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成都
构建与实施校园足球课程体系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从教学资源方面来看,足球场地资源相对紧缺,许多高校的足球场地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正常训练和比赛需求。其次,师资力量也存在不足,缺乏专业的足球教练和指导员,这导致高校足球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再次,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来看,目前高校足球教学的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足球技术训练上,缺乏足球战术、体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系统培训,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足球综合素质。教学方式也相对陈旧,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缺乏足球比赛机会也是当前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赛是检验自己水平和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足球比赛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足球技能得到有效的检验和提高。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网络技术来改进足球课程的教学,例如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足球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利用视频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足球战术等。这种足球课网络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
然而,当前高校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校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基础技能教学是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传球、射门、防守、运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技能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反复练习和逐步提高,促使学生切实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设定明晰的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应围绕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提升体能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竞技意识等核心要素展开。通过确立清晰的目标,可以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战术理解与运用是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解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和战略,引导学生理解比赛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实战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战术演练和模拟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并运用战术。在内容选择方面,应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和战术理解的培养。这包括传球、射门、防守等基本技能的教授,以及比赛战术、团队配合等内容的讲解。同时,还应将足球文化与精神培养融入课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足球的历史、规则以及精神内涵,培养他们的运动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身体素质训练是校园足球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柔韧性练习以及速度训练等,提升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为他们在足球场上更好地发挥技能提供保障。
足球文化与精神培养是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介绍足球运动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比赛拼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课程体系需要充足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作为支撑。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足球场地建设、器材配备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足球教学条件受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高校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支持方可实现长远的发展。若此项工作资金存在缺口,相应的基础设施及体育器械势必无法得到保障,这将对足球课程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部分高校未能对足球教学予以足够的关注,尤其表现在场地建设等方面;一些高校即使进行了场地建设,然而在质量方面却存在着差异性,特别是在使用时并不单单用于足球课,一些其他体育课程同样也会使用到足球场地,这对于足球课程的开展会造成影响。在专业器材方面存在缺乏的现实状况,一些高校足球类器械相对较少,且存在质量问题。部分高校在进行训练时,所提供的足球数量相对有限,由此导致多个学生需分批进行足球训练。足球器材的缺乏势必无法保障锻炼效果。足球相关的标志桶等器械明显不足,在器材匮乏的情况下,高校足球课程效果明显不足[2]。
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对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新建或改造符合标准的足球场,配备必要的训练器材和设备,如球门、足球、训练标志物等。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足球场地的布局和使用时间。可以采用分时、分区的方式,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同时,加强场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场地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与周边社区、企业、体育场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足球场地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足球比赛和活动,拓宽学生的足球活动空间。
目前,许多高校足球教练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足球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训练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此外,部分高校对足球教练的选拔和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优秀的足球教练难以留在高校任教。
为了保障足球课程质量,必须借助足球教练方可实现。部分高校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未能配备足够的足球教练员。还有的高校即使设置了足够数量的足球教师,但是部分教师却是由其他体育教师兼职担任,这就意味着足球教学的专业性不足。在高校足球发展过程中,足球教学水平势必会存在问题。而从高校大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专业的足球教师,其对应的足球技能势必难以获得提升,特别是在课程活动过程中还存在运动损伤问题,这就会对足球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一些学生还会产生排斥心理,对足球的学习兴趣也会由此减弱。优秀的足球教练能够提升足球课程质量,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指引,特别是在训练方面,通过专业的指导能够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足球教师借助专业知识能够使课堂活动更加出色,专业教师能够促使课堂活动更具专业性,通过技战术等的应用能够实现良好的训练和教学。因为专业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并且还会拥有一定的赛场经验,其所负责的足球课程势必呈现出较高的质量,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保障教学效果[3]。
要注重教师的足球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优先招聘具有足球专业学历、运动员等级证书或足球教练资格证书的教师。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足球教练和专家,担任校园足球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通过人才引进,提高学校足球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学校应定期组织足球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足球技术、战术、教学方法、体能训练、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鼓励足球教师参加校外足球比赛和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俱乐部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了解足球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加强足球教师团队的建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从高校足球课程来看,其对应的频率为每周两次,这就意味着每次有90分钟的活动时间,每周的足球课时长约为三个小时。若仅仅期望通过这三个小时促使学生的足球能力获得提升,势必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所对应的时间明显不足。由于足球教学时,会涉及技战术、体能等众多训练内容,三个小时的时长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这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除了传统的足球技术、战术课程外,增设足球文化、足球裁判、足球康复等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开设足球专项提高班,为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学和训练。