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警察学院,乌鲁木齐
军人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常常面临着高风险、高对抗和高压力的环境,已有研究者对不同环境、不同军兵种、不同人员类型的军人进行了研究,如郝伟[1]、刘雯婧[2]等人专门对高原战士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张其军[3]等人对海军驻岛官兵心身健康状况与适应不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王延明[4]等人对陆军航空兵某部地勤人员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熊富先[5]等人对不同兵种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还有石华[6]等人对驻京部队新兵、罗涌[7]等人对驻香港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因环境、兵种、研究的角度不同,其结论并不一致。而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又与部队的战斗力密不可分,有效评估并监测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可以提高部队军事训练绩效、同时也可以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所以本研究拟对研究者较少关注的边疆地区青年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以边疆地区某陆军680名士兵为调查对象,其中调查对象全部为男性,年龄17-25岁,平均年龄为20.78±1.57,均为高中文化程度,未婚。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量表共有90个问题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1代表“从无”,2代表“轻度”,3代表“中度”,4代表“偏重”,5代表“严重”。量表共有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
测试过程中,在同一情境下,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测评后统一回收、编码,录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审核。数据分析采用了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了t检验。
SCL-90中1个因子分≥2为心理问题阳性,SCL-90中1个因子分≥3为明显心理问题。以此为标准,发现21.40%的青年士兵为心理问题阳性,存在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有6.18%的青年士兵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但该结果低于2016年军人心理问题发生率[9],青年男性士兵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身体不适、睡眠、饮食等方面,各因子检出率见表1。
表 1 边疆地区陆军男性青年士兵SCL-90各因子检出率(人数,%)
Table 1 The detection rate of SCL-90 factors for male young soldiers in the frontier area (number, %)
因子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总检出率 |
躯体化 |
46(6.8) |
7(1.0) |
1(0.1) |
54(8.0) |
强迫 |
36(5.3) |
6(0.9) |
3(0.4) |
45(6.6) |
人际关系敏感 |
28(4.1) |
4(0.6) |
1(0.1) |
33(4.9) |
抑郁 |
22(3.2) |
3(0.4) |
2(0.3) |
27(4.0) |
焦虑 |
21(3.1) |
5(0.7) |
2(0.3) |
28(4.1) |
敌对 |
26(3.8) |
5(0.7) |
2(0.3) |
33(4.9) |
恐怖 |
9(1.3) |
4(0.6) |
— |
13(1.9) |
偏执 |
27(4.0) |
1(0.1) |
2(0.3) |
30(4.4) |
精神病性 |
18(2.7) |
3(0.4) |
1(0.1) |
22(3.2) |
其他 |
43(6.3) |
6(0.9) |
1(0.1) |
50(7.4) |
表 2 边疆地区陆军男性青年士兵与2016年军人SCL-90各因子常模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norms of SCL-90 factors between young army male soldiers in frontier regions and soldiers in 2016
因子 |
青年士兵(n=680) |
军人常模(n=53847) |
t值 |
躯体化 |
1.37±0.42 |
1.36±0.49 |
0.76 |
强迫 |
1.40±0.45 |
1.56±0.54 |
-9.15*** |
人际关系敏感 |
1.30±0.40 |
1.45±0.52 |
-9.54*** |
抑郁 |
1.23±0.38 |
1.40±0.52 |
-11.03*** |
焦虑 |
1.27±0.40 |
1.37±0.48 |
-6.21*** |
敌对 |
1.24±0.43 |
1.38±0.52 |
-7.75*** |
恐怖 |
1.12±0.30 |
1.25±0.42 |
-10.26*** |
偏执 |
1.23±0.41 |
1.37±0.50 |
-8.68*** |
精神病性 |
1.19±0.34 |
1.33±0.44 |
-9.98*** |
注:*表示p<0.05,**p<0.01,***p<0.001(下同)。
为了解边疆地区陆军男性青年士兵与其他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我们将青年士兵的SCL-90因子均分与最新的2016年军人SCL-90常模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边疆青年士兵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症状因子均分均低于常模,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为进一步了解边疆地区陆军男性青年士兵与其他军人在性别、军兵种和人员类型上的差异,我们将青年士兵与2016年军人SCL-90的性别常模、军兵种常模和人员类别进行了比较,从表3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就性别而言,男性青年士兵除躯体化因子没有差异外,其他因子均低于性别常模各因子的得分,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就军兵种而言,陆军青年士兵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常模,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人员类别上,青年士兵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常模,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 3 边疆地区陆军男性青年士兵与2016年军人SCL-90性别、军兵种、人员类别常模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gender, service type, and personnel category norms between young army male soldiers in the frontier regions and the 2016 SCL-90 soldiers
