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上海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思政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心、充满中国味[1]。《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思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为教学目标,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浓缩[3]。舞龙作为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文化性、教育性、体育性与娱乐性等价值与功能[4]。在高校开展舞龙教学不仅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强身健体,教化育人的有效手段。
当前,舞龙运动在高校获得广泛开展,有效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价值[5]。前期研究主要从舞龙课堂教学、舞龙课程、舞龙文化、民俗舞龙等方面进行探究。如:陆英挺研究表明,舞龙运动课程已成为集精神文化传承、思想道德冶炼、行为习惯养成、体育健身锻炼于一体的具有综合育人功能的一门特色课程[6],而优秀的龙舞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可有效培育广大师生的家国情怀[7]。舞龙运动富含丰富的育人元素,然而在教学中却遇到一些困境,在舞龙教学内容方面,我国高等院校舞龙课程开设的情况不容乐观,教材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内容多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知识涉及较少,且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大[8,9]。在舞龙教学方法方面,舞龙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或分组练习,教师集体纠错和个别辅导,单一、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舞龙运动教学的开展[10,11]。综合前期研究发现,有关舞龙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舞龙文化[12]、民间民俗舞龙[13,14]等领域。而针对舞龙教学,尤其舞龙课程思政领域的相关研究不足。因此,对舞龙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探究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舞龙教学进行融合,是推动高校舞龙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构建有效的模型,优化教学,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化过程[15]。因舞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相关研究较少,通过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难度较大,所以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高校舞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探究,并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影响高校舞龙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各因素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此为高校舞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运用系统化程序对经验资料等进行归纳、挖掘等来构建理论,常被用于探索和归纳某一现象的影响因素[16]。本文应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舞龙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具有很好的研究效用。扎根理论涉及理论归纳和理论演绎,主要包括问题界定、文献述评、资料收集、三级编码、发展并构建理论模型等,其中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是扎根理论应用的核心。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流程如图1。
图1 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流程
Figure 1 Programmatic grounded theory coding process
本研究资料主要通过对高校舞龙课教师、负责教学的领导进行半结构化开放式深度访谈获取。具体访谈步骤如下:首先,向受访教师解释访谈目的。然后,依据开放式访谈问卷进行深度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1)您如何挖掘舞龙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针对享受乐趣、增强体质方面您如何安排教学活动?针对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您如何组织教学活动?(3)在爱国与理想信念方面,您如何与舞龙教学内容相融合?(4)舞龙教学在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发展方面是如何实施的?
