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800033
Current Downloads: 856615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SN Print: 2664-1828
ISSN Online: 2664-1836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一例从躯体症状入手改善来访者人际关系的案例报告

A Case Report of Improving the Cli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matic Symptom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2021,3(8): 592-600 / 2021-08-30 look750 look812
  • Authors: 李涵凝
  • Information:
    移空技术研究院,北京
  • Keywords:
    Move to Emptiness Technique (Yi Kong); Mind-Body symptoms; Negative emo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rauma
    移空技术; 躯体症状; 负性情绪; 人际关系; 创伤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ase report of the use of Move to Emptiness Technique (Yi Kong) to treat a client's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nd to improve her intimat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reality. In this case, four counseling sessions, one initial interview, and three sessions of MET counselling were done. The target symptoms were tightness and pain in the left leg and foot, tightness and pain in the heart, and feelings of being neglected and unloved. The groin pain that had been bothering the visitor for 17 years was also resolved during the process. The three sessions of MET treatment not only eliminated the negative feelings of the client, but also brought to the surface and healed the long-suppressed traumatic feelings of the client's early life. In this case, clinical healing was achieved through MET treatment. In-depth follow-up after one month determined that the effect was long-lasting and that the intim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 client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of using MET and the reflections and discussions on this process. 本文是运用移空技术对来访者心因性躯体症状进行治疗并使其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及人际关系得以改善的案例报告。本案例共做了四次咨询,一次初始访谈,三次移空治疗,靶症状分别为左腿脚的紧痛感、心脏的紧痛感以及被忽视、不被爱的感受,过程中困扰了来访者17 年的腹股沟疼痛也得到解决。三次的移空治疗从表到里,层层深入,不但消除了来访者的负性感受,还很大可能使来访者压抑已久的早年创伤感受得以浮现并得到疗愈。本个案移空治疗疗效均达到临床痊愈或接近临床痊愈,一个月后深度随访疗效持久,来访者的亲密关系及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对较早期压抑情绪如何通过移空技术进行处理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治疗过程进行了讨论与反思。
  • DOI: https://doi.org/10.35534/tppc.0308073
  • Cite: 李涵凝.一例从躯体症状入手改善来访者人际关系的案例报告[J].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2021,3(8):592-600.

1 背景

1.1 个案基本情况

来访者为女性,30多岁,大学毕业,小学教师,已婚有一女。学习并体验过移空技术,具备基础心理学知识,无心理疾病史。主诉想处理日常人际关系中的紧张感及夫妻关系,特别是对婆婆和丈夫的愤怒情绪。

1.2 家庭情况及重要生活事件

来访者为原生家庭独女,父亲不善言表,母亲相对多言。来访者自己是三口之家,但常感丈夫不够爱自己,婆婆经常占用自己与丈夫共处的时间,由此对于婆婆和丈夫充满了愤怒,自己也觉得悲伤和委屈。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强势或易怒者会瞬感高度紧张,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

2 评估与分析

2.1 评估

初步印象:来访者说话平稳、表情及语言表达规矩,思路清晰,靶症状明确,性格较直爽,有急切的部分。

移空技术治疗的初始访谈以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主观叙述进行主观判断,包括来访者所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合理性。同时也依据非语言部分的观察对来访者进行综合判断。一般以来访者“是否有其主观的清晰的靶症状”“是否能够做三调放松”“是否具备具象思维能力”这三个条件对来访者是否适合做移空技术治疗初步加以判断[1]。后者有时候在初始访谈阶段较难判断,需要后续在移空操作时根据来访者当下的情况再判断移空治疗是否能继续。

2.2 分析

移空技术为一项本土化心身治疗技术。针对的症状是负性感受[2]。负性感受包括两类:负性情绪和负性感觉[4]。负性情绪主要指心理症状,负性感觉主要指生理症状,即躯体症状。躯体症状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解决的思路对于绝大多数来访者很陌生,这也正是基于中医思想的移空技术的特色所在[3]。中医理论认为心身合一,不严格地区分生理和心理,侧重于从整体看一个人。移空技术既可以处理心理症状,也可以处理生理症状。

