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232565
Current Downloads: 169440

Study on China Physical Science

ISSN Print:2707-1936
ISSN Online:2707-1944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The Dilemma and Path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Study on China Physical Science / 2021,3(1): 58-63 / 2021-02-26 look1312 look797
  • Authors: 白惠丰 段檀坡 张钦瑞
  • Information: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洛阳
  • Keywords:
    Core accomplishment; Teaching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Path
    核心素养; 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 路径
  •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lemma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eeks the reform path based on practical problem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core accomplishment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lagging teaching idea, vagu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goal, singl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imbalanc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 o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renew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ke clear the teaching goal,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enrich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perfect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基于核心素养理论研究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立足现实问题寻求改革路径,为体育教改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学改革面临教学理念滞后、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模式及方法单一 、教学评价失衡等问题。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完善体育教学评价。
  • DOI: https://doi.org/10.35534/scps.0301005
  • Cite: 白惠丰,段檀坡,张钦瑞.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J].中国 体育研究,2021,3(1):58-63. https://doi.org/10.35534/scps.0301005


1 前言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院校。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性技能的同时,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我国提出“核心素养”理论并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其中以“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体育情感”为要素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对体育教学提出新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体育品德与情感等核心素养[2]。这些都促使学校体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寻求更好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探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立足问题提出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不仅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为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研究

2.1 教学理念滞后

进入新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理当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培养具备体育核心素养的人才,使步入社会的学生在拥有健康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具备体育技能与体育价值观。然而,纵观当前职业院校体育课堂可以发现,体育课堂仍在传统教学观念引导下,把课堂重点放在学生身体练习上,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重心,忽视了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甚至忽略了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的意识,养长此以往,在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具备应有的体育核心素养,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也就无从谈起。

2.2 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使学生在相应学习中形成终身适应性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具备体育品德和合作精神等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与要求。而当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让学生学会体育知识和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缓解学习压力最终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然而,从目前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来看,其表述比较宏观模糊,重点不明确。目标中过多地关注学生技能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致使体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品德和情感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与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体育道德品质和体育态度情感等素养。

2.3 教学模式及方法单一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在课堂基本部分上大多通过单一的讲解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即在动作技术讲解学习中作出示范动作,让学生递进式的模仿练习,重复练习,以此来实现运动技能学习和强身健体的目的[3]。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增进学生健康有一定作用。然而,在核心素养理念与目前社会发展要求来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情感等。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理应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从教学各要素的整体出发,合理安排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更好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2.4 教学评价失衡

体育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教学评价可以把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加以修正。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评估和把握教学活动,还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评价通常以期末的技能考核作为依据,该考核主要考核了学生技能目标实现程度,而对于学生体育态度、情感、品德等要素的评价并未涉及,这一评价无法激励学生体育态度、情感要素的学习,也就无法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进行体育教改,势必要进一步均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3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3.1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理论的提出把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素养相结合。体育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任,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直接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改首先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深刻内涵,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紧随社会需求不断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其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理念改革时,还要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始终,把握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教改后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发展,逐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2 明确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提出新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及体育情感和品质的培养。只有明确核心素养理念下体育教学目标[4],才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其掌握运动技能,进而以体育育人价值,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提升其体育核心素养,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3.3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

体育核心素养包括“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 “体育情感”等多元要素[5],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以及教法进行系统性、科学性设计[6]。譬如通过参与体育竞赛培养体育品德与精神,通过观看比赛培养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发展学生体育素养等。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和安排最终提升学生相应能力,培养其社会适应性。传统的体育教学以集中模仿学习和练习为主要模式,学生摸索掌握体育技能学习方法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这不利于其终身体育的践行和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走向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发挥学生的运动能力释放学生 的能动性,培养其品质。因此就学中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学规律,学习规律,锻炼学生的 探究能力等。

3.4 完善体育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判断评估都需要通过体育教学评价进行全方位的研判[7]。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在学习中终身适应性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的形成与否都需要完整的教学评价去衡量。只有通过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才能保证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8]。这就要求课后教师要注意对课中自己对教学环节的把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进行评价,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此外,体育教学评价的重心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

4 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体育教改工作逐渐深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体育教学的着力点,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仅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应重视对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情感的培养。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N].天津教育报,2016-09-14.

[2]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7):29- 33.

[3] 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4] 邵伟德,齐静.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思路[J].体育教学,2020,40(1):6-7.

[5] 赵凤霞,程传银,张新辉,等.体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9):27-29.

[6] 邵伟德,齐静.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思路[J].体育教学,2020,40(1):6-7.

[7] 毛艺谋,罗丹.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培养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0):115-116.

[8] 朱博.探索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8 -9.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