.
[5] 王春明.我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发展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4):112-115.
[6] 张莉,陆亚玲,沈新,等.外来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0(3):115-117.
[7] 张国斌.江西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8] 徐晓琴,陈敏.民办高校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