3 目标与计划

初次访谈中对于来访者的诉求和近期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及主要负性感受有了初步了解。由于来访者了解移空技术,对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清晰明确,治疗的意愿也非常强烈,经双方商量,对其现有的症状依次进行移空治疗,同时对治疗中是否会出现其他症状持观望态度。因为移空技术更关注来访者当下的感受,从临床经验上看,来访者的症状有可能会随着来访者当下的状态或后续治疗的效果产生变化。

4 过程

本次咨询含初始访谈共进行了四次(视频),每次咨询时长约60至90分钟。

4.1 第一次 初始访谈

来访者着装得体、精神面貌较好,略显强势及想要处理症状的迫切感。来访者表示希望跳过初始访谈直接对症状进行移空操作,咨询师通过轻松的话题使来访者放松下来,并引导来访者说出具体的情绪以初步确定主要症状。来访者诉说时逐步触及到感受,通过哭泣使其长期压抑的委屈情绪得以舒缓。此过程咨访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治疗联盟的关系,随后来访者表示希望后续对自己人际关系中的紧张感以及对婆婆和丈夫的愤怒情绪进行处理。咨询师能感受到来访者有较强的想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这也增强了咨询师的信心。

4.2 第二次 移空治疗

本次用移空处理的靶症状为来访者遇到愤怒的人或者强势的人就感到紧张,躯体化症状为左腿与左脚的紧、痛,影响度约6-7分。来访者因学习过移空技术,整体配合度非常高,咨询师只需要稳住、在一旁进行引导即可。

象征物为位于左腿部往下的一块长木条,长10米,宽与高5厘米。木条一侧带很多铁针,有些铁针为新、有些则生锈。木条呈黑褐色,表面粗糙有毛、不平整,且有小树枝断掉的痕迹。木条底部有些地方变黑、有霉味。整体重60斤。

承载物为长10.5米、宽6厘米的蓝色铁皮盒。

分离象征物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首先是来访者感到脖子麻,然后感觉在腹股沟的地方有一根长钉子。此时咨询师给予来访者更多的耐心及鼓励,来访者也表示可以慢慢进行处理,象征物分离后影响度降至4分。

象征物分离过程如下:

访:哇,那个针都扎到肉里面去了,好多针。哇,好多针呢(叹气)。哇,好像拔下来的时候有种痛的感觉。

咨:在拔吗?

访:嗯(闭目操作)。

咨:慢慢来不着急。

访:嗯(约半分钟)。好像有的地方都流血了。

咨:担心吗?对流血的地方?

访:它会好起来吧。(可以感觉到来访者的内在处理能力较强)

咨:好的,那就继续。

访:感觉脖子那里也麻。

咨:现在出来了是吧?

访:嗯,也有针在那里扎着。

咨:那我们先分离腿,待会儿再说这脖子,一个一个来。

访:不是,这个好像是连在一起的。

咨:ok,它是怎么连的呢?

访:那个木条好像一直从腿到脖子都在那。

咨:身上呢?左臂和身上没有是吗?

访:身上好像少一些,脖子好像一直连着上来,胳膊这里没有针,但脖子有针。

咨:所以是木条从腿一直连上来的是吧?

访:啊,是的是的。

咨:没事,那咱们就一块把它给取下来,慢慢来,不急。

访:嗯(操作中)。

咨:哪里有困难告诉我哈。

访:(沉默,操作中)啊(叹气)……

咨:很辛苦哈?

访:不是,拔出很多了,轻松很多了。

咨:哦,很棒。(意识到来访者自己操作得较顺利)

访:(沉默、操作约半分多钟)怎么感觉我股沟那里有很长一颗钉子呢。

咨:粗的是吧?也在木头上?

访:它扎在木头上面,开始没有发现,现在是在木头上。钉进去很深的一根钉子。

咨:扎在股沟里是吧?慢慢来。

访:是的,之前股沟这里就重,经常痛。

咨:那很好,这里慢慢拔。

访:我拿个钳子来哈。

咨:好。

访:(沉默、操作)哇,拔出来之后好像有很大一个洞

咨:流血吗?有自愈力……

访:没流血(笑)好像有个小黑洞。就是钉子的那个痕迹呀。

咨:洞很大?

访:吓死我了。

咨:辛苦辛苦。

访:吓死我了,涂点消毒水先哈。

咨:可以休息下,没事,慢慢来。还没有到脖子哈?

