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478222
Current Downloads: 662828

Education Study

ISSN Print:2707-0611
ISSN Online:2707-062X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少子化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发展规划意识研究——以上外贤达学院为例

A Study on the Awarenes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Among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 Taking Xiand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Humaniti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Education Study / 2025,7(10): 1092-1099 / 2025-10-28 look515 look298
  • Authors: 刘贝贝 江韦桦 陈澄 颜颖 马琦越
  • Information: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
  • Keywords: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Acade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少子化时代; 学前教育专业; 学业发展规划
  •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academic planning awareness among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It takes 654 current students from Xiand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Humaniti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conducts empirical analysi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finds that: (1) Students’ overall awareness of academic planning is weak(the average score is less than 1.9), with a risk of grade-level discontinuity: lower grades focus on short-term goals, while upper-grade students experience stagnation i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due to uncertainty in industry prospects; (2) Students have a basic awareness of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sub-replacement fertility (the average score is 2.20), but fail to effectively translate this into proactive planning actions, and pa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within the industry; (3) Professional identity serves a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academic planning(r=0.280~0.370), yet nearly half of the students exhibit low levels of professional liking, and the pressure of fertility decline further weakens their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4) Teacher guidance exerts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planning behaviors (r=0.364), while the deficiency in curriculum practicality constrains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constructing a phased academic planning educ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academic tutor tracking mechanism, optimizing curriculum practicality, and expanding diversified internship platforms,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adaptive capacity in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fertility decline. 本研究聚焦少子化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规划意识问题,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654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学生学业规划意识总体薄弱(均分<1.9),存在年级断层风险:低年级侧重短期目标,高年级因行业前景不确定性导致规划执行停滞;(2)学生对少子化挑战有基本认知(均分2.20),但未能有效转化为积极规划行动,且对行业潜在机遇关注不足;(3)专业认同感是学业规划的核心驱动力(r=0.280~0.370),但近半数学生专业喜爱度偏低,少子化压力进一步削弱职业信心;(4)教师指导对规划行动影响最显著(r=0.364),而课程实践性短板制约学生竞争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分阶段学业规划教育体系、强化学业导师跟踪机制、优化课程实操性及拓展多元化实习平台等建议,以提升学生应对少子化挑战的适应能力。
  • DOI: https://doi.org/10.35534/es.0710205
  • Cite: 刘贝贝,江韦桦,陈澄,等.少子化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发展规划意识研究——以上外贤达学院为例[J].教育研讨,2025,7(10):1092-1099.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2016年至2023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学前儿童数量逐年减少。少子化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学前教育作为直接受影响的领域之一,面临幼儿园数量调整、教师岗位竞争加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与学业发展规划意识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少子化现象的成因及宏观对策,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普遍性问题,缺乏针对少子化时代下该专业学生学业发展规划意识的针对性探讨。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第一,少子化成因及宏观对策研究,如李文凯和任群罗(2024)通过量化分析指出,经济压力、教育成本等因素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1];刘仁鹏(2023)聚焦学前教育领域,揭示了少子化背景下幼儿园面临的生存困境[2]。第二,国际比较研究领域,肖甦等(2023)分析了俄罗斯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教育对策[3];武萌等(2023)对日本“少子化对策”进行了文献综述[4];金盈盈和宋娟(2023)总结了发达国家的政策启示[5]。第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研究,余欣榕(2023)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6];吴开兵(2015)则以B大学为例,研究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特征[7]

本研究聚焦少子化背景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发展规划意识的结合点,拓展了少子化研究的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揭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少子化影响的认知程度及其与学业规划的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教育建议,帮助该专业学生适应少子化时代的职业挑战。研究成果将为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为应对少子化相关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2 研究工具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该校是2004年设立的民办本科独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于2011年。本次调查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共有在校学生838名,实际回收问卷654份,其中有效问卷65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因大三、大四年级包含专升本学生,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问卷填写人数比例与各年级学生人数分布基本符合。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年级、就读班级类型、家庭经济情况等不同变量的均衡性,以减少样本过度集中可能导致的结果分析误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名称 选项 频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你的性别 50 7.62 7.65
604 92.35 100.00
2. 你所在的年级 大一 104 15.90 15.90
大二 110 16.82 32.72
大三 230 35.17 67.89
大四 210 32.11 100,00
3. 你就读的班级类型(N=440) 专升本班级 184 41.82 41.82
普通本科班级 256 58.18 100.00
4. 你的家庭所在地 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市区) 555 84.86 84.86
县城(县级市市区) 46 7.03 91.90
乡镇 25 3.82 95.72
农村 28 4.28 100.00
5. 父母的文化程度 本科及以上学历 267 40.83 40.83
大专 199 30.43 71.25
高中及以下 188 28.75 100.00
6. 你家庭的经济状况 富裕,能轻松负拍我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81 12.39 12.39
比较宽裕,基本能满足我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413 63.15 75.54
一般,偶尔会因费用问题有些压力 139 21.25 96.79
困难,经常为费用担忧 21 3.21 100.00
合计 654 100.0 100.0

