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杭州; 2.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 3.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杭州
1998 年,我国开创招收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先河,高等院校首次开始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此后,小学教育专业不仅发展迅速,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认同度也极大提高。大众对小学教育职业和专业的认可,能否有效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众多教育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在认知了解的基础上内心产生的接受和认可,并愿意以主动的行为和积极的态度去探究,且将该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程度(王顶明,刘永存,2007)。专业认同是影响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杨晓超的研究发现)(杨晓超,2018),专业认同度越高,则学习投入也会越高(我国学者崔文琴通过研究发现专业认同会对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且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关系)。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关系密切,提升学习投入应优先关注专业认同要素(王平 等,2015)。全凤在其研究中指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行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适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对学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全凤,2016)。2018年,杨晓超等人的研究发现专业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的水平。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且专业认同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学业价值观是学习者对知识、经验和学习现象的直观认知,是与学习者个体自身发展和学习行为密切相关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也是人们衡量学习重要性以及优劣性的内心尺度。有研究表明,学业价值观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廖友国,2010;张琦,2018;刘启刚,2014)。我国学者张琦在对蒙古族大学生进行研究时发现,蒙古族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刘启刚的研究发现,学习价值观对学习投入具有预测效果。其中功利性、责任性和个人发展都可以有效预测奉献和活力,责任性和个人发展是学习专注的有效预测变量(刘启刚,2014)。刘在花的研究发现,学习价值观既影响中学生对学习的乐观水平,也能通过学习乐观的中介作用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刘在花,2019)。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学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且学业价值观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均存在密切联系。其中,在学习方面,专业认同度越高,学生产生的消极学习行为与状态越少。刘海涛等人关于专业认同与厌学的个案研究从专业认同感这一角度,从微观层面透视专业认同感对大学生厌学的影响(刘海涛 等,2014)。彭胜华等人的研究发现,专业认同对学业拖延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提高专业认同度,有助于改善学业拖延现象(彭胜华,康武,2012)。由此,本研究推测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越高,越有助于其树立积极的学习价值观,也越有利于其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学业价值观在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本次调查以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在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67份,回收267份,有效问卷264份。其中大一学生92人,大二53人,大三74人,大四45人。满足数据分析的样本量要求。
(1)学习投入量表
本研究采用李西营编制的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李西营,黄荣,2010)。该量表共17个题目,包括三个维度:动机、精力、专注。该问卷采用7级评分,从“1=从来没有”到“7=总是”,得分越高,表明学习投入水平越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9,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7、0.826、0.815,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因子分析进一步发现各个项目的负荷均在0.5以上,三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9.153%,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2)学业价值观量表
学业价值观量表采用廖友国编制的大学生学习价值观量表(廖友国,2010)。该量表共19个题项,包括个人发展性、功利性、责任性三个维度。该问卷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学习价值观越强。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0.889,表明量表总体信度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NFI、CFI、GFI等指标均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3)专业认同量表
专业认同量表采用李运华编制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测量专业认同程度(李运华,2013)。该量表共17个题项,包括价值认同、实践认同、认知认同和认同效能四个维度。问卷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对其专业的认同感越强。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7、0.75、0.74、0.81,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较低,表明各维度间具有独立性,而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各维度与总体量表测量内容一致,显示专业认同量表效度良好。
本研究数据采用 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由表1可知,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 “小教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均值为4.0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专业价值认同均值为 3.80(中等偏上),表明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前景认可,通过小学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强烈。实践认同的均值为 4.11,说明小教专业学生对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的期待与重视程度较高。在认知认同维度均值为 4.23(中等偏上),说明小学专业大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学能力的认知认同和重视。在认同效能维度上,均值为 4.02,属于中等偏高水平,表明认同感对小教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影响较大。
小教大学生学业价值观的均值为4.0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个人发展性维度均值为 4.14,属于中等偏高水平,说明小教专业大学生总体上注重个人发展性。在功利性维度上,均值为 4.09,属于中等偏高,表明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水平较高。在责任性维度上,均值为 3.82,居于中等偏上水平,倾向于愿意承担责任。