访:脖子没有了。

咨:针拔掉啦?

访:脖子没有了,现在到大腿,左边大腿的地方了。好,没有了,全部拔出来了。

咨:好,全部拔出来了哈。那我们……现在什么感觉呀?要评分的话。

访:哎,现在感觉轻松很多。现在左边那个腿,哇,血气在运行呀,在那里慢慢恢复。那个钉子的孔也在慢慢地恢复,哎呀(叹气),轻松了很多。

咨:之前的影响值下来了哈?

访:嗯,现在是4分左右。

随后清洗的步骤也较顺利,来访者总是能够找到方法处理。

后续移动虽然有最佳距离,但来访者最终移动到达空境,并感到放松、舒服,空境体验2分钟。此时症状影响度降至0-1分,来访者表示木条、钉子都被移走后身体在恢复和适应,1分指的是这种感觉。移空治疗结束后来访者觉得非常轻松,特别强调能够发现腹股沟处的铁钉并将其移走也很意外,因为腹股沟的疼痛已困扰了来访者17年,从2003年上大学开始,每次经期或者人际关系中感到恐惧的时候腹股沟处都会疼痛。

4.3 第三次 移空治疗

本次移空治疗来访者很快将靶症状锁定在有愤怒、悲伤情绪时心脏的紧痛感上。主诉在愤怒时心脏紧的影响度为8到9分、痛为6到7分,但两种感觉相连。当心跳过快时,腹股沟处还是会随之疼痛。这里似乎又找到了导致腹股沟疼痛的其它情绪或诱因。

本次的象征物栩栩如生,是一条麻绳子勒着心脏,麻绳重30斤左右,长度50米左右,有稻草味且有拉力。如跳绳一般粗的麻绳把心脏勒了两圈,并进到肉中,让来访者觉得心脏无法呼吸。进一步具象化麻绳的时候,来访者开始伤心地哭泣,咨询师在此稍作停留,给来访者更多的空间,让其通过哭泣发泄及缓解压抑的情绪。来访者停止哭泣后,感觉绳子勒住心脏的部分由两圈变为一圈。

本次对象征物的清洗过程也很生动。在顺利分离了象征物后,来访者发现绳子上有活着的绿色虫子。这时来访者既没有惊慌、也没有排斥,而是很淡定、很稳定地对虫子进行了细致、彻底地处理。

承载物为长2米、宽1.2米、高1米、厚0.3毫米的铁皮盒。

后来的移动环节来访者到达空境,空境体验约2分钟。治疗后影响度降至0分,达到临床痊愈。

4.4 第四次 移空治疗

一周后来访者反馈,心脏的紧和痛的影响度依旧保持在0-1分。这一周来访者感觉自己开始关注家人,精神状态较之以前也有改善,能够陪女儿玩了,而以前总是觉得身心疲惫。来访者也表示左腿、脚及腹股沟随着心跳加快还是会有疼痛,但对情绪基本没有影响。

最后一次咨询,来访者希望继续处理愤怒与悲伤,这次的愤怒、悲伤主要针对婆婆及丈夫。通过来访者的叙述可以了解到来访者的愤怒产生于各类关系中。随着咨询的进展,咨访关系越来越稳定。从来访者主体视角来看,来访者潜藏在深层的感受逐渐浮现;从来访者人际关系的亲密度来看,来访者的情绪逐渐从外部他人转移到身边的亲人。当来访者在描述自己对婆婆的不满时似乎也越来越说不清楚到底是对婆婆霸占丈夫的愤怒还是对丈夫忽略自己的愤怒。随着咨询师的引导,来访者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或者说一些回忆终于与来访者的感受连接上了。

咨:好的,现在感受一下有什么情绪或者感受……

访:我每次想起家婆时会有一点愤怒。

咨:还有其他情绪吗?

访:悲伤喽。

咨:愤怒有几分呢?

访:愤怒有8、9分

咨:悲伤呢?

访:悲伤6、7分吧。就觉得被忽略的感觉。

咨:因为被忽略所以有愤怒、有悲伤?

访:对,对。

咨:再感受下,那种被忽略的时候是种怎样的感觉?

访:很难受。

咨:能多说说吗?

