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新城幼儿园,深圳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步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健康则是全面发展的根基。因此,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对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来说尤为重要。科学的、适合于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的手段[1]。然而,从现实来看,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基于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探究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找到合适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通过问卷调查全园的教师发现,幼儿教师均为女性,性别比例严重失衡[2]。且年龄组成呈现年轻化的倾向,新手教师占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几的教师没有职称。专业体育教师的配比不足,幼儿园的体育教师基本由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充当。
全园的教师对开展幼儿体育活动都持支持态度。所以,从总体而言教师对待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并且一般把幼儿的健康看作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幼儿教师的体育专业素养包括幼儿教师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了解,对体育教学方法和原则的了解,幼儿如何设计幼儿体育活动的了解,还包括对幼儿身体发育规律的了解。新城幼儿园的教师基本具备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所需的专业素养,但是高专业素养水平的教师较少。
东城幼儿园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比较多样,包括草地、塑胶操场、室内场地、水泥地等等。幼儿的体育活动多数在草地和塑胶场地上,基本能够保障幼儿的健康。分析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发现,幼儿园提供的器材也比较丰富,平衡木、滑梯、钻圈、篮球、体操垫、小推车是幼儿经常使用的器材。
在了解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收集了体育活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并通过前后测的统计分析,了解坪山区新城幼儿园所实施的小篮球体育活动课程对幼儿身体素质改善的效果,为构建适宜民办园的体育活动课程提供数据依托。
通过小篮球教学,幼儿体内的平衡器官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大脑对身体平衡的控制,逐步得到增强,平衡系统得到了有效发展。动作的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促进脑的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有效的训练后,平衡能力即表现的愈来愈好。
小篮球教学对幼儿象限跳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显著,因为在小篮球教学中跳跃性栋动作和跳跃性练习较少,而主要是通过变化方向控球等增强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因此在以后的小篮球教学中需要适当增加跳跃性内容。
通过小篮球教学中抛球的练习、运球投篮比多的练习增强了幼儿的上肢力量,但是女幼儿上肢力量的增强更为明显。在幼儿身体自然发育中上肢力量的发展开始出现性别差异。
对于篮球投篮的整体动作而言,力量的获得是从脚蹬地开始,随着全身依次协调用力,力量从下至上依次传递,最终获得协调柔和的投篮力量[3]。蹲拍球、弹跳接球、运球、按节拍多样拍球的练习针对性的增强了幼儿下肢力量,投篮比多的游戏更巩固了下肢力量的提高。
实验前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组结果在实验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小篮球教学对幼儿的腰腹力量有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篮球运动是同场对抗类项目,小篮球教学中会涉及到对抗,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必须调动核心肌群的力量。在教学中将集跑、投、跨步、转身、快速变换方向等多种动作相结合,从而增强幼儿的腰腹部力量。
新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首先,教师的学历层次达标,并且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性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对开展体育活动持高度支持的态度。其次,幼儿园的场地和器材比较能够满足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且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计划保障幼儿体育活动的展开。最后,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幼儿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长基本达标。
但是,新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从师资队伍上看,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教师严重匮乏;体育专业的教师不足。第二,从教师的专业素养上看,高水平的教师较少,大多数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了解程度是一般和比较了解。第三,从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保障系统来看,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的高水平培训较少。第四,幼儿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不足。
在挖掘体育活动的同时,坪山区新城幼儿园将球类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
(1)合理利用各种材料,丰富了幼儿的体育活动,使幼儿动作、合作、社会交往得到全面发展。选择、取材多种特色素材,利用家长与社区资源,设计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例如:小班“赶猪跑”“拉车”“推小车”;中班“抬轿子”“飞盘”“骑竹马”;大班“梅花桩”“投球进框”等多种好玩的形式。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上,注重启发幼儿的运动力,大幅度的提高幼儿参与面,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球操活动时,主动观察孩子的运动量及趣味性。老师们花足了心思,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活动中,也鼓励幼儿通过球类与器械的创新的玩法“比比看,谁的玩法多”如此多样的玩法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4]。
(2)充分利用球类体操、大体操融入到日常早操中,感受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为了让体育活动最大优化,在早操活动中进行了调整,将球操和球花体操贯穿到早操活动中,如:中班早操创设了球花拉拉操,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发展了走、跑、跳、钻等动作技能。大班则是选择篮球与动感操的组合相呼应,动作也获得了发展。孩子在早操的过程中,控制能力、动作发展、运动强度、愉快的情绪、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课题组开展体育活动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小篮球和拉拉操是促进和改善家园、亲子关系的载体,它架起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
幼儿园在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家长通过和自己孩子一起玩篮球,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向孩子了解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情况。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5]。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成长,每月公开课收集案例照片与观察记录。《有趣的椅子》《篮球大打拼》在新城幼儿园开放观摩活动中受到领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1)新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还存在体育专业的教师不足,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以及幼儿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不足等问题。
(2)小篮球教学的实施对幼儿的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灵敏和协调素质、全身力量等均有显著的提高。
(3)小篮球教学的推广对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的有力途径,需科学的设计活动内容,严谨的制定教学目标。
幼儿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者幼儿园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能力培训,理论学习,专题讨论,考察观摩等。再次,引进专业的体育教师,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最后,勇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
幼师们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在传统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重视幼儿在园内的体育教学活动,建立丰富多彩的新式体育活动项目,及时更新幼儿体育活动的材料道具,创新研发新的体育活动项目,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项目,丰富园内的体育教学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化[6]。
[1] 田丽莉.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陈幸军,王喜海,黄建春,等.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18-23.
[3] 苏家本,张辉,李晓庆.跳投技术起跳阶段三维运动学的分析与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3):125-129.
[4] 姜嫚.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设计、组织者素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6.
[5] 郭玉杰.传承民间游戏 丰富幼儿园课程[J].中华少年,2016(21):258-259.
[6] 吴淑丽.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