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553606
Current Downloads: 270604

Linguistics

ISSN Print:2707-2622
ISSN Online:2707-2630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中国学习者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感知与产出问题

On the Chinese learners'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Japanese Wago Nouns with Four-mora

Linguistics / 2021,3(1): 145-159 / 2021-03-15 look3193 look1179
  • Authors: 郭献尹¹ 刘艳² 张喆²
  • Information:
    信阳师范学院,信阳
    淮阴师范学院,淮安
  • Keywords:
    Wago nouns with four-mora; Zero accent; -3 accent
    四音拍和语名词; 0 型重音; - 3 型重音
  • Abstract: Japanese word typ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which are: Japanese inherent word, early Chinese loanword, modern foreign loanword and hybrid word. Among them, Wago, i.e. the Japanese inherent word mentioned above, is the most common kind in daily convers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phonetic, Wago has two types of accent, namely "zero accent" and "-3 accent". Such accent tendencies are often found in Wago nouns with four-mora. In the teaching scene, if such an accent rule can be applied,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burden on learners to remember accent, but als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perceive accent and production ability, so that the pitch of Japanese words could be more correct and the learners’ pronunciation would be more fluent. 日语的词汇种类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及混种语。其中,和语为日本固有的词汇,也是最常见的词汇。正因为如此,和语有固定的重音类型,即“0型重音”与“-3型重音”。这样的重音倾向常见于四音拍的和语词汇。教学现场上,倘若能够适时应用这样的重音规律,不但可以减轻学习者记忆重音的负担,还可以提升他们对重音的感知能力及产出能力,使重音更为正确,发音更为流利。
  • DOI: https://doi.org/10.35534/lin.0301007
  • Cite: 郭献尹,刘艳,张喆.中国学习者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感知与产出问题[J].语言学,2021,3 (1):145-159. https://doi.org/10.35534/lin.0301007  


1 前言

从语言的超音段类型来看,汉语属于声调语言,每个音节必定带有声调。而日语属于重音语言(高低重音a),当音节结构为CVb时,无法判断其重音的高低,必须是CVCV时才行。现代日语共通语的超音段特征就是:(1)CV1与CV2的高低不同(a)。(2)词汇里若有重音,一定会有一个下降的“重音核(b)”。(3)日语的词汇重音里,“0型重音”或“-3型重音”的例子相当多。“0型重音”为没有重音核的词汇;“-3型重音”为重音核在倒数第三音拍的词汇。其中,三音拍及三音拍以上的名词,绝大部分为“-3型重音”,可谓是起伏式重音的典型(松森等2012)[1](c)。由于日汉两语超音段的类型与特征不同,因此学习日语的重音时必须留意这些差异,否则会产生习得错误的问题。佐藤(1995)进行母语者对学习者的发音评价实验,发现“超音段(指重音)”比“音段”评价发音是否良好的影响力更大[2]。由此可知,倘若学习者能够掌握重音的规律,就可以使重音更为正确,发音更为流利。

日语的词汇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及混种语(d)。其中,和语为日本固有的词汇,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崔2009)[3](e)。本文的重点放在“和语”的探讨,具有特殊音拍的汉语、词汇数量比例不高的外来语及多个语种词汇组合的混种语均不纳入讨论。具体而言,本文以四音拍的和语名词为探讨对象,选择二字熟语对应四个音拍结构(CV1CV2/CV3CV4)的词汇,展开学习者在重音习得上的调查。利用“OJAD(在线日语声调词典)”抽取“0型重音”及“-3型重音”的四音拍名词,将其分类并选出实验语。以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重音的背景知识调查、感知实验与产出实验。期盼其调查结果,可以作为日语重音教学时的参考。

本文的目的有以下四点:

(1)梳理日语名词重音的前人相关研究,归纳其成果。

(2)进行四音拍和语名词的背景知识调查、感知实验与产出实验,统整学习者的偏误。

(3)提出四音拍二字熟语的重音教学方法,并比较学习者在指导前后的产出差异。

(4)收集并分析学习者在接受重音教学后的意见反馈。

2 前人研究回顾

有关日语超音段的研究,根据郭(2018)的调查,探讨“重音”的议题为最多[4]。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重音有一定的规律,比起表达说话者情感及语气的“语调(intonation)”或表示音拍时长的“节奏(rhythm)”更为具体简单。(2)如同前述,日语与汉语有不同的超音段表现,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重音时,会受到来自汉语的影响。因此,不论是语音偏误的研究,抑是语音习得的研究,“重音”都是探究的重要议题。