访:(哭)我又想哭了……觉得自己很被忽略、不被爱的感觉。

咨:可以哭一会儿,如果愿意说了可以聊聊这种感觉。

访:(哭)就是感觉被爸爸忽略。爸爸8个月的时候爸爸的妈妈就去世了,觉得爸爸对我的关注、对我的爱不够,经常被忽略的感觉。爸爸不会表达,他是个不会表达的人。他就是……(起身拿纸)我拿纸。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我后来才知道爸爸的妈妈……在爸爸8个月的时候就生病死了,爸爸的性格就很内向,不会表达自己。他其实就像个小孩一样,他内心力量不够,心里面很脆弱的一个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就是经常不会跟我们互动一样,我就觉得他经常不关注、不爱我。

咨:有被忽略的感觉?被爸爸忽略的时候,感觉他可能不爱自己,内在是种怎样的感受呢?

访: 就觉得很伤心,觉得自己不够好,爸爸不爱我。

咨:觉得是自己不好、爸爸不爱我……

访:感觉是这样,但理性上知道爸爸是爱我的,把我放在心里面,但是感受就是很难受。就是被忽略的感受很难受(哭)。

咨:我们不管理智哈,就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

访:是(长出气)。然后现在跟老公我也觉得他不爱我,他其实也很好,我就觉得他不够爱我、不理解我……面对老公也有很多愤怒,觉得不爱我。

咨:愤怒的背后呢?当他被婆婆叫走,除了愤怒和悲伤……有没有怀疑、担心是不是自己不够好?

访:也有怀疑、担心。很渴望亲密的感觉……爸爸就是跟我妈会比较亲密一点,觉得他跟我不亲密,就会有不舒服。

咨:爸爸跟妈妈从HT(来访者)看和自己更疏远?

访:对,跟妈妈互动就更多一点,跟妈妈会多一点,跟我就不那么自然。就是有一点愤怒,其实对妈妈也是有一点愤怒。觉得他们两个这么好,爸爸怎么跟我不这么好。

来访者在幼年早期被忽视与冷落,这种情感上被“抛弃”的感受使来访者感到愤怒,外在亲密关系带来的创伤体验在本次移空咨询中得以浮现。这次的靶症状锁定在被忽视、不被爱的感受上,影响度为8到9分。

象征物是包裹在心脏上的黏稠状物体,10斤重。来访者形容是巧克力味,口感苦但有香味。象征物的特点让咨询师推测也许症状与生活事件没有完全分离开,虽然这个经历带给来访者很多负面感受,但也伴随有与家人共度的美好以及希望被爱的期待。承载物是一个精致的心型透明塑料盒,带有彩带、金线装饰,盒盖有粉红色蝴蝶结。这也支持了咨询师的假设,即象征物与生活事件的美好部分有关联。

分离、清理象征物过程中来访者要求自行清洗一下心脏的血管,可见来访者自我处理负性感受的能力较好。来访者在清洗疏通完血管后表示腹股沟的余痛也消失了。症状的影响度降至2-3分。

移动过程中来访者有头晕现象,但希望继续移动。超距移动结束后来访者较疲惫,对空境体验不是很明显。移空治疗结束后来访者感觉心脏的血管疏通后血管干净流畅,不紧也不痛,腹股沟也不痛了,影响度为0-1分。

4.5 一个月后深度访谈

一个月后的深度访谈中,来访者表示治疗效果非常好且持久无副作用。来访者继续表达,以前总是感觉身心疲惫,挑剔老公,觉得婆婆霸占了老公,老公不够爱自己。最后一次咨询中处理了和父亲的议题后,现在觉得老公很可爱,虽然不完美但很好。并推及自己的工作变动,以前一直都认为是自己表现得不够好,移空治疗后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事件本身,看到变动背后的客观原因,对此类事情的看法不过度受到情绪的干扰。

5 讨论与总结

5.1 案例评价与分析

本案例初始访谈一次,移空治疗三次,靶症状分别为左腿脚的紧痛感、心脏的紧痛感以及被忽视、不被爱的感受。三次的移空治疗从表到里,层层深入,直至走进了来访者压抑已久的内在世界,不但消除了来访者的负性感受,还触及到了早年创伤事件。

