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585922
Current Downloads: 273434

Linguistics

ISSN Print:2707-2622
ISSN Online:2707-2630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主语选择机制研究——以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Study on Subject Choice Mechanism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 2021,3(1): 247-260 / 2021-03-18 look4884 look1197
  • Authors: 王晓娜
  • Information: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 Keywords:
    Work of the Government Report; Subject Choice; Mechanism
    政府工作报告; 主语选择; 机制
  • Abstract: Subject serv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 utterance as well a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subjec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subject choice as well as its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parallel text of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Report in 2020.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inds that communication needs enjoys the priority and whether objectivity is required determines the appropriate choice of the subject in English translation. 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汉句子对齐平行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汉语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机制与动因,发现无主句主语英译选择的可选项包括We、原句宾语、Efforts等抽象名词、China、形式主语It/There等,人称代词复数We及原句宾语具有绝对选择偏好。研究表明,表达/交际需求是主语选择机制的关键,判定是否具有客观表达需求是英译主语选择选择的核心。
  • DOI: https://doi.org/10.35534/lin.0301010
  • Cite: 王晓娜.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主语选择机制研究——以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语言学, 2021,3(1):247-260. https://doi.org/10.35534/lin.030101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要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桥梁纽带”。黄友义、黄长奇、丁洁(2014)也指出要“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帮助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国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状况,提升中国特色道路的国际认同和中国文化软实力[1]。

已有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宏观理论研究、中观翻译策略探析、微观翻译技巧讨论。基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论磋商涉及目的论[2,3]、功能对等理论[4]、语篇衔接理论[5]等在翻译及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研究;中观翻译策略探究的代表成果有竹生(1985)、黄友义(2004)、梁永刚(2010)、王刚毅(2014)等[6-9];基于英汉对比框架下翻译技巧微观研究包括用词选词讨论[10-12]、具体译例争鸣[13,14]、翻译的地道性探析[15]、冗余研究[16]、主语选择问题讨论[17]、语体特征分析[18]等。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2019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崭新蓝图的展望。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40年来最短,前后修改89处,其中涉及疫情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修改最多,共计14处。这份凝聚各方共识、反映各方诉求、汇集各方智慧的报告,寄予着全体中国人民对国泰民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19]。本文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汉对照文本为例,聚焦英译中主语选择问题。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旨在揭示汉语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机制及选择动因,为政府工作报告等同类文体文本的对外翻译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指导框架。

2 问题的提出

句子是话语交际过程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主语是句子的起点,也是信息传递的起点,因此主语确定是影响汉译英译文质量的重要一环。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跨文化交流活动频繁、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多元文化贡献中国视角等背景的推动下,汉译外的翻译实践活动日益增加、翻译质量需求日益提高,主语确定与英译策略成为汉译英实践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

已有关于汉语无主句英译过程主语确定与翻译策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基于英汉语言、思维的差异,描述英汉主语差异,探讨汉语无主句英译主语的确定及翻译策略。如周桂英和李秋霞(2001)基于英汉对比差异,提出无主句汉译英主语确定四个原则:补充出恰当的主语;主语必须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主语必须是句中应该突出的信息;主语必须符合句中的逻辑关系[20]。关于主语翻译策略和技巧,学者提出保留原句主语的直译策略增补主语、变换主语、形式主语等[21-23]。

另一类研究聚焦特定类型文体,探讨该类型文体英汉主语差异,提出英译主语确定与翻译策略。成丽芳(2006)[24]探讨科技语篇主语确定的三个策略:把握和熟悉科技语篇各种被动表达形式、增强超句意识、利用主位推进模式,并提出确定主语的三个方法:保留原主语,重新选定主语和增补主语。梅晓(2013)[25]探讨法律文本汉语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被动语态、补足主语、将非主语成分转化为主语成分和译成用it做形式主语。依据中国知网不完全统计,最早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主语英译问题是俞珏(2005)[26],该文以十六大报告英汉对照文本为依托,根据汉语主语特点将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本句子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及复合主语句三类,提出补充、对应和转换三种英译主语翻译策略。文中结合具体译例,逐条分析补充、对应和转换三种主语英译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工作报告无主句主语英译提供了宝贵的路径与思路。

