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华市第二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金华; 2.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驻所专家,武汉
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受到重视。然而,大学生却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高危大学生可能发生自伤或伤害他人的事件,让大学校园充满不安全因素(邓军彪,2018;张忠宇,丛建伟,2020)。一些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10%到30%之间(李红娇 等,2017;周晶晶 等,2018;刘利利 等,2020;宋晓莉 等,2022;罗灵娜,2023)。有过严重心理问题历史的学生在咨询中出现得越来越多,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和比例都在不断增加(邓军彪,2018;李稚琳 等,2017)。
个案管理是通过预防、干预、协调和支持的校园系统来提供统整、有效能与有效率的服务的一种方法和过程(吴娅婕,2018)。适用的对象是有安全和稳定方面问题的、需要专门治疗的、有既往病史的、需要转介的、转入的、需要额外支持等类型。近年来,虽有不少学者呼吁在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服务应进行个案管理(邓军彪,2018;李稚琳 等,2017;陈会全,2009;李勤,胡国良,2018),但是构建和实施个案管理的高校不仅很少,而且缺乏有力的实证性探讨。
在国外,高校个案管理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行政、行为干预/风险评估小组等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Van Brunt B et al.,2012)。相较之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模式对于高危学生而言更具有临床背景的优势,更能满足其需要,因为其服务团队具备心理健康障碍和干预的知识、危机管理、风险评估技能(吴娅婕,2018;Van Brunt B et al.,2012)。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模式构建和实施高危学生的个案管理方案,通过质性与量化结合的方式对方案进行评估,并探讨方案的改进和推广应用。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选取浙江省某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个案管理,并挑选省内另一所性质和规模相近、历史发展和专兼职咨询教师学经历背景相似、学生人数相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个案处理方式。
(2)高校高危学生
高危学生为实验组高校通过新生心理测验筛查和访谈后,被评为存在明显且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各学院通报需要高关怀的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以及咨询教师在咨询中发现或校外医疗机构转介来的学生,并经专家的个案研判会议列为高危的学生。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教师
实验组和对照组高校的专兼职咨询教师各15人,两组教师在性别、年龄和平均每周咨询工作量方面相近。在教育程度上,实验组以硕士居多,对照组以博士居多;最高学历方面,实验组以心理学背景较多。
(1)个案管理评估表
本评估表参考CIPP评估(Stufflebeam D L,2003;肖远军,2003;Stufflebeam D L,2007)而自编,包括背景评估(Context-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evaluation)和成果评估(Product-evaluation)。评估专家为某高校学生处副处长1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1人、心理学专业教授2人,共计4人。评估表采用4级评分,1分代表“非常不符合”,4分代表“非常符合”;各题目评分越高,表示专家对该项目越认可。
背景评估表主要评估实验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资源、高危学生求助类型和需求、转介能力、推展方案的需求与资质等共7个项目。输入评估表主要评估设施和场地、个案管理团体专业素质和能力、实施经费、工作计划、策略和方法等共8个项目。过程评估表主要评估个案管理执行情况、实施过程和计划的符合程度,共7个项目。成果评估表主要评估实施后的效果以及实用性、适当性和推广性,共5个项目(评估项目见研究结果)。四个评估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6、0.61、0.66、0.64。
(2)专业人员枯竭量表
本量采用安芹、贾晓明和李波编制的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该量表内容包括四个维度:情绪压力、成就感降低、身心疲惫和机构支持感降低。情绪压力分量表有12个题目,得分高表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难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难以提供有效的专业工作;成就感降低分量表有9个题目,其中5个为反向计分,得分高表示怀疑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意义与价值,质疑自己的专业能力;身心疲惫分量表:有7个题目,其中2个为反向计分,得分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受到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影响。机构支持感降低分量表有4个题目,其中2个为反向计分,得分高表示对工作机构提供的支持不满意,对不完善的工作体制无能为力。量表共32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7分代表“完全同意”。该量表题目均具有鉴别度,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分半信度为0.86,间隔3周重测信度为0.898。本研究的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0.89、0.83、0.87。
(3)心理服务满意访谈问卷
本问卷参考赵翠霞(赵翠霞,2019)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和满意度问卷自编,通过访谈的方式调查高危学生对其接受学校心理服务的经历和满意度。
本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5个阶段。
(1)背景评估和调查
邀请专家对实验组进行背景评估,以及通过现有咨询个案数据库,了解高危学生的类型、需求、辅导和转介等情况。
(2)输入评估和方案设计
邀请专家进行输入评估,工作团队根据专家对背景和输入评估的结果及建议,制定个案管理方案。
(3)方案实施和前测评量
根据设计方案实施实验组个案管理,设置个案管理员,负责个案管理工作进展。方案实施前,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咨询教师的前测压力评量。
(4)过程评估和方案调整