加强足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比赛和训练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足球比赛,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将足球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足球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足球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体育与健康、心理学、管理学等。通过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足球技术和战术的规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验验证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在线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通过足球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虚拟足球比赛和战术演练,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兴趣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训练方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校园足球的意义和价值。报道校园足球比赛和活动的精彩瞬间,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成果。通过宣传,提高学生对校园足球的认识和兴趣,组织开展校园足球主题活动,如足球文化节、足球知识竞赛、足球摄影比赛等。通过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树立校园足球榜样,如优秀足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
设立校园足球奖学金,对在足球比赛和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奖学金可以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定。授予在校园足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荣誉称号,如“校园足球之星”“优秀足球教练员”“优秀足球裁判员”等。荣誉称号可以激励学生和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与高校招生部门合作,制定校园足球升学优惠政策。对于在足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在高考、自主招生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校园足球的意义和价值。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足球比赛和活动,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参与校园足球。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传授足球知识和技能,提高家长对校园足球的认识和支持度。与社区合作,开展校园足球进社区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足球表演和比赛,宣传校园足球文化。同时,利用社区的足球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足球活动空间。
在主管部门方面,必须对高校足球活动给予足够的关注,加大投入力度,编制校园足球教材,并推动相应的校园足球活动,从而为高校足球课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政策引领之下重视经费的投入,如此可使足球活动更好地开展。应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着手,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使校园足球活动纳入体育教学任务之中,这就意味着足球课程必然成为了关注的要点,进而促使足球教师的积极性获得提升。此外,对于课外训练活动应该建立补贴激励机制,通过高质量的课外训练工作提升足球教学训练水平,最终助力高校学生的发展[5]。
充足的教学资源是保障高校校园足球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基础。高校应加大对足球场地建设、器材配备等方面的投入,确保足球教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为促使高校足球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实现足球课程的高质量改革,主管部门应该重视专项资金的投入,以助力校园足球的发展。主管部门要构建相应机制,与区域政府形成合力,加大资金投入,为高校足球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通过高质量地使用资金,保障足球场地建设以及器材建设,对于足球教学突出的个人应进行积极的奖励,以起到激励带动作用,促使足球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在推进足球课程发展过程中,教学设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要重视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并且还要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6]。
教师是校园足球课程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程质量。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足球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足球教练培训班、邀请专业足球教练来校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足球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其展现出的能力和校园活动的效果有着直接联系。所以,在进行足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足球教师团队工作,通过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以及对现有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而促使足球教师质量得到提升。在足球教师方面,其必须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熟悉掌握比赛规则以及裁判工作等,整体要呈现出较高的专业能力。在高校方面,要全方位展开招聘和培训工作,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构建切实可行的激励建设机制,进而使教师能力得到全方位强化,最终助力足球课程改革工作的高质量开展[7]。
在高校足球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课堂教学,同时还需重视课后训练和足球比赛,只有通过上述三者的全方位融合,方能为足球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撑。在课堂教学方面,其作为足球活动的基础,必须重点关注足球课程教学。应从教学课时入手,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具体教学时,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促使足球技战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并且,教师还应将侧重点放在课外训练上,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堂足球知识有更好的认知,并获得更好的锻炼,从而掌握相应的足球技能,提升足球能力。为保障足球课程学习成果,要开展多样化的足球活动,这是推动校园足球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年级、校级足球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8]。此外,还可以举办足球文化节、足球嘉年华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增强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和归属感。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进一步重视和投入,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与训练设施、组织多样化的足球活动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的衔接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通过加强与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协会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为校园足球课程注入更多的专业元素和实践经验,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提高。
[1] 李大年,徐琳汉.浅谈天津一中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构建[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四).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体育学院,2023:3.
[2] 史宇佳.构建“三级”课程体系加大校园足球普及力度[J].校园足球,2023(4):8-12.
[3] 本刊编辑,吴宏,周建龙.构建课程体系打造足球特色校园——北京市第四中学校园足球工作情况介绍[J].校园足球,2022(7):34-43.
[4] 潘洪涛.新时代校园足球课程校本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评《学校足球运动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2):3742.
[5] 支强,刘伟,王壮.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专业足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74-77,82.
[6] 黄山松.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以南宁市第一中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217-218.
[7] 杨辉霞,马力,林宏牛.体质健康视角下的大学校园足球课程体系构建[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6):90-93.
[8] 张长城.基于胜任力的“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构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