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970444
Current Downloads: 873558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SN Print: 2664-1828
ISSN Online: 2664-1836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心理咨询师转化为临床心理师的实践模式与研究

The Practice Pattern and Research of Transforming Psychologist into Clinical Therapis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2020,2(10): 686-693 / 2020-10-14 look1140 look767
  • Authors: 肖磊 陈佳*
  • Information: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广州
  • Keywords:
    Psychologist; Clinical Therapist; Practice Pattern
    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师; 实践模式
  • Abstract: It’s found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forming qualified psychologists into clinical therapists development program that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sts need to master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when they begin clinical training. Such knowledge system includes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knowledge which accounts for 69.1%, Mental illness and mental disorder triage process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of referral which accounts for 30%, clinical therapist’s capability to generate profits for hospital which accounts for 10%. Based on the survey of 43 clinical therapists (psychologists) in train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at the practice capability of clinical therapis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ork pattern of effective team work environment in the hospital. 我院在将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转化为具有临床心理师能力的培养实践 中发现,心理咨询师进入临床学习阶段,需要系统结构化地掌握心理学知识, 其中包括对心理学知识、精神医学知识掌握占比 69.1%,对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 分诊流程及转介能力占比 30%,在院临床心理师实际创收能力占比 10%。本论文 主要依据对 43 名临床心理师(心理咨询师)进修生的调查,阐述进修临床心理 师的实践掌握能力与医院良好互动团队的工作模式息息相关。
  • DOI: https://doi.org/10.35534/tppc.0210052
  • Cite: 肖磊,陈佳.心理咨询师转化为临床心理师的实践模式与研究[J].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2020,2(10):686-693. https://doi.org/10.35534/tppc.0210052

自2002年全国心理咨询师开始考试到2017年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全国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已经经过了15个发展年头。目前,全国已经获得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约有120万人。2013年,我国卫生部出台《精神卫生法》并提出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1],而在此以前,心理咨询师是被限制进入医疗机构。这期间22部委(加强心理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引进临床心理队伍,提高专科医院医护心理技能[2]。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出台了注册标准,将系统学习过临床专业知识和心理治疗实践督导纳入注册标准之一[3]。进一步推动了专科精神医疗机构对于临床心理师的培养。

1 临床心理师的目标

根据心理咨询理论对心理咨询职能的阐述[4],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解决病人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业需要有生理和医学基础,目标是提高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师)的操作能力。

1.1 临床心理师的考核标准

理论知识考试(30%)。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统一安排专业范围考试。

案例报告(40%)。结合自己实际工作情况,从精神动力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家庭治疗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四者中选取其中一个取向的治疗案例以文字形式汇报,专家组评分。

答辩(30%)。自我介绍,简述所汇报的案例情况,专家组针对实操的提问并评分。

1.2 其他考察指标

学历、技能资格等级、临床工作年限、受训经历、学习经历、工作效果(质控调查情况等)。

1.3 临床心理师等级划分

助理临床心理师、四级临床心理师、三级临床心理师、二级临床心理师、一级临床心理师。

2 我院临床心理师的特点

表1 2015-2018临床心理师人数情况

Table 1 2015-2018 Clinical therapists stats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兼职

一级临床心理师

7

8

8

7

6

二级临床心理师

2

1

4

3

3

1

三级临床心理师

8

4

3

3

5

1

四级临床心理师

7

6

11

6

3

6(进修)

助理临床心理师

5

14

3

2

/

/

覆盖年龄跨度:老、中、青。一级临床心理师工作12~17年,二级临床心理师工作8~12年;三级临床心理师工作5~8年;四级心理咨询师工作2~5年,其中6位兼职均为进修中表现优秀而直接能够为医院产生经济效益。助理临床心理师为工作0~2年。

稳定心理咨询师的特点:需长期投入,短期回报低,靠情怀坚持。

兼职心理咨询师特点:人才流动性强,活力强。

经济收入:占医院业务10%。兼职心理工作人员创收占医院收益的0.9%。

技术水平:三级临床心理师可以独立出门诊,接受每月考核!三级以上临床心理师参加中字头培训(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家庭系统培训)占了10人,高级督导组毕业的3人。

3 我院临床心理师进修的培养方案内容讨论

随机抽查了43位临床心理师进修班学员(已经结束初、中级)的调查情况如下:

表2 学员进修班学习前后的工作情况

Table 2 Training students work stat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选项

