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了推广中国传统体育。要想形成我国传统体育竞赛体系的训练和竞赛机制,需要认真梳理武术、摔跤、象棋、射箭、龙舟、毽球、五琴戏、舞龙舞狮等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传统体育教学,因地制宜开展训练和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龙狮运动也面临创新。传统的以力量为基础的龙狮运动需要在延续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龙狮课程需注入新鲜血液,并运用科技的力量,包括互联网、自媒体、音乐等,使之更上一层楼。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学习舞龙舞狮课程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意义,而且是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团结协作精神的内在要求,是舞龙舞狮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新河街学校的“龙狮进校园”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龙狮运动进校园”的初步实行进行总结,找出实行的促进因素、阻碍因素以及取得的效果,促进龙狮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新河街学校在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对“龙狮进校园”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查阅相关信息,并做出归纳与整理;运用实地调查法深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新河街学校的龙狮课程进行调查研究;运用访谈法对新河街学校的体育社团活动负责人范校长,体育老师贺老师,龙狮教学专家梅林琦,龙狮教学助手秦奋,赵文作等人进行了访谈,并对报名参与龙狮社团课程的全体学生进行简单的访谈,访谈情况如表1所示;最后,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表1 教学老师基本情况
访谈对象 | 工作单位 | 职务 |
范校长 | 新河街学校 | 副校长/社团活动负责人 |
贺老师 | 新河街学校 | 体育老师 |
菲菲老师 | 新河街学校 | 三年级班主任 |
梅林琦 | 湖北大学 | 副教授/湖北大学龙狮团教练/新河街学校龙狮外教 |
赵文作 | 湖北大学 | 研究生在读学生/湖北大学龙狮团助理教练/新河街学校龙狮外教 |
秦奋 | 湖北大学 | 研究生在读学生/湖北大学龙狮团成员/新河街学校龙狮外教助教 |
通过访谈得知,新河街学校每周五有一次社团课,课程内容包括七巧板、绘画、韵律操、折纸、书法、葫芦丝、花样跳绳、啦啦操、合唱、篮球、龙狮、尤克里里、武术、围棋等,其中,韵律操、花样跳绳、篮球、武术和舞龙是请的湖北大学体育学院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相关专业证书的学生作为外教老师。
早在古代,“龙”就是中国氏族的图腾形象,并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商代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了先民作“土 龙”求雨的风俗,“龙”字和“作”字连在一起的记载及史学家对此土龙求雨现象描述的“执物舞成龙的情形,他们身手相续,跃上伏下流动回环”可以说是最早的集体舞龙记录之一。中国古代皇帝身穿龙袍,“龙”为天子专用图腾,在人民群众眼中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祥瑞,现在舞龙文化依然沿袭并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舞龙这项运动,广场舞近年来十分盛行,“彩带龙”亦是中老年人锻炼的热门项目,不仅加强群众的文化自信,而且真真切切地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个优化改善,青年以九人龙、五人龙以及三人龙为主要锻炼方向,很多大学会成立龙狮队参加舞龙比赛,多以竞技为主。
狮子分为南狮和北狮,北狮小团队由“引狮员”两头狮子组成,表演较为粗犷,能从表演中看到英勇以及刚强,还有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狮的演出主要集中在《文狮》上。它注重面部表情,如抓挠、颤抖和舔,栩栩如生,可爱极了。它也有一些困难的技能,如高风险的果岭采摘。以广东为中心,在香港、澳门和南洋很受欢迎。无论南狮还是北狮,都需要狮头与狮尾,以及与其他狮子或鼓手等队员的高度配合,达到高度默契,观众才能感受到狮子的外形和精神,充分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
龙狮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间体育活动,不仅是运动技能、体能和意志力的锻炼,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内在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持久凝聚力和精神图腾。在中小学开展龙狮课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民族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细节。龙狮运动是中华文化的最佳传承之一,传统的龙狮运动是对龙狮运动的改进和学习,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友好合作的精神,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狮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情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竞争与合作:乐观拼搏的人生态度。舞龙舞狮是一种传统艺术,是一种文化。舞龙舞狮的课堂教育也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舞龙舞狮技术的传承。八字舞龙、游龙、绕身舞龙、龙腾九霄、换位舞龙等动作和造型不仅保证了龙型的美观,而且提高了队友在交流中的技术经验,狮队中的北狮双狮高台交叠,引狮员架狮;双狮高台踩背,引狮员狮身倒立等造型不仅做出形态,更是需要5个人的高度配合,双狮左肩转体360,转体180甩狮尾等动作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南狮中的踩高桩以及狮子的一动一静跟鼓点的配合等等。社团活动内容丰富,每社团在学期末进行活动汇报表演,小学生的表现欲是较为激烈,欣赏其他活动的同时对自己的汇报也非常严格,据外教老师描述,课堂氛围非常好,经常有其他社团的学生过来学习,由于报名人数过多,汇报表演会进行一次筛选,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在表演方阵参加汇报的完整套路,落选的同学汇报当天只能拿着器材在方阵两边挥舞,学生们珍惜机会,都渴望成为C位演出的成员,与周围的朋友共同进步,调查跟踪到演出当天发现,即使没被选进演出方阵的同学也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努力的完成表演内容,在方阵外侧用创意彩带龙舞动,龙狮运动不仅塑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竞争发现差距,培养竞争意识,发现差距和不足,促进学习;还塑造了学生勇敢的个性,逐渐消除恐惧害怕的心理,从开始的畏惧龙狮难度动作,到后来的熟能生巧,串联不同动作形成套路,这完全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同时,所有学生都通过此次表演对自信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是在方阵里才能出彩,方阵外的同学努力过后竟成了场上最出彩的部分,培养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表演与比赛: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所有社团活动课程结束时的汇报表演名为表演,实际上是一种竞争。