王等(2018)以一~三拍的词汇作为实验语,利用(1)提供文字、(2)提供文字及重音标记、(3)提供文字、重音标记及语音档的三种方法六种排列组合,进行学习者的重音产出实验[5]。结果发现,(3)的方法不论是哪种顺序的排列组合,学习者的重音产出正确率接近100%。这表示提供学习者听取语音档,再进行复诵练习的方法有益于重音的习得。陳(2016)探究台湾学习者“-2型重音”偏误倾向的起因[6]。他认为学习者的重音落在词汇倒数第二音拍的偏误,原因有二:(1)台湾闽南语里的日语借词重音受到九州方言重音的影响,产生“-2型重音”的现象(f)。(2)汉语的音节比日语的音拍要长,一音节相当于两音拍的长度。加上汉语词汇里,最后音节的声调“去声(第四声)”为最多,因此出现“-2型重音”的倾向。

梁(2020)让母语者审听学习者在短语里的词汇重音。结果发现,学习者在头高型重音与平板型重音、尾高型重音之间的偏误会影响发音自然度的
判断。教学现场上有忽略指导区别“平板型重音”与“尾高型重音”的情形[7]。凌(2018)提出翻转课堂的日语语音教学设计,主要的知识点包含音素(即音
位)、拍、声调(本文统称为“重音”)及语调[8]。其中,重音的教学内容又包含(1)重音的定义、特点及功能。(2)名词重音、(3)数量词重音、(4)动词重音、(5)形容词重音。从教学设计比例来看,“超音段”大于“音段”,可见现行的日语发音教学更加重视与沟通表达有关的超音段单位。

总而言之,本文将前人研究未纳入讨论的“重音类型”“语种”及“四音拍语”等条件,作为选择实验语的基准。

3 四音拍和语名词的实验语及实验设计

本文的实验语为四音拍的和语名词,其重音类型为“0型重音”及“-3型重音”,词汇结构为二字熟语对应四个音拍(CV1CV2/CV3CV4)。透过OJAD的筛选,“0型重音”的四音拍名词有2202个;“-3型重音”的四音拍名词有329个(g)。其中,符合结构条件的和语名词“0型重音”有38个;“-3型重音”有18个。笔者从中选出使用频率高且较常见的30个词汇作为实验语,整理如(表1)。

表 1 本文的实验语

Table 1 The experimental compound nouns of this article

0型重音的词汇

-3型重音的词汇

片道(かたみち)单程

果物(くだもの)水果

髪型(かみがた)发型

早口(はやくち)嘴快

口紅(くちべに)口红

近道(ちかみち)近路

暗闇(くらやみ)漆黑

取引(とりひき)交易

逆様(さかさま)相反

泥水(どろみず)泥水

外側(そとがわ)外侧

雪国(ゆきぐに)雪乡

花柄(はながら)花样

中指(なかゆび)中指

針金(はりがね)铁丝

故郷(ふるさと)故乡

割引(わりびき)折扣

花嫁(はなよめ)新娘

友達(ともだち)朋友

窓口(まどぐち)窗口

鳥肉(とりにく)鸡肉

物事(ものごと)事物

長靴(ながぐつ)雨靴

山道(やまみち)山路

水玉(みずたま)水珠

島国(しまぐに)岛国

街角(まちかど)街口

悪口(わるくち)坏话

若者(わかもの)年轻人

株式(かぶしき)股份制

本文的实验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二是实验。调查有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背景知识调查(4.1节)与实验后的意见反馈调查(4.4节);实验有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感知实验(4.2节)与产出实验(4.3节)。其中,产出实验又分为指导前与指导后的实验。附带一提,针对学习者的重音教学则是于两个产出实验间进行(第5节)。

4 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调查及实验

4.1 背景知识调查及结果分析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高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8名(男3名、女5名),出身及求学皆在江苏。男性学习者以CM;女性学习者以CF表示。调查对象于一年级时参加过“日语语音”课程,二年级每天接受朗读背诵的训练,由四年级的教学助理进行发音点评,考察重点为重音与流利度。此外,本文委托东京女性母语者1名负责录制实验所需的语音档,以JF表示。