由表1可知,被调查学生中女生人数远高于男生,这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行业特性相符;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这与学校的生源分布及学费水平高度相关。因此,从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来看,学生家庭经济水平和父母学历水平总体较好。基于上述基本情况,本研究将对学生的专业自我认知及学业发展规划意识展开分析。

2.2 研究方法

为获取学前教育专业在校本科生学业规划意识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问卷设计阶段,通过研读既有研究文献结合研究需求,精心设计了《少子化时代下学前教育学生学业规划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涵盖学生学业规划意识、职业倾向等多方面内容,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面向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等,以确保全面、准确收集研究所需信息。同时,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的相关性,进而揭示少子化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在校本科生学业规划的现状、特征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此外,本研究还采用访谈法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学业规划现状,从我校各年级学生中抽取部分典型对象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探究大学生学业规划与学习绩效的相互关系及相关性。在访谈设计上,设置了一系列开放性和半开放性问题,以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对访谈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通过分析整理访谈资料,弥补了单纯依靠数据下结论的不足,访谈结果为深入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规划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素材和深度洞察。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专业认知与自我认知现状

专业认知与自我认知水平是学生学业规划与发展意识的重要前提。在分析学生学业规划与发展意识之前,本研究先调查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现状。

从专业认知来看,76.91%的学生在报考专业前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了解,其中16.82%的学生对专业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非常清楚,由此可见学生对本专业具备一定认知基础。但在专业喜爱度的分析中发现,尽管很多学生基于了解选择了该专业,却仅有9.33%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比较喜欢的占比为43.27%,而表示一般和不喜欢的占比达到47.4%。这表明,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影响因素较为多元。从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因“喜爱幼儿”“认同教育事业价值”选择本专业;部分学生出于“职业稳定性”考量;少数学生为则是因“家庭建议或志愿调剂”。整体而言,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同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因行业趋势波动产生职业方向的摇摆。因此,在评价该专业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时,76.76%的学生认为竞争较为激烈或就业困难。

从自我认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自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清楚自身性格、兴趣和能力;同时,多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所需考取的各类证书也有清晰了解,总体而言,学生自我认知较为明确。

综上所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内外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对未来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能够感知到少子化带来的就业冲击。那么,这一情况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划意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3.2 学业规划意识的整体现状水平

本研究以654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规划意识及各维度得分为统计指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规划意识及各维度水平的现状。学前教育学生学业规划意识问卷的每题项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4分,以2分为区分点:若问卷整体均分在2分以上,说明学生学业规划意识水平较高;2分以下则表明学业规划意识水平较低。

学业规划意识描述性统计量如表2所示,学生在学业规划三个维度的得分中仅有一项超过2分,其余均在2分以下,总均分低于1.9分,处于中下水平,这表明学生学业规划意识的整体现状水平偏低。

表 2 学业规划意识描述性统计量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academic planning awareness

名称 样本量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中位数
1. 你是否听说过“学业规划”这个概念 654 1.000 4.000 2.176 0.694 2.000
2. 你认为大学期间对学业进行规划 654 1.000 4.000 1.843 0.696 2.000
3. 你是否制定了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654 1.000 4.000 2.269 0.771 2.000

3.3 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认知现状

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描述性统计量如表3所示,学生在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认知现状三个维度的得分均超过2分,总均分为2.20,处于中上水平,但分值不算突出,这表明少子化时代下学生学业规划意识的认知整体水平适中。该数据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已意识到少子化时代给专业学习和就业带来的压力。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访谈结果的印证。学生普遍认为,少子化必将给行业带来基机遇与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教师岗位缩减”“就业竞争加剧”“幼儿园可能提高招聘门槛,更看重学历和多元技能”“自身竞争力不足难以立足”等方面。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看到了潜在机遇,如“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投入可能增加”“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特色化幼儿园(如双语、艺术主题)或成新增长点”等。

