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与红色资源融合起来,赓续红色血脉。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思政教育作为培养下一代坚定信仰的重要环节备受瞩目。党的二十大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弘扬做出进一步的指示,强调在新时期要大力开发和整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在此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革命历史的宝贵遗产,承载着先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正逐渐成为丰富家庭思政教育内涵的关键要素。通过传承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旨在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具有责任心的品格,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家庭思政教育中已成为新趋势。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其价值观的形成对个体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拓展,可以引导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教育是儿童的第一课堂,而红色文化资源则是这个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教材。家长通过借助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资料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思政教育,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拓展,不仅可以使孩子了解和认识社会规则,还能引导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实现价值观的内化,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2]思政教育环境的营造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对其人格特质、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拓展,则是在家庭环境中播下了思政教育的种子。它不仅在硬件上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同时也在软件上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1]。这种环境使孩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
社会道德风尚的构建属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建设范畴,它影响着每一位公民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态度。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与拓展,能够引导家庭塑造和传承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家庭教育,孩子自幼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家庭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它能够通过家庭思政教育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挑战
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父母的思政素养和教育水平成为主要阻碍。不少父母对红色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缺乏足够的红色文化素养与思政教育技巧,这无疑增加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难度。其次,网络信息化的冲击带来挑战。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孩子们接触的信息日益丰富多样,包括一些会冲击他们价值观的错误信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有效传承。最后,红色文化资源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构成了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但如何将适应时代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传承到家庭思政教育中,使其能够真正服务于孩子的成长,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拓展挑战
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拓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是一大难题。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如何依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拓展和个性化应用,是一项重大的挑战[2]。二是思政教育资源的科技化带来挑战。随着科技进步,教育方式不断变革,如何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成为一大挑战。三是跨文化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拓展红色文化资源,使之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1)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机遇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长们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提升,他们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为孩子进行思政教育,这为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中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大力传承提供了可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使得家长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电子书籍、在线课程等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家庭思政教育中。再次,社区教育的推广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提供了机遇。通过社区举办的思政教育讲座、活动等,可以增强家长们对红色文化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最后,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也为其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机遇。例如,政策支持、教材开发等方面都为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2)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拓展机遇
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拓展也具有不少机遇。第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向家庭,使家庭思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第二,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重视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拓展提供了机遇。随着社会对于品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视,思政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也日益显现,这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拓展创造了更多可能。第三,家庭思政教育的多元化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拓展提供了机遇。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孩子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家庭思政教育,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拓展,首要策略是提升家长的思政教育意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思想教育观念、态度与能力,直接影响家庭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首先,需建立红色文化家庭思政教育指导服务系统,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家长提供实时、全方位的教育支持。这种服务系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包括面对面的咨询服务,也包括在线的教育资源库,以满足家长们不同的需要[3]。其次,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强家长的红色文化知识普及工作。这包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传播红色文化的基础知识,引导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最后,建立家长的红色文化学习社群,鼓励家长们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家长们在社群中可以分享自己在思政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红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得到其他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红色文化是历史实践孕育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家庭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孩子进行思政教育。第一,家长可以搜集红色故事与相关事例,与孩子一起阅读优秀故事、学习先进人物,充分利用红色文本资源,品味红色文化思想,并适当给孩子鼓舞,带来激励与启迪,使孩子认识到红色文化思政的教育价值。第二,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观红色文化思政展览或是参观红色文化圣地,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在旅游实践中促进家庭思政教育的效果。第三,善用互联网、广播等媒介,如微博、抖音、喜马拉雅等互动性强的App,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短视频或收听相关音频,激发孩子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接触和学习,以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从而达到家庭思政教育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拓展来说,创新其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策略。第一,可以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手段,打造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资源库。例如,可以开发包含红色文化资源的手机App或者网站,提供动画、视频、音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孩子们不同的学习需要。第二,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效果。例如,可以利用故事、案例、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方法,使得红色文化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第三,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举办家庭主题日、家庭讨论会等,引导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学习和践行思政教育内容。
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能够构建强大的教育网络,有效弥补各方的教育资源短板,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家庭应成为思政教育的第一阵地。家长需主动承担思政教育责任,结合孩子生活实际,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此外,家庭还应主动与学校、社区沟通,掌握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配合家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计划。同时,学校还应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为家庭提供红色文化知识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社区则应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源,助力家庭和学校进行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社区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社区论坛、公益活动等,提供实践思政教育的平台。同时,社区还应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家庭和学校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援。
家庭环境的多样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拓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对不同家庭环境进行定制化的思政教育策略。具体策略如下:第一,根据家庭背景的不同,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和整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资源。例如,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地区的家庭,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相关资源,进行家庭思政教育;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的家庭,可以利用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资料,对孩子进行家庭思政教育。第二,针对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理解能力,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教育水平高的家长,可以提供深度阅读材料,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相关知识;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家长,可以提供简单易懂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导他们了解基本红色文化知识。第三,针对家庭的特殊需求,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思政教育方案。例如,对于有特殊孩子的家庭,可以提供适应性红色文化资源,帮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拓展意义深远。通过深化理解其价值、挑战与机遇,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能够更好地推进家庭思政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