本节实施重音的背景知识调查,目的是为了掌握学习者认知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情况。笔者将(表1)的词汇顺序重新编排做成问卷,让学习者圈选实验语的重音落在哪个音拍。其结果分析如下:

从(表2)可知,学习者的重音认知偏误类型有0型重音、-3型重音、-2型重音、1号重音(即头高型重音)。CM1、CM2、CM3、CF1、CF3、CF4、CF5都有“0型重音”与“-3型重音”的混淆。CF2、CF3、CF4、CF5则出现陳(2016)[6]所提及台湾学习者“-2型重音”的典型偏误,有必要再透过重音的感知实验与产出实验求证。因为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江苏学习者,其母语并非台湾闽南语,显然与陳(2016)[6]的第一个结论不符。此外,CM2及CF4出现各一个“1号重音”的偏误。

表 2 背景知识调查的个人偏误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personal error among background knowledge survey

学习者

重音认知偏误的类型

词汇个数

CM1

a“-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5个

b“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5个

CM2

a“-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11个

b“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5个

c“-3型重音”认为“1号重音”

1个

CM3

a“-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4个

b“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2个

CF1

a“-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10个

b“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3个

CF2

a“-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8个

b“-3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6个

c“0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3个

CF3

a“-3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8个

b“0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6个

c“-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3个

d“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2个

CF4

a“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5个

b“0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4个

c“-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3个

d“-3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3个

e“0型重音”认为“1号重音”

1个

CF5

a“0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8个

b“-3型重音”认为“0型重音”

4个

c“-3型重音”认为“-2型重音”

4个

d“0型重音”认为“-3型重音”

1个

从(表3)实验语的重音认知偏误类型来看,5人~6人为“-3型重音”比“0型重音”多。反之,1人~4人为“0型重音”比“-3型重音”多。重音的感知与产出是否跟本节背景知识调查的结果相符,于4.2节及4.3节详述。

表 3 背景知识调查的团体偏误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f group error among background knowledge survey

人数

重音认知偏误的实验语

备注

6人

街角、近道、取引、物事、島国、悪口

画底线者为“-3型重音”

5人

長靴、早口、泥水、雪国、花嫁、山道

4人

髪型、逆様、花柄、針金、水玉、中指、窓口

3人

暗闇、割引、若者、故郷

2人

片道、外側、友達、果物、株式

1人

口紅、鳥肉

4.2 感知实验及结果分析

本节实施重音的感知实验,目的是为了掌握学习者感知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情况。由笔者播放母语者JF预录的语音档,让学习者圈选问卷上实验语的重音落在哪个音拍。其结果分析如下:

从(表4)可知,CM1、CM2、CM3、CF2对于重音感知的掌握较好。CF1、CF3、CF4、CF5的重音感知偏误较为纷陈。然而,比较(表2)与(表4),可以发现播放语音档有效提高了学习者圈选重音的正确率,仅CF1的a与CF5的c出现偏误增加,结论与王等(2018)[5]相符。此外,CM1的a、CF1的c、CF3的d、CF4的a为新的偏误类型。这表示学习者在感知方面,习得尚未完全,对于听取重音还需要提高练习量。

表 4 感知实验的个人偏误统计

Table 4 Statistics of personal error in perception experiments

学习者

重音感知偏误的类型

词汇个数

CM1

a“-3型重音”误听为“-2重音”

1个

CM2

a“-3型重音”误听为“0型重音”

1个

CM3

a“-3型重音”误听为“0型重音”

2个

b“0型重音”误听为“-3型重音”

1个

CF1

a“0型重音”误听为“-3型重音”

6个

b“-3型重音”误听为“0型重音”

5个

c“-3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2个

CF2

a“-3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3个

CF3

a“-3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4个

b“0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3个

c“0型重音”误听为“-3型重音”

2个

d“-3型重音”误听为“1号重音”

2个

CF4

a“-3型重音”误听为“1号重音”

3个

b“-3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2个

c“-3型重音”误听为“0型重音”

1个

d“0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1个

CF5

a“0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6个

b“-3型重音”误听为“-2型重音”

4个

c“0型重音”误听为“-3型重音”