已有汉译英主语选择与翻译策略的研究共识是保留主语、增补主语、变换主语三种策略是汉译英过程中主语确定与选择三种情况,从逻辑上基本覆盖主语选择的所有可能。但针对具体翻译实践活动、本硕生尽管了解并掌握上述三条翻译策略,但并不能很好的灵活运用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翻译策略是翻译过程中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是桥接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中间环节[27]。翻译策略距离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翻译技巧还相对抽象和宽泛,导致学生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两张皮问题。基于上述策略知识与实践运用两张皮的现实问题,本文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聚焦政治类文本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机制与翻译技巧两个问题,旨在为翻译本硕生及从事翻译职业的初级人员提供可行、有效的指导框架。

3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至少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三个要素。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依据政府工作报告英汉平行文本的数据以及在MTI翻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本文尝试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翻译研究。最后,通过自建英汉平行文本,手动标注加AntConc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回答研究问题。

3.1 研究问题

本文通过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基于翻译教学实际遇到的问题,拟探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1:政府工作报告中无主句与有主句的分布比例是多少?

问题2:政府工作报告中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类型与机制是怎样的?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通过直观量化的方法呈现政府工作报告无主句所占比例,旨在直观量化数据判断无主句的数量及英译主语主语选择分布情况;第二个问题聚焦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对照平行文本,手动标注英译主语的分类与特点,归纳总结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类型与机制。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主语选择模式与机理。

3.2 研究方法

为回答上述两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定量统计有主句与无主句以及有主句英译主语不一致句的频数与分布,直观揭示主语确定与选择是否是翻译实践活动中的难点之一。通过定量分析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与分布以及有主句英译主语不一致句主语选择与分布,细致刻画政治类文本主语选择概率倾向及选项集合,以期更直接更有效服务类似文本的主语翻译质量与效果。

定性分析主要基于新描写主义研究理念的指导,通过英汉对照文本的细致对比,归纳总结主语选择与翻译的规律,解释主语选择机制与动因,从而实现“从一粒沙子看见一个世界”美好愿景。

3.3 语料标注与统计分析

自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句子对齐平行文本,经统计汉语文本共计326个句对,10446字,英文文本共计8824词。根据研究问题,分别对有主句、无主句英译主语一致句、无主句英译主语不一致句、无主句主语六个类型进行手动标注。运用AntConc语料库分析工具提取相应标注符号,统计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语句与无主句的分布情况、无主句主语选择情况,分别见表1表2

表1 有无主句数量及比例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with-subject and Non-subject sentences

句子类型

无主句

主语句

数量

214

112

比例

65.6%

34.4%

合计

326

表2 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分布

Table 2 Subject Types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英译主语

WE

原句宾语

EFFORTS

CHINA

I

IT

数量

181

22

8

1

1

1

比例

84.58%

10.28%

3.76%

0.46%

0.46%

0.46%

合计

214

4 结果与讨论

4.1 汉译英主语翻译是难点

根据统计分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326个句对中,无主句占65.5%;依据汉英主语是否一致,主语不一致句共计257句对,占总句对78.8%。这意味着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时,仅有11.3%的句子主语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而78.7%的句子主语需要额外加工进行转换编码,因此主语的选择与翻译确实是翻译实践的难点,也是翻译教学的重点。其重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并选择主语?有哪些候选项可供参考?如果能够归纳总结出政府工作报告类文本主语选择的有限集合,并能够提供集合每个成员选项的使用条件,那么一定会对具体翻译实践有指导参考价值。