第一次用移空处理(外部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左腿、脚紧痛时意外发现腹股沟处的“铁钉”并分离和移除,该腹股沟疼痛的症状困扰了来访者17年,这次处理后得到了很大缓解;第二次解决了愤怒与悲伤情绪带来的心脏紧痛感,但左脚及腹股沟的痛始终还存在一些;第三次移空治疗中,解决了血管堵塞的症状,咨询师判断血管堵塞可能是来访者创伤时压抑情绪的表征,也包含与腹股沟疼痛相关的深层负性情绪。当血管被疏通、症状得到解决,不仅来访者的创伤压抑情绪得以舒缓,腹股沟的余痛也消失。

移空技术操作任何一个步骤或细节都与疗效有紧密的关系,本个案在进行分离、清洗象征物时影响度的分值已有大幅下降,如第二次分离象征物时来访者发现腹股沟处的长铁钉并想办法将其拔出、第三次清洁象征物时彻底处理掉麻绳上的绿色虫子、 第四次疏通堵塞的血管后心脏得以复苏、血流舒畅。当来访者主动干预、操作象征物时,治疗就开始发挥作用,也说明来访者自身具有充分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综合来说,本次移空技术咨询达到了来访者的原初诉求,即希望改善人际关系及夫妻关系。第二次咨询结束后,来访者与家人的关系就逐渐开始缓解,第四次咨询后来访者感到老公很可爱,自己也不再挑剔。来访者意识到不被爱、被忽略的感受源于早期与父母的关系,这让来访者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夫妻及婆媳关系。移空技术通过解决人际关系带来的几个主要负性感受,也改变了来访者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5.2 对咨询过程的反思

来访者的自主性、直面问题的动机及心理能力较强,具象思维能力较好,这也使得整个咨询能够比较顺畅地完成。在移空治疗中咨询师只需要给予来访者稳定感、跟随来访者的节奏并适时给予引导。来访者在具象状态中能够自行操作,疗愈随之在来访者潜意识中自然完成。随着来访者内在力量的逐渐强大,咨询师的引导进一步帮助来访者与幼年创伤感受连接从而得以转化与治愈。

咨询师由于是精神动力取向背景,在第四次移空的靶症状确认中引导来访者觉察愤怒背后的情绪,最终锁定在幼年早期被忽略、不被爱的感受上,这部分工作借鉴或者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启发及影响。咨询师也在思考如果从移空技术不究原因的核心理念出发,只针对当下的症状逐一进行处理,是否也能同样达到目的。精神动力方式引导来访者回到过去的创伤情境处理创伤感受,和移空技术注重来访者当下的负性感受,各自不同之处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和从案例中继续积累经验。而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如何结合等都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次移空咨询每次时间较长,咨询师也在反思过于执着是否也会让来访者感到疲劳,反而事倍功半。特别是在最后一次咨询中,移动过程中当来访者感觉头晕时或许应该停止移动操作,让来访者进行休息、放松,没有处理完的负性情绪可待后续咨询中再做处理。这里似乎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有些危机感,面对最后一次咨询都希望尽可能地做完。作为咨询师,这也是需要反思的部分,是自己内在的动力还是感知到了来访者的迫切。但无论是哪方面原因,那一刻没有做到“不刻意”,当咨询师的“刻意”占用了“心理空间”,也影响了来访者的放松程度[5]。作为移空技术咨询师,心的稳定和自我觉察很重要,需要通过调心来训练,虽然咨询师的稳定状态与禅定中的定境相距甚远,但可以借由禅定的修习得以培养和磨炼。

(致谢:本案例公开发表获得来访者知情同意。)

参考文献

[1] 刘天君.移空技术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2] 夏宇欣,吴晓云,刘天君.移空技术的特点分析及其未来研究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5):852- 855.

[3] 刘天君.移空技术操作过程简述[J].心理学进展,2015,5(11):702-708.

[4] 刘天君.当心理咨询遇见传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9.

[5] Gregory J.Effortless Living:Wu-Wei and the Spontaneous State of Natural Harmony[M].Toronto:Inner Traditions.Electronic edition produced by Antrik Express,2018.

[6] 刘天君.禅定中的思维操作——剖析佛家气功修炼的心理过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