实施过程中邀请专家进行评估,并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调整方案工作。
(5)成果评估和后测评量
邀请专家进行成果评估,并在一学期方案实施结束后进行咨询教师的后测压力评量,同时对实验组接受服务的高危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对心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成果评估的辅助参考。
本研究结合前期调查和专家的背景及输入评估意见,制定和持续完善个案管理方案,包括以下6个重点。
(1)确定案主和列管:针对不同情况的高危学生,收集其基本信息以及重要信息,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认知和身体机能的情况、社会支持等;召开个案研判会议确认高危学生以及纳入个案管理的原因和需求。
(2)制定工作计划:管理团队结合调查信息,确定心理服务目标与计划;进行相关培训和督导;个案管理员即时填写个案管理档案和个案管理汇总等。
(3)资源分配:个案管理员进行服务资源的整合,包括根据高危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为学生匹配合适的咨询教师,按就近、专业的原则转介到适合的医院以及协助学生与相关服务提供者进行对接等。
(4)执行工作计划:个案管理员执行管理团队决定,并跟进学生情况,适时调整心理服务计划;必要时与校内外资源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更新个案管理记录和个案管理汇总等。
(5)定期评估:个案管理员定期联系学生及相关资源提供者,并按照预先的目标,将实际执行情况汇报管理团队以进行必要的方案调整;定期召开个案管理会议和督导会议,讨论和调整计划;更新个案管理档案和个案管理汇总等。
(6)记录和归档:完成心理服务后,个案管理员对高危学生的全部个案管理信息进行最后的记录和归档,以保障学生隐私。
(1)个案管理员:负责校内外资源联系和沟通、个案转介和跟进转介情况。同时,协调管理团队工作和会议召开、各类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2)咨询教师:负责高危学生心理访谈工作,并在管理团队的指导下,为学生制定个体化的咨询方案及协助转介。
(3)督导师:负责高危学生咨询的督导,并在个案管理过程中提供指导,为工作计划制定提供建议。
(4)心理科医生:负责为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协助制定个案管理计划。评估内容包括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社会支持、注意力缺陷、物质滥用等。
(1)背景评估
主要是对实验组的背景和服务信息进行评估。评估专家在资源、转介能力、资质方面给予较高的评价。在“具有对高危学生的辅导措施”一题中评分稍低,表明在辅导措施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研究据此意见加强相关的咨询培训和督导。表1为专家的评分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 1 背景评估表
Table 1 Context evaluation of experts
评估项目 | M | SD |
推展个案管理的资源 | 3.75 | 0.50 |
了解高危学生的求助类型 | 3.50 | 0.58 |
了解高危学生的需求 | 3.00 | 0.82 |
具有对高危学生的辅导措施 | 2.75 | 0.50 |
具有对高危学生进行转介的能力 | 3.75 | 0.50 |
具有推展个案管理的需求 | 3.25 | 0.96 |
具有推展个案管理的资质 | 3.75 | 0.50 |
(2)输入评估
主要是对实验组推展个案管理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评估。评估专家对实验组的办公室设施和场地、参与人员专业性、团队的能力和合作、工作计划、策略和方法、经费等给予较高的评价。表2为专家评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3)过程评估
主要是评估实验组个案管理执行状况,以及了解个案管理实施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并对方案及时进行改进。根据表3可知,在实施过程中明确团队人员和责任、个案记录、构建和完善方面获得评估专家较高的肯定,但在跟进学生状况以及为学生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方面仍有努力的空间。本研究据此加强这三方面的工作。表3为专家的评分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 2 输入评估表
Table 2 Input evaluation of experts
评估项目 | M | SD |
办公设施及场地 | 3.75 | 0.50 |
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 3.75 | 0.50 |
合作协调 | 3.00 | 0.82 |
个案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 3.00 | 0.82 |
经费 | 3.25 | 0.50 |
个案管理的工作计划 | 3.75 | 0.50 |
个案管理的评估策略和方法 | 3.75 | 0.50 |
方案符合需求 | 3.75 | 0.50 |
表 3 过程评估表
Table 3 Process evaluation of experts
评估项目 | M | SD |
明确了个案管理实施的相关人员 角色和责任 | 3.50 | 0.58 |
为学生制定了合理的干预计划, 并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 3.25 | 0.50 |
为学生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 | 2.75 | 0.50 |
定期跟进学生状况,以更好 帮助学生获得心理服务 | 2.50 | 0.58 |
个案管理记录简洁清晰 | 3.50 | 0.58 |
定期召开个案管理相关会议和开展 相关培训活动 | 3.00 | 0.82 |
不断构建、完善资源信息网络 | 3.50 | 0.58 |
(4)成果评估
主要是对实验组个案管理方案的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表4可知,在个案管理实施后,评估专家认为在过程中根据教师的能力合理分配咨询工作量、加强沟通和协调、进行咨询督导、开展交流分享会,以及个案管理员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提供必要帮助、推送信息等方面,帮助咨询教师减轻了压力,显示了个案管理方案具备实用性、适当性和推广性。相对于其他项目,学生的满意度评分稍低,其原因可能是某学生于访谈中反映对个别咨询教师在转介时的保密措施感到不满意,显示今后在实施过程中的保密性有待加强。表4为专家的评分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 4 成果评估表
Table 4 Product evaluation of experts
评估项目 | M | SD |
个案管理实施后,咨询教师的压力减轻 | 3.75 | 0.50 |
个案管理实施后,学生的满意度高 | 2.75 | 0.50 |
个案管理方案具备实用性 | 3.25 | 0.50 |
个案管理方案具备适当性 | 3.75 | 0.50 |