表 3 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描述性统计量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academic planning awareness in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名称 样本量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中位数
1. 你是否了解当前社会的少子化现象 654 1.000 4.000 1.894 0.706 2.000
2. 你认为少子化现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 654 1.000 4.000 1.538 0.597 1.000
3. 面对少子化带来的挑战,你是否有针对地调整自己的学业规划 654 1.000 4.000 1.948 0.722 2.000

3.4 影响学业规划意识的因素

3.4.1 自我认知与学业规划意识

自我认知与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相关性系数如表4所示,自我认知程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情况:与专业热爱度(r=0.165)、学业规划态度(r=0.229)、学业规划行动(r=0.277)均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这说明自我认知程度越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度、学业规划的态度及行动会相应提升,但影响成都有限;专业热爱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表现为:与学业规划态度(r=0.280)和学业规划行动(r=0.370)的相关性较强,表明专业热爱程度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规划态度和实际行动;学业规划态度与行动的相关系数为0.481,是表格中相关性最高的一组,说明学业规划态度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强正向关系,态度越积极,行动越明确。

表 4 自我认知与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相关性系数

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elf-perception and academic planning in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自我认知程度 专业热爱度 学业规划态度 学业规划行动
自我认知程度 Pearson相关性 1 0.165** 0.229** 0.277**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专业热爱度 Pearson相关性 0.165** 1 0.280** 0.370**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学业规划态度 Pearson相关性 0.229** 0.280** 1 0.481**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学业规划行动 Pearson相关性 0.277** 0.370** 0.481** 1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注:*p<0.05,**p<0.01。

3.4.2 外界因素与学业规划意识

外界因素与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相关性系数如表5所示,学业规划态度与行动的相关系数r=0.481,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学业规划态度越积极的学生,执行规划的行动力越强。外部支持因素对学业规划意识的影响方面:教师帮助(r=0.364)对学业规划行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支持(r=0.296)和学校指导(r=0.267)。这表明教师的帮助对学生学业规划执行起着关键作用;家庭支持与学业规划态度(r=0.298)、行动(r=0.296)均呈弱到适中的相关性,说明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业规划意识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表 5 外界因素与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相关性系数

Table 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external factors and academic planning in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学业规划调整 学业规划行动 家庭支持 学校指导 教师帮助 同伴影响
学业规划态度 Pearson相关性 1 0.481** 0.298** 0.257** 0.318** 0.295**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学业规划行动 Pearson相关性 0.481** 1 0.296** 0.267** 0.364** 0.254**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家庭支持 Pearson相关性 0.298** 0.296** 1 0.384** 0.398** 0.291**
显著性(双侧) 0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学校指导 Pearson相关性 0.257** 0.267** 0.384** 1 0.580** 0.430**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教师帮助 Pearson相关性 0.318** 0.364** 0.398** 0.580** 1 0.553**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同伴影响 Pearson相关性 0.295** 0.254** 0.291** 0.430** 0.553** 1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注:*p<0.05,**p<0.01。

3.5 少子化时代学业规划意识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3.5.1 少子化时代学业规划意识和学习目标及动力的关系

少子化时代学业规划意识和学习目标及动力相关性系数如表6所示,少子化时代学业规划和学习目标及动力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对少子化现象的认知与学习目标及动力的相关系数为0.288(显著,p<0.001),呈正相关;少子化对就业影响的认知与学习目标及动力的相关系数为0.171(显著,p<0.001),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

表 6 少子化时代学业规划意识和学习目标及动力相关性系数

Table 6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academic planning awareness, learning goals, and motivation in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对少子化现象认知 少子化对就业影响认知 学业规划调整 学习目标与动力
对少子化现象认知 Pearson相关性 1 0.418** 0.183** 0.288**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少子化对就业影响认知 Pearson相关性 0.418** 1 0.027** 0.171**
显著性(双侧) 0.000 0.485 0.000
学业规划调整 Pearson相关性 0.183** 0.027** 1 0.416**
显著性(双侧) 0.000 0.485 0.000 0.000
学习目标与动力 Pearson相关性 0.288** 0.171** 0.416** 1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注:*p<0.05,**p<0.01。