3个

d“-3型重音”误听为“0型重音”

3个

从(表5)实验语的重音感知偏误类型来看,感知错误人数较多的为“-3型重音”,结果与(表3)相符。这表示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3型重音”比“0型重音”难以感知。

表 5 感知实验的团体偏误统计

Table 5 Statistics of group error in perception experiments

人数

重音感知偏误的实验语

备注

5人

取引

画底线者为“-3型重音”

4人

泥水、故郷、物事

3人

髪型、逆様、街角、早口、悪口

2人

暗闇、友達、水玉、果物、近道、島国、中指、雪国

1人

片道、口紅、外側、割引、鳥肉、若者、花嫁、窓口、山道

4.3 产出实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探讨四音拍和语名词的重音类型为“0型重音”及“-3型重音”。根据松森等(2012)[1]与笔者的观察,这样的重音类型普遍存在于日语的词汇里。换言之,“0型重音”及“-3型重音”可以说是典型的重音类型。倘若学习者能够掌握住这样的规律,便能够提高重音的正确率。以下语图为母语者JF产出的重音。“暗闇”为“0型重音”,随着呼气流的减弱,音调曲线由持平转成微微下降。“泥水”为“-3型重音”,其第二音拍(即倒数第三音拍)具有重音核,因此音调曲线高起后,第三音拍与第四音拍转为下降。

图 1 母语者JF“暗闇”与“泥水”的重音

Figure 1 The accent of ‘kurayami’ and ‘doromizu’ by Japanese female native speaker

本节实施重音的产出实验,分为指导前与指导后的实验,于两实验间进行重音教学。目的是为了掌握学习者产出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法。指导前的产出实验里,笔者让学习者准备十分钟,录音时看着问卷的实验语录下发音。指导后的产出实验则参考王等(2018)[5]的方法,以颜色(“0型重音”为蓝色、“-3型重音”为绿色)代替重音标记,提供着色的实验语问卷让学习者录下发音。其结果分析如下:

从(表6)可知,CM1、CM2、CM3的重音产出较好。CF1、CF3、CF4的重音产出偏误较为纷陈。此外,CM3、CF1、CF2、CF3、CF4有“-2型重音”的偏误。其中,CF2出现较高的比例,这与陳(2016)[6]的第一个结论并不相符。即便是江苏学习者,也出现了与台湾学习者一样的偏误。附带一提,前节的感知实验里,多位学习者也有“-2型重音”的偏误。然而本文的调查对象较少,今后有必要增加人数,探究陳(2016)[6]第二个结论的可能性。换言之,同为汉语母语者,在产出日语的词汇重音时,是否同样有“-2型重音”的偏误倾向,值得讨论。此外,CF5出现比例较高的“0型重音”偏误,也就是“重音平板化”的现象。根据笔者实际的授课经验,部分江苏学习者有将词汇读为“0型重音”的倾向,有必要另辟议题探究其原因。CF3与CF5有现代日语共通语不存在的连续低读重音的问题,也就是第一音拍与第二音拍以“低低”发音。由于偏误较少,笔者推测这是由于学习者对重音概念掌握不完全引起的偶发错误。

表 6 指导前产出实验的个人偏误统计

Table 6 Statistics of personal error in production experiments before instruction

学习者

重音产出偏误的类型

词汇个数

CM1

a“0型重音”误读为“-3型重音”

1个

CM2

a“-3型重音”误读为“0型重音”

1个

CM3

a“-3型重音”误读为“0型重音”

2个

b“-3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1个

c“0型重音”误读为“-3型重音”

1个

CF1

a“-3型重音”误读为“0型重音”

9个

b“-3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3个

c“0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3个

d“0型重音”误读为“-3型重音”

1个

CF2

a“-3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13个

CF3

a“-3型重音”误读为“0型重音”

7个

b“-3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6个

c“0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3个

d现代日语共通语不存在的连续低读重音

3个

e“0型重音”误读为“-3型重音”

1个

CF4

a“-3型重音”误读为“0型重音”

6个

b“-3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5个

c“0型重音”误读为“-2型重音”

2个

d“0型重音”误读为“-3型重音”

2个

CF5

a“-3型重音”误听为“0型重音”