为保证所选受访人员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同时考虑年龄结构差异、职称结构差异、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共选择18个访谈对象,具体信息见表1。其中,男性占 70%;职称方面,讲师占45% 、副教授占35.7%、教授占19.3%;年龄方面,50 岁及以下占 63.57%。同时,这些访谈对象来自上海、湖南、江西、广西等十余所高校,且与课题组成员存在较好的直接或间接的工作关系,这有助于本研究直接、全面地获得相对丰富、真实的一手研究数据,契合扎根理论注重目标对象的信息丰富度而非样本数量大小的原则。通过深度访谈,平均访谈时间40分钟,其中访谈最长时间为 102分钟,最短时间为35分钟。整个访谈过程严格遵循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访谈全过程进行录音和记录并转化为文字文档,并加注语气、表情等语音内容和现场观察标记。研究人员基于文本资料进行反复讨论和分析,并严格按照教学设计定义进行筛选和处理,并对其进行编号,方便数据处理与分析。
表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序号 |
姓名 |
编号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地域 |
1 |
俞** |
W,2022.8.8 |
男 |
45 |
讲师 |
上海 |
2 |
陈** |
C,2022.8.10 |
男 |
42 |
讲师 |
上海 |
3 |
王* |
W,2022.8.14 |
女 |
36 |
讲师 |
广州 |
4 |
刘** |
L,2022.8.17 |
男 |
32 |
讲师 |
广州 |
5 |
李* |
L,2022.8.20 |
男 |
46 |
教授 |
湖南 |
6 |
葛** |
G,2022.8.25 |
女 |
55 |
副教授 |
江西 |
7 |
王** |
W,2022.8.27 |
男 |
53 |
副教授 |
江西 |
8 |
张** |
Z,2022.8.30 |
女 |
57 |
讲师 |
广西 |
9 |
龙** |
L,2022.9.2 |
男 |
52 |
副教授 |
广西 |
10 |
蒋* |
J,2022.9.5 |
女 |
35 |
讲师 |
湖南 |
11 |
叶** |
Y,2022.9.7 |
男 |
43 |
讲师 |
甘肃 |
12 |
熊** |
X,2022.9.9 |
男 |
55 |
副教授 |
北京 |
13 |
王* |
W,2022.9.10 |
男 |
57 |
教授 |
北京 |
14 |
郭** |
G,2022.9.12 |
男 |
33 |
讲师 |
山东 |
15 |
龚* |
G,2022.9.14 |
女 |
45 |
副教授 |
湖北 |
16 |
李** |
L,2022.9.17 |
男 |
48 |
副教授 |
云南 |
17 |
张** |
Z,2022.9.18 |
男 |
59 |
教授 |
山西 |
18 |
黄** |
H,2022.9.20 |
男 |
65 |
教授 |
湖南 |
开放编码是一个打乱原材料,通过求同分析和求异分析的比较方法赋予概念以描述现象,并将概念进行范畴化来不断收敛原材料的过程。为确保开放性编码的顺利进行,研究者反复咀嚼原始材料,充分熟悉和深刻理解材料之后才将原材料打乱,编码的过程不提前预设概念、完全跟着资料走。为了避免个人偏见,本研究尽量使用受访者的原话作为初始概念。最终,本研究得到 198 条原始语句和相应的初始概念。由于初始概念中有些存在重复及交叉情况,因此,本研究组对所得初始概念进行整理归纳仅选择重复频次在 3 次以上的初始概念,最终提炼出 71个概念,23个范畴。23个范畴分别是社恐、懒散、意志薄弱、不善合作、游戏、互教互学、作品创编、全国赛事、省级赛事、校级赛事、骨干培养、制度建设、文化积淀、日常训练、赛前集训、表演加训、舞龙表演、科学研究、团建活动、技能水平、组织能力、获奖、活动参与。开放编码示例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编码示例
Table 2 Examples of open coding
范畴 |
概念 |
原始材料 |
社恐 |
不善交流 |
学生不喜欢去交流,反正自己动作错了就错了,也不愿意找人去解决。练习快腾进时,总有同学杆子未举直跳,并且打到前面同学,可就是没人指出问题,商量解决 |
不愿交流 |
有时候,我们会要求学生一条龙坐下来讨论与分析动作,但每次都是1-2个人说话,其他人是不管的,随便你们做什么,反正我跟着做就好 |
|
懒散 |
不愿意运动 |
现在学生都不喜欢运动,玩游戏居多,没事了总是抱着手机不放,稍微一运动就觉得累,开始抱怨。跟我们没法比,我们那个年代,一到操场就兴奋 |
物品随意摆放 |
你注意观察体育馆,学生进入后书包、衣服、被子随便乱放,根本不会去考虑整洁,有时吃过的零时包装袋也是随手一丢,严重损坏了体育馆的整洁与环境卫生 |
|
意志薄弱 |
容易放弃 |
在体质测试中,耐力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也是同学们最担心的项目,一部分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就直接放弃,跟我说:“老师,我耐力跑分数不要了” |
喜欢抱怨 |
在八字舞龙中,有些同学杆子经过最高点时总是不往自己头上撑,这样往往容易与前面或者后面同学的杆子碰撞而影响舞龙,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同学们就开始互相抱怨,责怪对方动作不对 |
|
不善合作 |
不愿意与他人共事 |
在课前玩游戏时,有时候需要两人、多人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男女生的相互合作,这时游戏进行得就会很勉强,游戏氛围也会出现尴尬 |
担心别人不愿意 |
对于游戏中不愿意合作的情况我也做了了解,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害怕别人不跟自己搭搭,所以干脆就选择不参与或者消极参与 |
|
游戏 |
游戏提高参与兴趣 |
通过课前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
游戏提高竞争意识 |
在激励的游戏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且通过快速地奔跑、跳跃等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
|
互教互学 |
互帮互助 |
一条龙9个人,需要每个人都同心协力,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帮助,互相提醒,这样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
