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019919
Current Downloads: 621264

Education Study

ISSN Print:2707-0611
ISSN Online:2707-062X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ask-driven Methodology in College Speech Courses

Education Study / 2025,7(9): 972-975 / 2025-09-24 look314 look167
  • Authors: 顾斌
  • Information: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北京
  • Keyword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ology; College speech course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utonomous learning
    任务驱动教学法; 大学演讲课程; 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
  • Abstract: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ology is a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hat drives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specific task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college speech courses, including its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specific ca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 it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enhancing students’ speech abilities, stimulat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promoting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anwhi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的应用,包括其定义、特点、实施步骤及具体案例。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该教学法在提升学生演讲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效果,同时将讨论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DOI: https://doi.org/10.35534/es.0709184
  • Cite: 顾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研讨,2025,7(9):972-975.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在大学教育中,演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演讲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演讲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学习兴趣,成为当前大学演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的应用,以期为演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特点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主动建构知识的环境和机会。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小组合作和互动正好契合这一理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学过程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1]。

2.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1)以任务为主线: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些任务通常与现实生活或专业领域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注重实践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实践应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

(4)强调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通常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这有助于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演讲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原则。大学演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包括内容组织、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2]。因此,任务设计应围绕这些目标,遵循真实性、挑战性、趣味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任务类型包括个人演讲任务、小组辩论任务、模拟演讲比赛等。例如,个人演讲任务可以设计为“我的梦想”主题演讲,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3分钟演讲;小组辩论任务可以设计为“网络语言对汉语发展的影响”正反方辩论,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和应变能力;模拟演讲比赛可以模拟真实演讲比赛场景,提高学生的综合演讲能力。

任务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任务导入、任务准备、任务执行和任务评价四个阶段。在任务导入阶段,教师需要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兴趣;任务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收集资料、撰写演讲稿、进行排练等。任务执行阶段,学生进行实际演讲或辩论;任务评价阶段,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表现。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4.1 实施步骤

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任务设计:教师根据演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包括演讲主题的选择、演讲稿的撰写、演讲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任务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布置:教师将设计好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说明任务的要求和完成时间。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

(3)任务实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的形式开始实施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任务展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后,进行任务展示,包括演讲稿的朗读、演讲视频的播放等形式。通过任务展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演讲能力。

(5)任务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演讲稿的质量、演讲技巧的运用、任务完成的时间等方面。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4.2 具体案例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的应用,以下提供一个具体案例。

4.2.1 案例背景

某大学二年级的演讲课程,学生人数为30人,分为5个小组,每组6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2.2 案例实施

任务设计: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撰写一篇演讲稿并进行演讲。演讲稿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演讲要求表达自然、自信、有感染力。同时,教师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

任务布置: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说明了任务的要求和完成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后收集资料和撰写演讲稿,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小组讨论和演讲练习。

任务实施:学生在课后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演讲稿撰写。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了小组讨论,对演讲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了演讲技巧方面的建议。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讲练习,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观摩和评价。通过反复练习和观摩,学生的演讲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

任务展示: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了演讲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作为观众进行观摩和评价。演讲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对学生的演讲表现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任务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演讲稿的质量、演讲技巧的运用、任务完成的时间等方面。同时,教师指出了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例如,有些学生在演讲时表现得不够自信,需要加强练习;有些学生在演讲稿的撰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评价,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4.2.3 案例效果

通过本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演讲稿的撰写方法和演讲技巧,还培养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观摩和评价其他小组的演讲表现,学生也从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演讲表现提供了有益参考。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5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效果

5.1 提升学生演讲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3]。在大学演讲课程中,这些任务通常与演讲技巧、演讲稿撰写、演讲主题选择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演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例如,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演讲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挑战。

5.2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竞争机制的设计,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演讲能力。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5.3 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进行演讲练习等。这些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演讲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5.4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演讲主题、设计演讲形式、制作演讲辅助材料等,这些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6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实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6.1 挑战

任务设计的难度: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任务设计的难度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要求,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

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是影响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演讲课程不感兴趣或缺乏自信,导致参与度不高,这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教学资源的限制:在大学演讲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学资源的限制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部分任务可能需要特定的场地、设备或材料来支持实施。然而,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这会影响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6.2 应对策略

合理设计任务:为了应对任务设计的难度挑战,教师需要合理设计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要求,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同时,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任务难度和内容,以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组织小组讨论或竞赛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7 结论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证实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演讲课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然而,其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以及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同时,可以开展长期跟踪研究,评估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影响。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大学演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其实践和推广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出色演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李静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演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3):78-85.

[2] 王立新,陈思远.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生演讲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8):45-49.

[3] 刘芳芳,赵明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公共演讲课程中的实践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5):112-118.

[4] 孙文静,郑雅文.大学演讲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评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43(2):67-73.

[5] 林晓峰,黄志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应用策略[J].高教探索,2023,44(1):89-95.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