3.5.2 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和实践及就业准备的关系

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和实践及就业准备相关性系数如表7所示,对少子化现象的认知与实践及就业准备的相关系数为0.357(显著,p<0.001),呈中度正相关;学业规划调整与实践及就业准备的相关系数为0.227(显著,p<0.001),呈弱至中度正相关;少子化对就业影响的认知与实践及就业准备的相关系数为0.070(不显著,p=0.075)。这一结果可能源于:大部分学生在通过多途径了解少子化对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的影响后,大多调整了未来就业方向。因此,即便学前教育领域就业机会有所减少,多数学生仍能依据现实情况调整自身就业方向和规划,并及时为未来就业做好相应准备。

表 7 少子化时代下学业规划意识和实践及就业准备相关性系数

Table 7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academic planning awareness, academic practice, and employment preparation in the era of fertility decline

对少子化现象认知 少子化对就业影响认知 学业规划调整 实践与就业准备
对少子化现象认知 Pearson相关性 1 0.201** 0.229** 0.357**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0.000
少子化对就业影响认知 Pearson相关性 0.201** 1 0.136** 0.070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75
学业规划调整 Pearson相关性 0.229** 0.136** 1 0.227**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学习目标与动力 Pearson相关性 0.357** 0.070 0.227** 1
显著性(双侧) 0.000 0.075 0.000

注:*p<0.05,**p<0.0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4.1.1 学业规划意识整体薄弱,且存在年级断层风险

量化数据显示,学生学业规划意识总体处于中下水平(总均分<1.9),规划态度与行动力不足。访谈进一步揭示,低年级学生规划多聚焦短期目标(如考证),对长期职业路径思考模糊;高年级学生虽更关注就业衔接(如考编、技能提升),但部分学生因对行业前景存在不确定性(表现为“焦虑或观望”),导致规划执行出现断层或停滞,亟需分层引导和持续支持。

4.1.2 少子化认知基本清晰但转化不足,机遇意识薄弱

学生对少子化现象及其带来的就业挑战(如“岗位缩减”“竞争加剧”“门槛提高”)具备中等水平的认知(均分2.20),并意识到其与学习动力、就业准备存在正相关。然而,这种认知尚未有效转化为具体、积极的学业规划调整行动。关键问题在于,访谈显示学生对少子化蕴含的潜在机遇(如“优质化需求”“小班化优势”“特色园发展”)普遍关注不足、理解不深,影响其应对挑战的主动性和策略多样性。

4.1.3 专业认同感是核心驱动力,但分化明显且受冲击

研究发现,专业热爱度是影响学业规划态度和行动的最强相关因素之一(r=0.280~0.370)。访谈印证了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多元动机(喜爱幼儿、职业稳定、家庭建议等),初始认同感尚可。但少子化带来的行业压力显著冲击了高年级学生的职业信心,导致部分学生认同感动摇,考虑转行(如考公、考研、跨领域就业),这直接削弱了其深耕本专业的学业规划动力。同时,数据显示近半数学生(47.4%)对专业的喜爱度仅为“一般”或“不喜欢”,成为提升规划意识的重要障碍。

4.1.4 外部支持至关重要,课程实践性短板突出

量化分析显示,教师的帮助对学业规划行动影响最大(r=0.364),显著高于家庭支持和学校一般性指导。这与访谈中学生对“更多实习资源和指导”“实习导师”的强烈需求相呼应。同时,访谈深度揭示了课程体系的关键短板:钢琴、舞蹈、美术等技能课程普遍存在“时间短、人数多、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学生反映“仅学皮毛”;保育实践课程严重匮乏。这些短板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准备信心,也制约了其制定清晰的学业规划。

4.1.5 就业倾向高度集中化,抗风险能力待提升

受少子化压力和对“稳定性”的追求驱动,访谈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将“公立幼儿园”作为首选就业目标,对私立幼儿园或跨领域发展(如早教、托育、儿童产品相关领域)的探索意愿不足或准备不充分。这种高度集中的就业倾向可能加剧未来就业竞争压力,反映出学生在应对行业变革时,多元发展意识和相关能力培养仍需加强。

4.2 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针对少子化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规划意识薄弱的现状及其深层原因,特提出以下更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2.1 构建分层递进和聚焦少子化情境的学业规划教育体系

低年级(认知与定向阶段):开设“学前教育职业认知与少子化时代初探”必修模块。内容除专业介绍外,重点融入少子化背景下的行业现状、挑战与机遇(如小班化教学、特色化办园、多元化需求等)的客观分析;邀请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特色园及跨领域发展的优秀校友分享实践经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行业全景认知和危机意识,引导其思考个人兴趣与行业趋势的匹配度。