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均值为4.64,属于中等偏上,表明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水平较高。 学习动机维度的均值为 5.06,居于中等偏高水平,说明小教专业大学生总体上具有中等偏高的学习动机。学习精力均值为 4.34,居于中等偏上。学习专注维度的均值为 4.51,属于中等偏高水平。说明整体上当前小教专业大学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学习,沉浸在自己的学习当中,达到较高的投入水平。
表 1 小教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和学习投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cademic values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 均值 | 标准差 | |
| 专业认同 | 4.01 | 0.660 |
| 价值认同 | 3.80 | 0.813 |
| 实践认同 | 4.11 | 0.702 |
| 认知认同 | 4.23 | 0.777 |
| 认同效能 | 4.02 | 0.670 |
| 学业价值观 | 4.03 | 0.631 |
| 个人发展性 | 4.14 | 0.660 |
| 功利性 | 4.09 | 0.678 |
| 责任性 | 3.82 | 0.717 |
| 学习投入 | 4.64 | 1.231 |
| 学习动机 | 5.06 | 1.187 |
| 学习精力 | 4.34 | 1.264 |
| 学习专注 | 4.51 | 1.234 |
由表2可知,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价值认同(p<0.01)、实践认同(p<0.05)和认同效能(p<0.01)三个维度上亦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大四学生与大二学生之间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与大三学生之间在价值认同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四与大三学生之间在价值认同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与大三学生之间在实践认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大四学生与大二学生之间在认同效能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认同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价值观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个人发展性(p<0.05)、功利性(p<0.05)和责任性(p<0.05) 三个维度差异显著。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学业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个人发展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四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个人发展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功利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责任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
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学习精力(p<0.01)和学习专注(p<0.05)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学生之间的学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之间在学习精力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学习专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1)。
表 2 不同年级小教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学习投入的多重差异比较
Table 2 Multiple comparis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cademic values,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primary education majors across different grades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F | 事后比较 | |
| 专业认同 | 4.098 | 4.021 | 3.800 | 4.170 | 4.047** | 1>3;4>3 |
| 价值认同 | 3.959 | 3.789 | 3.538 | 3.907 | 4.134** | 1>3;4>3 |
| 实践认同 | 4.111 | 4.137 | 3.936 | 4.344 | 3.302* | 4>3 |
| 认知认同 | 4.243 | 4.226 | 4.108 | 4.407 | 1.405 | |
| 认同效能 | 4.141 | 4.034 | 3.768 | 4.151 | 5.345** | 1>3;2>3;4>3 |
| 学业价值观 | 4.168 | 3.975 | 3.876 | 4.039 | 3.149* | 1>3 |
| 个人发展性 | 4.262 | 4.113 | 3.973 | 4.206 | 2.878* | 1>3;4>3 |
| 功利性 | 4.246 | 3.994 | 3.969 | 4.074 | 2.844* | 1>2;1>3 |
| 责任性 | 3.978 | 3.799 | 3.669 | 3.807 | 2.651* | 1>3 |
| 学习投入 | 4.874 | 4.518 | 4.480 | 4.587 | 2.912* | 1>2;1>3 |
| 学习动机 | 5.179 | 5.009 | 4.935 | 5.096 | 0.934 | |
| 学习精力 | 4.676 | 4.204 | 4.158 | 4.096 | 5.121** | 1>2;1>3;1>4 |
| 学习专注 | 4.746 | 4.302 | 4.319 | 4.564 | 3.229* | 1>2;1>3 |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首先,对小教大学生学业价值观、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见,学业价值观的个人发展性、责任性维度与学习投入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功利性维度与学习投入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专业认同中除认知认同外,其余各因子与学习投入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认知认同与学习投入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表 3 小教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cademic values,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primary education majors
| 学习动机 | 学习精力 | 学习专注 | |
| 价值认同 | 0.356** | 0.391** | 0.358** |
| 实践认同 | 0.380** | 0.306** | 0.302** |
| 认知认同 | -0.340** | -0.188** | -0.231** |
| 认同效能 | 0.407** | 0.380** | 0.355** |
| 个人发展性 | 0.520** | 0.370** | 0.386** |
| 功利性 | -0.382** | -0.272** | -0.272** |
| 责任性 | 0.387** | 0.381** | 0.373** |
表 4 小教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cademic values,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primary education majors
| 因变量 | 自变量 | β | t |
| 学习投入 | 价值认同 | 0.334 | 3.925** |
| 认知认同 | -0.298 | 0.627** | |
| 认同效能 | 0.203 | -2.377* | |
| 个人发展性 | 0.803 | 5.287*** | |
| 功利性 | -0.504 | -3.361** | |
| 责任性 | 0.219 | 2.175* |