先掌握教后掌握 |
一个班,基本上3条龙,如果每个动作老师每条龙都教一遍,这样效果差,效率低,先教会一条龙,其它龙看,然后教学的队员再去教不会的学生,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会同学的技术,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他两组的学习效率 |
|
确定临时小教练 |
每条龙轮流安排小教练,因为人总是会讲,但不一定会做,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让每个人都有做小教练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指导的效率,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主轴编码是通过类聚分析在开放编码所得范畴之间建立关联,并依据各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联系将具有相似主题的范畴归为一类,形成主范畴[17]。本研究借鉴 Strauss 扎根理论方法中典范模型,从因果条件→背景/干预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四方面发现并建立范畴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需求分析、课堂教学、舞龙竞赛、协会管理、运动训练、活动开展、评价7个主范畴,各个主范畴及范畴的内涵如表3所示。
表3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
Table 3 Main categories formed by spindle coding
主范畴 |
范畴 |
概念 |
需求分析 |
社恐 |
不善交流 不愿交流 |
懒散 |
不愿意运动 物品随意摆放 |
|
意志薄弱 |
容易放弃 喜欢抱怨 |
|
不善合作 |
不愿意与他人共事 担心别人不愿意 |
|
课堂教学 |
游戏 |
游戏提高参与兴趣 游戏提高竞争意识 |
互教互学 |
互帮互助 先掌握教后掌握 确定临时小教练 |
|
作品创编 |
选择好主题 音乐配置 道具 动作编排 服饰 |
|
舞龙竞赛 |
全国赛事 |
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 |
省级赛事 |
省级舞龙锦标赛 业余联赛 邀请赛 |
|
校级赛事 |
友谊杯舞龙比赛 |
|
协会管理 |
骨干培养 |
会长培养 队长培养 宣传骨干培养 组织骨干培养 |
制度建设 |
协会部门工作职责 新会员入会制度 训练制度 参赛制度 |
|
文化积淀 |
协会发展主旨与方向 协会优秀会员 协会优秀会长与骨干 |
|
运动训练 |
常规训练 |
训练计划 训练方法 激励措施 惩罚办法 趣味活动 |
表演加训 |
确定主题 套路编码 训练计划 |
|
赛前集训 |
训练计划与进度 人员选拔 身体素质训练 技能训练 |
|
活动开展 |
舞龙表演 |
校运会表演 迎新晚会 毕业晚会 军晚表演 各学院活动表演 |
科学研究 |
器材创新 套路创新 舞龙文化探究 舞龙民俗调研 |
|
团建活动 |
迎新破冰 集体生日会 春游与秋游 社会服务 |
|
评价 |
技能水平 |
动作流畅、饱满 节奏合理 动作规范 |
组织能力 |
活动组织 表演安排 游戏组织 |
|
获奖 |
全国赛获奖 省级比赛获奖 校级比赛获奖 |
|
活动参与 |
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参与表演活动 团建活动 |
选择编码是在主轴编码基础上,通过“故事线”理顺主范畴的关系,更系统地处理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联,进而形成理论框架的过程[16]。在对开放式编码和主轴性编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范畴与核心范畴间的内在关系(见表4)。通过回顾文献资料并对访谈资料反复思考和持续互动,提炼出能够统筹整合“需求分析、课堂教学、舞龙竞赛、协会管理、运动训练、活动开展、评价”这7个主范畴的核心范畴:铸体育魂。“铸体”和“育魂”同向而行,是将“铸”社会主义接班人之“体”和“育”马克思主义之“魂”融入舞龙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就是要持续培育学生在舞龙课程学习过程中练就不畏困难、勤于锻炼、勇于探索、突破自我的精神,将其融入舞龙课程内容、体系和方式的改造进程中,将舞龙课程打造成有血有肉有魂的新型育人阵地,使舞龙程思政建设质量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向和要求。通过对各要素关系的分析,构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舞龙教学设计模型,如图2。
图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舞龙教学设计模型
Figure 2 Teaching design model of dragon 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表4 范畴与核心范畴间的内在关系
Table 4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egory and core category
典型关系结构 |
关系结构的内涵 |
代表性的语句 |
需求分析 铸体育魂 |
需求分析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只有确定具体的问题,方可选择合适的思政内容与教学手段,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实现思政教育 |
在舞龙教学设计时,我们一般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提高社会交流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轮流替换小老师来指导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表达与交流能力 |
舞龙教学 铸体育魂 |
舞龙课堂教学是实现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的基础,通过教会,方可实现勤练与常赛,最终达到全方位铸体育魂的目的 |