因子 |
陆军男性 青年士兵 (n=680) |
军人SCL-90 性别常模 (男性n=46541) |
军人SCL-90 军兵种常模 (陆军n=34769) |
军人SCL-90 人员类别常模 (士兵n=9502) |
t1 |
t2 |
t3 |
躯体化 |
1.37±0.42 |
1.36±0.49 |
1.48±0.56 |
1.41±0.47 |
0.76 |
-6.51*** |
-2.26* |
强迫 |
1.40±0.45 |
1.56±0.54 |
1.62±0.57 |
1.59±0.51 |
-9.15*** |
-12.57*** |
-10.86*** |
人际关系敏感 |
1.30±0.40 |
1.45±0.52 |
1.52±0.55 |
1.49±0.50 |
-9.54*** |
-14.05*** |
-12.12*** |
抑郁 |
1.23±0.38 |
1.39±0.52 |
1.49±0.58 |
1.42±0.50 |
-10.36*** |
-17.07*** |
-12.38*** |
焦虑 |
1.27±0.40 |
1.36±0.48 |
1.44±0.54 |
1.40±0.47 |
-5.56*** |
-10.74*** |
-8.15*** |
敌对 |
1.24±0.43 |
1.38±0.52 |
1.47±0.58 |
1.41±0.52 |
-7.75*** |
-13.11*** |
-9.54*** |
恐怖 |
1.12±0.30 |
1.24±0.41 |
1.28±0.45 |
1.26±0.38 |
-9.41*** |
-12.82*** |
-11.12*** |
偏执 |
1.23±0.41 |
1.37±0.50 |
1.28±0.45 |
1.42±0.52 |
-8.69*** |
-13.69*** |
-11.82*** |
精神病性 |
1.19±0.34 |
1.33±0.44 |
1.39±0.48 |
1.36±0.43 |
-9.98*** |
-14.52*** |
-12.25*** |
本次调查显示,边疆陆军男性青年士兵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2016年军人SCL-90常模,且都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近年来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0]。这一结果说明,边疆地区男性青年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一是现在的兵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关心、关注、关怀较多,在这种安全、和谐家庭氛围中成长,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好;二是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小学至高中阶段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都能及时解决,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本身就减少了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心理问题的出现;三是部队也非常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及时为有心理需求的士兵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上这些因素,客观上使得青年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从性别常模比较中发现,男性青年士兵各因子的得分较低,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这可能与部队非常重视军营文化,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越来越多的人性化管理有关,因为这些举措都能有效的缓解男性青年士兵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从军兵种常模比较中发现,边疆陆军青年士兵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军兵种常模,这可能是因为全军上下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会因为军兵种不同而有所不同。
从人员类型常模比较中发现,边疆陆军男性青年士兵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人员类型常模,说明边疆陆军男性青年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原因笔者在访谈中获悉,大部分战士在入伍时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绝大多数都是自愿入伍,认为参军入伍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高度的社会赞许性本身就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外,部队针对士兵专门开展了有关环境适应、心理适应、人际适应等方面的团体辅导活动,有效地帮助士兵应对各种适应不良等问题,这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本研究表明,边疆地区陆军男性青年士兵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好。但提示我们仍需要在科学合理训练,缓解身心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等方面深入研究。
该文系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新疆地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1] 郝伟.高原军人心理训练模式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
[2] 刘雯婧,马文涛,郑龙.高原驻训战士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4):455-457.
[3] 张其军,蒋颖颖,吴爱东,等.海军驻岛官兵心身健康状况与适应不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民军医,2018,61(10):885-887,900.
[4] 王延明,刘荷征,刘文博,等.新疆陆军航空兵某部地勤人员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西南军医,2018,20(5):593-595.
[5] 熊富先,方翔,童承敏,等.不同兵种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关联性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0):1578-1581.
[6] 石华,尹东升,王勇,等.驻京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4):289-290.
[7] 罗涌,李森,李鹏,等.驻香港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7):440-444.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2.
[9] 冯正直,胡丰,刘云波,等.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 2016 版常模的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20):2210-2214.
[10] 石华,尹东升,王勇,等.驻京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