为了进一步探究学业价值观、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学习投入为因变量,以学业价值观各维度、专业认同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学业价值观中个人发展性、功利性和责任性对学习投入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个人发展性和责任性维度对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1=0.803,β2=0.219,p<0.01),功利性维度对学习投入则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504,p<0.01。专业认同中,价值认同、认知认同和认同效能维度对学习投入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价值认同、认同效能维度对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1=0.334,β2=0.203,p<0.01),认知认同维度对学习投入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298,p<0.01)。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专业认同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和学业价值观(p<0.001),且学业价值观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p<0.001),控制中介因子学业价值观之后,专业认同仍然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p<0.001),符合中介变量检验原理的部分中介的三个条件,因此小教大学生的学业价值观在专业认同预测学习投入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如图1所示。
表 5 小教大学生的学业价值观在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Table 5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ademic values betwee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primary education majors
| 标准化回归方程 | 回归系数检验 | ||
| SE | t | ||
| 步骤一 | Y=0.409X+e1 | 0.082 | 7.248*** |
| 步骤二 | M=0.658X+e2 | 0.044 | 8.323*** |
| 步骤三 | Y=0.218X | 0.106 | 2.987*** |
| +0.290M+e3 | 0.111 | 3.986*** | |
注:SE表示标准误,***p<0.001。
图 1 学业价值观的中介效应
Figure 1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cademic values
本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264名小学教育专业(以下简称 “小教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探讨小教专业学业价值观、专业认同以及学习投入三者的关系,结果发现,小教专业学业价值观中的个人发展性和责任性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且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假设 1),而功利性维度与学习投入呈负相关,且对学习投入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小教专业的专业认同中价值认同、实践认同和认同效能与学习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且价值认同和认同效能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着学习投入(假设2);而认知认同与学习投入显著负相关,且对学习投入有着负向预测作用;学生的学业价值观在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假设3),即小教学生的专业认同通过影响学业价值观间接地影响其学习投入。
(1)小教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现状特点
小教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整体居于中等偏上,其中认知认同维度得分最高(较高水平),其次是实践认同和认同效能居于中等偏上水平,价值认同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当前小教专业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水平较高,体现了小学专业大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的认识和重视;但相对而言,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可程度相对较低。原因可能在于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小学教师职业,以往社会有偏见认为“小学生让大学生来教有些大材小用”。这类偏见让小教专业大学生对该职业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景不自信,从而导致在价值认同上的得分低于其他维度的分数。
小教专业大学生的学业价值观水平整体上居于中等偏上,其中个人发展性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功利性维度居于较高水平,而责任性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当前小教专业大学生的学业价值观水平较高,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的学习很重要,力争能够做到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为基础,高度认同此价值并愿意为之努力。
小教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居于较高水平,其中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最高,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学习专注(中等偏上水平),学习精力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非常喜欢学习并对学习充满兴趣,理解学习的意义,并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同时,他们基本能够专注于学习,沉浸到学习中去;并在长期持续,坚持不懈的学习中,能够将学习精力基本维持在中等水平。这说明,总体上,小教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他们乐于投入小教专业的学习,学习投入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中。
(2)小教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在年级上的分布特点
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同的价值认同(p<0.01)、实践认同(p<0.05)和认同效能(p<0.01)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大一与大三学生间、大四与大三学生之间在价值认同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大四与大三学生之间在实践认同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四学生与大二学生之间在认同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能在于小教专业学生大学学习中的波浪式前进现象,大一学生初入大学,由于小教专业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一般具备积极的心态,有坚定的志向和雄心。二、三年级学生在度过大一适应期后,开始出现专业学习与实践中的一些新的不确定问题,如实践和学业的新困难、挫折、障碍,而大四学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实践机会增多,驾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增强,在实践实习和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所学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也更认同实践中获得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由此大四学生的实践认同维度水平超越其他年级学生,居四个年级之首。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价值观的个人发展性、功利性和责任性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四学生与大三学生间在个人发展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功利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间在责任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各维度得分上,大一学生均高于其他年级,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一学生初入大学,一般具备积极的心态,有远大的志向和雄心;在课程设置方面,大一文化课多,实践课少,以往的学习经验更容易迁移到大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学习的可控性,自信感较强,因此对学业价值观的认同度更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大二、大三年级在课程设置上,综合实践课内容、实践的时数逐渐增多,综合技能应用的复杂性、难度逐渐增强,学生们对学习结果的把控相比大一而言,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开始对自身的学习提出一些疑问,如:怀疑自己能否可以顺利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怀疑自己有没有完全有效掌握本学科的专业专门技能,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承担未来工作,怀疑自己能否利用所学服务社会;这都是学生在学业成功之路上的暂时挫折,这类挫折导致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学业价值观各维度得分,反而显著低于大一学生;大四学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实践机会增多,面临就业压力,他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促使大四学生珍惜在校学习机会,为步入社会做准备。