进修前

进修后

心理学爱好者

17

/

兼职心理咨询师

16

22

专职心理咨询师

6

17

开工作室

4

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3

43

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培养课程,加上心理学派众多,培训不能面面俱到,我院课程设计将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开设课程。我院目前开设的课程有:精神医学、PTSD的延长暴露疗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沙盘治疗、催眠治疗。心理培训课程中期课程:精神分析动力取向治疗、沙盘治疗(中级)、CBT治疗(中级)、催眠治疗(中级)。而进修生对心理咨询课程的培训反馈具体如表3。

表3 进修生对学习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Table 3 Training students evaluation of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ical theory training

选项

精神医学

心理学

收获大

39

33

一般

4

10

没有必要

0

0

有效填写人次

43

43

临床心理学的培训以临床实践为主,以打卡的形式进行为期90天为初级;180天为中级。实践学习以师徒式带教。督导学习:一周一次。具体如表4。

表4 进修生学习前后独立从事心理咨询的时数

Table 4 Train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practice session stat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咨询时间(h)

进修前

进修后

0

7

6

0-10

7

2

10-50

11

8

50-100

6

8

100以上

12

1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3

43

临床心理师对心理知识的掌握,调查掌握的情况,平均分占69.1%,认为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具体反馈意见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学习后对原有工作的提升评价(-100到+100)

Table 5 Evaluation of promotion of original work after training (from -100 to +100)

分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评分人数

2

0

2

2

0

4

9

4

12

4

4

有效填写人数41人,平均分为+69.1

表6 评分50-80之间部分学员的具体的评价

Table 6 The specific evaluation of some students with scores between 50 and 80

50

1.对个人成长有帮助

2.增加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对不同咨询流派的体验和进一步认识;不同咨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60

1.更专业、更谨慎、更淡定、更有信心

2.咨询理论和咨询技能都明显提升,工作的问题处理能力提升,人际关系往良性发展

3.把心理学知识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及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关系中,对原有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学习认知疗法以后,更清晰点和面方式,开放与封闭问题自由模式,更专业服务来访者

4.了解自己,助人自助

5.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

6.我是精神科医生,进修后在单位门诊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虽然还是以精神科医生工作为主,但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患者依从性更高、疗效更好,感谢白云心理各位领导老师们

70

1.对精神疾病的症状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能够更准确的识别双相、神经症以及精神分裂的病与非病的区别,从而避免超出咨询工作范围的工作;另外每周定期督导对咨询实践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80

1.很有帮助,知道咨询师的道路需要怎么走下去。敢于独立做咨询

2.更有底气和淡定

根据我院临床实践,门诊心理治疗与住院患者心理治疗的分诊占比约为30%。临床进修生对病人在分诊时,能够准确区别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是临床实践的一个创造。

4 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

根据精神卫生法以及22部委(加强心理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示,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在实践中,依据心理学与精神医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出了两个问题:(1)允许医疗机构引进心理队伍,不具有精神医学背景的大学心理学学生能否胜临床心理咨询工作呢?(2)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的区分,在医疗机构做分诊治疗是否有效?

借鉴国际经验,美国、芬兰、日本国家对医疗心理治疗服务的需求强调了心理治疗与精神病学的相关性。但是他们也会担心离开培养机构进入社区时候资金不足或缺乏而造成服务不能满足需求。这个团队应该包括有经验的护士、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5]。随着中国心理市场的发展,行业细分结构成为发展趋势,这成为课程开发的一个新内容。我们也总结经验,心理学教学应该别赋予更加正式的角色,而临床心理咨询师团队工作的能力也应该成为考核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2,16(37):41-50.

[2] 部宣.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J].中国社会工作,2017,292(4):4-4.

[3]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J].心理学报,2007(11).

[4]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伦理守则制定工作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J].心理学报,2007,39(5):947-950.

[5] Byrne F,Murphy R,O’Rourke L,et al.A comparis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psychiatry across medical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J].Irish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16:1-12.

[6] Fridman Y.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Pre-Earthquake Train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J].Prehospital & Disaster Medicine,2000,15(S2):S57-S57.

[7] Campbell H M.The role of the clinical psychologist in a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Mental Hygiene Clinic[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47,3(1):15.

[8] Smith D J.Multi-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psychiatry[J].Psychiatric Bulletin,2000,24(9):354.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