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162349
Current Downloads: 162739

Study on China Physical Science

ISSN Print:2707-1936
ISSN Online:2707-1944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基于成果导向下的冰雪运动专业人才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 研究

Research on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Iceberg Model” of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 Talents Based on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Study on China Physical Science / 2023,5(2): 72-79 / 2023-06-28 look623 look849
  • Authors: 李海霞 赵明元 李保玲 柯雁容
  • Information:
    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哈尔滨
  • Keywords:
    Ability and quality; Iceberg model; Personnel training
    能力素质; 冰山模型; 人才培养
  • Abstract: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requires high-quality talent training for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 "ability-attribute iceberg model" under the result-oriented approach, the ability-attribute iceberg model oriented by industry demand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tudent training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the 2018 National Standard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Sports-Related Disciplines, which includes explicit ability systems and implicit ability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the ability-attribute iceberg model for the training of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result-oriented approach, the ability attribute points in the model are first analyzed and then the ability points that can be achiev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various courses in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 are analyzed. Then, the design of the realization methods for the ability-attribute elements is carried out and finally a course matrix plan center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attributes is created. Based on this, a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for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s is proposed,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meeting the social demand for ice and snow professionals and achieving deeper-level ability training for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s. 我国冰雪运动的迅速发展需要高质量培养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基于成果导向下研究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是以2018年《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学生培养具备能力为依据,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其中包括显性能力系统和隐形能力系统。在基于OBE的应用型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将更加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冰雪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对冰雪运动专业人才更深层次的能力培养。
  • DOI: https://doi.org/10.35534/scps.0502008
  • Cite: 李海霞,赵明元,李保玲,等.基于成果导向下的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研究,2023,5(2):72-79.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教育界盛行,并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中采用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主要强调教育成果的导向性,实施反向设计和实时持续改进,以学生的产出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重点。[1]经过长时间发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以及有效性的验证[2]。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建立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契合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专业持续改进的最终目标。“冰山理论”产生于心理学,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次提出。1895年弗洛伊德将心灵比作一座冰山,包括浮于水面的意识层面和隐藏在水面之下潜意识层面。在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的基础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C. Mc Clelland)构建了“冰山模型”。他形象地将人的个体素质划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两部分。[3]国内外学者相继将其应用到不同的研究领域。Spencer认为能力素质包括5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征和动机。知识和技能是显性素质,比较容易获得,自我概念、特征和动机是隐形素质,很难获得,但是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4]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然而,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成果导向下对高校学生进行能力素质的冰上模型研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能力要素分析

1.1 趋势分析

1.1.1 高等体育教育的趋势以能力教育为主导

2018年《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颁布,新国标明确指出了我国体育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并规划了课程体系模块等内容。新国标将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在能力要求方面明确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5]

1.1.2 高等体育教育实践已有认证标准的进入

2017年认证标准范式的变迁很快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暂行)》)颁布,《实施办法(暂行)》明确将“产出导向”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我国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要求以《实施办法(暂行)》为主要参考点,严格遵循并认真落实OBE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做好认证工作,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迎证”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按照认证标准和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完善。[6]

1.1.3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心

构建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冰山模型中隐藏在水下的隐形能力虽然不易被发现和衡量,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探索和揭示冰山模型水下存在的奥秘,将会提高人生的深度。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培养综合能力,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潜力和社会竞争力。

1.2 能力要素构成分析

1.2.1 成果导向能力要素构成

成果导向教育观在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被全面接受,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7]。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会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指出毕业要求的内容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和使用现代化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2.2 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同时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力。智力方面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非智力方面包括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2.3 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综合成果导向能力要素、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2018年《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结出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能力要求,详细要求如下。

智力方面的要求包括学习能力、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专项运动技术的能力、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方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科学研究能力、创业能力、创业意识、专业职业能力、资源获取整合能力、社会服务意识、社会服务技能等。

非智力方面的要求包括职业道德、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敏锐观察力、国际视角、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动机、创业动机、体育伦理意识、政策法规的解读等。

2 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

本部分所要建立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是以冰雪运动专业人才为研究对象,符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按照社会需要重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满足政府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该模型应具备合理的要素指标选择和全面的观测点。

冰雪运动专业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社会对能力素质要求以及2018年《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能力要求构建而成的。基于成果导向下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由浮于冰山水平面以上的显性能力系统和沉于冰山水平面以下的隐性能力系统构成,包含5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相应的二级能力指标。

图1 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

Figure 1 Iceberg Model of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Professional Talents

2.1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显性能力系统

显性能力由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体系构成。其中,获取知识能力包括冰雪知识学习能力、利用现代化手段能力(信息素养)、冰雪语言表达能力、冰雪沟通交际能力等指标;应用知识能力包括冰雪运动技术能力、冰雪实践能力、冰雪管理能力、冰雪运用能力等指标;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方法、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和创新思维等指标;创业能力包括创业方法、冰雪职业能力和冰雪资源整合能力等指标;社会服务能力包括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服务技能、技术和技巧等指标。显性能力系统位于冰山模型海平面以上,可通过教学中的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训练等多种方式获得相应能力。

2.2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隐形能力系统

隐性能力系统同样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体系五个部分。其中,获取知识能力包括冰雪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系统与战略思维能力等指标;应用知识能力包括冰雪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力、冰雪伦理意识和冰雪意识与动机等指标;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潜力、创新动机和创新特质等指标;创业能力包括创业方法、创业潜力和政策法规解读等指标;社会服务能力包括社会参与能力、社会服务动机和跨文化竞争与合作能力等指标。隐性能力系统位于冰山模型海平面以下,很难通过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方式获得相应能力,必须通过专项活动的设计来有效培养相应的能力。

3 结语

能力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不断革新的守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成果导向教育观和冰山理论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和指导意义。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在推进冰雪运动的“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落实“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推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等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是实施这些发展举措的主要抓手,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以提高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为主线,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18年《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能力要求要素,并结合成果导向教育观和冰山理论的视角,对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和筛选,得出显性关键能力要素和隐性能力因素,从而构建出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以指导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该模型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其他体育专业的发展,并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尊伟.成果导向视角下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2):147-154.

[2] 蔡芸,曹皓,冯颖芝.基于成果导向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2(5):10-15.

[3] 蒋保伟,孔青.基于冰山模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研究[J].教育评论,2016(9):80-84.

[4] 莱尔·史班瑟.才能评鉴法:建立卓越的绩效模式[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6-84.

[6] 胡永红,吴邵兰,赵文龙,等.OBE理念的理论认知及其在体育教育专业师范认证的实践遵循[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3):104-108.

[7] 邹一琴,朱锡芳.基于OBE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冰山模型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39(5):100-102.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