4.2 汉译英主语选择机制

根据表2,通过逐条对比分析214个无主句英汉对照文本,归纳总结出无主句英译主语6个类型,其中增补we作主语频次最高,共计181句,占84.58%;其次是选择原句宾语作主语;再次是增补efforts, roles, priority, campaign, steps等;最后是China、第一人称代词I以及形式主语it。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分别分析主语选择的类型与理据。

4.2.1 选择“we”作主语

在所统计的214个无主句中,其中有181句在英译时选择增补英语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作主语。通过对181汉英对照句仔细对比与分析,结合上下文语境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文体特点与内容,发现这些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常常表达“整体集合”语义概念,要么指“中国政府各级成员”这个行政集体,要么指“中国人民”这个群众集体,要么指“全国人民”这一全体集合概念,无主句阐述的主题对象具有[+集体;+复数]语义特征概念。从人称角度来看,选择第一人称,会产生两个语用效果。第一、表达说话者也是这个集体的一员,表达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事件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语用意义,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拉近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距离。第二、无论在论述已有取得的成绩还是呼吁未来要采取的措施与行为,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使用,具有全员参与、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呼吁效果和情感共鸣。例如:

a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We must redouble our efforts to minimize the losses resulting from the virus and fulfill the targets and task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year.

b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We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promoted the building of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c及时采取应急举措,对新冠肺炎实行甲类传染病管理,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We promptly adopted containment measures, treating covid-19 as a Class A infectious disease and activating a Level On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in all localities.

例a表达我们今年要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呼吁全员动员,全员努力;例b表达中国政府在全球治理和国际舞台中所作出的贡献,使用“we”可以让人民群众感同身受,增强个体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例c表达的是全国人民上上下下全员参与抗击疫情的突发事件。三个例子阐述主题的内涵一致,但外延不同。形式上都可以选择“we作主语,对内具有“我们共同参与、共同担责”的语义效果,对外具有“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积极形象。无论对内与对外,“we”的选择不仅是语法的要求,更是语义语用表达的需求。

4.2.2 选择原句宾语作主语

认真比较与对比分析选择原句宾语作主语的8个句子,发现在介绍中国政府在经济、教育、社会等各领域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做法时,会选择原句宾语作主语,使用英语被动句式来翻译汉语动宾结构。汉英主被动句差异主要来自汉英思维与语言差异,汉语重“悟性”思维,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为语言的主动结构表达;英语重“理性”思维,突出“精准客观”,表现为语言的被动结构表达。例如:

d设立科创板。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ard, or STAR Market, was established.

e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Stro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ill be taken to forestall systemic risks.

f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

Provincial-level government will be given more power to approve land us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g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An overall plan will be formulated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The acquisition of farmland for other purposes in vio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will be penalized. The area of high-standard cropland will be increased by 5.33 million hectares.

在内容上,例d-h都涉及一些相关指导思想、规划和措施等,强调这些思想、规划和措施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客观陈述事实内容。因此选择原句宾语作主语,形成被动句,最能够客观有效进行信息的传递。

4.2.3 选择“efforts”等作主语

当汉语动宾搭配与英语搭配规则发生冲突时,为了适应英语搭配规则,会相应选择efforts等抽象名词作主语,以更好与谓语动词搭配,表达原句信息传递。例i的efforts与make搭配,例j的priority与place搭配,例k的campaign与launch搭配,例l的steps与take搭配,分别对应“加强”、“突出”、“实施”及“遏制”四个动词。此类主语选择主要为了顺应英语搭配动宾搭配规则,同时采用被动句式突出事实客观性陈述特征。

i加强药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

Intensiv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drugs, vaccines, and testing reagents.

j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Priority will be placed on curbing pollution in a law-based, scientific, and targeted way.

k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A campaign to enhance workplace safety will be launched.

l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Strong steps will be taken to prevent major and extremely serious accidents.