中年级(目标设定与技能规划阶段):强化学业规划核心课程。结合数据中“自我认知”“专业热爱度”的关键作用,设计专题工作坊,帮助学生深度剖析自身优势、兴趣与价值观,提升专业认同感。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少子化背景设定差异化目标(如提升学历、强化双语能力、艺术素养、信息化技能,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探索相关领域实习等),并制定具体的技能提升路径和时间管理方案。课程需紧密结合访谈中反映的技能课短板,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针对性培养。

高年级(就业衔接与动态调整阶段):提供“少子化时代就业策略与规划调整”专项指导,深入解析考编、考研、进入不同类型幼儿园(公立、私立、特色园)及跨领域(托育、早教、儿童产品、家庭教育咨询等)的路径、要求与前景。设立“学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个性化咨询(尤其针对规划断层或存在焦虑情绪的学生)等服务。与教育局、幼儿园建立合作,构建动态的就业市场数据监测机制并定期发布,帮助学生基于实时信息调整规划。

4.2.2 强化学业导师职责,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鉴于教师指导对学业规划的重要性,可建立“学业规划导师制”,为每位学生分配学业导师(可由专业教师或职业规划师担任),定期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业计划。导师需跟踪学生的规划执行情况,提供动态调整建议,切实解决访谈中反映的“实习指导不足”“理论与实操脱节”等问题,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修正规划。

4.2.3 全面优化课程体系与技能训练,夯实规划基础与就业竞争力

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及部分专业课程的实操环节,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可操作的实操技能训练平台。同时,强化课程与学业规划的关联性,明确告知学生该课程知识、技能在少子化时代背景下的应用价值,以及与学业、职业目标(如考编、考研、特色园应聘、跨领域发展等)的对应关系,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规划的可操作性。

4.2.4 拓展多元化实习资源与深度指导,打通“规划—实践—就业”链路

基地多元化:积极开拓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网络,覆盖公立幼儿园、优质私立幼儿园、特色主题园、托育中心、早教机构、儿童教育科技公司等多元化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少子化背景下不同机构的运作模式、挑战与机遇。

实习深度化:适当延长实习时长,增加实习频次,实习任务设计需更具挑战性和目标导向性(如要求参与特定课程设计、观察分析小班化教学实践、调研家长需求变化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少子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指导专业化:为每位实习生配备“双导师”——校内导师负责规划衔接与理论反思,园所导师负责实操指导与行业经验传授。建立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反馈和评估机制,确保实习经验能有效转化为就业竞争力和规划调整依据。

4.2.5 强化家庭支持与学校资源整合,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机制

家庭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具有显著影响,可通过家长会或线上平台向家长传递少子化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影响,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就业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同时提供《家庭学业支持指南》,指导家长如何协助学生制定规划(如鼓励考证、参与实习等)。

优化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设立“学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中心”,提供个性化咨询、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服务;建立校友资源库,定期组织校友分享会,展示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如转型早教、托育、儿童产品开发等)。

5 研究局限性

尽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少子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规划意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一,本研究仅选取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一所院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来源相对单一,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学业规划意识差异,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其二,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虽能反映学生某一时间点的规划意识现状,但无法追踪其学业规划意识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三,本研究主要聚焦专业认同、教师指导、课程实践性等变量,未能纳入“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系统”“心理韧性”等潜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学生在少子化背景下的规划态度与行为具有重要解释力。

未来研究可在此基础上,拓展多区域、多院校的比较研究,引入更多心理与社会变量,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以更全面、动态地揭示少子化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规划意识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文凯,任群罗.我国少子化现状及原因分析[J].西部学刊,2024(1):159-164.

[2] 刘仁鹏.“少子化”浪潮来袭办园“难”在哪里?[J].四川省情,2023(5):43-44.

[3] 肖甦,杨春雪,刘婷婷,等.应对老龄化叠加少子化危机:俄罗斯的社会与教育破局进路[J].比较教育研究,2023,45(11):46-58.

[4] 武萌,张利军,黄民文.日文文献论日本“少子化”对策[J].国外理论动态,2023(3):171-176.

[5] 金盈盈,宋娟.发达国家应对“少子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及若干建议[J].科学发展,2023(2):107-113.

[6] 余欣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5):14-16.

[7] 吴开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