在完成自己的表演的同时,他们也加入了最佳社团的竞争。比赛活动以参与为主,学生们将积极准备,提高自己的成绩,在学习技能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格。热情的训练,风雨无阻,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技术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友谊已经长期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同学们站在舞台中央,面对陌生的面孔,不仅锻炼了自己,克服内心的恐惧,更是在众目睽睽下解放了自己的正常本性,培养了敢于面对公众、坦然面对未来的成熟心态,引导他们学会欣赏比赛中的不同项目,理解和欣赏的目的是了解美好的事物和人,不要迷失在自己的心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不要嫉妒,长大后要宽宏大量,善解人意;同时,发现不足,发扬优秀,也是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不管成绩有多好,也有一些缺点,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缺点要改进,保持优秀的一面,逐步改进和完善,教育学生戒骄戒躁,防范事物的无休止的规律;通过鼓励与分享,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之美。
龙狮运动本身具有丰富的竞技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具有较强的自我娱乐和娱人功能。在中小学进行龙狮运动,学生及教师会充满精神和快乐,如果经常锻炼练习,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文化情感。在现代社会,体育已成为人们体育娱乐的主要方式,通过体育中介人的心理情感,可以享受到体育文化的益处和人的生命价值。龙狮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健身功能,已成为一项较好的娱乐健身运动。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学习龙狮课程将会有无限收获。
2)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技能与文化:海纳百川的传统艺术。龙狮运动具有自发性、娱乐性和随意性,是传统的文化精华。它已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竞赛形式,它是汉族传统文化中舞龙舞狮等民间活动规范化的产物。这种优良的传统文化不能摒弃,开设龙狮课可有效向学生传播;当今社会学生用电脑手机平板过度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运动是一种常态,而龙狮运动是丰富且有趣的,龙的灵性,狮子的活泼以及龙与狮的互动美都是非常吸人眼球的,这种团体项目是可以增强兴趣的,不仅娱乐身心,还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将龙狮运动精神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运动技艺,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
团结协作:大幅提升集体责任感。龙狮运动是一个团体项目,10人组成一条九人龙,5人组成两头狮子,缺一不可,这类运动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有极大提高的,一人不想参与训练学习,就有4人或者9人等着这一个人,独彩龙虽然只需要一个人,但是是需要和其他的个体独彩龙保持动作一致的,这对团队协作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出于责任心和自身的心理负罪感,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激发,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也会逐渐提高。一起流汗,一起哭泣,一起努力,一起向上,每个个体都会融为一体,多个个体才会真正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团结、友谊、合作的目的。团队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并逐渐将团队从小群体嵌入到大群体中,不仅促进了学生集体责任的质的飞跃,而且影响到更多的人,促进了社会责任的提高。
3)增进龙狮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团队与建设:桃李芬芳的龙狮传人。龙狮运动经过多年的沉淀,在社会已经有了不错的反响,2019年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龙狮、凤、鱼虾等传统文化的运动参加开幕式演出,使其龙狮文化更上一层楼,若龙狮进校园活动大幅开展,进行系统的培养管理,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及思想,不同想法的碰撞,以传统龙狮与现代文化的融汇贯通,或许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龙狮团队逐日壮大指日可待。
传承与创新:欣欣向荣的文化精髓。龙狮发展应顺应新时代,注入新的元素,龙狮文化面向各方,招纳更多贤士,如对艺术有所造诣的人才,可对舞龙舞狮比赛或者表演的传统套路创编有更多的建议,不停留在已有的东西上;音乐,一段完整且符合题材且高级的音乐是舞龙舞狮比赛或表演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按部就班是行不通的,自媒体的火爆有目共睹,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是用来宣传自身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需要文采飞扬的同学,以文字的方式传达感情。“龙狮进校园”就很好地给年轻龙狮人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传播给祖国的花朵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龙狮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将继续下去。
舞龙舞狮作为优秀传统项目之一,拥有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需要得到更好的发扬。当国家政策的号召,多培育此类人才,“龙狮进校园”不仅满足了学生对龙狮艺术的向往,也给参与龙狮运动成员一定的激励。能够在师资力量雄厚、场地设施充足、配套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向全国传播龙狮文化与理念的精髓,同时也是龙狮运动迈向新的台阶,推陈出新的一个重要契机。
[1] 余文斌.民间龙狮运动起源与发展的文化审视[J].农业考古,2008(3):221-223.
[2] 刘静,余汉桥.从文化结构看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现代化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889.
[3] 钱其琛.深刻开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N].人民日报,2000-04-03.
[4] 吕韶钧,彭芳.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195.
[5] 高亮,等.舞龙舞狮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4).
[6] 冯发金,王岗.困境与出路: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共生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18,41(12):130-136.
[7] 卫巍.对大学体育开设舞龙舞狮课程的意义研究[J].考试刊,2018(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