4.2.4 选择“China”作主语

在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1例无主句的英译主语选择China作主语,为何此处没有选择We作主语呢?语法上来说,we作此句主语并无违反句法规则之处,但语义上存在细微差别,语用上存在不同交际效果。China作为一个国家政体专有名词,与其他国家具有平行地位。此处China的使用,表达了在抗击疫情领域,同其他国家政体相比,中国做了哪些具体事儿,作出了哪些贡献,持有什么态度和立场。如果选择we作主语,不能表明在国际抗疫合作中,中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政体做了哪些贡献的意义。China在此处的选择表明此处的论述内容不仅面向中国民众,而且具有面向国际社会的视角,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在国际抗疫合作中做了哪些贡献,树立中国正面形象,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m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主动分享防疫技术和做法,相互帮助、共同抗疫。

With an open, transparent, and responsible attitude, China has actively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viding timely information, actively sharing prevention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and helping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ir response efforts.

4.2.5 选择形式主语“it”作主语

已有文献有提到汉译英主语选择会使用形式主语it,本文研究再次论证该论点,但基于政府工作报告文体特点,英译选择形式主语并不占绝对偏好,除非为强调某个信息而选择强调句式时,会选择形式主语it作主语,以形成“it is ...that”强调句式,见例n。

n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1.4 billion people, it is only by overcoming enormous difficulties that China has been able to contain covid-19 in such a short time while also ensuring our people’s basic needs. Our success has come at a great price.

4.2.6 选择第一人称代词单数“I”作主语

选择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指代说话者,标记说话者在说话的语流过程中一种提示、强调,或引起读者注意,表达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等。例如o“需要说明的是”的英译主语选择“I”,表强调,进一步解释,引起读者注意,希望听者能够关注接下来的说话内容。

o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we have not set a specific target for economic growth this year. This is because our country will face some factors that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in its development due to the great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world economic and trade environment.

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规律是否具有一定预测性。通过对有主句中与英译主语不一致句的统计与对比分析,发现其英译主语了选择偏好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原句宾语、原句主语的一部分、China、数字、there、it及原句的谓语及其他情况,见表3。其他情况主要指英译主语不来自原句,是依据语境及上下文增补原句没有的一些信息,增补后使译文信息传递更加流畅完整。

表3 有主句英译主语不一致句主语选择数量与比例

Table 3 Subject Types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With-Subject Sentenc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英译主语

We

原句宾语

原句部分主语

China

数字

There

It

原句名词谓语

其他

数量

13

8

5

3

2

2

1

1

8

比例

30.3%

18.6%

11.6%

7%

4.65%

4.65%

2.3%

2.3%

18.6%

合计

43

基于无主句及有主句主语不一致句的统计分析,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集合为we、原句宾语、efforts等抽象名词,China,it,I...;基于有主句英译主语不一致句主语选择类型,该集合成员还可以拓展为we、原句宾语、efforts等抽象名词,China,数字,there,原句名词谓语,原句部分主语,it,I...,在这些英译主语候选项中可以大致分为主观表达和客观表达两类。政府工作报告中常见过去一年中国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绩,表达第一人称视角下的内容,在英译时倾向使用“we”、China和I。China的选择要基于是否要突出中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政体的表意需求,I的选择一般用于表达说话者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如果论述的内容旨在陈述客观事实,或旨在对外介绍中国国家政策或行为,英译时则倾向于从集合{原句宾语,efforts等抽象名词,China,数字,there,原句名词谓语}中来进行选择,使用被动句式来满足客观表达需求。为更加直观展示主语选择机制,构建面向翻译实践的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流程图,见图1