个案管理方案具备推广性 | 3.25 | 0.50 |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咨询教师在枯竭量表的总分和各分量表的得分进行了夏皮洛-威尔克正态性检验,结果为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枯竭量表的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总分和分量表的得分上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师在量表前测水平相似。以枯竭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进行2(时间)×2(组别)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咨询教师的枯竭量表总分在时间上的主效应显著F(1,28)=4.81,p<0.05,ηp2=0.15,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28)=0.00,p=0.98,ηp2=0.00。前后测不同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1,28)=5.00,
p<0.05,ηp2=0.1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组咨询教师的枯竭得分在进行个案管理之后,后测显著低于前测(p<0.01),而对照组咨询教师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p>0.05)。交互作用图如图1所示。
由表5可知,身心疲惫分量表在时间上的主效应显著F(1,28)=9.02,p<0.01,ηp2=0.24。在组别上的主效应不显著。前后测不同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1,28)=10.34,p<0.01,ηp2=0.27。交互作用图如图2所示。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组教师在身心疲惫分量表的得分在进行个案管理之后,后测显著低于前测(p<0.01),而对照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
表 5 枯竭量表的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5 ANOVA of burnout inventory
变量 | 变异来源 | SS | df | MS | F | ηp2 |
总分 | 时间 组别 时间×组别 | 728.02 1.35 756.15 | 1 1 1 | 728.02 1.35 756.15 | 4.81* 0.00 5.00* | 0.15 0.00 0.15 |
情绪压力 | 时间 组别 时间×组别 | 28.02 88.82 14.02 | 1 1 1 | 28.02 88.82 14.02 | 0.54 0.59 0.27 | 0.02 0.02 0.01 |
成就感降低 | 时间 组别 时间×组别 | 0.82 0.42 36.82 | 1 1 1 | 0.82 0.42 36.82 | 0.07 0.01 3.20 | 0.00 0.00 0.10 |
身心疲惫 | 时间 组别 时间×组别 | 212.82 58.02 244.02 | 1 1 1 | 212.82 58.02 244.02 | 9.02** 1.02 10.34** | 0.24 0.04 0.27 |
机构支持感降低 | 时间 组别 时间×组别 | 38.40 1.67 4.27 | 1 1 1 | 38.40 1.67 4.27 | 8.06** 0.03 0.90 | 0.22 0.00 0.03 |
注:*p<0.05,**p<0.01。
图 1 枯竭量表总分交互作用图
Figure 1 Interaction of total score for burnout inventory
图 2 身心疲惫交互作用图
Figure 2 Interaction of physical & mental exhaustion subscale
在个案管理实施后,随机抽取在个案管理期间接受咨询的9位高危学生进行访谈,以辅助对个案管理效果的了解。访谈内容为请学生回答对心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对学校的心理服务提供建议。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心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在咨询预约、选择咨询教师、咨询教师与辅导员对自己的帮助等过程都比较满意;但在访谈建议中表示网络预约平台、转介过程等方面仍有一些待改进之处。
(1)研究结果显示,个案管理为高危学生提供了资源整合、危机处理、心理评估和转介的功能,其有效性与国外对高校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实施个案管理的研究一致(Van Brunt B et al.,2012;Randazzo M R et al.,2009;Wilson C et al.,2013)。通过CIPP评估,专家对个案管理方案从确定目标、修订计划、实施方案到评估实施结果每个阶段进行评估,有助于方案实施的及时强化和改进,这结果也与曹炜(曹炜,2018)、李榕珏(李榕砡,2018)、崔金锐等人(崔金锐 等,2020)在其研究中使用CIPP评估的效用一致。
(2)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经过个案管理后,咨询教师在专业人员枯竭量表的总分及身心疲惫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降低。这结果与医疗、护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在实务工作的发现类似,个案管理确能减少专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减轻压力(陈文丽 等,2021;杨桂华 等,2021;田军章 等,2022)。
(3)研究访谈结果显示,接受访谈的高危学生对于心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表明个案管理方案对掌握于咨询信息、加强培训和督导,以及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是有作用的,这结果符合陈增堂(陈增堂,2014)认为个案管理能帮助学校提升心理服务能力的预期。
(4)研究发现,个案管理员的角色非常重要,能即时整合各项资源和解决困难或障碍,并灵活调整进度,以保证个案管理方案的顺利推展。然而,在推展上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咨询教师的行政工作较繁忙,在安排学生访谈时间上时有冲突,导致少数咨询教师因准备不够充分而影响心理服务的质量。因此,个案管理员在加强沟通和协调上需要更多的努力。另外,本研究由于与实验高校的协议,实验时间仅有一年,如能长期实施当更有力验证其效果。
(1)强化宣导与沟通机制。对高校加强个案管理的宣导,认识个案管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及个案管理在早期干预、危机处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构建契合校情的个案管理模式。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个案管理流程,并结合相关法律及校内行政规章制度,保障个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建设信息共享和分级系统。开发或引入专业的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根据高危学生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建立分级管理机制,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转介流程和职责分工。