通过舞龙课堂教学,我们教授舞龙基本动作与技能,同时选拔一批能吃苦耐劳,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舞龙阳光代表队与舞龙协会,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目的。通过舞龙课堂教学,将舞龙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知识进行教授,挖掘舞龙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等方面的思政元素 |
舞龙竞赛 铸体育魂 |
竞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比拼,首先是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协调与灵敏等),同时也是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心理素质与品格的较量。因此对学生铸体育魂具有积极的作用 |
舞龙竞赛是一种有效的、全面的育人的途径,首先胜不骄败不馁就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顽强拼搏是一种精神。因此,我们通过参加全国舞龙锦标赛与省级各类舞龙锦标赛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精神品质 |
协会管理 铸体育魂 |
协会管理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创造全程、全方位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对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价值 |
协会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包括招新、训练、承接比赛与表演、主办活动、对外宣传等,因此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去负责管理,且各部门还需要协同配合,对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
运动训练 铸体育魂 |
课外舞龙运动训练是课内教学强有力的补充,通过系统化的课外舞龙训练,不断提高舞龙技术的同时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并在竞赛与表演的过程中发展自信、团队协作能力与拼搏精神 |
我发现舞龙协会有一个特点,做事特别齐心,且有干劲,同时,每年参加上海市舞龙比赛的时候,都会有舞龙队毕业的学生过来助阵加油,感觉他们永远都是一个整体,特别和谐 |
活动开展 铸体育魂 |
借助参与各类大型舞龙表演活动,舞龙器材创新研究与团建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
舞龙协会活动特别多,尤其是表演活动,每年大大小小的表演,初步统计有近20场。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社交面,获得认同感。我们学校舞龙队每年会申报学校的创新项目,前期已经参加了两届,并获得一项发明专利 |
评价反馈 铸体育魂 |
通过量化与质性的方式对舞龙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并反馈于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与完善教学设计模型 |
目前,我们评价思政效果主要通过获奖、参与协会管理、组织活动等质性方法,以及技能水平考核与身体素质测试等量化方法进行评价 |
当“新的数据中无新的概念、范畴或关系出现,在研究中抽象出的概念或范畴已经足以涵盖研究者所获得的数据”时便认为理论已饱和[18]。本研究参照已有文献做法[19,20],在已有样本基础上继续补充收集3名高校舞龙教师的访谈作为资料,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共获得概念与范畴均与研究得到的23个范畴重合,因此可以被认为本文得到的“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舞龙教学设计”模型通过理论饱和检验。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将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1]。高校舞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围绕“铸体育魂”为核心,包含需求分析、舞龙教学、舞龙竞赛、协会管理、运动训练、活动开展与评价反馈七要素,该模型以发展大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责任担当、身心康健与社会交流等素质与能力为目标,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全程育人”就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于舞龙教学全过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全周期,追求育人无时不有。坚持“全方位育人”就要把“立德树人”嵌入舞龙课上课下、覆盖网上网下、延伸校内校外,追求育人无处不在。
“问题”是教育之始,只有发现了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方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收到思政教育成效(L,2022.8.20)。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能生硬地将思政内容强加至专业课之中,形成两张皮的局面[21]。因此,教学设计前对学生需求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访谈可知,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社恐心理,不乐于、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尤其表现在异性之间(W,2022.8.14)。同时,做事懒散表现较为突出,随着气温降低,早上第一节课迟到的情况会显著增加(J,2022.9.5)。课堂上,消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在舞龙课上,主要表现为该举起来的地方不举,该放下的动作不下放,消极跟着前面同学完成动作,当遇到难度稍微大一些,两人或者多人合作类动作时,便开始产生为难情绪,不愿挑战,一句“我不会,我做不了”而放弃练习,表现为意志薄弱(G,2022.8.25)。舞龙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每个动作都需要队员间的通力合作,相互提醒、互相帮助方可顺利完成任务。而在练习中,往往有同学不愿交流和合作,执着地坚守自己的方法与原则,因而导致舞龙动作不连贯、不流畅、不饱满,动作变形的现象时有发生。
