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1450404
Current Downloads: 1398889

Psychology of China

ISSN Print: 2664-1798
ISSN Online: 2664-1801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中学生家务劳动态度调查报告

Survey Report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Housework

Psychology of China / 2021,3(4): 382-387 / 2021-04-23 look1197 look858
  • Authors: 李晓凤
  • Information: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成都
  •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ousework attitud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中学生; 家务劳动态度; 问卷调查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b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and housework is the most easy for students to contact in their daily life. Middl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eriod to establish a good sense of labor and work habits.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s the self-made "student housework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wards housework. The questionnai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of housework.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have correct cognition and positive emotion of housework, but the behavior of housework is not biased, which indicates that most students have not yet done housework Have good housework habits.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而家务劳动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中学时期又是建立良好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本文使用自编的《学生家务劳动问卷》对中学生进行家务劳动态度调查,该问卷分为家务劳动认知和家务劳动情感以及家务劳动行为3个维度,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有正确的家务劳动认知和偏正向的家务劳动情感,但家务劳动行为没有偏向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
  • DOI: https://doi.org/10.35534/pc.0302047
  • Cite: 李晓凤.中学生家务劳动态度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学前沿,2021,3(4):382-387.


1 引言

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1]2020年3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意见中强调了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2]家务劳动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的劳动之一,青少年时期又恰好是不断强化一个人的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的特殊机遇期。中学生正处于建立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重要时间点,了解他们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次调查也是相应国家号召,为劳动教育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方式为方便取样,研究对象为在读的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共回收244,剔除无效问卷31份,剩余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为87%。其中研究对象性别分布为男生97名,占所有研究对象的比重为45.5%。女生116名,所占比重为54.5%.研究对象年级分布为初中生95名,占比44.6%,高中生118名,占比55.4%。研究对象是否是独生子女分布为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共171名,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占比80.3%,独生子女仅为42名,所占比重为19.7%。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数量相差较大。研究对象户口所在地分布为农村户口共139名占比64.2%,户口在城镇的相对较少,共74名,所占比重为34.7%。如表1

表 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表

Table 1 Table of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bject

人数

百分比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97

45.5%

116

54.5%

研究对象年级分布

初中生

95

44.6%

高中生

118

54.5%

研究对象是否是独生子女分布

42

19.7%

171

80.3%

研究对象户口所在地分布

城镇

74

34.7%

农村

139

64.2%

2.2 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由于暂时没有相关的量表可供使用,笔者通过文献阅读整理信息,并在前期通过对10名学生进行访谈和100份开放式问卷收集相关信息,确定了13道题目,形成了《中学生家务劳动态度问卷》的主体。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信息的调查,包括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户口所在地4个问题,用以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家务劳动态度的相关题目。

该问卷共13题,分为3个维度,分别是家务劳动认知,家务劳动情感和家务劳动行为。家务劳动认知是指学生对家务劳动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的认知,共5题包括第1,4,7,8,10题。家务劳动情感是指学生在想到做家务或做家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共5题包括第2,5,6,11,13题。家务劳动行为是指学生平时对待家务劳动的行为倾向,共3题包括第3,9,12题。

问卷采用5点计分的方式,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符合,3代表一般,4代表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此次问卷为匿名填写,要求调查对象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通过计算研究对象在每个维度的平均分来衡量其在该维度上的表现。家务劳动认知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学生越能认识到家务劳动对自己的作用,家务劳动情感维度得分越高则说明学生学生在面临家务劳动是情感体验越差,家务劳动行为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学生越愿意参与家务劳动。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家务劳动态度

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研究对象在家务劳动认知上的得分很高,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家务劳动对自己的作用,在家务劳动情感上的得分偏低,说明研究对象在家务劳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偏正向的,在家务劳动行为上的得分接近于中值,说明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付出行动参与家务并没有明显偏向。

表 2 研究对象家务劳动态度

Table 2 The subjects’ attitudes towards housework were studied

均值

标准差

家务劳动认知

4.22

0.66

家务劳动情感

2.50

0.86

家务劳动行为

3.14

0.90

3.2 不同变量对家务劳动态度的影响

3.2.1 性别变量

表3所示,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得到的数据来看,男生在家务劳动认知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在家务劳动情感上的得分低于女生,但并无显著差异。在家务劳动行为上的得分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且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研究对象中的男生相比女生更愿意将做家务付诸实践。