(4)优化个案管理实施过程。个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教师的能力合理分配工作,并加强沟通和协调、即时进行咨询督导,以提升咨询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5)加强高校个案管理员的培训。构建科学化、标准化的培训课程,探索建立个案管理员的专业认证体系,并定期组织个案管理员的继续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个案管理模式,从方案设计、规划、实施到结束都获得评估专家的认可,并产生实际的作用和效果,不仅有助于减轻咨询教师的压力,而且让大多数接受心理服务的高危学生感到满意。
[1] 邓军彪. (2018).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及干预研究. 大学教育, (3), 135-137.
[2] 张忠宇, 丛建伟. (2020). 个案管理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 (1), 60-63.
[3] 李红娇, 陈世民, 范韶维. (2017).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年跟踪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8(9), 1348-1351.
[4] 周晶晶, 朱雪泉, 周佳, 杨健. (2018). 北京高校大学生人群抑郁症筛查研究. 中国医刊, 53(7), 815-818.
[5] 刘利利, 刘颖新, 邹艳, 冯化娟, 张仕涛, 陈龙, 洪硕. (2020). 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世界(学术版), (3), 112-113.
[6] 宋晓莉, 肖宁, 何媛媛. (2022). 个案管理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工作探索. 西部素质教育, 8(11), 5-8
[7] 罗灵娜. (2023). 个案管理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武夷学院学报, 42(2), 93-98.
[8] 李稚琳, 张继玉, 汪清. (2017). 个案管理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新尝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12), 13.
[9] 吴娅婕. (2018). 高校学生个案管理的中外比较研究. 心理月刊, (11), 4-5.
[10] 陈会全. (2009). 震后高校灾区学生的个案管理模式设计——以成都某高校为例.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 10-12.
[11] 熊航. (2015).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
[12] 李勤, 胡国良. (2018). 浅析个案管理模式在高校心理危机工作中的应用. 科教导刊(电子版), (13), 58.
[13] Van Brunt, B., Woodley, E., Gunn, J., Raleigh, M. J., Reinach Wolf, C., & Sokolow, B. (2012). Case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Pub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eam Association (NaBITA)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CA).
[14] Stufflebeam D. L. (2003).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Chapter 2).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5] 肖远军 (2003). 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 教育科学, 19(3), 42-45.
[16] Stufflebeam, D. L. (2007). CIPP evaluation model checklist. Retrieved January, (8), 717-733.
[17] 安芹, 贾晓明, 李波. (2006). 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4), 334-337.
[18] 赵翠霞. (2019).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及体系设计 (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
[19] Randazzo, M. R., & Plummer, E. (2009). Implementing behavioral threat assessment on campus: A Virginia Tech demonstration project. Blacksburg: VA.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 Wilson, C., Powell, A., Woodley, E., Nelson-Moss, T. M., Blamey, A., & Thibodeau, T. (2013). The history of case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Public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Case Managers Association (HECMA).
[21] 曹炜. (2018). “大爱之行—太原市老企业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工作介入服务”项目评估中CIPP模型的应用探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科技大学.
[22] 李榕砡. (2018). 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医教结合方案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23] 崔金锐, 胡露红, 黄丽红, 汪晖, 万琼, 刘雪晴, 刘俊雅. (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集中救治护理应急培训方案构建及实践. 护理学杂志, (9), 21-24.
[24] 陈文丽, 王承敏, 张星, 王训强, 叶彩萍. (2021). 个案管理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 中国康复, 36(7), 441-444.
[25] 杨桂华, 袁玮, 梁亚慧, 常宗霞. (2021). 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与启示. 中华护理教育, 18(1), 92-96.
[26] 田军章, 瞿红鹰, 罗观翠. (2022).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指导. 人民卫生出版社.
[27] 陈增堂. (2014). 上海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 (3),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