体育课程可以实现课程思政的任务关键是要在学习和掌握身体操作知识过程中,由“体感、体认、体悟” 出“思维、思想、价值观”等内涵,即体育自身内生出思政元素,源源不断滋润体育课程[22]。舞龙运动自身蕴含着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创新发展的育人元素,如何将这些元素通过体感—体认—体悟的方式,最后升华学生的思维—思想—价值观是舞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核心要义。本研究访谈结果发现,通过课前游戏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培养表达、组织能力;在互教互学的情境中提升学生团结合作能力;而在最后舞龙作品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Y,2022.8.8)。在舞龙课堂教学中,以合作为价值引领,让学生围绕舞龙运动不断参与各种交互活动,人与人的交互,人与游戏的交互,人与环境的交互,人与器材的交互,在交互中丰富身体感知,构建新的认知平衡,在反复体悟中达到思想改变,构建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纲要》明确要求“体育类课程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23]。舞龙竞赛以顽强拼搏为价值引领,通过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不断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其意志,如: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心理品格。同时,在以顽强拼搏之价值引领下,学生对舞龙文化、舞龙技能的理解也变得越深入,实现舞龙知识与舞龙技术、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舞龙竞赛基本的要素包括参加学校友谊杯舞龙赛事、省级舞龙比赛与全国大学生舞龙锦标赛,通过校级舞龙比赛丰富校园舞龙文化,增加舞龙运动在校园的影响力,并吸纳更多学生选择舞龙课,进入舞龙协会,为舞龙运动项目发展打下良好根基(G,2022.9.14)。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全国性舞龙锦标赛,让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在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过程中完善人格,提升体质。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被视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指出教育过程是起于兴趣,依靠行为,最终实现意志品质的形成[1]。学生因热爱舞龙,因此选择舞龙课程,加入舞龙协会与阳光代表队。在行为上,协会管理以担当责任为价值引领,培养协会骨干参与协会管理,对招新、训练、活动组织、参加比赛与表演、宣传等事务进行分工管理,责任到人。学生在协会事务管理过程中渐渐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且在相互协调和协作中提升了学生的包容、理解能力(X,2022.9.9)。同时,协会经过几年的积淀逐渐形成协会的文化,如:积极向上、无私奉献、责任担当等,这是课程思政的隐性资源,进入协会的成员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L,2022.9.2)。除此之外,协会制度也是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工具,如:训练制度、入会制度等,这些制度成为一双隐性的手,指引着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行。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24]。《纲要》也明确要求“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23]。由此可见,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亦是课程思政最核心的要素。运动训练以身心康健为价值引领,通过规范性的常规训练、赛前集训与表演加训不断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学生力量、耐力、速度、柔韧与灵敏等身体素质,访谈结果发现,在训练中,尤其在赛前集训与表演加训时,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高的自觉性,训练积极性特别高,为了出色地完成比赛任务,或者表演任务,同学们甚至会克服大量的学业压力,仍坚持训练(L,2022.8.17)。因而也较好地发展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体育课程思政依托身体练习,通过身体感知体悟体育的价值、精神、道德、规则、审美等,由体入心,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建构起意义世界。身体经验同道德认知与价值判断等心理过程相互嵌入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具身性道德体验[23]。