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2.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成都
在“全童入队”的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员群体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其主动加入少先队的热情、对红领巾象征意义的深刻情感,以及对少先队组织的深厚依恋感正逐渐减弱。这一现象导致少先队员对自身在组织中角色的认知变得模糊,进而削弱了他们对少先队应有的荣誉感与归属感,最终对少先队教育目标的实现构成了挑战。为积极应对这一问题,2019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与全国少工委携手发布了《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以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红领巾奖章”作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激发少先队员积极性、增强荣誉感的重要使命,是多种激励载体中的关键一环。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重新点燃少先队员的热情,深化他们对红领巾及少先队组织的情感认同,从而有效促进少先队教育任务的顺利达成。但自“红领巾奖章”项目启动以来,鉴于不同地区及学校间对其深层价值的认知差异,活动的执行显得零散而无序。在活动筹备与实施阶段,普遍缺乏针对各校独特情境的周密规划,忽视了活动的实际成效与蕴含的政治教育内涵。部分学校倾向于选取简便易行的活动形式,导致奖章所承载的激励潜能未能有效释放,进而阻碍了少先队员荣誉感的深化构建。
“红领巾奖章”活动主要依托学校平台展开,多由辅导员引领班级实施,这种局限在校园乃至班级内部的运行模式,减少了少先队组织间的互动与竞争,虽然强化了内部小团体的凝聚力,却无形中模糊了组织间的界限,削弱了整体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不利于少先队员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此外,缺乏一套系统性的评审机制,使得奖章活动流于表面形式,未能充分展现其激励与引导的核心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赋能红领巾奖章活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得红领巾奖章的考章活动更加便捷、高效、透明。例如,物思科技为学校提供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信息化争章系统,支持学校自定义奖章类型及发放规则,实现数字化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助力学校建设特色化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2]在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与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凸显,部分学校过分强调竞赛排名,忽视了队员品质塑造与荣誉感培养的首要地位,忽视了队员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成长过程的考量。例如,在评选过程中,辅导员的单一评价往往成为主导,忽视了队员自我反思与同伴互评的价值,仅依据“显著成就”或“最终成绩”选拔获奖者,忽略了队员在参与过程中的成长与蜕变。长此以往,少先队员可能因内外认知的不统一,难以全面认同并内化少先队组织的要求与标准,进而制约了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一系列问题均不利于“红领巾奖章”活动在激发少先队员荣誉感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亟需加强活动的系统性规划、完善评审机制、丰富评价方式,以促进少先队员的全面成长与荣誉感的深度培育。
“奖章”作为对杰出贡献与卓越成就者的表彰标志,其本质在于荣誉的赋予与肯定。“红领巾奖章”,作为少先队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评价工具,旨在通过日常活动激发并评价少先队员的积极表现。一旦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每位队员均有机会通过参与此活动赢得奖章。该体系涵盖基础章、特色章和星级章三大类别。
基础章,深刻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属性,聚焦于少年儿童的政治意识启蒙、价值观构建和组织归属感的培养,具体细化为红星章、红旗章与火炬章,各校少先队组织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以深化队员对组织的认知与认同。
特色章,是省、市、县级及学校少工委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全人教育”理念,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自主设计颁发的奖章,作为基础章的补充,彰显个性化与地域特色。
星级章,则由全国至校级各级少工委评定,分个人与集体两类,共设五级,其中五星章为最高荣誉,象征着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卓越成就与高度认可。
“红领巾奖章”作为少先队员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评价媒介,贯穿于其在少先队组织中的学习与生活,旨在强化组织认同,促进政治意识觉醒,并提升队员的荣誉感与使命感。[3]“红领巾奖章”活动旨在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定章、争章、评章、颁章四个关键环节,自学校延伸至全国范围,全面激发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与荣誉感。
红领巾奖章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日常开展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荣誉感。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当前红领巾奖章活动在规划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雷同现象严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少先队员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活动难以吸引队员的注意力,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当前红领巾奖章活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价主体单一、流程简化等问题,使得评价过程缺乏公正性和全面性。这种情况下,队员们的努力和成果得不到合理的认可和反馈,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荣誉感的提升。
活动内容的高重复性和创新性的匮乏,也是制约红领巾奖章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重复的内容容易让队员们产生厌倦感,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的活动难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这不仅影响了队员们的参与积极性,也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加强对数字化赋能红领巾奖章特色章考章活动的宣传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和优化。
加强活动的整体规划,确保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有效实施。注重争章活动的开展,但要避免活动形式的同一和固化。[4]活动激励路径的核心在于实施多样化的“红领巾奖章”竞夺活动,以此激发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点燃他们投身于集体活动的热情之火。通过系统的活动规划,能够更好地促进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活动的阶段性调整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活动设计,提升活动效果。
开发方应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满足学校和少先队员的需求。例如,增加更多的自定义选项,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系统应尽量简化操作流程,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上手。同时,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和培训,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系统。保障数据安全,系统应采取严格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同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红领巾奖章活动应引入更多元化的活动设计,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可以结合不同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也可以结合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或者引入科技元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活动的互动性和体验感。通过多元化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少先队员的需求,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5]例如将争章活动同学校的节日教育班会、主题活动或者思政课程相机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争章实践活动。
注重活动的创新性,鼓励队员们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增加活动的创意和个性化。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章,激励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大胆创新,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颁章仪式的教育激励效果明显,但是缺少家长的参与。因此在仪式举行时可以邀请家长甚至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仪式的激励效果。同时,各级少工委也应积极支持和推广创新活动,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增加评价主体的多样性,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借助红领巾奖章评选机制,我们旨在表彰优秀少先队员,以此作为激励手段,深化其作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构建一个全面而公正的评价体系,是吸引更多少先队员积极投身于奖章活动之中的关键。这一体系不仅能够增强队员们对奖章活动的认同感,使他们对评选结果心悦诚服,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促使他们在荣获奖章时,内心涌动着更为强烈的自豪与荣耀之情。评价机制应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辅导员评价,以及家长和社会的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少先队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从而给予更合理的评价和激励。[6]同时,细化评价流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激发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红领巾奖章活动作为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荣誉感的重要途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活动效果。数字化赋能红领巾奖章特色章考章活动是一种新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完善系统功能、简化操作流程、保障数据安全、加强宣传推广和建立反馈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赋能红领巾奖章特色章考章活动的效果,推动红领巾奖章活动的创新发展,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多元化活动设计、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活动创新性和加强活动规划等措施,可以让红领巾奖章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少先队员们成长道路上的闪亮勋章。
[1]宗先菊.“五育融合”下少先队“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实施路径[J].学园,2024,17(17):84-86.
[2]吕春芳.深挖细磨,让育人价值在活动中凸显——区本红领巾奖章及仪式教育活动体系的开发[J].少先队研究,2024(2):30-33.
[3]季媛媛.学校是“红领巾奖章”教育高质量实施的主阵地[J].少先队活动,2024(3):16-17.
[4]郑佳丽,黄伟,吴雪峰.乡镇学校“红领巾奖章”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实施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4(5):69-71.
[5]曾乐,赵国梅.红领巾奖章与幸福课程融合发展的策略探究[J].少先队活动,2023(12):16-17.
[6]王晓珊.融入争章辅导 探索少先队校外辅导员激励体系[J].少先队活动,202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