14个

b现代日语共通语不存在的连续低读重音

1个

从(表7)指导前实验语的重音产出偏误类型来看,产出错误人数较多的仍为 “-3型重音”,结果与(表3)及(表5)相符。这表示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3型重音”比“0型重音”难以感知,亦不容易产出。在教学时,更是需要留意,第5节将说明笔者构思的重音指导法。

表 7 指导前产出实验的团体偏误统计

Table 7 Statistics of group error in production experiments before instruction

人数

重音产出偏误的实验语

备注

6人

早口、泥水、物事、島国

画底线者为“-3型重音”

5人

取引、窓口、株式

4人

果物、中指、故郷、花嫁、山道、悪口

3人

近道、雪国

2人

片道、逆様、友達、長靴、水玉、街角

1人

髪型、外側、花柄、鳥肉、若者

经过指导后的产出实验,学习者的重音产出正确率为100%。这表示透过播放语音档及提供实验语颜色标记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重音产出的正确率,结论与王等(2018)[5]相符。

4.4 本次实验的意见反馈

本节实施学习者的意见反馈,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在参加实验后,对于重音学习观念上的改变。问卷内容共有七个问题,分述如下:

(1)参加实验前,是否注意过自己的重音?

针对此题,回答a不太注意的有CF5;b偶尔注意的有CM3、CF1、CF2、CF3、CF4;c很注意的为0人;d非常注意的有CM1及CM2。从感知实验与产出实验的结果来看,可以说解释了CM1及CM2偏误最少习得较好的原因。因此,在基础阶段,教师有必要引导学习者留意词汇的重音,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2)参加实验后,是否开始留意自己的重音?

针对此题,回答a不太留意的为0人;b偶尔留意的为0人;c会比较留意的有CF2;d会经常留意的有CM1、CM2、CM3、CF1、CF3、CF4、CF5。由此可知,实验后有效提升了学习者对词汇重音的关注,这对于日后重音的学习会有所助益。

(3)你认为日语说得漂亮,是否与重音的正确性有关?

针对此题,回答a不太有关的为0人;b有关系的有CF2及CF5;c非常有关系的有CM1、CM2、CM3、CF1、CF3、CF4。经过本次的实验与教学,学习者对于重音学习有了观念上的转变,认为说好地道日语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好词汇的重音。

(4)经过重音法则的教学,对于感知重音是否有帮助?请说明原因。

针对此题,回答a不太有帮助的为0人;b有帮助的有CF2、CF4、CF5;c非常有帮助的有CM1、CM2、CM3、CF1、CF3。在主观论述上,学习者表示经过本次的教学,有效提升了听取词汇重音的能力。

(5)经过重音法则的教学,对于判断重音是否有帮助?请说明原因。

针对此题,回答a不太有帮助的为0人;b有帮助的有CF1、CF2、CF5;c非常有帮助的有CM1、CM2、CM3、CF3、CF4。在主观论述上,学习者表示经过本次的教学,有效提升了类推词汇重音的能力。

(6)平时学习重音的方法(可复选)。

针对此题,回答a听CD或音档的有8人;b查字典或网络字典的有5人;c模仿教师重音的有4人;d看动漫或电视剧的有3人;e其他方法的为0人。面对学习资源及辅助工具的多元化,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利用音档及字典学习重音。然而,即使有这些资源及工具,初学者仍不易自我判断重音的正误。因此,课堂上除了词汇及语法的教学外,教师应该多导入发音的训练。

(7)请简述参加本次实验的感想。

学习者表示透过本次实验,对于词汇重音的概念及规律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重音感知及产出的能力。

5 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教学

本节说明笔者构思的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指导法,教学步骤如下:

(1)利用现代日语共通语的超音段特征,也就是CV1与CV2不同高度的概念,使用“乐谱法”,将CV1设定为“Do(低音)”,CV2设定为“Mi(高音)”。因此,“0型重音”的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为“DoMiMiMi(低高高高)”,“-3型重音”的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则为“DoMiDoDo(低高低低)”。

(2)发音方面使用“乐谱法”,以实验语进行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熟悉“0型重音”及“-3型重音”的型态,如(表8)所示。尔后利用其他未学过的四音拍和语名词,提示学习者“0型重音”或“-3型重音”,让他们直接产出并确认其正误。