活动开展以有效社交为价值引领,让学生在参与舞龙表演、科学研究与团建活动中发展交流沟通能力。通过舞龙表演,增加舞龙队员的公众影响力,当大众认同舞龙表演时,同时也是对每一个舞龙队员的认同,公众的认同会让舞龙队员变得更加自信(Z,2022.8.30),自信是实现有效交流沟通的基础。通过对舞龙文化、舞龙器材的科学研究,可增加学生对中国龙文化,以及舞龙历史的深入理解,从而促进文化认同,强化爱国之情(W,2022.8.27),而历史知识与文化的深化,为进一步发展交流能力提供了素材。协会团建是促进交流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友谊的必要举措,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安全感、归属感、温暖感是协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以有效社交为价值引领,积极开展舞龙相关的活动,推动学生身体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发展。
评价反馈是对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评价,同时也是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设计的促进机制。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通过技能水平考核可评价身体素质发展,组织能力可评价人格发展,获奖情况可评价意志力,活动参与可评价是否享受乐趣(H,2022.9.20)。通过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舞龙教学设计以“铸体育魂”为核心范畴,并包括需求分析、舞龙教学、舞龙竞赛、协会管理、运动训练、活动开展与评价反馈7个主范畴,以及23个副范畴。
[1] 赵富学,焦家阳,赵鹏.“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3):72-81.
[2] 赵富学,李壮壮.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3):12-19.
[3] 马庆,段全伟.舞龙运动文化符号学剖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42-46.
[4] 段全伟,王辉.现代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63-465.
[5] 张磊.舞龙运动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4.
[6] 陆挺英.体育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三林中学舞龙运动课程为例[J].青少年体育,2021(10):104-105.
[7] 王志鸿.优秀龙舞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70-172.
[8] 段全伟,吕韶钧,雷军蓉.高等院校《舞龙舞狮》课程开展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82-85.
[9] 王鸣骏.关于高校舞龙舞狮教学内容的创新研究[J].运动,2018(12):110-111.
[10] 赵长海.高校体育课堂开展舞龙运动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1):78-80.
[11] 王丰兆.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12] 焦英奇,刘良超.民族图腾与国家象征:龙狮运动的文化价值与仪式认同[J].体育与科学,2014,35(1):104-107.
[13] 吴嘉玲,平越.三林舞龙的特征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0(5):28-30.
[14] 涂传飞.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变迁[J].体育科学,2010,30(7):81-96.
[15]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16] Strauss.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7] 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18] 刘徽.课堂教学结构模型的构思与验证[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10):3-15.
[19] 祝捷,王长生,陈彦端,等.基于扎根理论的优秀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结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3):232-236.
[20] 王永固,李佳恩,王会军,等.区域数字教育整体智能治理:案例、模型与策略——基于浙江实践案例的扎根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22,40(2):96-105.
[21] 贺新家.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组织实施的内在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53-55.
[22] 武冬.体育课程思政原理、设计、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12-24.
[23] 胡德平.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内容体系与建设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5):13-21.
[24] 梁政东.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龙舞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J].体育科技,2021,42(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