表 3 性别变量对家务劳动的影响

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variables on housework

家务劳动认知

家务劳动情感

家务劳动行为

M

SD

M

SD

M

SD

4.31

0.72

2.49

1.02

3.45

0.95

4.15

0.59

2.51

0.69

2.89

0.79

T

1.79

-0.18

4.63

P

0.74

0.86

0.00

3.2.2 年级变量

根据表4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家务劳动认知上的得分都很高,但初中生的得分要高于高中生,并且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相比于高中生,初中生的的家务劳动认知更好。在家务劳动情感上的得分初中生和高中生非常相近。在家务劳动行为上的得分初中生略高于初中生但并无显著差异。

表 4 年纪变量对家务劳动态度的影响

Table 4 The influence of age variables on attitudes towards housework

家务劳动认知

家务劳动情感

家务劳动行为

M

SD

M

SD

M

SD

初中生

4.32

0.56

2.43

0.84

3.20

0.88

高中生

4.14

0.72

2.56

0.87

3.10

0.93

df

1

1

1

F

3.87

1.25

0.61

p

0.50

0.26

0.43

3.2.3 是否是独生子女变量

通过对表5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是否是独生子女在3个维度上均不显著。

表 5 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家务劳动的影响

Table 5 Whether the only child on the impact of housework

家务劳动认知

家务劳动情感

家务劳动行为

M

SD

M

SD

M

SD

4.08

0.88

2.55

0.79

3.12

1.93

4.26

0.58

2.49

0.88

3.15

0.88

T

-1.30

0.45

-0.16

p

0.20

0.65

0.88

3.2.4 户口变量

以户口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表6的数据。农村户口的学生在家务劳动认知的得分略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但没有显著差异。在家务劳动情感上的得分,城镇户口的学生和农村户口的学生得分非常接近。但在家务劳动行为的维度,农村户口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且存在显著差异。

表 6 户口变量对家务劳动态度的影响

Table 6 The effect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variables on attitudes towards housework

家务劳动认知

家务劳动情感

家务劳动行为

M

SD

M

SD

M

SD

城镇

4.14

0.73

2.49

0.81

2.94

0.91

农村

4.27

0.61

2.50

0.88

3.25

0.89

T

-1.25

-0.10

-2.43

p

0.21

0.92

0.02

4 讨论与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家务劳动认知的5道题目,每一题选择4或5的累计百分比都超过了80%,这说明调查对象大部分能认识到家务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家务劳动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生活常识和技能,完善自己的品质更加独立自觉,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与李新田等在2005年做过的中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家务劳动情感的5道题目,研究对象选择2或3的累计百分比都在60%左右,因题目情感偏负向,所以偏低的分数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家务劳动中的体验是较好的。家务劳动行为的3道题目,选择3的学生最多,均值为3.14,这说明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虽然对家务劳动拥有正确的认知和正向的情感但是并不会主动的去参与家务。

对不同变量对家务劳动态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男生在家务劳动行为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家务劳动认知明显好于高中生,农村户口的学生要比城镇户口的学生更愿意将参与家务劳动付诸实践。这可能是因为近些年国家加强劳动教育,初中生受到了更多的熏陶所以在认知上优于高中生,而农村户口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家里的劳动量从小就需要承担一部分,所以养成了习惯,这从访谈中可以知道。[4]性别在家务劳动行为上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建议

本次研究可以为中学和家庭的劳动教育提供参考。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家务劳动态度。

首先,大部分学生对家务劳动都有正确的认知,但主观能动性较差,没有主动参与家务的习惯,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家务的机会,而不是只以学习为重。[5]父母主动邀请孩子参与部分家务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孩子并没有对家务劳动产生厌恶,外力推一把或许能让他们更好的付诸行动,并逐渐养成习惯。

其次,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正向的家务劳动体验。比如在孩子参与家务时父母适当给予鼓励和夸奖,父母常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增进感情等。当孩子在家务劳动证得到较多的正向反馈,自然会更愿意参与家务劳动,并持之以恒。

最后,国家和学校应当继续并加大劳动教育的宣传,尤其是要改变部分父母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程晗.《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点解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11-15.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3] 李新田,吴廷发,朱祥胜,等.中学生家务劳动与认识现况调查[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5,14(4):369-369.

[4] 刘爱玲,胡小琪,栾德春,等.我国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2):1071-1073.

[5] 周钰琳,张佳沈,陈艳林,等.大学生对家务劳动价值认识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33):76-76.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