图1 主语选择机制

Figure 1 C-E Subject Translation Mechanism

政府工作报告是面向中国人民,同时也面向国家社会,介绍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与政策,无论是无主句还是有主句英译主语不一致句中主语选择分布情况,都表明政府工作报告类文本英译时选择we主语具有绝对优势与偏好,体现了汉语“以人为本”的悟性思维,实现了“达旨”的翻译原则[28]。在变换主语时,无论是选择原句宾语还是efforts等抽象名词,其基本动因是为了形成被动句式,满足客观表达需求,体现了翻译“循规”原则[28]。汉译英主语选择的根本动因在于语言表达需求或信息传递需求。语言表达千变万化,仅仅满足语言结构的合法性是不能解决主语选择的全部事实,必须考虑特定文本特定主题的表达需求。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主语选择基于说话内容的人称视角的转换,如果是第一人称视角则倾向于选择we、China以及I;如果是第三人称视角,英译主语倾向选择原句宾语等,构成被动句式,实现客观表达目的。

5 结语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纽带与桥梁,主语是说话的起点,也是信息传递的起点,主语的确定与选择是确保汉译英质量的关键。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汉句子对齐平行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汉语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机制及机理。量化统计发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无主句共计214句,占比65.5%;汉英对照文本中汉英主语不一致句共计257句,占比78.7%。从数量上,汉译英翻译实践活动,主语翻译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和广泛系统研究。其次,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发现无主句英译主语选择候选项包括We、原句宾语、efforts等抽象名词、China、形式主语it/there等,人称代词复数we及原句宾语具有绝对选择偏好。结合报告内容与文体特点,本文指出集体语义与团结一致的情感共鸣语用需求是主语选择机制的主要依据,是否能够正确判定表达需求的客观与主观性是英译主语选择正确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黄友义,黄长奇,丁洁.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J].中国翻译,2014(3),5-7.

[2] 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国语文,2010,26(5):85-88.

[3] 翟云超,王显志.目的论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97-99.

[4] 王英.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英翻译中的冗余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5] 胡峰笙,荆博,李欣.语篇衔接理论在政治文献翻译中的应用——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语学刊,2012(2):89-91.

[6] 竹生.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J].中国翻译,1985(1),32-35.

[7]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9-30.

[8] 梁永刚.转“喻”为“义”: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政治隐喻的翻译为例[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5):134-136.

[9] 王刚毅.政治文件翻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翻译,2014,35(3):8.

[10] 崔亚妮.试析《政府工作报告》中词汇的翻译——以“加强”的英译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19-121.

[11] 陈建生,崔亚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词汇特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6):39-43.

[12] 陆仲飞,王大伟.汉译英中的灵活用词——《2016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研究[J].上海翻译,2016(4):21-27.

[13] 周吉.《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版),2006(S1):167-169.

[14] 吴文子.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语译文中一些值得商榷的译例[J].上海译,2006(2):76-78.

[15] 贾毓玲.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3(4):26-28.

[16] 武光军.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迁移性冗余:分析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0,31(6):64-68.

[17] 俞珏.主语差异与翻译——从十六大报告谈时文报告主语汉译英[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2-126.

[18] 武光军.基于语料库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语体特征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4):118-121.

[19] 李晨阳.精简,精彩,精益求精[N].中国科学报,2020-5-2(4).

[20] 张书健,李玲.汉英无主句翻译策略探究[J].上海翻译,2010(4):42-44.

[21] 蔡银环.汉译英翻译中汉语无主句主语的选择技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6):100-104.

[22] 杜雪梅.汉英句子差异影响下的主语选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7):41-42.

[23] 党秋菊.从汉英对比看汉译英主语的确定与转换[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8(1):124-126.

[24] 成丽芳.超句意识、主位结构与汉译英主语的确定[J].中国科技翻译,2006,19(2)16-18.

[25] 梅晓.法律文本无主句英译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28(3):416-420.

[26] 俞珏.主语差异与翻译——从十六大报告谈时文报告主语汉译英[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2-126.

[27] 方梦之.翻译策略的构成与分类[J].中国翻译,2013,(3):47-52.

[28] 方梦之.翻译研究的“宏中微”三分[J].上海翻译,2020,(1):1-7.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