本研究中出现的学习价值观现象与以往研究中的同类学习现象不谋而合(唐丽,2019),大学生学习价值观确实存在大一、大四高,大二、大三低的现象。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投入的学习精力和学习专注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之间在学习精力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间在学习专注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在学习动机维度差异显著(p<0.05)。原因可能同样在于大学中的阶段性现象,大一学生初入大学,一般具备积极的心态,大二之后便开始产生学习疲倦,到大三时最甚,无法专注学习,被种种事情所影响。大四由于主打实践实习,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危机意识也更高了,学业专注相比大二、大三处于更高的平均水平。
(3)小教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价值观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个人发展性、责任性、价值认同和认同效能对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功利性、认知认同对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人发展性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最为显著。个人发展包括精神世界的充实、见闻的增长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责任性包括为了班级、学校、家乡、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学习,完善自己而形成的学习价值观;价值认同指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前景的认可,通过小学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强烈;认同效能表现为认同感对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影响,比如在专业课上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专业课的作业,了解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时事。这些事件均能促进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提升。而更好的物质生活,证明自己,获得尊重等功利性学业价值观越高反而导致小教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下降,说明小教大学生已初步确立奉献自己,服务小学教育事业的学业价值观。
学业价值观在专业认同的价值认同、实践认同与认同效能三个维度与学习投入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专业认同的认知认同维度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在处理三者关系时,需关注学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重视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
个体对充实精神世界,增长见闻,不只为了自己,更为了社会以及国家发展而学习,同时,认可小学教育专业前景,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小教大学生专业课上认真听讲,了解专业时事,形成无私的、利他的学业价值观,从而在学习投入上表现出更高更强的水平。因此,那些对关注发展的学习价值观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也相应越高。以此为依据,在提高小教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过程中,应该从提高其个人发展性、责任性、价值认同、认同效能等方面出发,降低学习中的功利性成分,达到提升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目的。
针对以上结论,本研究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小教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从个人层面来看,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一方面继续维持并逐步提升以往的专业认同和学业价值观水平,坚定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位,明确学习投入的动力方向;另一方面,应积极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全方位提升小学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不断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应该重视对于学生专业认同理念、学业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学习投入的提升,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吸引更多学生报考,使得小学教育专业社会地位提升。
从国家、社会层面来看,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号召,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从而提升初等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同时,要有效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1] 王顶明, 刘永存. (2007).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 中国高教研究, (8), 18-22.
[2] 杨晓超. (2018). 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时间洞察力的调节作用.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3] 王平, 孙继红, 吉峰. (2015). 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9), 39-40.
[4] 全凤. (2016).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
[5] 廖友国. (2010). 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6] 张琦. (2018). 蒙古族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7] 刘启刚. (2014). 公安院校体改生学习价值观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7(4), 89-93.
[8] 刘在花. (2019). 学习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1), 84-88.
[9] 刘海涛, 张超, 马玉娟. (2014). 专业认同感对大学生厌学影响的个案研究. 学园, (24), 39-40.
[10] 彭胜华, 康武. (2012).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27(8), 59-61.
[11] 李西营, 黄荣. (2010).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 (UWES-S) 的修订报告. 心理研究, 3(1), 84-88.
[12] 廖友国. (2010). 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13] 李运华. (2013). 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31(3), 41-45.
[14] 唐丽. (2019). 大学生学习倦怠年级差异调查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 37(21), 131-133.