表 8 “0型重音”及“-3型重音”的发音练习

Table 8 The practice of pronunciation of zero accent and -3 accent

重音类型

乐谱法

实验语

0型重音

DoMiMiMi

低高高高

片道、髪型、口紅、暗闇、逆様、外側、花柄、針金、割引、友達、鳥肉、長靴、水玉、街角、若者

-3型重音

DoMiDoDo

低高低低

果物、早口、近道、取引、泥水、雪国、中指、故郷、花嫁、窓口、物事、山道、島国、悪口、株式

(3)听音方面使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熟悉音拍的高低,利用可视化的优点,观察重音落在哪个音拍,见4.3节的语图。

6 结语

本文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在四音拍和语名词重音的感知与产出问题。我们发现(1)背景知识方面:学习者有“0型重音”及“-3型重音”的混淆,还出现与台湾学习者相同的“-2型重音”偏误。这样的偏误在学习者的感知与产出中仍可观察到,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发生的原因。(2)感知方面:透过播放语音档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习者听取重音的正确率。换言之,要学好发音,必须有语音输入的刺激。此外,“-3型重音”比“0型重音”难以听取。(3)产出方面:指导前“-3型重音”较难掌握。然而透过本文的指导法,有效提升了学习者产出重音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松森晶子,新田哲夫,木部暢子,中井幸比古.日本語アクセント入門[M].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2012.(日语重音入门)

[2] 佐藤友則.単音と韻律が日本語音声の評価に与える影響力の比較[J].世界の日本語教育,1995,5:139-154.(音段与超音段对日语发音评价影响力的比较)

[3] 崔崟.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4] 郭獻尹.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を対象とした韻律レベルの音声研究-イントネーションを中心に-[M].台北:大新書局,2018.(以台湾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之超音段成分的发音研究-以语调为中心-)

[5] 王睿来,林良子,磯村一弘,等.中国語母語話者による日本語名詞アクセントの生成-タスクの順序効果に関する検討-[J].日本語音声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2018,6:50-62.(汉语母语者之日语名词词汇的产出-有关任务顺序效果的探讨-)

[6] 陳冠霖.台湾における日本語「-2型重音」の生起の要因についての一考察[J].日本語・日本文化研究,2016,26:92-102.(台湾日语-2型重音起因之考察)

[7] 梁辰.声调偏误对学习者日语发音自然度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2:60-64.

[8] 凌蓉.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日语语音教学设计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4:68-76.


(a)  日本学界虽然如此认定,事实上倘若词汇重音为0型重音,且第二音拍为特殊音拍(拨音:N、长音:R、促音:Q)时,会出现第一音拍与第二音拍同高的情形。例如:CVN“漢字(かんじ)汉字”、CVR“掃除(そうじ)打扫”等。

(b)  现代日语共通语的重音一旦下降就不会上升,“重音核”出现在下降前最后一个高的音拍。

(c)  根据笔者的观察,日本的地名及姓氏也符合“0型重音”或“-3型重音”的重音规律。地名如“岐阜(ぎふ)岐阜”及“広島(ひろしま)广岛”为“0型重音”,“香川(か⏋がわ)香川”及“静岡(しず⏋おか)静冈”为“-3型重音”。姓氏如“田中(たなか)田中”及“山本(やまもと)山本”为“0型重音”,“藤田(ふ⏋じた)藤田”及“高橋(たか⏋はし)高桥”为“-3型重音”。当然,这样的重音规律也适用于普通名词、动词变化等。

(d)  混种语为多个语种词汇的组合,例如:“大型観光バス(おおがたかんこうバス)大型观光巴士”为和语、汉语及外来语组成的词汇。

(e)  根据崔(2009)引用《现代杂志九十种用语用字》的统计,从词汇数量来看,汉语(47.5%)>和语(36.7%)>外来语(9.8%)>混种语(6%)。然而,和语(53.9%)的使用频率却高于汉语(41.3%)[3]。

(f)  日治时期居住在台湾岛上的日本人,来自九州的人口占44%。其中,鹿儿岛人为最多,占12.8%(陳2016[6])。

(g)  这些四音拍名词中,包含数量词、固有名词、非和语者、其他词类转化者、有词缀者、非CVCV结构者、具修饰概念者、多个重音者、读音特殊或难读者、少用汉字者,皆不纳入本文的探讨对象。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